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外经•外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83
颗粒名称: 第十卷 外经•外贸
分类号: F740.4
页数: 14
页码: 403-4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县志的外经与外贸,包括管理体制、对外经济、对外贸易。
关键词: 武清县 外经 外贸

内容

民国时期,已有苎麻、猪鬃、猪羊肠衣出口。解放初,县内只有少量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出口。1978年后,对外贸易开始迅速发展,以地毯、绒绢花、畜产品、红小豆、柳编、蜡制品等传统出口产品为主,不断开发新品种,出口产值连年递增。1985年出口产品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1986年以后,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亦有了良好的开端。创汇农业稳步发展,完善了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成柳编、芦笋、蔬菜、红小豆4个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出口体系。1988年开始大力发展中外合资企业。是年3月,在县首届出口商品展示会上,共展出19类近2000个品种。翌年,县内9个年创汇在2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到1990年,全县外向型企业已发展到307家。初步形成了地毯、针织、食品、制鞋等10多个骨干行业。出口产品产值达7亿多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8%,外贸收购总值2亿多元,是1978年的30多倍。全县利用外资1700多万美元,兴建了10家中外合资企业。先后引进1400多台(套)先进生产设备,建成20多条高水平的出口产品生产线。出口产品涉及地毯、工艺品、粮油、食品等10多个领域,达250余种。行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多行业、多渠道的出口格局。
  第一章 管理体制
  1956年县商业局内成立农产品采购站。1972年商业局所属土产公司增设外贸组。通过商业部门的基层采购站,组织出口货源。1974年1月商业局设对外贸易公司,下设政工组、业务组、财会组。外贸公司业务上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业务重点由过去单纯组织出口货源,转向扶持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加工。1976年初,增设下乡组、地毯组、工艺组、畜产组、冷冻厂。1979年8月11日成立外贸局,下设办公室、财务股、业务股、地丝毯股、冷冻厂。1981年裁股设科,增设抽纱厂。1985年6月,外贸局业务科室调整为农副、工艺、轻工、地畜产4个经理部,按其经营范围,为市外贸各专业公司对口组织货源。1986年县成立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领导小组。立足本地资源、坚持贸工农相结合,大力发展创汇农业。翌年,外贸局机构调整为农副公司、地畜产公司、轻工公司、工艺品公司、轻纺经理部、柳制品经理部、抽纱厂、冷冻厂。1988年4月11日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进一步协调、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1989年初,外贸局按“划小划细、对口经营”的原则,再次调整管理体制,业务机构设置农副公司、地毯公司、轻工公司、工艺品公司、土畜产公司、轻纺经理部、医化经理部、机电经理部、抽纱厂、冷冻厂。是年12月,县政府重新调整充实了县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领导小组。
  第二章 对外经济
  第一节 外资利用
  一、直接利用
  1986年12月26日,建立武清印染有限公司,为县内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该企业占地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850万美元。于1988年10月开业,年印染布3万米,到1990年,全县中外合资企业已发展到10家,投资总额14112万元,注册资本7805万元,利用外资817.34万美元,产品涉及印染、化工、服装、食品、木器家具、地毯、皮革等行业。
