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导专家周玉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英才风采》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007
颗粒名称: 地导专家周玉生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玉生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员,为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三十年。他毕业于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后被分配到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地空导弹试验基地工作,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九项科研成果,其中四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曾赴国外谈判进口雷达设备,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他积劳成疾,于1994年在西安病逝。他的事迹被多家新闻单位宣传报道,被誉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关键词: 武清区 人物 周玉生

内容

周玉生,祖籍天津武清,生于1938年7月30日,1963年毕业于西安西工大,同年11月入伍,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幸于1994年11月24日16时在西安病逝,享年56岁。
  生前历任国防科工委二十基地三部二科助理员、空军第二实验训练基地技术部靶试设备室主任、三站主任工程师、二站总工程师、驻七八六厂军事代表室高级工程师等职。1988年被授予空军技术大校军衔。先后曾荣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三次;1984年至1994年先后十次被兰空及空军表彰为“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科研人员”、“优秀专业技术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58年他怀着对祖国无限忠诚和对国防科技知识的渴求被保送到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963年7月以全优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人称“不毛之地、死亡之海”的地空导弹试验基地,从事地空导弹武器检验、定型和科研试验工作。
  入伍三十年来,他发扬基地第一代创业者“忘其家、忘其身、忘其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地空导弹事业。
  他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夜以继日的、废寝忘食的刻苦攻关,解决了许多地空导弹试验任务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难题,取得了九项科研成果,其中四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1980年他作为空军进口雷达设备组组长,三次赴国外谈判,解决了设备进口中多项技术鉴定难题,为国家挽回近百万元的经济损失。1993年3至4月为引进新装备随团出国考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他在大漠深处奋斗了三十年,与妻子儿女分居了三十年;为地空导弹事业贡献了三十年。由于他常年的忘我工作和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以至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在试验任务的第一线。
  1993年12月他调入七八六厂军代室后,仍然继续攻关,执著追求,勇于探索,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敬业精神。
  他的感人事迹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和中央电视台等市多家新闻单位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周玉生逝世的悼词中这样写到:周玉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他热爱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呕心沥血、忠心报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废寝忘食、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他生活俭朴、和蔼可亲、无私无怨、鞠躬尽瘁,为我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一生是忘我而奉献的一生;是清贫而富有的一生,他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军队。他的不幸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是我们地空导弹事业的一大损失。

知识出处

英才风采

《英才风采》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雍阳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包括体育界知名学者杨钟秀、中国当代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曹理、革命英烈张殿兴等。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涵盖了不同领域,彰显了雍阳地区人才辈出的氛围。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玉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