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63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卫生
分类号:
R199
页数:
17
页码:
614-6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医疗体系在1949年后逐渐建立和发展,从最初的卫生院到现在的武清区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同时,卫生防疫站也经历了建立、撤销和重新恢复的过程,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卫生防疫机构。
关键词:
武清县
卫生
医疗卫生
内容
明清和民国时期,境内兵燹水患频仍,城乡人民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状态,除较大村镇有一二家私人开设的药铺外,遇有病患,常求神问卜,求救于巫婆神汉,服用土方“仙药”。1937年“七七”事变前县城有“德久”、“久和”、“同济”3家私人医院,因设备简陋、医术不高、营业不振、先后停业。劫后农村民不聊生,贫病交加,城内有“新民会”开办的诊所1处。1940年全县有中医59人,西医8人,平均万人中占有医生1.5人。城内有“仁寿域”,“乐善堂”,“济生堂”,“回春堂”等15家药店,总计资产13100元。194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县卫生院,院址设在城关西街。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卫生院,建立了“武清县卫生院”。1950年7月,建立“武清县医生联合会”,入会医生345人。1951年3月,县卫生院迁址杨村镇。
1953年县人民委员会始建卫生科。1970年5月,撤销卫生科建武清县卫生局。1974年县卫生局设办事组、政工组、业务组,1975年增设财务组。1984年增设老干部科、防疫妇幼保健科、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1990年全县有医院、卫生院25个,村卫生所712个,各级各类医务人员3868名,平均万人中占有医生50人。
第一节 医疗单位
一、县人民医院
1949年5月,建立“武清县卫生院”,有医务人员9人,多为留用卫生人员。设备简陋、医术较低。内科可处理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外伤,后逐渐做阑尾炎、疝气等手术。1951年3月,迁址杨村。1956年改为“武清县人民医院”,有房屋23间,病床35张,医务人员35人,手术床1张,接产床1张,显微镜1架。1974年县医院异地重建,扩大了门诊和住院部,设病床120张。1985年建立老干部病房,设病床24张。是年,县医院建筑面积9342.75平方米,病床236张,医务人员324人。院内有内、外、妇、儿、五官、口腔、中医、骨、针灸等10个诊疗科室,设有住院部,可系统地治疗危重病人。1986年根据临床需要,内科设内一、内二和老干部科病房。除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外,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抢救治疗、水电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较前也有明显进展,外科开展了膀胱镜检查、前列腺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及麦氏手术改良根治术。
1988年底,县医院迁杨村河西新址。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有病床350张,分9个病区,3个医技科室及县医院门诊、招待所门诊、县工会门诊。万元以上医疗仪器30余台。1990年增设了外三科、疮疡科、手术室等。医务技术人员增加到42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368人。内科可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科开展胸部、腹部、手指断离再植、脾切除、单侧肾切除、胃肠吻合、子宫全摘等各种高难度手术。急症抢救室备有心脏监护、自动呼吸等先进设备,能随时开展心、脑、肾和急性中毒、车祸等危重病症的抢救工作。
二、第二人民医院
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为1956年新建的大良乡联合诊所。1962年改为公社卫生院,院址在大良街西。1973年改为县医院大良分院。1979年为战备医院,装备了200MAX光机等设备,充实了技术力量。1980年建新院址,年底完工。1982年初,改为武清县第二人民医院。
1985年医疗技术人员110人,病床80张。是年,与天津市河西医院、河东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建立咨询联系,聘请专家帮助开展脾切除、胃刺全、子宫全摘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妇产、儿、内科亦与市级医院建立联系,聘请专家临床指导,医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三、武清县中医院
1989年初,在原县人民医院旧址改建武清县中医院。2月1日正式开诊,设有病床100张。1990年有医技人员1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99人。中医院是一所具有中医特色,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设有内、外、妇、儿、五官、急症等13个临床科室和放射、检验、药剂、手术、反馈等医疗科室。有现代化医疗设备15台,内科除治疗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外,可诊治疑难病症,抢救危重病症,如心肌梗塞、呼衰、心衰、肾衰、脑意外、休克、中毒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外科、妇科对脾破裂、子宫全切等难度较大手术有所创新。
