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了生存,自古以来“逐水而居”,进而“因河兴市”、“因河兴城”。纵观世界依河傍海兴起的大都市举不胜举:密西西比河岸边的芝加哥,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伏尔加河之滨的莫斯科,泰晤士河两岸的伦敦,塞纳河小岛上的巴黎,莱茵河沿岸的波恩、法兰克福、里昂、马赛……然而哪一条河流都没有中国大运河的气魄和胸怀。在经历社会兴衰更替的一千四百年间,它像母亲一样支撑哺育数十座城市,被誉为“母亲河”。
一、大运河漂起北京城
北京最早称为蓟,早在三干多年前就有了蓟城,春秋早期为燕国国都,秦统一后置蓟县。汉以后称幽州。隋称涿郡,设郡治。
唐朝兴起,隋镇守北京的总管罗光举地归降,隋王朝为征战高丽储存的一千多万石约1亿斤粮米及大批军资为涿郡的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唐代将涿郡称“幽州”,靠大运河继续往幽州运送粮米及百物。幽州很快发展成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盛唐时期升为大都督府,为全国五大都督府之一。
辽代将幽州改为陪都,称南京,后称燕京,与宋对峙。辽主肖太后主持疏浚龙湾河今蓟运河,将松辽平原的粮米经滦河或海道运到天津北塘河口,溯龙湾河至燕京。1105年,辽宋议和,双方加强贸易往来,燕京仍保持了隋唐以来北方最大的贸易中心地位。
金灭辽之后,于1151年改筑燕京城,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中都是仿宋都汴京开封规制营建的,规模比燕京大。外城周长三十七里半,四面各开三门;外城内建宫城,周长九里,内建宫殿九重三十六殿。宫城正中建皇城。城外建皇家禁苑三座:西苑、北苑、南苑。金海陵王还在房山营建了离宫——盘宁宫,园陵十组,迁葬其十世先人。中都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元、明、清三朝都是以金中都为基础建起元大都和北京城的。
元代以中都北宫为中心,规划营建大都,从至元四年1267始,到至元二十九年基本完工,历时二十五年。大都外城周长六十里,比金代中都几乎大一倍;外城内筑皇城,周长二十里,皇城内筑宫城,周长七里。另建很多庙宇、道观、寺塔、园林,如孔庙、国子监、清真寺、广寒殿、碧云寺等。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砖石木料,百万工匠所食粮米,无不仰给于大运河从江南、江淮地区浮运至大都。
大都建成后,仅四十年,城市人口即由四十万增加到一百万。大批中亚、西亚、东欧、南欧、阿拉伯人移居中国,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大都城里或都城附近。单是俄罗斯人就有一万多。随之各国宗教也传到中国。罗马教堂派来百名牧师传播天主教,在大都城内建起四座教堂,蒙古贵族一批批拜倒在十字架下,大都城里一次受洗礼的人数就有六千之多。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人到处可见,城中建起阿拉伯式的圆顶清真寺多处,后有“元朝回回遍天下”之说。印度、泰国、尼泊尔等国信仰佛教的僧侣充斥庙堂,中国善男信女充街堵巷。大都城内市场繁荣,积水潭、朝阳门外是两大市场,小关市到处皆是。每天进入大都城里运粮米及百物的车辆、船只川流不息,仅丝绸一项,每日入城有千车。各国奇货特产山积云囤。大都城不但成了长城南北两大经济区最大的贸易中心,也成了中国及中亚、西亚、东欧诸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些外国人称大都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城市”,又称“天下奇观”,称中国人是“天下最有创造力的人”。
明永乐后称北京。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元大都布局更严谨,建筑更豪华。其中最著名的是琼楼玉宇、金碧辉煌的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朝永乐四年1406始建,到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四周环有高十米多的城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故宫建筑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叫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俗称三大殿。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最为宏大。明清两朝新皇帝即位,庆祝新年及宣布重要政令等重大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各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即通常所说的三宫六院。先后还兴建了正阳门、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观象台等数十处宏伟建筑。
明王朝在建北京城的同时,还大规模营造帝王陵寝——十三陵;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以及长城内外数百座兵营城堡。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长城的遗址中看到大量刻有临清、河南、江苏、安徽各州府烧制的城砖,看到云、贵、湖、广的木材。而这些砖和木材都是靠大运河运来的。
清代视运河如“国命民脉”,大规模治河通漕,出现了康乾盛世。北京城里不仅店肆栉比,而且大型货栈、会馆林立。全城各省州府的工商会馆多达三百多处。大大小小市场上,南货、广货、川货、洋货琳琅满目,购销两旺。清廷还修缮、改建紫禁城,使其更加富丽堂皇。保护维修或重建历代建筑,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蓟门烟树碑”,北魏时期的天宁寺,隋代的正果寺,唐代的白云观、法源寺,辽代的报国寺、戒台寺,金代的香山寺、钓鱼台,元代的妙应白塔、孔庙、国子监等。新建了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等多处大型皇家园林,乾隆皇帝亲自为著名的北京八景立碑题诗。如居庸迭翠、金山夕照、西山晴雪等。
可见,北京城历代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在没有铁路、公路的年代,全靠大运河的支撑。说北京城是大运河漂起来的,并非夸张。
二、皇家码头——张家湾
张家湾曾是运河北端的大码头,北距大都五十里,附近有通惠河、温榆河、永定河东支、肖太后运粮河汇入北运河。这一带河汉繁多、河湾宽阔、水量丰沛,适合大小船只停泊。
元至元十六年1279,京城附近州县闹蝗灾,元王朝正在营建大都北京,百万兵夫与数万工匠吃粮发生了恐慌。元世祖忽必烈密令刚刚攻克南宋京都临安杭州的大元帅伯颜:“采粟于东南,速北运”。大运河中段因黄河决口巳淤塞断航,伯颜急命张瑁造海船六十艘,运米四万六千余石,冒险走海道抵天津直沽,换装小驳船经北运河至五河交汇的港湾处。此港是张瑁所开,时人称“张家湾”。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为避漕粮陆挽之苦,命郭守敬主持开挖从大都至张家湾的一段运河,赐名“通惠河”。此后张家湾市井更加繁荣。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4,张家湾始建砖城,受四周河道制约,城池呈瓦刀形。周长九百零五丈,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一尺,开五门。城内外及码头附近设巡检司、课税司、盐仓检校批验所、驿站等十几处衙署。另设料砖场、皇木厂、竹木局、通济仓,并驻有“防守营”部队。
