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治河名人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1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治河名人谱
分类号: K825
页数: 18
页码: 71-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天文学家,他为修复和兴建多项水利工程做出了杰出贡献,包括新辟大运河中线、修建白浮堰和通惠河等。他精巧的设计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表现出中华民族兴利除害的豪迈气概和朴素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人物传记 郭守敬 治河工程

内容

大运河流淌的两千多年,就是世代炎黄子孙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两千多年。历代治河兵民千千万万,治河名人、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他们为大运河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献出了聪明才智,倾注了血汗,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表现出中华民族兴利除害的豪迈气概,朴素的科学态度,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巧思绝人的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元朝水利专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字若思,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幼年失怙,由祖父郭荣抚养长大。郭荣是个隐居的学者,通五经,精算术,长于水利工程,与同乡隐居的刘秉忠相好。刘秉忠落发为僧,后经海云和尚引荐,入元朝廷当了宰相。
  1249年,刘秉忠回家为父守孝。其间,有人邀他去南京紫金山讲学,好友郭荣将少年郭守敬托付与他,带到南京学习。郭守敬聪颖勤奋,学业优异,很受刘秉忠器重。刘秉忠守孝三年回朝前,将郭守敬引荐到邢台府,担任整修河道、兴造水田、建桥梁、通运道等差事。郭守敬不负重望,精巧设计,兴建了多项颇有成效的水利工程。
  1262年中统三年,三十一岁的郭守敬由同乡张文谦引荐,朝见元世祖忽必烈,当面陈述水利诸事。元世祖连声称“善二不久,即任命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事”,次年加授“副河渠使”,后升任“督水监”。郭守敬先后提出二十多项水利工程建议,治理河渠泊堰百余宗。
  新辟大运河中线 元代以前的运河,自徐州起,向西拐了个“<”形大弯,后因黄河决口,淤塞了河道,无法航行。廷议提出“开汶泗水以达京师”,派郭守敬承担此项工程。郭守敬六次去鲁西进行水文和地形勘测。他翻山越岭,行程数千里,反复勘查,提出取直河道的建议,并绘出图样禀奏皇上。皇上准奏。1283年,按照郭守敬的设计开始施工。新运河沿途多为丘陵地段,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大运河最艰巨、最关键的工程。历时一年,开通济宁至安山东平一百五十余里的济州河。时隔六年,又凿通安山至临清的二百五十余里的会通河,与南运河相通。运河巧借梁山泊、微山湖、汶河、清河之水济运,沿途建闸、堰四十余座,度高低,分遐迩,以节蓄泄,保障航运畅通。新运河的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形成。
  修建白浮堰、通惠河 南方漕船行至通州,到北京尚有五十余里旱路。金代虽开凿了里运河,但水源不足,又因多年战乱,河道淤塞。为解人、畜陆挽之苦,节省昂贵运资,忽必烈令郭守敬重新规划这段运河。
  郭守敬踏遍北京西北的山地,寻找水源,在昌平县境内发现一处水量丰盈的白浮泉,泉水自山之北脚石罅喷薄而出,若有神功。郭守敬先在此修筑白浮堰,将水位蓄高,然后开凿渠道,引水下山。山高虽不过百米,而巨石嶙峋,甚为峻拔,开渠工程难度非常之大。
