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荷使初访中国记摘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09
颗粒名称:
五、荷使初访中国记摘录
分类号:
K24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约翰·尼霍夫作为荷兰使团成员于1655年来到中国,沿途观察并记录了中国城镇的风景、地貌和建筑物,其中包括天津、河西务、漷县和张家湾等地。他的著作《荷使初访中国记》对这些地方的原貌作了详细描绘,为后人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
古代史
隋唐时代
友人墓
内容
约翰·尼霍夫,荷兰人,1655年,随荷兰使团来中国。7月19日,自荷兰巴达维亚外港乘船出发,8月18日到达虎门,在广州停留下来。1656年3月17日离开广州,沿水路北上,陆行过大庾岭,进江西,沿赣江北浮,经吴城镇,入鄱阳湖,再入长江,至扬州驶入京杭大运河北上……7月4日到达天津,12日到达通州,在张家湾码头登岸,清政府派官员迎接,由陆路至京。10月2日谒见顺治皇帝。
1657年3月14日返回荷兰,历时二十个月零十七天。
尼霍夫在进京途中,对沿途城镇的风景、地貌作了细致的观察,对各地河川、城墙、寺庙、宝塔等都有详细记载,并绘制插图一百多幅,形象逼真。当时的很多景物今己不复存在,但在尼霍夫的著作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原貌。图13
下面是荷兰使团自天津到通州张家湾沿途记录片段:
四月七日,我们在著名的城市天津城前抛次锚泊船,以便在那里过夜,并准备以后的行程。该城距静海县一百二十里,城区呈正方形,比巴达维亚城稍大些,又有一道二十五呎尺高的城墙。城墙上有垛堞,垛堞后的通道宽达八步,但没有炮台。郊区非常大,从城区向八方呈放射形展开,建有漂亮的房舍。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前往高丽、日本和其它地方的戎克船和其它大船。这些船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生意兴隆的盛名。城市附近还有空旷的沼泽地,在多雨的夏天里,地上大面积积水,有几条河流在此处汇合,形成一个三岔交汇处,城堡就建在这个交汇处……
七月十一日,我们沿北运河来到河西务,此地距天津城一百八十里,位于运河西岸。该城方圆步行丰个小时,有一道城墙,郊区沿运河西岸伸展颇远,所有前往北京的船都必须经过此地,在此缴纳通行税,所以这个小城非常有名。使臣阁下在此受到热烈的款待,当地长官还在他的府第隆重宴请使臣。二位使臣为了在礼节上往来,也回赠他们一份小礼物。即使如此,他们仍希望得到几小瓶玫瑰水,使臣阁下也就乐意地派人送去玫瑰水。
七月十二日,我们经过漷县,这个小城,距河西务六十里,位于运河西岸。
当天,使臣阁下到达张家湾的皇家专用码头。张家湾离漷县六十里,位于大运河北端,该地人口众多。有一个防御用的坚固城堡,城中央有一座漂亮的牌坊,用石灰色石头建造的。城南有一座五拱洞的石桥,桥两旁都建有房屋。
该城长二百四十步,所有运往北京的货物都在此地或通州卸下,专用驴子和大车运栽,经陆路转运到北京。很多驴子和大车常在此地等待运送货物……
《荷使初访中国记》,是约翰•尼霍夫所著。1989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由荷兰人包乐夫和中国的庄国土合著。书中收录了尼霍夫的原著,并对原著作了详尽的考证和注释。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