张家湾因河兴市。据《通州志略》记载,“张家湾日日为集”,各类商品繁多,储量丰富,销量颇大。城内十字大街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一些老字号商店如永元号茶庄,天成楼首饰店,二友轩蒸饼铺,天圣斋猪肉铺,天顺当铺,振昌合陶瓷店,义丰永布铺,庆和成粮行,济生堂药铺等都聚集于此。
明嘉靖年间,通惠河上游水源逐年减少,朝廷将通惠河人河口移至通州城北入白河潞河。此后,张家湾便只是客船货船的码头。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巡视,都从张家湾码头上船。各国使节进京朝贡,亦从此处下船登岸,后称皇家码头。明代弘治年间进士许天锡在《晓发张家湾》诗中咏道——
黄鹏啼歇晓阳开,两岸垂杨荫绿台。
叶底轻花看不见,暖风吹入短篷来。
三、通州——漕运通济之义
通州,汉代称潞县,因潞河流经县内而得名。金朝为大规模营建中都,需从淮北地区及河南、山东征集粮米,经永济渠运抵中都。永济渠北端的桑干河永定河淤塞漫流,无法行船,金廷下令另辟运道,将潞河疏通,直到天津三岔口入海河,与南运河接通,漕船可直抵通州。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三年1151将潞县升为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将中都东门称为“通州门”。
元统一中国后,大规模疏浚运河,至元二十四年1287春,令南军三千再次疏浚潞河漕渠、北运河,在通州建粮仓,编篱为寨,派兵护卫。
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和副将常遇春率军经山东沿运河北上攻下通州,夯城屯守,分列四门。正统年间展筑其两厢,正德六年1511,加高城垣五尺,万历十九年1591,筑以砖城。
明清两代,通州已成为朝廷的仓储重地,城内设坐粮厅,城外沿河建石坝、土坝各一道,南方八省运来的粮米均在此卸载。明代百分之六十的粮米储存于通州各仓,百分之四十运进京城。清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间,通惠河奕称大通河得到大规模修整,航运能力增强,大部分粮米直运北京十三仓,通州粮米只有两仓,约存七十万石。时人有诗咏赞当年通州漕运盛况——
天际沙明帆正悬,翩翩遥望影相连。
漕艇贾泊如云集,万国梯航满潞川。
通州是依靠漕运而发达起来的城镇,居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纤引航船、装卸粮货、船只维修、旅店、饮食、牙行、经纪等,尤以餐饮业驰名。百年老字号大顺斋糖火烧、万通号腐乳远近闻名,一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至今受到人们青睐。
通州自然风光优美,有古塔凌云、万舟骈集、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八景。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咏之:康熙皇帝也有赞叹诗篇《潞河三首》,其中一首是——
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苹初叶麦初岐,①②
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荐鲋时。③
四、京东第一镇——河西务
河西务位于北运河西岸,北距北京,南至天津各一百二十华里,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靠漕运兴起的古镇。
元至元十三年1276,通州漷县升置漷州,州治设在河西务,辖武清、香河二县,百余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河西务设驿站,是“极冲要”水陆驿站。设夫役一百五十名含轿夫、水夫,马三十匹,驿丞一人。领蔡村驿、杨村驿、天津桃花口驿,故称“津门首驿”。1288年,朝廷设漕运司,分内司和外司。内司在大都北京城里,外司在河西务,领接进入大都的漕船,验粮收税。同年,河西务建十四仓。镇内常驻朝廷大小官员百余人。最高级别是正三品,驻有军队,保卫漕运及粮仓的安全。元朝诗人傅若金①曾为河西务题诗——
驿路通畿甸,②廒仓俯漕河。③
骑瞻西日去,④帆听北风过。⑤
燕蓟舟车会,⑥江淮贡赋多。
近闻愁米价,素食定如何?⑦⑧
明代漕运更加兴旺,每年经大运河向北京运粮米达四百万石之多。隆庆六年1572,河西务始筑砖城,设钞关榷税关、漕运司、巡检司等十三衙门,市井更加繁荣,明代文人蒋一葵在他著的《长安客话》中,对河西务有这样记述——
河西务,漕运之咽喉也。春夏之交运河水少甚或干涸,夏秋之交运河水涨易决口,滨河建有龙泉祠,乡民前往祭祀。两岸旅店丛集,聚积百货,为京东第一镇也:
明代武清知县李贲①有诗赞曰——
铁瓮新城十万家,②③闾阎旧俗竟繁华。④
堤连第宅公勋店,⑤岸拥旌旗使者艖。⑥
税榷五材充国计,⑦⑧商通四海足生涯。
会同诸夏咽喉处,⑨⑩名利烟波炫晚霞。11
明代著名话本小说家冯梦龙,曾在进京途中到河西务采写“刘小官雌雄兄弟”的故事,后收在他《醒世恒言》第十卷中。书中写道:河西务乃各省出入京都的要路,舟楫聚泊,如蚂蚁一般,车音马迹,日夜不绝。
清代,运河中南来北往的粮船、商船不计其数。河西务成了商品交易的大市场,出现了商民攒集、舟船辐辏、旅店喧阗、货殖充韧的繁华景象。诗人杨光仪12经河西务驿站时,曾咏诗一首——
小住长安饱看花,轮蹄底事又天涯。13 14
夕阳远树河西务,闲倚车窗问酒家。
直到今天,河西务仍享有“津门首驿”、“京东第一镇”之盛誉。
*本文作者刘仲孝,1945年生,天津武清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人民铁道报》主任编辑,副高职称,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北京史地书籍•丰台卷》、《历史名人咏卢沟桥诗词选注》、《青云志》、《天桥图志》等。
五、天津——运河之骄子
天津的发祥地是三岔口。金朝之前,这里是一处小关市,居住者多为渔民。金代疏浚潞河,将南北运河在三,岔口接通。三岔口随之兴旺起来。由于地理位置重要,金王朝在此设置军事机构——直沽寨,驻兵五千。
元朝始称三岔口为三汉沽。三汉沽临河襟海,兼做河港海港。河船、海船逐年增多。1287年,始立泉府司,专掌海运。1288年,设海道运粮万户府,掌管每岁海运粮,供大都北京。同年增设直沽海运米仓。三汉沽成了河运海运的入京枢纽。
1309年,元廷派汉军五千,赐田十万顷,于直沽沿海屯田,以增强守备。1314年,将三汉沽升为海津镇,由元军副都指挥伯颜镇守。1320年,再增兵千员驻守。此后,管理漕运、河务、仓储、屯田、榷关、民政等衙署相继建立。官兵、民吏、海商、番客益众。1349年,设镇抚司以统理诸政。
海津镇居民日益增多,除从事装卸转运粮米、驳运商货、修理船、经营餐饮、旅店等服务行业外,还下河海捕鱼,操办煮盐行业。三汉沽一带形成了“万户夹灶而居”的煮盐场面。盐业、渔业、商业、运输业的繁兴,使海津镇很快发展为“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转粟春秋入,行舟日月过”的大港口。“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万艘船”,“集市诸番舶,军屯列郡田”。到海津镇的不仅有江浙的漕船,还有东南沿海的番船。因经商定居海津镇的人,半数是江南吴越人,故有“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的谣谚。发了财的商人和官僚,在海河西岸建起鳞次栉比的店铺及华丽的住宅、官署。海津镇逐渐发展成为“燕山第一州”。
1400年,明燕王朱棣起兵,海津镇地方官据地归附。燕王率军在三岔口渡河,取道沧州南下,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改海津镇为天津,取天子渡津之义。次年,设卫①,这便是天津卫的来历。同年筑天津城。城为长方形,周长九里十三步,开四门:东曰镇海,北曰带河,西曰卫安,南曰归极。
永乐三年,设一千四百座露天粮仓,后增建百万仓、大运仓、大盈仓、广备仓等大型粮仓数十座。天津卫成了仅次于通州的皇粮仓储重地。
清代,漕运更加发达,天津繁盛更胜往时。盐业、商业、金融、文化等都有了空前的发展。1681年,康熙皇帝乘御舟到津,见三岔口船只如梭,市井繁荣,赋诗一首——
转粟排千舰,分流纳九河。
潮声连海壮,树色入京多。
鼓楫鱼龙伏,停帆鹳鹊过。