  泉水自白浮堰到京城昆明湖途中,横列着温榆河、清河,河岸均有宽广的洼地。郭守敬精心设计,引白浮泉水注入温榆河,迫使河水沿北山之南麓、西山之东麓南转,经玉泉山北麓再往东南,注入“七里泊"昆明湖,形成京城运河的蓄水库。
  白浮泉行程呈“C”字形,用这种“倒行逆施”的办法,汇集了溪川附近的些沼泉源,让一切可资利用的水源集中为一条洪流,使渠道始终保持略局于“七里泊”的水位,流水顺畅。“七里泊”经南长河、高粱河东注“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什刹海,此处便是京城里运河之首。运河从此处向东南流抵张家湾,与北运河相通。此河为“通惠河”。
  引白浮泉之水为运河源头,是惊世创举。在测量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求复杂山麓地形上的等高线,颇难做到。更何况白浮泉海拔六十米,与之相距五十六里的七里泊海拔仅四十八米,平均比降为每里七寸许。郭守敬竟能在这丘壑密布的山麓地带设计和营造此渠,说明测量技术和施工技术已达到相当精密的水平。故世人称他为“巧思绝人”的“神工”。
  修复西夏运渠 西夏今银川平原,汉、唐屯田时,开渠很多,长达二百里以上的运渠就有十几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来”、“汉延”两渠。唐来渠长四百余里,汉延渠长二百五十余里,皆因兵乱废弃淤浅。郭守敬受皇命,于1264年赴西夏,带领当地军民,重新疏浚,立闸修堰,复其原貌。还从银川至内蒙古东胜开挖运河,引黄河水顺流而下,既可灌溉又可浮航。因成绩斐然,升授督水少监,不久又升任督水监。
  料事如神 1298年,元成祖铁木尔欲在上都西北开凿一条新河,通向滦河。此时,郭守敬年已六十八岁,早已不任督水监之职。因研究天文历法有建树,被封为太史令。铁木尔皇帝特请郭守敬到上都商议开河之事。郭守敬不顾年老体弱,实地踏勘了地形山势,估计雨季山洪暴发时的冲击力,提出渠堰宽度须在五十至七十步之间。而主持施工的官员为了节省工费,未按郭守敬的规划施工,擅自将渠宽减少了二十五步。次年,恰逢大雨,,山洪暴发,果如郭守敬所料,渠堰被冲垮,连皇帝的行宫也险遭淹没,铁木尔皇帝与得躲到山上。他十分感慨地对大臣说:“郭太史真乃料事如神。”
  研究天文历法 元朝统一后,南北方历法不统一,出现“前天中秋节,今日月方明”的怪现象。1270年,忽必烈召见郭守敬,命其制定新历法,为此特建“太史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内。
  郭守敬在院中建“灵台”,即天文观测中心,还在全国设一百二十七个观测点,经过长时间精心观测、推算,编出《授时历》。这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历书西汉(大初历)、唐代〈大衍历)、元代(授时历)之一。现今公历采用的各种数据与《授时历》相同,但比《授时历》晚了三百年。郭守敬撰写天文专著十四种,一百零五卷,《元史》中有一部分图17 郭守敬
  二、苏东坡抗洪治湖垂青史
  苏东坡,名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纵横驰骋于文坛,文、诗、词、赋无所不精,传之后世的诗有四千多首,词三百四十余首,其它各类文章号称万篇,共二百四十万字。后世将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四大家”,亦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佼佼者。但他在官场上的作为却鲜为人知。本文介绍的,是他在做官时抗洪、治湖的突出政绩。
  熙宁十年1077四月,四十一岁的苏轼任徐州太守。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时期,著名作家林语堂曾做过这样的评价:……苏东坡真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的,也就是他的“黄楼”时期,苏东坡突然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因而这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行动为人所知,做事、兴工程、忙于公务活动。过去在杭州,他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在密州,虽然身为太守,但地方贫穷而偏远,也无法展示其行政才能。后来他被迫引退,在政治上韬光养晦,此后,一个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的苏东坡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百姓所爱戴的苏东坡。他是温和诙谐、百姓的父母官兼友人的苏东坡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物。在他被捕、遭受流放之前,他以徐州大守所表现出的政绩,已经证明了他是个干练之才。