四、卫生防疫站
1956年秋建立。有防疫人员5人,只有几个喷雾器。1958年12月,防疫站人员增至14人,建立化验室,增添了设备。1961年因安、武两县分设人员减少到9名,化验室分给了安次县。1962年重新装备了化验室,人员又增至14人。1968年10月,撤销卫生防疫站,编入县医院,成为县医院1个科。1972年恢复县卫生防疫站。1985年3月,改为“武清县卫生防病站”,有防疫人员74人。设总务科、流病科、食品科、劳动卫生科、地方病科、卫生科、检验科、办公室、病因统计科、消毒杀虫科。人员增至95人,其中主治医师8人,初级职称35人,检验师9人,医士10人,护士1人,西药师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人,管理人员12人,能较全面地开展卫生防病工作。1989、1990年连续两年获市、局级先进单位称号。
五、妇幼保健站
1953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当时只有1人。1957年增至4人。1958年8月15日,改名为“武清县妇幼保健所”。1985年人员达17人,其中医师4人,医士6人,保健员7人。1988年初,迁到原县人民医院院内西侧,有工作人员6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24人、医士7人。
六、结核病防治所
1978年5月,成立“武清县结核病防治所”,借县人民医院5间房办公,有医务技术人员5人。1981年底,在曹子里岔口处杨宝公路西侧建新址,有房屋35间,1982年投入使用。1990年人员增至18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5人。所内有防治门诊、药房、病房、放射等科室,是唯一专门从事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医疗单位。是年,该所荣获市级结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七、分院
1.杨村分院 1956年3月建杨村联合诊所,有诊室6间,医务人员10人。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25名,1962年改名公社卫生所。1973年改为杨村分院,院址在杨村镇常德大街。1990年有病床60张,各类医务人员165人,专业技术人员14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25人。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等,除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外,对男女不孕症和各种类型痔疮的治疗均取得丰富经验。
2.梅厂分院 1951年建梅厂国办卫生所,是全县最早的卫生所之一。初建时仅3人,1953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65年改为地区卫生院,1973年改为分院,1978年在梅厂东街南侧建新址。现有工作人员51人,医务人员50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8人。有内、外、妇、中医等门诊科室和内、外、儿、妇病房,病床30张,日门诊达170人次。
3.崔黄口分院 1951年建区卫生所。是年,卫生所改为地段医院。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73年改为县分院。是年,在镇西侧建新址。1983年重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有房屋37间,设病床40张。1990年有医务人员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人。有内、外、妇、中医等10个门诊,日门诊量180人次。外科与驻军某部合作开展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手术,获得成功。外地患者也不断前来求治,1989、1990年,两次获市局级文明单位。
4.南蔡村分院 1953年建区卫生所,有医务人员3人。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62年改为公社卫生所,1971年改为地区卫生院,1973年改为县分院。1982年在南蔡村乡京津公路西侧重建新址,占地面积3024平方米,房屋140间。1990年有各种医务人员60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医师27人,设病床40张,日门诊量170人次,医院各科室设置齐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科室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5.黄花店分院 1953年建区卫生所。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65年改为地区卫生院。1969年改为县战备医院,配置了200MAX光机及手术器械,充实了各科室技术力量。1973年改为县医院分院,1979年在黄花店南建新址。1990年有医务人员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人,初级职称40人,有病床15张。
6.城关分院 院址为原仁寿域旧址,1955年改为区卫生所。1962年改为地段医院,1973年改为县医院城关分院。1978年投资20万元翻建,有房屋80间,病床40张。1990年有各类医务人员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人,具有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3人。医疗上与廊坊市医院外科联合,有较强的技术水平。