津门秋望远,明月咏金波。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腐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英、法、美三国首先在紫竹林地区划分租界地,俄、德、日、奥、意、比诸国纷起效尤。租界区占地两万余亩,相当于当时天津城区的七点九倍。
迫于亡国之危,一些稍通时务的清朝大吏,谋求富国强兵之术,效仿欧美,办起洋务。天津是办洋务的主要地区之一,原以漕运业、渔盐业、贸易为主的天津经济,进入了以外贸加工业为主的时代。1862年,同治中兴以后,为镇压农民起义和防御外国侵略,清政府设立了事权很大的两江、两广和直隶总督,分驻南京、广州和天津,代表清政府处理有关外交事务。直隶总督兼三口天津、登州、牛庄通商大臣,事权尤重。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创办近代化的海军,编练新式陆军。以“北洋”命名的陆海军总指挥部便设在天津。天津相继建起武备学堂、北洋机器局制造枪炮、北洋大学等。到清末民初,天津的军事、经济地位已超过了北京,政治方面的作用,也不亚于北京;工商业的发展,仅次于上海。在1868年至1939年的七十年中,天津外贸总值已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百分之八十四。城市人口也由十九世纪末的六十万,增加到1920年的八十五万,到1936年已增加到一百二十万。解放前的1947年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仅次于当时的上海,超过了北京。六、连镇——南运河畔古战场*
连镇在沧州地区的南运河畔,横跨运河两岸,由小郭庄、肥城、宋家园、鬼家集等几个小村连接而成,因地势低洼,故称“连洼镇”,简称“连镇”。连镇是南运河的水陆大码头,五县的物资集散地,自清代以来就很繁盛。清代诗人李庭训在《宿连镇》诗中写道——
斜阳掩映万家村,立马停鞭野店门。
聒耳蝉声鸣不断,孤灯茅居已黄昏。
1853年3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创造了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奇迹。5月,太平军统帅林凤祥和李开芳、吉文元率两万精兵北伐,从扬州杀开一条血路,横扫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逼近保定府,震动京师。咸丰皇帝急忙调兵遣将,一面派悍将僧格林沁重兵驻守涿郡,一面派钦差大臣胜保率清军迎击太平军。太平军孤军深入,既无援军,又无给养,跟胜保只交了一仗就退离保定,避开清军主力,转而攻打天津。
10月29日,林凤祥率军一部占领静海县城,李开芳率军占领独流镇。10月30日,太平军的先头部队进抵杨柳青,直逼天津城下。清军在其后拼命追剿。太平军见众寡悬殊,主动撤出杨柳青,兵力集中在静海、独流镇一带,与清兵周旋三个多月,死伤过半,余部万人退到献县、阜城,于1855年5月到达连镇,已不足五千人。李开芳遂率两千人去山东省高唐县迎接援军,林凤祥率余部固守连镇,连夜加固木栅,四周深挖壕沟,等待外援。
胜保部乘胜追击,僧格林沁兵分四路对连镇围攻。太平军将士拼死抵抗。清军不顾连镇百姓死活,掘开运河两岸大堤,滔滔河水淹灌了连镇及太平军大营,百姓溺死无数。清军借机向水中挣扎的太平军开枪开炮。两千余名太平军“皆争战死,无一降者”。林凤祥被清军俘获,押解到北京,被凌迟处死。
几十年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回沧州南皮县老家探亲,途经连镇,遥望满目苍凉的古战场,十分感慨,遂吟诗一首,虽有歌颂僧格林沁之意,却也道出当年连镇之战的残酷——
此是名王古战场,①连村青草上颓墙。②
野狐争冢抛残骨,③官马睡草带烙伤。④
能率六盟因国舅,⑤独提一旅压淮湘。⑥
耗侯只通麒麟阁,⑦请看中原百庙堂。⑧
★本文作者白焕宗,河北省献县人,曾任沧州地区行署文化局局长,副编审职称,撰写《献县志略》、《日余漫笔》、《灯下集》等多部著作。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七、德州——九达天衢之地
德州之名,源于德水。秦始设县,名鬲gé,宋为将陵县,元称陵州,明清改德州。隋唐大运河北段永济渠后称御河、南运河流经于此。德州因河而兴。宋代,德州出现了烧瓷业。金代,天会七年1129在永济渠岸边建将军仓。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发展成鲁西北的重镇。明洪武十年1377,德州营建规模宏大的文庙,为地方风儒雅士、达官贵人拜谒和游览的胜地。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弃土城始筑砖城。永乐十年,将城外的唐代古刹永庆寺移入城内,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塑佛千尊,逐渐成了冀鲁两地佛事活动中心。永乐年间,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率团来华访问,经大运河回国途中,不幸病逝,,葬于德州北郊。
明廷在德州设户部分司,管理漕运和仓储德州以南九省官宦仕绅进京赴任,皆需经德州大码头,故有“九达,天衢”之称。当年,运河两岸舟车排列如鳞,商货堆积如山,有闽广的黄糖、茶叶、纸张、海货、木料、干鲜果品,江浙的丝绸、布匹,江西的瓷器,江南的竹木,河南的小麦,辽东的豆类,河北磁州的陶瓷等等。大西门和小西门的沿河地带已形成商贸中心,有马市、羊市、柴草市、绸缎市、线市、米市、锅市等。
,清乾隆年间,德州城内街道三十条、关市两处,城前街巷三十二条,关市七处,许多街巷都由手工业作坊和工商产品命名。如小锅市街、竹竿巷、豆腐巷等。城内外手工业作坊二百多家,商号四百多家,涌现出瑞兴号的水旱烟: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农家编织的草帽辫儿等名优产品。
随着大运河漕运的兴旺,商贸的发达,德州人口急剧增加。乾隆五十二年1787,人口已达十六万。城内建庙、寺、观、庵、驿馆七十多处,大小牌坊五十多座,官署衙门七十二所,并建有乾隆皇帝行宫。当地广种棉花,粮谷不敷民用,只能依赖商船贩运。康熙、乾隆御批:“免征米豆商税,以使谷物流通。”德州粮食市场从此更加繁荣。
唐代进士孟迟诗云——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
元代经学家吴师道诗云——
河水黄浑行里疾,柳萌浓绿两长堤。…………
明代礼部侍郎程敏诗云——
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连樯密于指,吾舟泊无隙。
……
康熙皇帝南巡驻跸德州,为当地显贵田雯题写匾额“寒绿堂”。
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德州行宫,咏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观民喜见千家聚,问岁知逢五熟连。……
行人唯识皇州近,挥策谁能惜马蹄。
八、临清——富庶甲齐郡
临清,位于会通河北端,卫河、清河、漳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因临近清漳河而得名临清。
“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概括了临清兴建仓廒储粮的历史。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元时期,朝廷就设立了临清万户府,专门督理漕运粮船。
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大将徐达、常遇春为攻取大都北京、推翻元顺帝,在临清广建仓瘢储粮,建有临清仓、广积仓,储粮十六万石,派兵三千驻守。另建常盈仓,储粮六万石,供山东诸州、县所需。1426~