  徐州抗洪 苏东坡任徐州太守的当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曹村决口,滔滔洪水灌流东南,泛滥于梁山泊,溢涨于南清河,淹没了四十五个县。“汗漫千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
  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到徐州城下,因受到南面山岭所阻,遂汇流城根不断高涨。水深已有二丈八尺,城头只露三尺高,洪水随时可灌城郭。城内富民争相出城避水。苏轼劝阻他们:“你们出城避难,百姓会人心动摇,谁与我一起守城呢?有我在,决不让洪水淹城!”富民不再出城,人心安定下来。苏东坡接受城内父老的建议,征集五于民工,疏浚下流河口,日夜加固外城,亲自到武卫营动员禁军参加抗洪。按宋代制度,知府无权调动禁军。苏东坡对禁军将领说:“河将害城,事急矣,禁军应为民尽力尔!”禁军将领感动地说:“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①小人当效命!”禁军官兵全体出动,与百姓一起昼夜奋战。苏东坡亲荷畚镭,布衣草履,结庐城上,过家门而不入,万众一心。短时间内筑成长堤,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一丈十市尺。堤成后,次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此堤被后人称为“苏公堤。苏东坡又下令集中公私船百余只,用缆绳系在水势最猛处,以减杀洪水冲力。苏东坡以身率之,众吏不敢怠慢,各段城墙及险要堤坝,皆有官员
  ①侪chái,同辈。负责守御。苏东坡抱定“坐观入市巷闾①井,吏民走尽我王尊”的决心要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那样以身填堤,视死如归。经过数十日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十月初五水势渐退,十三日河归故道。被大水包围了五十余天的徐州城保住了,百姓欢呼雷动,朝廷颁赐重奖。
  为让百姓重建家园,苏东坡向朝廷申请酌免徐州赋税,并增筑外城,加固内城。次年二月,他用朝廷赏赐他的银两和府内库存共三万贯,粮一千八百石,招募民工七千二百人,以木桩凿于堤岸四处,填平城内十数个大坑。当时东门面临黄河,成为挡水要冲,且又靠近州库,因而又增固加高了东门,夯实坚土,护以砖石。拆除州府内已废弃的霸王厅,在东门城墙上建造了两层的高楼。因“水受制于土”,故在楼外墙上涂黄土,取名“黄楼”,含有“土实胜水”之意。黄楼于1078年2月动工,同年八月十二日竣工。九月九日重阳节,苏东坡邀来三十余位诗文名家,举行隆重典礼,庆祝黄楼落成。苏东坡欣然命笔,写下《九日黄楼作》一首——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泯发。②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③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害。④
  ①闾lǘ,里巷。
  ②沤ōǘ区,水泡。
  ③呷xiā,喝。
  ④霅zhà,众言声。此处指欢乐的场面。苏东坡劝农耕栽桑林,首次成功地开发徐州煤田,这是在徐州建树的历史功绩。
  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只一年另十一个月,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当百姓得知苏东坡要离开徐州时,自发拥到街头含泪送别,有的攀挽马头,有的割截马镜不让他上马,有的献酒献花……苏东坡感动得热泪潸然。他在马上题咏了五首词。现录一首,供读者品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苏东坡已像鸿雁一样飞到了天尽头,而落在徐州大地上的或者说留在人间的“雪泥鸿爪”都已凝结成为化石,永世长存。