7.河西务分院 1953年建区卫生所,有医务人员3人。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73年改为县分院。1990年有各类医务人员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具有中级职称4人,初级64人,有病床60张,分内、外、妇、儿等25个科室。
8.王庆坨分院 1954年建镇卫生所。1956年改为地段医院,1958年改为公社卫生院,1973年改为县分院。1990年有各类医务人员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人,具有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4人。有病床60张,分内、外、妇、幼等10个门诊。1990年获市局“端正医风”先进单位。
第二节 卫生队伍
1940年境内有中西医医生67人,平均万人中,医生占1.5人。解放后,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医疗事业,改善医疗条件,培养医护人员。至1952年,有卫生人员26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1985年发展到18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78人,相当于1952年的71.7倍,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
1958年由唐山卫校分配1名医士,至1985年各大中专院校逐年分配卫生技术人员892人。1985年有医士511名,医师187名。
1966年对农村不脱产的“赤脚医生”进行培训,学期半年,学习内容有内外科、传染病、防疫卫生及卫生管理,结业后达到初级卫技人员水平,能处理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能处理小外伤等。1981、1984年举办了两次“赤脚医生”业务技术考核,合格者定为“乡村医生”,不合格者称卫生员。获得医疗证书的乡村医生1095人,接生员472人。至1990年,共有医务人员200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20人,中级职称146人,初级职称1238人。另有乡村医生1200人,村卫生员200人,接生员400人,个体医生65人,平均万人占有医生50名。
第三节 防疫保健
一、预防接种
解放前在乡镇学校中已为学生接种“牛痘”。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人民身体健康。1951年始,普遍实行免费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春秋两季共接种211104人,占全县总人口40%,夏季进行了霍乱、伤寒疫苗注射45278人。1952年开展了鼠疫、四联疫苗接种,鼠疫菌苗注射116930人,四联疫苗注射280618人。1954年基本上控制了天花、鼠疫、霍乱、伤寒病的流行。
二、妇幼保健
自1951年开始改造旧产婆,推广新接生法,当时各区都比较重视。1952年改训旧接生员145名,训练新接生员81名。受过训练的接生员80%以上均能实行新法接生,减少了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当年,以区为单位成立了10个接生站,至1957年接生站增长到74个。
1956年开展了孕妇产前检查,在594名孕妇中,发现胎位异常的11名,做了矫正。县医院增设了产科床位,使来自农村的妇女能够住院分娩。
为预防小儿传染病的流行,从1959年开始,杨村等地卫生单位进行了脑炎预防注射,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959年全县建产院191处(其中联村产院47处,单村产院144处),能容纳产妇964名,共有新法接生员887名。幼儿园775处,受托儿童27422名。托儿所(组)3110处,受托幼儿18565名。保育员及保姆3710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四级保健网,在全县范围内普及了新法接生,新法接生率达98.8%。并普遍推行了劳动保护制度,减少了妇女病和难产病的发生。1961年在全县开展了5次以子宫脱垂、闭经为中心防治妇女病的普查普治,以及小儿营养不良查治工作。组织了410名医务人员,分成93个小组,实行分片包村的办法,定期进行挨门到户的防治工作。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1205名,治愈810名;闭经病人2258名,治愈1683名;小儿营养不良患者6544名,治愈5158名。
1980年全县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建立了“计划免疫卡片”。妇女保健实行了孕产妇科学管理和围产期保健。全县孕妇13757人,建卡13481个,建卡率98%。开展了妇女防癌普查和儿童普查,先后在县直机关60个单位和杨村镇、徐官屯乡对2272名妇女进行了检查,发现患有各种不同疾病832人,发病率37%,其中宫颈糜烂658人(I°338人,Ⅱ°234人,Ⅲ°36人),附件炎160人,卵巢囊肿12人,子宫肌瘤7人,可疑核异质3人。对不同病人均给予适当治疗和处理,做到有病先治,无病先防。在全县范围内共普查儿童77391人,普查率达95%,共查出体弱儿、佝偻病343人,占4.5‰,营养不良206人,占2.5‰,贫血24人,占0.35‰,异常儿2984人,占40‰,智力低下65人,先天畸型66人,先儿病125人,肠蛔虫症2649人,其它49人。对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者,免费投药治疗。1988年以后,每年对妇女儿童进行一次检查,妇女年接受检查者2万人左右,儿童检查多在4月5月,以预防贫血病和佝偻病为主,年接受检查8万名左右。做到随检查随治疗,有效地保护了妇女和儿童身体健康。
三、公费医疗