1435年,又增建临清仓,将德州仓移至临清,储粮三百万石,成为全国粮储之冠。“水次军兑仓”属军需专用转运仓。运河两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天津均设水次军兑仓,临清仓规模最大。当时有人曾预言:“会通河譬如人之咽喉,一日食不下咽,而定有死亡之祸。”1450年,临清筑城,1470年增建玉带土城,城市格局延续至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选定临清设大型粮食储备库。历史再一次选择了临清,说明临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大运河漕运、仓储促进了临清的繁荣。临清北起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明万历年间,城内有绸缎店三十多家,布店七十多家,大小当铺百余家,旅店二百多家。粮米市场年销售量五百万石,成为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各布店年进销布总量百万余匹。“一左元”布店,每出一两银必点一朱粉,只此一项每年即需朱粉二三十斤。繁华的市场上,有南方的广货,景德镇的瓷器,辽东的毛皮,河南的牲畜,天津的秫粱,济宁的布帛,临清自产的哈达、粉绢,浙江的茶叶、毛竹,长芦的食盐等等。明代,临清的造船业也很发达,朝廷在此开设二十八家漕船修造厂,规模之大,可称北方之冠。
临清贡砖全国驰名。临清地区土质好,是黄河、运河多年淤积的“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粒适宜,烧成的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砌墙后不碱不蚀。明清时期,临清沿运河两岸共有官窑一百九十多座,年出砖一千余万块。刻着临清烧制的纪年、窑户、作头、工匠等字样的贡砖,经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据乾隆年间统计,每岁进京百万块以上。明、清建造紫禁城、十三陵、东陵、西陵,绝大部分是用临清贡砖。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等处,也有部分是临清砖所筑。
临清是古运河大码头,名胜古迹很多,有“钞关”、“古塔”、“鳌头矶”、“北大寺”等等,1992年,临清市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聊城——古运河畔的文化名城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冲积的大平原上,京杭大运河在城东自南向北蜿蜒流过,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店肆林立的商埠,元、明、清三代在此置东昌府,是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古运河两岸,街巷随地势高低而建,如南顺街、北顺街、驿馆街、米市街等均与运河相连。街两旁的建筑多为砖房小舍,板门小院,且多是前店后堂的商埠风貌,也有鹤立鸡群的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武林会馆等“八大会馆”。山陕会馆位于运河西岸,规模最大,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保存最完好的会馆。
山陕会馆北半里许,是当年“崇武连樯”的大、小码头。据文献记载,当年装载八百石的漕船可在此停泊。码头上立有一通御碑,是乾隆皇帝为减免东昌码头部分税银而立。此处尚有古槐、古井、傅氏家祠等遗址。
由山陕会馆往西经东关大街进入东昌府城。该城于1070年宋熙宗三年筑土城,1363年明洪武二年筑砖城。城内街道布局仿九朝古都西安,城中心是九丈九尺高的光岳楼,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与城墙、护城河形成一个“田”字形。清康熙皇帝南巡经过此城,为光岳楼御笔题写“神光钟瑛”匾额,至今仍悬楼上。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经过聊城,五次登临光岳楼,前后题诗十三首,地方官吏将其中一首刻在石碑上,至今保存完好。
名扬海内外的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坐落在光岳楼西南侧,藏书二十多万卷,多是珍贵的宋、元刻本和手抄本,可惜连书带楼毁于战火和十年动乱。改革开放后,聊城政府投资,百姓捐资,在原址上重建海源阁,再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如今,环城湖是聊城的一大景观,面积略小于杭州西湖,是济南大明湖的五倍。湖岸蜿蜒曲折,步移景换。湖心岛上建有古典式园林,山石成趣,曲径通幽。望岳亭、荷香亭与光岳楼隔水相望,千顷碧波如诗如画,令人留连忘返。
十、济宁——京杭大运河之都*
济宁,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是运河全程的最高点,称为“运河之脊”。运河在这里与黄河纠结,历代王朝均作为治理的重点。
运河之都的地位 元至元十二年1275,丞相伯颜统军南征,议立水运驿站。次年,攻克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见江南“川渠交通,凡物皆舟载,比之车乘任重而力省”,遂上疏世祖忽必烈,提出疏浚沟通南北运河的建议,世祖恩准开凿以济宁为中心,南至徐州,北抵临清的运河。这段长达七百多里的运河,建小桥九十八座,大桥五十八座,通纤道,沿河修建涵洞,两岸栽植草木。工程艰巨,-耗资巨大,超过任何一段运河。
明代加大这段运河的整治力度。工部尚书宋礼主持“避黄保运”,河床加深到三丈,确保蓄水通航;治理了南旺水脊的“肠梗阻”,制定了每年一小挑、间年一大挑的疏浚制度,形成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南引吴楚闽粤之饶,北壮畿辅咽喉之势。
清代把大运河看成“生命线”,不惜巨资在济宁附近大搞黄、运分流工程,使大运河航运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济宁河段在运河全程的地位举足轻重,史籍称“闭则为锁钥,启则为通关”。元明清三代都派治河大员到济宁驻守,设军队防护,由此奠定了济宁“运河之都”的地位。
运河之都的标志据考,元代在济宁初设开浚大臣,后设都水监、行都水监、总治河防使,官阶最高为正一品。明代,济宁设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经理河漕、总漕兼河道、巡抚兼河道,简称总河,均由朝廷钦命重臣署理。这是大运河全程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朝廷六大部以外增设的部院级直属机构。
清袭明制,设总河部院,钦命署理,秩正二品。顺治年间设河道总督一人,亦称总河,综理黄、运两河事务,驻济宁州。雍正七年,1729分河道为三,南河江淮运河、江南运河总督驻清江浦;东河河南、山东运河总督驻济宁州;北河南、北运河总督驻天津。自清顺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八年的二百五十八年间,朝廷钦命河道总督一百一十九任,共—百零一人充任,其中正一品大员近半。其间总河除移驻清江浦二十七年外,其余年份均驻在济宁。
河道总督衙门拥有直属军队,军政合一。据元史载,运河贯通后,1285年3月,增济州漕舟三千艘,役夫二千人。朝廷在济宁设立都漕运司使,1350年,设兵马司,驻扎辅漕运官兵一点二万人。1536年,置枢密分院。
明代,驻济宁的司运军事机构为总理河道军门署,驻军最多时达一点三万人。军门署除固定的道、卫、署、衙外,还有其他军司。永乐十八年1420,十万兵镇守济宁。济宁成了朝廷一日不可疏忽的军事要地。
清代,驻济宁的河道总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衔,秩正二品,是掌管治运、司运的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下设若干机构,历来有“济宁七十二衙门”之说。
济宁河道总督衙门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一点六万平方米,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威严。
总督河道衙门权力很大,山东、河南、南北直隶巡抚皆受其节制。
沿河各州府县也在兵备道的节制之下。沿河各省的巡抚无不对总河大人崇尚有加,上任须到济宁拜见总河,卸任须到济宁辞行。至今在济宁市博物馆内保存着一门清代铁炮,炮筒上赫然铸有“河道总督署造”。
