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与贴饽饽熬小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61
颗粒名称: 乾隆爷与贴饽饽熬小鱼
分类号: I276.3
页数: 7
页码: 103-109
摘要: 本文讲述了乾隆皇帝与刘墉在野茶馆吃饭,遇到了宋老头的闺女送的贴饽饽熬小鱼,乾隆非常喜欢。后来乾隆想吃这道菜,但御膳房做不出来,于是找到了宋老头,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菜肴。
关键词: 南蔡村镇 传说 贴饽饽熬小鱼

内容

有一年,从运河上游下来一条快船,船头站着两个人,说做官的没穿官服,说是跑买卖的谈吐又很风雅。他们一路上吟诗作赋,观景聊天,十分快活。谁呀?乾隆皇帝和刘墉。
  船过了蔡村驿,泊船上岸。二人径直奔野茶馆而来。
  开茶馆的是个老头儿:“二位客官请坐。”
  “老人家,给我们泡一壶龙井香茶来。”
  “好您啦!”茶沏好了。他们边喝边聊。
  一会儿,一个十七八岁的梳着大辫子穿戴整齐的大姑娘,端着一个盖垫,上面是棒子面饽饽熬小鱼,撩门帘进来。干吗?给她爸爸送饭。
  姑娘端着饭菜在刘罗锅他们眼前一过。嘿,焦黄的棒子面饽饽嘎渣儿,干醋、大蒜、老酱烹的小鱼儿香气扑鼻。老头吃着,他们看着,馋得直咽唾沫。饿劲儿也上来了。
  乾隆示意刘墉去买点来吃。一问,不卖。人家这是茶馆,不是饭馆。老头厚道,唤来女儿:“饭菜还富裕吗?这两位客官从外地来,还没吃饭,快拿些来。”
  姑娘与二人见过礼,转身取来了饭菜,摆好。
  乾隆他们一吃,别提多香甜了。很快吃了个风卷残云。乾隆问道:“罗锅子,咱今天吃的是什么菜呀?”
  刘罗锅子眼珠子一转说:“千鱼眼。您看盘子里有多少鱼的眼睛!”
  “唔。那饭呢?”
  “万寿糕。您看这开茶馆的老爷子体格多硬朗,就是吃万寿糕吃的。”
  乾隆记在心里:“回去之后,一定叫御膳房做几顿吃。”
  他们吃饱了,乾隆掏出十两银子交给老头,老头不收:“我们不卖饭,吃顿饭没关系!”
  “嫌少啊?再来十两。”
  正呛呛着,姑娘来收拾碗筷了。刘墉心眼多转轴快,他见乾隆一个劲地瞧那闺女,马上说:、“给闺女吧!”
  老头说:“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我们十七八大的黄花闺女无缘无故地要人家钱干吗?”
  刘墉说:“不沾亲,不会认个干亲吗?.”
  那闺女也伶俐,躬身下拜:“爹爹在上,受女儿一拜。”她跪下就磕头。你看这事儿!
  乾隆倍儿高兴。刘墉翘活说:“武清县讲究四平八稳,您要没钱就给四两吧!让老人家再找回十六两银子来。”
  乾隆急不的恼不的,心里骂道:“好你个刘罗锅子,这不拿我打岔吗,身为一国之君的我没钱?”他瞪了刘墉一眼,又掏出二十两银子交给闺女。
  干闺女说:“说了半天,干爹姓甚名谁还不知道呢,将来女儿上哪去找您呀?”
  没等乾隆张嘴,刘墉就抢着说:“他是卖顶子的,他家的台阶最高,京城里没有不知道他的。”
  乾隆说:“孩子,你遇不到大事不要去找我。”
  “好吧。”
  咱不说刘墉陪着乾隆到江南游玩,回头再说开茶馆的这爷俩。
  老头姓宋,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爷俩相依为命。离茶馆不远有个跤场,练武术的天天在那里耍把式。
  跤场里有个叫夏大脚的小伙计,没爹没娘没家没业,天天给跤场搬搬兵刃携携石锁之类的,抓空儿就练几下子,日久天长功夫见长,挺有出息。他常到茶馆喝水,有时就帮老头打水买柴,老头见他脚上没鞋就到处去踅摸,因为他脚大买不到合适的,只好让女儿给他做,还经常不断地给他点饭菜吃。夏大脚把茶馆就当个家。他们处得很融洽,老头就认他做了干儿子。时间一长,干兄妹之间有了感情,在邻居的撺掇下就定了姻缘。
  后来夏大脚有了点小功名,中了武举,买了房子,混上了官面,渐渐地就不到茶馆里来了。闺女一年年长大了,老头催他娶亲,他放出话来说:“得有戴顶子、戴花翎子的送亲,这媳妇才能娶。”
  老头一想:“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哪,我们穷家豁业的,要有阔亲戚能开茶馆吗?八成是夏大脚这王八蛋嫌门不当户不对,变心了。这可怎么办呢?”