1952年8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规定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医药费报销,医疗费平均每人每月1元。医疗证全省通用,1953年改为全县通用。1984年1月至3月份改为实报实销,4月份起实行医疗费包干制,每人每年45元,发给个人40元,单位留机动5元;退休干部每人每年60元,发给个人50元,单位留机动10元;离休干部每人每年80元,发给个人65元,单位留机动15元,用于平日小病治疗费用。一但病重入院治疗,仍实报实销。工矿、企业职工的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1989年起改为在职工人每人年100元,退休工人年120元,离休和二级以上残费军人150元,直接发给个人60%,其余40%为单位机动款,用于解决超支人员和危重病人的医疗费用,超过部分由财政负担。1990年改为每个职工包干基数24元,按工龄每年3元做为医疗包干费,年初发给个人,在包干费两倍内报销50%,2倍外至800元之间,在职工每人按财政63%,单位7%,个人30%分别负担。800元以上财政负担90%,单位10%。到年底全县享受公费医疗单位72个,16612人,其中在职工14770人,离休349人,退休1351人,二等功残废军人142人,全年公费医疗累计支出5576387.03元,平均每人335.68元。
四、合作医疗
1951年设立村卫生室,1969年在农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医疗666个,实行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个人三级投资,享受合作医疗者每人年交基金1元,就诊时可享受半费医疗。部分大队种植了中草药,充实了一部分资金。1970年合作医疗实行联办,由公社出一部分资金。1980年全县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511个,占总数69%。“赤脚医生”1444人(其中相当于中专水平的347人),领取合格证的1056人(女448人)。接生员457人,卫生员706人。1983年合作医疗自行解体,村卫生室由个人承包,医药费由患者负担。
第四节 除害灭病
一、环境卫生
1950年全县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了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清除和妥善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
1952年各区、村以腰鼓、秧歌队、屋顶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群众对房屋、院落清除污秽垃圾和厕所,水井扑蝇灭蚊。全县先后进行3次清洁大扫除,清除垃圾,改善厕所,并在运河两岸村镇做了重点饮水消毒。对一般城镇饮食业加强了管理,训练了炊事员,增设了防蝇、防尘等卫生设备。个人卫生一般做到不喝冷水,常洗衣晒被,清洁屋子,勤剪指甲等。1954年以来,痢疾、疟疾、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1956年成立了清洁队,负责县城各个街道的卫生清扫工作。
1958年1月25日,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召开了3500多人参加的“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讲卫生动员大会,发出实现“四无四洁”县的号召,发动了32万多人捉麻雀、捕老鼠、修厕所、挖蝇蛹,清除垃圾。全县80%的村普修了街道。
1961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抓生活、大灭疾病的群众性运动,市、县93个医疗队(组),深入农村开展了5次全县范围的普查普治工作。
1981年起每年3月为文明礼貌月,突击环境卫生,杨村镇和县直各机关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各乡村也责成专人负责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改善了环境卫生面貌。
二、食品卫生
1959年对10945名炊事员和3359名伙食管理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1967年对伙食、副食品制作加工及零售实行五四制。即:一、加工零售四不:采购员不采变质原料,验收员不收变质原料,加工者不用变质原料,售货员不售变质食品。二、食品存放四隔离:生与熟隔离,半成品与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药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三、食品用具四过关:食品与用具要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四、环境卫生四定: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期消毒。五、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是年,县防疫站成立食品卫生监督科,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班,有150名学员参加,1984年组织有45个单位卫生干部参加的培训班,学习贯彻食品卫生法。
1980至1990年,每年在“五一”、“七一”、“十一”举行食品卫生大检查,同时开展副食摊点整顿,改善了食品卫生面貌。在整顿检查中,对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了批评和处罚。
三、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解放前,境内多流行天花、麻疹、伤寒、痢疾、霍乱等病,因无防御措施,加之治疗不及时,医药奇缺,死于非命者颇多,解放后,加强了医疗措施,开展了群众性的卫生运动,霍乱、天花已不多见。境内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乙脑、流脑、麻疹、伤寒、痢疾、肝炎、白喉等。