运河之都的风采 济宁原名济州,州治在巨野。元至元七年1271升为府治。因济水南汇泗水,北通汶河,州居其中而得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
济宁因河兴商。自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济宁出现了“官舸商舶鳞集、靡拥于济城之下”的兴旺景象。曾有“日中市贸群物聚……酒楼歌馆相喧闻”的描写。到明代中叶,济宁已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此时城内居民超万家。至清代,济宁商业己臻鼎盛。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市场辐射周边近百个县,成为全国著名工商大城市之一。
济宁因商兴市。济宁商贸业的空前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人口与消费剧增。元代,济宁地区只有万余户、八万多人,明代,济宁城区人口达十万,清代,达十五万。乾隆四十五年1780,济宁由府辖州升为省辖直隶州。清道光年间,济宁城内外街道二百九十条,比明代增加近两倍。
济宁因市而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当地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济宁手工业多达二十多个行业。玉堂酱园是酿造业中的百年老字号,“兰芳斋”名闻遐迩,济宁路青猾皮是国内外客商抢手的名牌产品,竹木器、铜铁器、纺织、造船、洪炉等各业亦蓬勃兴起,棉花、烟草、林果等成为济宁商品农业的大宗。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济宁曾是大运河对外商埠和重要码头之一。
★本文作者刘玉平,山东邹城人,现任济宁市政协丈史委主任,兼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个人专著六种,主编各类书籍三十种,发表文章二百多篇。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十一、徐州—运·黄交汇的大码头
徐州,古称彭城,秦末为西楚国都,三国时期是魏国州治。徐州一向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说。古诗云:“自古彭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为补充运河水源而“引黄济运",黄河与运河在徐州附近交汇。徐州便成为漕船、商船停泊及货物周转的重要码头。
明永乐年间,朝廷在徐州、济宁、临清、德州设置规模巨大的粮仓,储存粮米待运进京。徐州于城南二里许依山傍水营建广运仓。该仓场周长四里,开四门,内建廒仓百座,房舍千间,可容纳苏、淞、宁、池、庐安、广德地区粮米二百七十四万石。明廷还在徐州设立管理漕运的户部分司和管理河道的工部分司,每年役使纤夫、铺夫、泉夫、塘夫等近两千人,漕船过堰跋坝或逆水行舟,一船少则三四百,多则七八百名纤夫挽船。吕梁、徐州“二洪”有“悬水三十仞,流沫数十里”的险滩,需要的纤夫更多。
大运河上的商船往来如梭。运至徐州的大宗商品有纺织品、茶叶、纸张、瓷器、铁器等,南下的货物有棉花、食盐、豆麦、干鲜果品等。徐州成为舟车鳞集的重要码头。明代漕运总督舒兴龙说:国家两都北京、南京并建,淮阴、徐州、临清、德州实为南北之咽喉。
徐州码头辐射到苏、鲁、豫、皖四省以及与徐州接壤的各州县。当地土特产品经运河、黄河或陆路运抵徐州;南来北往的商船运来的木竹、陶瓷、五金器皿、绫罗绸缎、红糖、白糖和冰糖等,转运到各地销售。徐州成了南北货物的交流中心。
便利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徐州商业、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各地富商纷纷到徐州开设商店、货栈。一时商贾盐客、应试举子、北上南下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在徐州住留。徐州运河码头停泊各类船只,岸上备有车、马、轿、乘,供客商享用。城内外栈行林立,商品丰富,客栈、酒楼、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明万历年间规定,徐州及所属四县萧、丰、沛、碣山,每年除纳正常的五项岁额外,还要贡赋漕粮四万八千石。
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原是四千年前黄帝后裔彭祖的封地,建有彭祖祠、大彭阁和彭园,彭园内立有彭祖像。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也是他的发迹之地。两汉四百年间,这一地区封王十八人,封侯一百四十三人,有“五里三侯”之誉,其中沛县籍就有萧何、曹参、樊哙等二十三人。徐州古迹很多,有刘邦的《大风歌》百尺高台,项羽造的戏马台,苏东坡建的黄楼、苏公堤,乾隆皇帝的行宫等。
十二、淮阴——九省通衢交汇之所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京杭大运河蛇贯而过。漕运史上,被称襟喉要地,有“九省通衢”、“南船北马交汇之所”的称誉。淮阴,历史悠久,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在这里与淮河交汇。公元前248年始设楚郡。秦灭楚后,在马头镇筑城,据传为甘罗所筑,故名甘罗城。秦统一中国,置县于甘罗城,城居淮河南岸,故称淮阴。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淮阴为楚王的都城。南北朝时,淮阴改称楚州。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淮阴是南接邗沟通长江,北连通济渠至黄河的交通枢纽。到了唐代,这里繁华倍于往世。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淮阴行》中咏道——
簇簇淮阴市,竹楼绿岸上。
诗人韩羽在《宿淮阴》中云——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连樯宿淮水。
诗人项斯在《夜泊淮阴》中吟——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这是楚客秦商西浮东航、酒楼绿岸、筝鼓沸江的淮阴城的写照。
明清两朝的漕运总督署及河道总督署都曾设在淮阴,至今有河道总督靳辅建的“淮园”,后更名“清宴园”。
周恩来曾这样称述他的故乡:“淮阴古之名郡,清时海运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
明清两代不惜巨金,前后治理一百七十多年,使这里的“三河一湖分流”,保大运河南北畅通。
淮阴城西的清江浦,是“南北之孔道,漕运之咽喉”,漕舟云集、贡艘星驰,“市井益稠,两岸居民达数万户”。朝廷工部、户部主持,相继建起四大造船厂。随着工商百业的兴旺发达,淮阴的地位愈加重要。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河县治迁到淮阴城西的清江浦镇。
《清朝野史大观》载:距清江浦二十里的湖觜乃淮北盐商聚集之地,再五里为淮安,乃漕运必经之路,河、漕、盐三途并集一隅,士人流禺之多,兵客筵旻之乐,除广东、汉口外,虽吴门苏州亦不逮。淮安名士黄均宰描述当时清江浦商业之繁荣时说:“清江上下数十里,街市之繁,食客之富,五方辐辏,肩摩毂①击,甚盛矣”。
淮阴市所辖的淮安县文化积淀深厚,东晋永和八年352,淮安始建城池,历为县、郡、州、路、府所在地。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城内曾置漕运部院、淮安府署、府学、县学、钞关等。
淮安历史上名人辈出。汉代良将韩信,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清代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伟人周恩来,著名京剧艺术大师、麒派宗师周信芳等都出生在这里。唐宋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来此游览绮丽的自然风光,品尝独具魅力的淮菜美味,感叹之余,或咏诗篇,或留墨宝流传于后世。盱胎县城西的山麓上,留下历代文人贤达的摩崖刻石一百零九块处,其中尤以苏东坡、杨万里、郑板桥等的石刻,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的“第一山”题名碑最为有名。
