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街道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3
页码: 473-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村夹河成镇,解放前只有药王庙大街和桥西大街两条主干街道,以双龙桥为中心形成街市。1950年后,城区建设有较大发展,但20余年没有统一规划。1978年开始制定县城建设总体规划,1988年4月市政府批准实施。1985年县城建成区为739.915公顷,城市用地占513.24公顷。1990年县城建成区为900公顷。现有街道27条,均为沥青黑色路面或水泥混凝土块路面。河东主要街道6条,河西主干街道4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县城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 武清县 县城建设 街道

内容

杨村夹河成镇,分为河东、河西两部。解放前镇内只有药王庙大街和桥西大街两条主干街道,以双龙桥(今杨村大桥)以外半径200米内构成街市,建成区面积100公顷。镇区内街道窄,雨季泥泞,居民的住宅主要是土坯平房。清同治年间建的清真寺1座,今仍较完整地坐落在七街牌坊胡同。
  1950年后,城区诸项建设有较大发展,但20余年没有统一规划。1978年设立规划科后,开始制定县城建设总体规划,1988年4月市政府批准实施。是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议颁布了《县城规划建设实施细则》,县城建设始步入法制轨道。1985年县城建成区为739.915公顷,城市用地占513.24公顷(人均121.6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121.15公顷,公建用地139.6公顷(其中行政占25.8公顷、文教占20.6公顷、医疗占5.9公顷、商业占38公顷、街道占26.8公顷、公园及绿化占22.5公顷),仓库用地67公顷,工业用地162.125公顷,公路铁路9.59公顷,特殊用地13.75公顷。余为农业用地、河湖占地及空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县城的开发建设,1990年县城建成区为900公顷。
  现有街道27条(河东15条,河西12条),均为沥青黑色路面或水泥混凝土块路面。16个里、86个巷,大部分为沥青油路、砖砌路,少数为土路。运河两侧城区由杨村大桥、新开桥和杨村新桥连通。
  河东主要街道6条:
  建国北路和建国南路1989-1990年拓宽新修,是京津公路过境路段、县城对外开放的窗口。镇内段1987年至1989年拆迁平房4733.19平方米,新建楼房20幢32862.5平方米,外装修6幢,设停车场两处。从杨村大桥至杨村新桥之间的建国北路与建国南路连接段路面规格如表。
  雍阳东道1985年重修。主车道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便道单侧宽3米,沥青路面;隔离花坛单侧1米。县政府、县委、县人大、县政协机关驻此。
  常德大街1982年重修。1988年始,部分平房翻建为两层楼房,于1989年建成商业大厦矗立南头,服装、鞋帽、百货等商业铺点50余处。
  胜利路1981年修,1988年始,对街容进行改造建设,部分平房翻建成两层楼房。1990年开设副食商场1座,有副食、土杂等商业场店40余家。
  大桥路1984年修,有商业场店20余家,街东段是干鲜果品、蔬菜市场。
  河西主干街道4条:
  雍阳西道1989年前为新开西路。东经新开桥接建国(南、北)路,西经建设路(原西环路)、泉州(南、北)路连杨黄公路。是县城通往西部各乡的出口,有饮食、副食商业10余处。部分机关驻此。
  新华路1990年修。南起杨村新桥,废河西沿保安大街、静安大街、桥西大街接京津公路往北延至北郑庄扬水站南,立名新华路。与建国北路、建国南路500米段延河道形成单行环线。
  泉州北路、泉州南路1989年始建街道路基,北起光明道经雍阳西道至火车站西。是经济开发区的主干街道。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