1.乙脑 1952年8月,杨村一带发现乙脑19人,县卫生院全力抢救,当时药品有安替比林、咖啡因等,1956年乙脑再次发现,全年发病57例,以大孟庄一带较多,当地诊所医生70余人分成22个小组,深入各村发动群众,大搞卫生,控制疫情。是年6月中旬,在王庆坨、南蔡村等6个区接种疫苗,第一次3277人,第二次2388人。
2.流脑 俗称脑膜炎,1959年发病134例,死亡37人。1962年流脑暴发流行,境内发病729例,蔓延28个公社,1个农场,265个村。发病较为集中的是城关片和杨村镇,30天两地共发生43例,死亡9人。发病高峰期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发病年龄以5岁至9岁儿童为多。1970年开始接种流脑疫苗,有效地防止了暴发流行。
3.麻疹 1951年秋末至1952年春,境内发生麻疹8749人,死亡325人,1952年麻疹发病6220例,死亡237人,以一、二、三区为最甚,区里组织全区医生深入农村,隔离治疗,控制疫情。1955年1至8月,麻疹再次暴发流行,发病10281例,县卫生院组成15人的防疫队,深入疫区,设立家庭隔离病床,积极防治。1958年10月至1959年4月,境内又暴发麻疹,发病21623例。1965年后,抗菌素的使用,使发病和死亡率明显降低。1968年后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4.伤寒 1953年发现伤寒病4例,1954年发现21例,1958年8月伤寒病流行,9至10月份患者达1480人,发病率0.28%,死亡33人,病死率2.23%。患者分布在11个公社224个村,占总村数30%。至12月消灭了疫情。1974年伤寒再次流行,至9月中旬,发病1万例,县委成立专门防治机构,由1名副书记直接指挥,召开全县各公社书记会议,研究部署预防措施。卫生防疫部门加强疫情监控,进行饮水消毒,很快控制并消灭了疫情。
5.肝炎 病毒肝炎俗称黄疸、黄病。1960年前,限于医疗水平,肝功能化验未开展,故未见肝病例报告。1970年后,肝炎呈不间断流行趋势,以1981年为颠峰,大面积暴发流行,全年发病2710例,蔓延32个公社,210个大队,发病率为3.87%,以1至12岁年龄为最多,2339人,占总病例86.3%,1983年后,肝炎发病率下降,趋于稳定。
6.结核病 结核病也是涉及面较广的流行性传染病之一。1957年2月开始为杨村镇机关团体的子女、第四小学校、第二小学校接种卡介苗,1974年进行防痨普查,发现结核病7000余例,对活动性肺结核实行免费治疗,并对15岁以下儿童普种卡介苗,完成111000人,占儿童总数94%。1982年和1984年,两次开展抽样调查,抽查2045人,发现结核病25例,患病率为603/10万,1985年列席中国防痨协会在武汉召开的首届农村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会议制定了防治计划,境内建立健全了三级防痨网,制定了防痨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第五节 医药事业
一、中、西药发展
1940年有10几家富户经营中药,城关仁寿域、庆和栈,杨村万全堂、同仁堂,河西务兰记等批零兼营,杨村恒孚京报房专业经销西药,其余则为行诊农村以医带药。
解放初期,发展人民保健事业,药业得到发展。城关仁寿域、永安堂并店联营,医药兼备。1955年初县社建药材店,基层社开辟了新药零售业务。7月改建为药材经营部,人员增至17人,并扩增药材批发业务,货源分别由市医药、药材公司组织购进。
1956年2月,药业实行同行业公私合营,由原杨村同仁堂、城关庆和栈、河西务兰记、王庆坨宏生堂、黄花店复生堂以及梅厂、北蔡村、大良等15家药店共87人,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合营成“武清县中药总店”,7月即与药材经营部建立了中药材代销关系。
1958年8月,实行商业大组合,药材网点及合营药店并入各自所在地的供销社,撤消中药总店。翌年8月,划归卫生局领导,改称医药经理部。1962年又划归供销社,更名武清县药材公司。
二、医药经营
药材站初建时,主营批发,规模仅有针、片、酊粉类制剂不过百种,50年代末开展中成药下乡供应,增扩药材业务,经营额增至48万元。批发供应范围也由初期的个体诊所扩展到地段医院、联合诊所和基层供销社。60年代,西药用量不断增加,中成药也相继扩大,西药自成体系,普遍应用,超销于中药之上。
1978年以后,药材站以多渠道,少环节,产销直挂等形式,疏通了购销渠道,同全国126个厂家、公司、店、站建立了供货关系,并多次参加全国或地方交易会及药厂自办或联办的展销会,购进各地不少名优新特产品,充实了供应。1980至1985年由外省市购进中成药46种,地产新药34种,西药88种。1990年,由外省市购进中成药135种,西药243种,一些营养健身药也渐受青睐,多维葡萄糖粉、口服蜂乳液等销量成倍增长。
三、培植与产制
1960年药材生产局引进的生地、枸杞品种,在梅厂乡沙碱地试植后,因管理不善,效益不佳,濒于绝种。1973年后,加强了药材生产的指导,种植品种与收购都纳入地方计划,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与农林部门协作。种植药材面积扩大到800亩,品种增至45种,牛夕、红花、泽泻、生地、菊花、板兰、元参、沙参等都有试种点。1980年仅烤生地就收购40万斤。1981至1990年,对药材实行计划指导,年收购量稳定在25万斤左右。
为了弥补药剂供应不足,1968年建立了制药厂,初建规模较小,只有3名职工,1口药锅,3间房屋。试制品种有中药西制的黄衣秧针、板兰根针和仙鹤草针几个品种,日产不足千支。至1978年,药厂已初具规模,工人增至32人,并有大专学历的技术人员2名,车间增至20间,添置了锅炉、蒸馏器、消毒器等7台,建成大输液用制剂生产流水线,年产值23.5万元,缓和了包括葡萄糖液、糖盐水、氧化钠水、复方氧化钠液等输液制剂和注射用水的供应。1979年因调整计划,药厂停产。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