  那年头谁家的闺女若被人家休了,就不好再嫁了。
  闺女眼睛一亮说:“爹,您不会找我干爹去!”
  “北京城这么大,到哪里去找啊。”
  “试一试嘛,反正您在天津卫找不着他。”
  没法儿,只有这一条道了。
  简短洁说,宋老头很快就到了北京城。到哪去找卖顶子的?问一个人一摇头,有明白的,一看老头这个模样,心想:“皇上怎能见他呢?”也就不吱声了。都以为他是个疯子。
  好几天过去了,宋老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掐指一算,出来十来天了,川资盘缠花得也差不离了。
  宋老汉来到一家饭馆,叫了上等吃喝独斟独饮。他打算吃完了就寻死,回去也没法向闺女交代。
  不大一会儿,跑堂的毕恭毕敬地把一位穿官服的胖子安排在宋老头对面桌前就座。没等胖子说话,酒菜立刻端了上来。看来是个老主顾。
  胖子说:“再添二两酒。”
  堂倌纳闷地说:“大人您平时最多是二两啊!怎么,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儿给小人念叨念叨,使不上劲儿可能添‘言’啊。”
  胖子呷了口酒把盅子一蹲,长叹一声说:“唉,万岁爷想吃千鱼眼、万寿糕,我哪懂啊,摸索着做了一回送上去说不是味,限我三天之内做出来,不然就问我个欺君之罪……今儿就是第二天了,最后这一顿阳间酒,我还不多喝点……”
  宋老头听了他俩的话不觉一愣:“他说的万寿糕、千鱼眼不就是贴饽饽熬小鱼吗?如果因为这个就伤条人命太不值得了。我也不死了,先救他一救。”
  宋老头说:“大人不必寻短见,我会做千鱼眼、万寿糕!”
  胖子是御膳房的头儿,一听说他会做,当然是喜出望外。他们到市场买了几斤小麦穗鱼,又买了几斤掺黄豆面的新棒子面,就一同进宫去了。
  第二天,宋老汉指点着把贴饽饽熬小鱼儿做得了。胖子胆战心惊地端了上去,乾隆爷一尝:“就是这个味!”他越吃越美,一高兴赏钱就下来了,胖子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宋老哥,你救了我的命,可得好好谢谢你啊!”
  “我救了你,你救不了我呀。”宋老头如此如彼地把来京的经过学说了一遍。
  胖子说:“那卖顶子的不就是皇上吗?待明天早朝我去启奏万岁。”
  又过了一天,万岁下旨宣宋老头上殿。听了宋老头的话,乾隆一拍龙书案要拿夏大脚。刘墉在一旁压低声音说:“慢。这势利小人是应当治一治,不然大清的江山就不牢靠。可是皇姑在茶馆里还等着他干爹的信儿呢,依臣之见,不如这么这么办……”
  事不宜迟,刘墉带领一队人马星夜兼程赶到蔡村南运河边的茶馆。宋老头从轿子上下来撞开茶馆的门一看,闺女想不开正往房梁上搭绳子要上吊呢。
  “闺女!”他想到要叫皇姑。立刻改嘴说:“皇姑,你爹我回来了!”宋老头进门就给皇姑跪下了。再看爹爹身后又跪了一大帮人。
  当她弄清了自己认的干爹就是当今皇上时,她悲喜交加地哭了。
  天津卫和武清县地方官听说皇上的干女儿要出嫁,呼啦啦都巴结上来了。骑马的坐轿的,出出进进地大献殷勤,光拴马的橛子就楔了好几十根,后来,这个地方就取村名为拴马桩,久而久之,人们就简称为马庄。
  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这闺女是我起小看着长大的,生来就是当皇姑的坯子!”,“一点也不假!”
  “快点给皇姑上装吧,京城的老爷们送完亲还要回禀万岁呢。”
  “宋大老爷,您过过目,这是天津地方送的礼单。”
  “好好好,谢谢!”宋老头随便翻了翻就揣进怀里,其实他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半升。
  皇姑打扮得雍容华贵,登上了八抬大轿。在鞭炮声中送亲的人马出发了,最前头骑顶马的是天津地方府台大人,后面紧跟着武清的县太爷,接着是吹吹打打的乐队,其次是一车一车的陪嫁,再后边是红顶子官员、新娘子大轿和蓝顶子的官员,什么亲戚朋友邻居看热闹的无计其数,黑
  压压一大片。
  队伍来到夏大脚宅前停下来:“快叫新姑老爷夏大脚出来迎亲!”夏大脚得到禀报正在纳闷,慌忙来到门前迎接,当他看到满街筒子骑马戴顶子的送亲队伍不由得一愣。有人对夏大脚说:“府台大人和县太爷都来了,你还不信呐。”夏大脚弄清情况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快吩咐众人迎娶新娘,招待客人。
  自此以后,这个故事就在蔡村一带流传开了,棒子饽饽熬小鱼也成了蔡村一带的民间小吃。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