  杭州治湖 宋元祐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太守,这一年适逢浙东大早,灾疫并作。苏东坡请求朝廷减免赋税,低价出售仓米,设置病坊医治灾民,实施募役救灾之法。
  西湖因久旱,湖水干涸。苏东坡带领百姓数千浚治西湖,深挖湖底,引山泉溪水冲洗泥沙,湖水变清,再将运河水注入湖中,补充水源。建造闸门,调节湖中水位。还将挖出的泥土筑成长堤,堤上建起漂亮的拱桥,湖中植莲藕,堤上种柳栽桃,望之如画。杭州人称之为“苏堤”。苏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栖霞岭,全长六华里。堤上修筑六座拱桥,杨柳夹堤,桃花错落,带有自身固有的线条美。苏东坡十分喜爱西湖风光,曾咏唱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人咏诗赞叹苏堤特有的风光和绮丽的景色——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
  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枝桃。
  这些诗句既有对西湖美景的赞颂,也有对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颂扬。
  据说,当年杭州百姓感念苏东坡治湖功德,宰杀肥猪,抬着进献到太守府上。苏东坡指导厨师做成红烧肉,让百姓品尝。从此“东坡肉”流传下来。三、陈瑄凿清江浦
  陈瑄,明朝大臣,字彦纯,安徽合肥人。青少年时期熟读兵法,善骑射。明洪武年间,屡次随官兵征讨西南地区,累功升迁至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建文帝末年1402,被任命为总舟师,设防长江南岸,以抵御燕王朱棣兵至。不久,燕王率大军南下,陈瑁见建文帝大势已去,以舟师迎降。朱棣即皇位后,封陈瑁“平江伯”。永乐元年1403,陈瑁任总兵官,总督海运。他于湖广、江西造平底船三千艘,购买江浙粮米经大运河向北京运送。一次输粟四十九万石,并在天津建“百万仓”储存。明成祖朱棣念其运粮有功,提升其总督漕运。
  陈瑄重视开凿疏浚河道。他在运粮途中,目睹了杭州至北景三千五百里河道的状况,看出最难治理的是淮阴一段,这里的淮河南岸是淮南运河邪沟入淮的河口处,只筑两道大坝而无闸,漕船行至坝前,需靠岸卸粮,陆挽过坝,再装船入淮河,后转入运河。此处,黄河已夺淮河河道,纵穿淮河的运河也被黄水所吞。黄、淮、运三河之水混在一起又沦入洪泽湖中。洪泽湖水深十至十五尺,浩瀚如海,漕船航行其中极不安全。陈瑄遍访乡贤父老,决定另造新河,皇上恩准。他带领民众数万人,开凿了一条长二十里的新河,称“清江浦”,筑堤十五里,建四座大闸。自此,漕运畅通,免除了船只过坝牵引之繁难,且直达清江,避免了溯淮入黄的波涛之险。此后,陈瑁又主持疏浚了徐州至济宁的三百里河道,修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望湖的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筑高邮湖堤。从淮阴至临清千里长的运河上,建闸四十七处,保障了运河水脊航行畅通。
  陈瑄治理运河三十年,有很多建树。于明宣德八年1433病逝在任上,享年六十八岁。
  四、治理运河水脊的宋礼
  祠堂高峙暮云中,汶水分流转运通。自是千年留异迹,人间争说宋司空。
  这是清初漕运总督董讷拜谒宋公祠时咏的一首诗。
  宋礼1358—1421,字大本,河南永宁县人,明初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因秉性刚直,曾两次被降职。至永乐七年,成祖皇帝大兴土木,筹建北京皇城,命宋礼赴四川采购木料。此时正值宋礼在家治丧,未满丧期便受命上任,受到皇帝嘉奖。
  永乐九年1412,成祖皇帝命宋礼疏浚大运河水脊——通河济宁至临清,恢复漕运。