十三、扬州——人文荟萃 风物佳丽之地
扬州在隋唐大运河时期,就已发展成仅次于古都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本书第三章已作介绍。后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更迭,给这座美丽富庶的城市带来一次次创伤,同时也带来一次次发展机遇,优越的地理位置,勤劳智慧的人民,使扬州再次繁荣起来。从当时几条街道的景况,可见昔日扬州繁荣之一斑。
南河下街 西起钞关东至康山,是一条东西长街,称南河下街。沿运河一线,水陆码头林立,专供官家船只停泊的码头称官岸,民间船只停靠的码头称民岸。马家摆渡口附近的馆驿前街原为扬城驿站旧址,货船运转的食盐、粮米、南北货、生活用品等大批物资,分别在这些码头装卸。
南河下街官商宅第颇多,其建筑风格之宏伟、雕镂之玲珑、装饰之华美,在运河两岸的城市中屈指可数。
洋务大臣李鸿章的公馆,位于太史第巷东,南起南河下街,北至花园巷,属多进展开式。分门楼、轿厅、花厅、住宅五至七进楼阁式、书房、会客厅等,下房杂屋为花匠、轿夫、更夫、武术守卫人员居住。屋内装饰清淡、典雅,无富丽之风。此街还有天官宅第、曾国藩宅第等。
“扬州繁华以盐盛”,盐商巨贾在此建的宅第,有明代的棣园光绪初年更名“湖南会馆”,道光年间的江西盐商廖宅,乾隆年间两淮商总的“随月读书楼”,大盐商徐赞侯、王辅周、肖逸峰、魏次庾、周扶九等都先后在此建宅定居。
廖宅分正宅、副宅两部分。正宅临街建有高大的门堂,通过天井进二道门,沿两侧走廊可进入大厅、方厅、花园。正副宅楼阁前后相通,整个建筑呈封闭式,高墙深院,层次分明,前后有序,自成一体。
各地商贾在南河下街建起多处会馆,较有规模的是湖北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会馆建筑风格各有千秋,以徽州、宁波会馆最为豪华。
南河下街平日宾客云集、车马喧嚣,逢到节日或豪富盛典,更是热闹非凡。
洼子街 地处城东古运河东侧,全长半里许,也称凹字街,因街道呈凹字形而得名。洼子街由正街、前街、后街、东街组成,街道系长条石铺设,街东首券门上竖着“扬子江心第一港”的青石匾额;西首河边耸立着一座石牌坊,上书“古凹字街”四个大字;南侧石阶下坡,由五条木船搭成跨河浮桥,直至东关城门口。
这条街是水陆交通枢纽和商业、手工业中心,终日人来客往,肩挑驴驮,车水马龙。上午茶室满座,鲜肉、鱼虾、菜担小贩沿街摆设摊点,下午浴室、说书场开张,晚上小戏清唱响彻街头巷尾。整条街开设的油米粮行、柴草行、土八鲜行、鲜鱼行、屠宰坊、茶馆、酒店、杂货店、茶食室、客店、饭馆等一百多家,是一条典型的苏北水乡繁华小街。
新胜街 位于市区中心地段,是城内五百多条旧街巷的佼佼者。新胜街也称新盛街,原称翠花街,是一条东西大街,全长半里许。两丈宽的路面均用花岗条石铺成,清乾隆年间最繁华。
沿街两侧大小店铺约百家,多为珠宝古玩、金银首饰、皮衣皮帽、胭脂花粉和妇女其他化妆品的商号。走进街内,珠宝古玩五光十色,金银首饰闪光耀眼,胭脂花粉香气袭人。当年的达官显贵、盐商大贾、名流艺女及大家闺秀,无不到此游逛购物。
清代后期,扬州盐务、钱业逐渐衰败,很多商家过江南迁,这条街又渐渐变成了旅社、酒楼等饮食服务业的集中地。有全市第一家西式旅店——绿杨旅社,其建筑风格属西洋式。后又建起旅社、旅店多家,如桃花宫、菜根香、四五六等酒楼,紫罗兰、正新理发店等,新胜街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了扬州人消闲、游乐的最佳去处,出现了有“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之称的参府街和教场。人们可以耳闻目睹扬州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和地方风情的丰富多彩。
扬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既多且精,除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瘦西湖美景外,还有佛教圣地大明寺,用叠石假山突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个园,中西合璧建造的何园等风景名胜。
据传,乾隆游览瘦西湖,到了五亭桥畔,对扬州陪同的地方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荫啊,只可惜缺少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皇帝开窗一看,五亭桥旁耸立一座白塔,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造而成。原来这座白塔是扬州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根据北京白塔的图样,用盐包做基础,以竹木为骨架,以纸扎为表面,在一夜之间赶造而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乾隆还是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即命重赏。
江河奔涌,沧桑巨变,扬州人文荟萃,风物佳丽,美丽的传说故事讲不完。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深情地赞美祝福自己的家乡:“古城扬州是我可爱的故乡。祝愿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
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畔、长江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辉煌的昨天和多彩的今天,更有灿烂的明天!
十四、镇江——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欢腾拥抱的交汇处,闪烁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
镇江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雄踞在祖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以其气概之雄、形势之险、足以控制大江南北镇守江防而得名“镇江”。
镇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为宜侯封地,三国时称京口,隋唐时改润州、丹阳郡。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升为镇江府,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是江南运河第一大码头,是长江沿岸一座繁华的城市。在隋唐大运河时期,每天来往于镇江与扬州间的船舶多达千艘以上。
镇江不仅是座富庶、繁华的城市,还是山林风貌雄伟俊秀的风景区。山、水、古、洞、港、泉各具特色,非其他城市所能比。
山,指绮丽的金山,雄伟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三山风姿各异,史称“京口三山甲东南”。
水,指扬子江、古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相汇的壮丽景观。
古,指古城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
洞,指充满传奇色彩的金山白龙洞、法海洞、彭公水晶洞、茅山华阳洞等洞天奇观。
港,指西津古渡、镇江港等。
泉,指金山“天下第一泉”等一系列泉址。
风格迥异的“四塔”又为镇江增添了秀色。这四塔是江天禅寺慈寿木塔、甘露寺卫公铁塔、西津古渡昭关石塔、鼎石山僧伽砖塔。
清康熙、乾隆皇帝数次乘龙舟沿大运河南巡,都被镇江绮丽多姿的风光所吸引,多次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并留下御笔。
