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运河岸边的白马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50
颗粒名称:
四、运河岸边的白马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31-13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位于天津北运河畔的白马寺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以及与洛阳白马寺的渊源。
关键词:
大运河
佛教
白马寺
内容
在古都洛阳的洛河岸边矗立着一座天下闻名的佛教古寺—白马寺。在天津北运河畔有一座与洛阳白马寺有渊源并受过皇封的古刹,也叫白马寺。
北运河边的白马寺之所以与洛阳白马寺结缘,在于该寺开山祖的来历及寺院的建筑布局。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东汉明帝时,秦景等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在月氏国巧遇来自天竺国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四人同行,用白马驮经卷运回洛阳。次年68建寺,以“白马"命名,人称”中国佛教之源”。
一千多年后的明万历年间,一位从洛阳来的游方和尚来到天津北运河畔的小村庄,要在这里兴修庙宇,四方百姓纷纷捐款。至万历二十年1592盖起一座有三重大殿、占地二十多亩的大庙,这位云游和尚便成了该庙住持。为了寄托对故乡及洛阳白马寺的思念,他请人按照洛阳白马石雕的样子,雕了一座背驮经卷的白马,置于大雄宝殿前,取庙名为白马寺也称自马庙,其所在村起名白庙村。
明朝末年,战乱频仍,闯王的大军在此和明军交战。清军入关,在白马庙放起一把大火,偌大一片庙产被烧成残垣断壁,庙里的和尚各奔东西,仅存的几间破房,成了村里人织席晾网的地方。清初海宁籍学者、武英殿大学士查慎行沿运河乘船而行,驻足于此,有感而发,赋《白庙》诗一首——
一院槎枒树,①居僧守鹊巢。
俗贫稀赛社,瓦缺只编茅。
暗处虫丝接,尘边鼠迹交。
渔人来寄网,时有一船捎。
道出白马庙当时的衰败景象。
康熙年间,宜兴埠老秀才吴琪仁,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又遭路劫,行至白庙村欲寻短见,被村民救下,于是便在白马庙削发为僧,法号文渊。康熙四十六年1707暮春时节,康熙皇帝南巡,回京时在丁字沽一处行宫小住,适逢白马庙新塑的一尊观音像落成。文渊披上崭新的袈裟,壮着胆子赶奔行宫,恭请康熙皇帝为观音像开光。农历五月十九,康熙来到白马庙,见殿前白马虽经劫难,却无损坏,心中大喜。那天,风和日丽,碧空一缕白云飘过,林间玄鸟啼鸣。康熙忆起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挥笔写下“孤云寺”三个大字,铃②盖了双龙御印。
自此,白马庙身价倍增。数年之内,寺院大兴土木,佛像再塑金身,在前庭大槐树下建一座八角重檐御匾亭,进香瞻仰御匾者络绎不绝。此后,白马庙又称“孤云寺”。
清末,白马庙日渐颓损。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天津,白马庙在劫难逃。白庙村富商乔桂林曾出资修复一次。1934年,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至白庙村视察防务,认为该地应设立学校,遂选中白马庙为校址。不久,天津代理市长商震来津,旧事重提,决定在该庙设立天津市第四十一小学,后称白庙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第三区第三十保国民学校。
白马庙历尽沧桑,早己一改旧观。只有康熙皇帝御赐“孤云寺”匾和寺内一口古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今,白庙村重建御匾亭和古钟亭,立白马寺庙碑,扩建殿宇及文物展厅,供游人观赏。
附注
①槎枒cháyā,形容树枝歧出。 ②铃qián,图章。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章用秀
责任者
查慎行
相关人物
吴琪仁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天津市第四十一小学
相关机构
白庙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洛阳市
相关地名
洛河镇
相关地名
白马寺镇
相关地名
大庙镇
相关地名
马庙镇
相关地名
运河区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白马寺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白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