  汶水入运河口处的南旺村附近,是运河河床的最高点,黄河泥沙淤积高出两岸平地,从堤外看堤内的船帆,如鸟翼行天,被称为悬河。为解决“水脊”的水源和防止“水脊”泄水过快,运道浅涩,宋礼与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等,率济南、兖州、青州、东昌四府十五六万民工,对全长四百多里的会通河进行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大胆采用布衣老人白英的建议,开挖汶河,“截汶济运”,在戴村筑起了五里长的拦河大坝,逼使汶河南流至分水口处入运河。又在运河河底建造巨大石拨,导河水南北分流,即“七分朝天子北流,三分下江南南流”。为控制运河水量,重建节制闸三十多座,建水柜等配套工程,保障航运畅通。永乐十二年,工程告竣在即。朝廷议定,次年为始,停止海运,河成赏功。
  宋礼历时九年疏通运河水脊——通河,建功卓著,深受后人敬仰。
  宋礼去世九十三年后,朝廷追念宋礼治河功德,在南旺运河分水口附近建宋公祠,供乡人岁时奉祀。又六十一年后,明万历元年,朝廷追封宋礼为“开河之勋太子太保”,赐谥号“康惠公”,恩准宋礼故乡永宁县建乡贤祠,择宋礼后代子孙到京城国子监读书,令南旺地方官府拨出宋公祠附近湖田十顷做祭田。清朝各代皇帝也屡有封赐。雍正四年,封宋礼为“宁漕公”,光绪五年,赐封宋礼为“显应大王”徽号,故宋公祠又称“宋大王庙”。此后,又在宋公祠附近建起龙王庙、戏楼、禹王庙、水明楼、关帝庙等十余座庙宇,成为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图18
  明代诗人唐皋在《拜尚书宋公祠》中咏道——
  千里漕河蓄水深,两岸官柳绿成荫。
  恭襄坐受司空策,建议崇祠始自今。
  瞻拜遗容感慨深,疏檐落照转秋阴。
  春秋史断琼山笔,留得公评说至今。
  图18 京杭大运河纵剖而图
  五、点泉济运的白英
  白英1363-1419,字节之,山东汶上县白家店人。以种田为业,聪颖好学,博古通今,教过蒙学,心性善良,出言不苟,乡人敬仰,人称“隐人君子”。虽身居山野,却有“忧国计,为民生”的抱负。
  1412年,永乐皇帝派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宋礼微服拜访治河经验丰富的白英,恳请他担当治河重任。白英当年四十九岁,熟悉家乡的地理水文,深知“功莫大于治河,政莫重于漕运”的道理,遂欣然应允。他带领宋礼等人实地勘察,帮助宋礼制定治河方案,提出多项具体办法。
  宋礼拜白英为治河总监。白英率丁夫万名,在汶河上修建拦河大坝,新开八十多里汶河,引河水至南旺入运河,南接淮河,北通漳卫河;筑何家大坝以泄伏秋之水,保上源不淹民田,下游能通济漕运;犹恐汶水旱季干涸,他千里跋涉,寻找泉水,策杖点泉,共点出七十二泉,引泉水入汶河,以增加运河水量。在南旺以北建石闸十七座,以南建石闸二十一座,层层节水束水;又在运河两岸湖泊筑堤蓄水,以防河水流失,确保运河常年通航。
  白英采用多种方法治河——开河、建坝、点泉、修闸、围湖、引泗水等等,均有独创之处,为解决运河“水脊”南北分流难题,在河底建石拨,让河水“七分朝天子”北流,“三分下江南”南流,就是他的经典之作。确保了明清两朝五百年间京杭运河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其科学性、技术性可与古代灵渠、都江堰相媲美。其建坝设闸原理,与当代著名的巴拿马运河、长江三峡工程有相似之处。
  精通水利的康熙皇帝褒奖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水县分水口,观遏分流处,深服白英相度全之妙。”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赞叹:“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期必视为绝大事业。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白英治河八年,呕心沥血。永乐十七年1419,运河工程告竣,白英接到圣谕,随宋礼赴京师庆功并接受皇上赏赐。不幸劳累过度的白英呕血病逝在船上。
  永乐皇帝颇受感动,敕封白英为“功漕神”,嘱宋礼亲自扶灵柩到白英家乡,并建祠堂。九十三年后,在南旺分水处,傍宋公祠修建了白公祠。清雍正四年,加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五年,敕封为“白大王”。乾隆皇帝曾题词赞颂——地脊原来南北分,老人能识果超群。
  清代河道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在《题白老人祠》中云一谁识庐山一老翁,尚书有梦访飞熊。
