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文明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34
颗粒名称: 古运河文明的形成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蔡村镇的历史和地理特征,重点阐述了古运河文明的形成和对当地的影响。
关键词: 南蔡村镇 史料 地理特征

内容

南蔡村镇位于京津之间,武清区中部,镇域面积79.63平方公里,49个行政村(三毛店已撤村建居),现有居民4万多人。从悬挂的地图上看,镇域像骏马昂首雄视东方,镇域东部有一条河,像蓝色彩绸蜿蜒曲回,由北向南流经全境。提起这条河,从古到今对南蔡村镇的繁荣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给南蔡村人种粮种菜以及养殖业带来了丰沛的水源,而且对南蔡村人克服封闭保守思想,开阔眼界,紧跟时代步伐,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称之为母亲河一点儿也不过头。
  据考古查证,南蔡村镇这个地方史前成陆。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并出现聚落,2003年在韩营村发现五座古汉墓,出土古燕国尖首刀币和绳纹砖等。
  相传在900年前的宋辽时代,此河叫做白河。本地先民在南蔡村、六百户、西小良、北商村等地落户建村,但由于涝灾不断,先民只靠渔猎为生。一直到8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蒙古铁骑推翻南宋王朝,定都北京,建国号为元,此地才出现转机。一方面,元朝统治者定都北京疏通了我国南北大运河,靠其漕运粮食货物,满足京师需求,同时,派军队屯田垦荒,既能保卫运河,也能保证军队粮草自给有余。
  到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派四子燕王朱棣扫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扼守北疆。后来,朱棣不满朱元璋立皇孙朱允炆为帝,以“清君策”为名兴兵讨伐,经过4年战争一直打到南京,赶走了小皇帝,自己当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明成祖,于1405年将国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并重修了雄伟的北京皇城。
  朱棣定都北京后,一方面继续采取元朝做法,大力疏浚运河,畅通南北漕运,使南蔡村成为运河上一个重要的节点。现本镇许多村名就显示了运河文明的遗迹,像郭官屯、卞官屯、聂官屯的村名由来是明军在此屯田垦荒,像砖厂、大白厂、小白厂村名由来是运河滞运在此地烧制或转存砖瓦、建筑材料而立村。
  另一方面,明成祖朱棣为充实京东地面,推广移民政策,强令河南、山东、山西及江南百姓到此地定居,使人口倍增,种养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本镇辖区内40几个村落大体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并逐步开始繁荣,促成了南蔡村在运河上重要节点的形成。过去在京津两地人们常说:杨村、蔡村、河西务,安平、码头、张家湾。这是说北运河上由南向北的一溜儿重要码头村镇。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买通明将吴三桂,清军入关,赶走了李自成,继续定都北京。清王朝仍坚持拓展运河漕运,到康熙、乾隆年间,经过多次疏浚,漕运出现十分兴盛繁荣的景象,每天近百条运粮船从此通过,有数不清的达官显贵、才子佳人或乘船直下江南,或回京述职谋官。这里也是康熙、乾隆两帝历次巡游江南的必经之地。有史料记载,清康熙皇帝曾到北蔡村、三里浅巡视。清康熙三十二年,当时为举人(后赐进士、翰林院做编修)的查慎行乘船路过蔡村,夜宿杨村,诗兴大发,他写道:“土层依沙堡,民屯半属官。树从王浦密,河自蔡村宽。鸥外新芦壮,犁头旧麦攒。蒲沟行未到,月黑夜漫漫。由此诗可以看到运河南蔡村段土质肥沃,树木丛密,河面宽广,芦苇和麦苗茁壮成长的景象。
  到清朝后期,随着海运的兴起,运河漕运才逐渐衰落下来。但到1921年以后,随着京津公路的建成,南蔡村的京津肘腋交通重要地位又重新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京津塘高速路的建成通车,和武清新城的西移北抬,南蔡村镇的地区优势更加显现生机和活力,农村城市化将在南蔡村的奋斗中实现,南蔡村镇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忽必烈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朱棣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朱允炆
相关人物
李自成
相关人物
多尔衮
相关人物
吴三桂
相关人物
查慎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