金山位置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互相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山因寺而得名,寺为山而增色,故以“寺裹山”著称于世。金山寺山门上悬挂一块“江天禅寺”横匾,是康熙皇帝御笔所题。
焦山,被誉为“山裹寺”,东汉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以“中流砥柱"之雄伟令人神往,留下了帝王和诸多高僧行踪。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来此创建大雄宝殿;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的弟子曾在此主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康熙皇帝来此巡游,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寺中有一座木结构的御碑亭,御碑正面刻着乾隆皇帝第一次来焦山时所作《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此所赋的诗《游焦山作歌迭旧韵作》,诗中将金、焦两山风景作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而言,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焦山碑林珍藏四百六十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历来有“书法山”之誉。这些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楷、草、隶、篆各有千秋,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在悬崖峭壁之上,遍布历代二百多位名家的诗词题刻,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东北江滨,居金山和焦山之间,北临长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山”而闻名。山顶有甘露寺等寺庙院落,所以又有“寺冠山”之说。
北固山上的古迹多与甘露寺“刘备招亲”有关,如“试剑石'、相婿楼”、“梳妆楼”、“祭江亭”等。历代文人墨客多到此处游览,李白、苏轼、米芾、陆游、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
山上立一通《望月望乡》诗碑,碑上的诗文系日本使臣阿部仲麻吕汉名晃衡所作。晁衡于717年被日本选为遣唐留学生,在长安进太学院读书,后考中进士,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交往甚密。唐太宗对他很器重。753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三十六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
三立山头上,想又皎月圆。
这首诗已收在《全唐诗》中,在日本已家喻户晓,广为传诵。这块诗碑是1990年立,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执笔,中文碑文由中国书法协会代主席沈鹏所书,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诗碑题写了碑额。
十五、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
无锡地处美丽的太湖之滨,京杭运河贯穿市区,全长十四点九六公里。其中吴桥至南门、清名桥的六点六公里段具有江南民居风貌和水乡特色。大运河被无锡人称为母亲河。无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为了争夺锡矿,爆发了当地人与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益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从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无锡的粮米为百业之冠。得运河之利年年漕粮北运,江南一些州县的漕米由无锡起运,各州县便派人坐镇无锡,采办漕粮。无锡米市己成为全国四大米市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无锡之首。当年北塘大街、三里桥一带粮行集中,成为无锡米市中心。这一带共有大小米栈八十多家,粮行二百六十家,米店一百七十家,仓储容量达二百多万石。纱号、纸号、百货、五金、绸布、油麻、国药、银行、钱庄等商店林立,市井繁荣。与运河相近的街区江阴巷、布行弄、北大街、棚下街、南长街,更是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聚集之所。无锡著名的商号如日新、时和、懋伦、九伦、大来、大吉春、万大、元大恒等均设于此。
明清以来,无锡的手工业织布、陶瓷、制砖等也很发达,出现很多专业街巷,如:铸冶巷、鱼腥巷、石灰巷、打绳巷今大成巷、鸡鹅巷、粢糕巷等,百业兴旺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初,无锡得益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优势,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量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还有近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拍摄基地。
无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历代文人赋诗赞颂。唐代宰相李绅是无锡人,他的《悯农二首》已为历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篇——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杜牧观看妙光寺后,咏出脍炙人口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为无锡的天下第二泉题诗——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六次南巡,每次都游览无锡惠山。黄埠墩附近宽阔的运河水面上,停泊着皇帝的龙船及庞大的船队。一次康熙皇帝登上黄埠墩观看巍峨壮观的佛寺和绮丽的运河风光,深为陶醉,御笔题写“若兰”两个大字,把黄埠墩比作大运河中的一朵幽雅而美丽的兰花。
乾隆驾临黄埠墩,题诗四首,盛赞此处美景。现摘录一首如下——两水回环抢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到来俯视原无地,攀陟遥吟恰有楼。①
含雨湿云偏似重,隔湖烟雨望如浮。
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衣作胜游。②
诗的前四句写出对黄埠墩的印象,颇有韵味;后四句写不用担心小雨会沾湿龙袍,此时游兴正浓,要饱览黄埠墩胜景。十六、苏州——东方威尼斯
苏州的历史可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城周长四十七里,开水陆城门各八座。其中盘门遗址保存较为完整,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水陆城门。
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城西南有座姑苏山,所以苏州又称姑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再开江南运河,置苏州为吴郡。三国时为东吴都城。隋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称“苏州”,一直沿用至今。