  若愚大智劳心力,月并月氐经营著茂功。①
  千里迢迢过鲁东,生平仰止慕高风。
  迷泉踏破开渠导,一脉两歧上下通。
  汶上县南旺的百姓,尊称白公祠为“白老人祠”。图19
  ①胼胝piánzhī,俗称老茧。诗中指十分辛苦。图19 白英主持修的戴村大坝
  六、潘季训新法治河
  潘季训1521-1595,明朝官员,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在江西、河南、广东等地做官。为官清廉,离任时,百姓遮道挽留。累迁升工部尚书、河道总督、右都御史。
  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至万历十九年1571,潘季训奉命四次出任总督河道,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前后二十七年,总结前人的治河经验,首次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和方法。主张修防,浚河故道,借黄河通运,反对开挖新河。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截断大运河,向东冲入朝阳湖。沛县以北的运河均被泥沙淤塞。朝廷任命潘季训为“河道总督”。他奔赴济宁河道总衙,即与工部尚书朱衡等赶到夏镇,巡视河工,察看水情,遍访乡民,拟定“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按此规划,恢复留城以下运河旧道五十里,留城以上运河改道于朝阳湖东。另开南阳到留城新河二百四十里。第二年十一月竣工。
  此后,潘季训又三次出任河道总督。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1588〜1589,潘季训在运河水脊上建通济闸、永济闸,筑马场湖堤1620丈,蜀山湖堤3150丈,修复冯家坝为滚水石坝,筑南旺湖东西堤7118丈,加固西、南、北三面堤12600丈,修关家大闸一座,济运闸五座,筑马踏湖堤3300丈,安山湖堤4300丈,建八里湾、似蛇沟二闸。在戴村南、北各筑滚水石坝一座,以蓄泄汶水。
  潘季训总结多年治河经验,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两河经略》等,对后世治理黄河、运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靳辅分治黄·淮·运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连年战乱。运河失修,黄、淮多次泛滥,鲁西南及苏北地区,黄、淮、运三条河道纠结一起,河道淤塞,致使洪水横流肆虐,水患更甚。无数田园、村庄被淹没,饿殍遍野。刚刚定都北京的清王朝,所需大批粮米急需从南方漕运抵京,治理运河成了清廷的当务之急。
  康熙十五年1676,康熙皇帝将渎职的河道总督王光裕撤职查办,提升安徽巡抚靳辅任河道总督。
  靳辅1633-1692,字紫垣,祖籍山东济南,官学生出身,顺治年间为内阁中书,康熙初年升任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任安徽巡抚。授任河道总督后,选用治河能人著名水利家陈璜作助手,深入实地勘察,借鉴前朝宋礼、陈瑁、潘季训等人的治河经验,制定工程规划,提出八条治河措施,上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召集朝野治河官员三次商议,御批靳辅治河规划。
  连续八年治理,朝廷每年几乎拨出半库银两,使靳辅治理黄、淮、运的方案逐一得以实施,完成大运河蓄清水以刷泥沙工程,顺水之性疏浚黄、淮分道入海工程,漕运大通。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经大运河南巡,在山东济宁河道总督院召见靳辅,称赞他治河的功绩。
  康熙二十五年1686,靳辅再次奏请朝廷,在江苏宿迁县至连水县一线,开挖中运河,河道全长二百七十里,将黄河、运河彻底分开,结束了漕船溯黄河二百里之艰险,是运河治理史上的一大创举。
  靳辅任河道总督期间,因运河淮扬段工程艰险紧要,特将河道总督院从济宁迁驻清江浦。他不辞辛劳,奔走于山东、河南、江苏三省黄、淮、运治河工地,带头捐资修筑济宁至南阳的百里长堤。百姓念其功德,称大堤为“靳公堤”。
