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乡村饮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2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乡村饮水
分类号: TU991
页数: 1
页码: 4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初期境内村庄的饮水情况,以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机井供水、自来水入户建设等改善村民饮水情况的历程。还提到了境内地下水含氟量的问题,以及进行除氟改水建设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武清县 乡镇建设 乡村饮水

内容

解放初期,境内大部分村庄仍饮用浅井咸水,依靠河水、村外坑塘蓄水及远途运水亦占很大比重。1956年县成立打井办公室后,首先在饮水困难地区开钻深机井,发展淡水供水点,解决村民饮水。1979年全县除水源、水质较好的徐官屯、东蒲洼、河北屯、大良、大孟庄、大王古庄6个乡外,在饮水比较困难的下朱庄、大黄堡、拾棉庄、上马台、聂庄子、梅厂及永定河南部各乡共钻深层淡水机井246眼。在县内北部村庄,农户自打小型套管井(尤以港北地区较为普遍),西北部城关地区普遍发展插管井、压把井。1982年深层淡水机井供水已普及各乡。1990年全县共有饮水井611眼,其中深井468眼,中深井102眼,浅井41眼。至此,全县村民饮水情况根本得到改善。
  在发展机井供水的同时,亦逐步实施自来水入户建设。除境内北部地区部分村庄浅层水质好,有208个村使用压把井外,1990年共有517个村已实现自来水入户。全县741个村仅有16个村1200余户未实现自来水入户。
  境内34个乡镇,有25个乡镇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含氟量,饮高氟水(4.1毫克/升以上)的村共450个,其中含氟量达6.0毫克/升的有160个村。至1990年有68个村进行了除氟改水建设,382个村尚未进行。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