苏州建城早,规模大,变化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一直坐落于原址之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在隋唐时已是繁荣的城市。唐代诗人李绅在《过吴门二十四韵》诗中描写道——
烟水吴都廓,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舟楹百处楼。
杜荀鹤《送人游吴》一诗云——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汉唐以来,苏州段运河是连接内地的交通干道。隋大业六年610,江南运河疏浚开通,从杭州扬帆北上,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渡过长江可直抵中原。
随着运河漕运、商运的兴旺,苏州经济空前繁荣。清代以枫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地。其繁荣超过了当时的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等全国四大名镇。
苏州丝织工业尤其发达。早在七世纪的隋唐时期,苏州丝绸已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赞誉。与苏州丝绸共享盛名的还有“苏绣”,苏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一。北宋末年,苏州丝织品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其产品分大锦、小锦、彩锦等数种,大锦又称仿旧古锦,花样有数十种,历史上称为“宋锦”。
明代,苏州很多一家一户的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手工工场的场主。一户丝绸机由三四台增至上百台,有的工场雇用上百个织、染工。苏州城里的织机多达万台,工匠五六万人。
清代,苏州的丝织、刺绣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织机增加到三四万台,工匠达十余万人。
苏州是一座水乡城市。烟波浩淼的太湖在其西侧,京杭大运河横贯境内,著名的石湖、阳澄湖、金鸡湖、黄天荡围绕四周,内河与太湖之水息息相通,苏州就建在这川渠交织的水网之上。水多桥多,河街相邻,水陆并行,成了古城的一大特色。据统计,苏州共有三百五十五座桥,著名的桥有枫桥、宝带桥和觅渡桥。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苏州,他惊叹这里的山湖美景,认为这个城市很像他的故乡威尼斯气由此,苏州便以“东方威尼斯”的美名而驰誉中外。
苏州又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园林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的极高的赞誉。苏州园林集中了江南园林的建筑精华,现存大小园林五十多处,其中著名的园林有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留园,建于清代的怡园、耦园、鹤园、环秀山庄等。这些园林把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国外友人把中国园林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园林的总代表,以其“古、秀、精、雅、多”而获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盛名。
十七、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提起杭州,人们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③郡亭枕上看潮头。④
何日更重游。
杭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十三世纪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杭州,赞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杭州的景色以西湖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相互辉映,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留连忘返。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的西湖,孕育了杭州的一方水土,她将天公造化的恩赐与人力智能的创造兼收并蓄,形成了“西湖新旧十景”以及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等各具特色的众多美景,从而使杭州赢得了“东南形胜第一州”的美名。
杭州之美,还在于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积淀。距今约四千七百多年的“良渚文化”便是杭州最早的居民遗址。“杭州”之名,由来已久,相传四千多年前夏禹治水,在此舍杭登陆。“杭”是“方舟”的意思,后人称大禹登陆之地为“禹杭”,后又传为“余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杭州置县,称“钱塘”,隋朝改称“杭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杭州成了大运河的南端,使物华天宝的杭州更增加了经济实力。到了南宋,杭州成了京师重地,定都一百五十多年,巳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地。元、明、清三代,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
杭州经济发达,首推丝绸业。据地方志记载,南宋时期,在夹城巷设的文锦局是官营织造院所在地。明清两朝改为织造局,专掌织造丝织品供应宫廷之需。仅在夹城巷晏公庙内就有官办织机三百多张,民间织机数目更大,均用木制机生产,产量十分可观。摹本宁绸、线春官纱、锦星纱、蝉翼纱等专供朝廷制作龙蟒朝服用,也做纳贡朝廷及皇上御赐之用,还是与日本、朝鲜等国贸易交流的首选产品。据《浙江省蚕业简史》载,杭郡九州仅夏税一项,纳绢达九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匹,绸四千四百八十六匹,绫五千二百三十二匹,锦五万四千一百匹一匹50—100尺不等。
明代,杭州的北辛关是京杭大运河上七大钞关之一,下设十三处小关。平时这里各地商贾辏集、舳舻蚁聚、通关纳税,准备扬帆远航,一派繁忙兴旺景象。至清代,北辛关下设十五处小关,另设稽查关口二十处,年征税额居全国七大钞关第五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征税额在十万两白银以上。征税的物品有丝绸、布匹、铁、瓷器、漆器等五十余大类,两千一百多个品种。
杭州城北的湖墅区位于大运河南端,与浙东运河交汇,绍兴、余姚、宁波的浙东商品及闽北、赣东、皖南的物资都运至此处,这里成了商贾云集、帆橘林立、百货登市、篝火明烛、交易兴旺的大码头,出现了“三行一市”,即米行、纸行、箔行和鱼市。
杭州旅游业从宋代起就很发达。优美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赶上节日或庙会,杭州港客流量大增。从江南各地来的游船分别停泊在德胜坎,松木场,泛洋湖畔。位于德胜坎的接待寺,每年要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数千间榻房,都住满了游客。
杭州之美,其魅力令人难以抗拒。南宋统治者偏安杭州,不思北进,而留恋杭州的美景,贪图享乐,苟且偷安。诗人林升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讽刺诗《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