  靳辅任河道总督十年,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治河工程上,扭转了黄、淮、运交叉地区千疮百孔的局面,为清代前期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建造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中运河、盐河上段至今航运繁盛。
  靳辅有著述《治河方略》传世,后人称之为“千古河防龟鉴”。有曰“靳辅其功不在宋礼治理会通河、陈瑁开凿清江浦之下。”靳辅去世后,皇上追封谥号“文襄”。济宁百姓捐资建造了“靳文襄公祠”,以表感念之情。
  八、林则徐赈灾 治河功不朽
  林则徐 1785-1850,字符抚,又字少穆,晚年号埃村老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清嘉庆十八年中进士,时年二十七岁。嘉庆二十五年1820起,曾在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他注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官职从道台迁升至巡抚、总督。他以严禁鸦片,在虎门口焚毁英商鸦片两万多箱而扬名四海,永垂青史。
  林则徐秉性刚直,为官清正,体恤百姓,在赈灾、治河方面也有显赫的功绩。
  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林则徐奉旨到南京任布政使。此时,他正任河南布政使。按正常上任的行程路线,应取道安徽风阳、和州、滁州一线。但当时江苏正闹水灾,且以淮阴、扬州运河沿线最为严重。林则徐以勘灾赈恤事宜为重,毅然打破驿程定制,沿黄河水路取道淮阴、扬州,勘察灾区,后再到南京。启程前,到河南商丘县采购小麦三百石,亲自督粮船至淮阴市清江浦,经桃源泗阳、宝应、高邮、甘泉到扬州,根据灾情轻重,将小麦分拨给受灾州县,分别平粜煮赈,沿途灾民很快安抚就绪。
  林则徐自扬州换乘快船沿运河牵挽而上,目睹河中洪水奔腾,急湍汹涌,唯恐附近一带居民为保自家房屋,乘虚盗挖堤岸,希图泄水。他一面令地方官分粮赈济灾民,一面派兵昼夜防守,发出布告晓喻居民,不必惶恐。
  林则徐抵达清江浦,即刻视察洪泽湖决口处,探查泄洪通道,迅办决堤案犯,接连向道光皇帝上三道奏折,请求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一月粮米。道光皇帝不允,且训责他“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违亟,只知博取声誉。”林则徐不顾罢黜之险,再次上疏三千言奏折,婉转详尽陈述灾民之苦,声泪俱下。他吁请道光皇帝“多一分追乎,即多培-分元气”。一片赤心终于感动了惜财的道光皇帝,收回成命,特批林则徐减缓钱粮的请求。消息传开,林则徐上奏的稿文在江苏争相传抄。百姓闻之,皆嗟叹哭泣,庆幸再生。
  林则徐发动灾民生产自救,提出倡捐、煮赈、资送、留养、收孩、给棺、捐衣、劝粜、养佃、典牛、借籽种、禁烧锅酿酒等十二项建议。
  道光十一年1831十一月,林则徐擢升河道总督。他从扬州启程,赴山东济宁上任。时值初冬,运河疏浚开工。林则徐未走沿途驿站,绕道施工的运河沿岸,冒着凛冽寒风,察看疏浚工程。
  林则徐及时向道光皇帝禀报:“自臣接到圣旨,即登程上任。运河汶上、卫北、巨嘉、济宁各汛①已次第插掀开工,其余各汛,亦即陆续兴工。”下令凡巳"插锹者加夫趱②挑,未插锹者勤催赶办"。并向道光帝表示:臣将遵谕旨,亲到河工工地,检查工程进度,验收工程质量。如有偷工马虎者,一经查出立即处罚,保证按期完工,不误来
  ①汛,清代兵制,绿营兵营以下称讯。设千总、把总、外委统帅。
  ②趱zǎn,赶,加快。年春季起坝铺水。
  嘉庆十九年定制:济宁附近各湖存水情况,每月开列清单向朝廷汇报一次。林则徐到任三日后,即将清单报上。
  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初七,林则徐自济宁出发,亲往运河各工段查验工程,历时半月。南路至滕州汛,北路至汶上汛。
  由于去冬连降大雪,河冻坚厚,施工地段需凿开坚厚冰层方能掘到河泥,工程十分艰巨。林则徐严格督管,毫不放松。他发现运到岸上的河泥堆成“泥龙”,要到完工后才起除,不利施工,雨季到来还会冲入河中,便令夫役每挖一段,即把“泥龙”运走。
  林则徐严把工程质量关。他细心丈量,一丝不苟,对办理不利的属吏严厉查处。一次,林则徐到巨嘉汛段,发现该汛主簿管理河道的地方官督工不力,河床挖得东偏西斜、深浅不一。林则徐问明情由,即刻将主簿顶戴摘下,责令督工重修。
  按大清定制,河道总督对管理运河官员有稽查考提之责。林则徐要求河库钱粮管理官员账簿与银粮相符,列单清楚,不差分毫。他每月亲自查兑库册及收支月报库簿,账簿与银米相符后,再上奏朝廷。林则徐的精细管理,使这一年的开支较前一年节省三分之一。
  运河起闸放水后,进入漕运繁忙时期。南方各帮船队陆续到来。林则徐细心察看船队所在位置,闸内水势,船行速度,准确调度,使航船顺畅自如。
  河标营按军队编制管理,定期校阅考核。林则徐亲临考核现场,
  图20 林则徐发现官兵所用“弓力软者居多”,遂下令“校准定式,使习硬弓”。将陕甘总督杨遇春所制的阵法绘图后,发放各标营官兵演习操练。此后,各标营分别在四十四个汛地计一百八十多里河段,负起警卫河防及漕运之责,无有一点差错。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他一面彻底禁烟,一面建设海防,对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中华民族伸张了正义。由于投降派的陷害和清政府的妥协,林则徐被革职充军。在踏上赴戍边征途上,突然接到道光皇帝谕旨,鉴于黄河在开封决口,淹没了河南、安徽五府二十三州县,命他立即折转东河"效力赎罪"。林则徐深知时势与帝心,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役,仅付之“漫笑”,而他真正牵挂的是遍野的哀鸿。林则徐抛却个人恩怨,立即赶赴河南驻进治河工地,披星戴月开河筑坝整整半载,至次年二月大坝如期合龙。当地百姓欢天喜地,而林则徐则重新踏上赴新疆伊犁“戍边”的征程。
  林则徐治河时间不长,在他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略显微不足道。但林则徐忠于职守,笃行不苟,兢兢业业,宵衣肝食①,忍辱负重,心系百姓的精神,堪为后人怀念和敬仰。图20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北京通州运河楼联
  注释:
  丁字水:天津大清河入运河处呈丁字形,诸沽水势浩淼。
  燕:旧时称河北。
  蓟:古蓟州,今北京周围一带。
  米家山:宋代画家米芾及其子友仁皆擅画山水,自成一派,人称米家山
  ①旰gàn,晚上。宵衣阡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大运河小知识
  大运河北端码头知几处?
  隋唐时期,大运河北端码头在今北京宣武区大小川淀胡同一带;金代前期,在北京南苑的建春宫,后期在通州;元代,前期在张家湾,后期在积水潭(今北海);明清两代,先后为张家湾、通州、大通桥、北海。
  什刹海
  位于北京古城核心位置,原与北海相连,是大运河的起点。有“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之说。刹,佛寺。因四周有十座佛寺而得名。
  上海为何称沪?
  古代称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处一段为“沪渎”。上海在南北朝时期420~
  589,是吴淞江畔的一个小渔村,故名“沪渎”。沪,列竹于水边捕鱼,渎,即沟渠水道之意。
  黄浦江名字的由来
  战国后期,黄歇为楚国的丞相,被封为春申君,封地在樗里、今无锡惠山下。黄歇曾带人疏导淞江、吴江,用以灌溉和航运,故淞江古代称“春申江”或称“黄歇浦”,吴淞江由之也有“黄浦江”之号。
  大运河水为何南北流?
  按照中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河水一般从西北向东南流;或从北向南流。但大运河却是南北流,即一段从北向南流,一段从南往北流。缘何?原来大运河为了保持水位,便于航行,故南北流。如:北运河水,从北京通州向南流到天津三岔口。南运河水,从山东临清向北流,也流到天津三岔口与北运河汇成海河;山东南旺水脊是大运河之腰,从分水龙王庙起,一部分向北流入通会河,一部分向南流入清江浦。俗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北连淮河南通长江的邪沟,以射阳湖为中心,往北流通淮河,往南流达长江。江南运河以太湖为枢纽,往北流汇入长江,往南流达钱塘江。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