  二、间接利用
  中央批准天津市自借自还10亿美元贷款,市、县先后建立专项办公室。1988年3月至1989年,市批准县内利用外资项目5个:即新建的友谊毛纺厂、兴华毛巾厂,扩建的大发针织厂,进行技术改造的良友服装厂和射月服装厂。先后贷款700.3万美元,其中抵押贷款342万美元,358.3万美元为项目中期引进设备用款。
  第二节 技术引进
  1984年12月,从日本引进LK-980打结机5台,LBH-761锁眼机2台,MB-373钉扣机3台。1986年累计引进技术设备44台(套)、1条生产线。1990年技术设备引进发展到1432台(套)(含技术改造),建成23条出口产品生产线,价值2118万美元。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引进设备88台(套)。为引进先进技术,先后派出各类团组39批共114人,前往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 对外贸易
  第一节 出口商品
  一、类别、品种
  解放前,县内民间艺人制作的风筝、绒绢花等小手工艺品,有少量间接出口。
  解放后,境内生产的稻米、红小豆、红麻、猪鬃及绒绢花、柳编等供出口。1972年出口品种有畜产品、聚乙烯、抽纱、补花、风筝、木玩具、草帽辫、蒲垫、玉米皮垫、绒花、绢花、男工地毯等。1974年加工业增加了工艺蜡烛、丝毯、苇帘、劳保手套等;种植业组织生产了红小豆、谷穗、芦笋、天鹰椒等;养殖业发展了肉鸡、肉兔、青山羊、水貂等,出口品种近30个。到1979年又增加了榻榻米、牧笛等10余个品种。1984年开发了咸菜、服装、箱包等38个出口新项目。1985年发展到12大类140余种。1990年出口产品达16大类132个品种,加之外地过境产品,共250余种,产品涉及粮油、食品、纺织、服装、械毯、土畜产加工、轻工、化工、五金矿产、设备、工艺品、医药等10几个行业。
  二、产品 厂家
  1.畜产品
  县内饲养业较发达,近年又引进了肉鸡、肉兔、长毛兔、水貂、紫貂、蓝狐、银狐、鶴鹑等。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肉、皮、毛、鬃、尾(羽、绒、肠衣等为外贸出口的重要货源。全县有畜产品收购网点30余个,最高年收购值840多万元。
  2.畜产加工
  劳保手套选优质山羊皮、绵羊皮、牛皮、猪皮等为原料,精工缝制而成。款式新颖,手着适用,多年畅销不衰。现有5个岀口生产厂,即东蒲洼乡索张庄皮件厂和缝纫厂、陈嘴乡兴华皮件厂、河北屯乡利华皮件厂和豆张庄乡南双庙耀华皮件厂。1990年全县畜产加工出日产值4633.9万元。
  3. 红小豆
  境内生产的红小豆,粒匀、皮薄、色泽淡红、光亮,含沙量达75%,食味好,易煮好烂,粗蛋白的含量达18%以上。含有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等18种氨基酸,含量总和为16.5%且味甘无毒。被誉为“天津红小豆”,简称“天津红”,为传统出口产品。1986年豆张庄、黄花店、陈嘴、汉沽港、石各庄、王庆坨等乡已连片种植,其他乡亦有分散种植。是年出口3000吨。1990年出口6000吨,产值300万元。
  4. 蔬菜
  1983年始种出口蔬菜。是年4月建大良腌制菜厂,投资70万元,占地40亩,建筑面积4143平方米,从业110人,菜地1107.2亩。1986年河北屯、下伍旗2乡分别占地50亩,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建起2个腌制菜厂。3个厂同附近村庄2000多户农民签定蔬菜收购合同,年生产能力3000吨。是年,大良、河北屯、下伍旗、大沙河4乡的种植面积达2万亩,形成生产、收购、加工、腌制一条龙,成为蔬菜出口生产基地。后又在大沙河乡建腌制菜厂。
  腌制菜品种有咸黄瓜、咸菜瓜条、咸茄子、咸大蒜肉、咸紫苏、咸山芋蔓、咸芥菜等10余种。1986年出口咸菜1154吨,产值115.4万元。1988年咸菜收购值287.4万元,1990年达到600.7万元。
  5.芦笋
  1974年始在聂庄子公社南仁庄引种50亩,成功后在聂庄子、汊沽港、王庆坨、大王古庄4乡镇集中种植,面积近万亩。1986年出口鲜笋863吨。是年,由天津食品进出口分公司、县外贸局、汊沽港乡六道口村联营,在六道口村兴建1座年产罐头3000吨的天津长城罐头厂,生产出口芦笋及肉类、水果罐头。县芦笋集中产区被确定为芦笋出口生产基地。1988年收购值163.1万元,1990年达到227.7万元。
  6.肉用鸡
  1974年始饲养肉鸡,引进品种有“白洛克”、“罗曼”和“AA”在城关和大王古庄公社集中饲养,后发展到74个集体点和334家农户饲养。1975至1976年,先后建起城关和县外贸2个冷冻厂。1983年最高饲养量100万只,出口864.2吨,产值460万元。后因政策和国际市场变化,肉鸡饲养量大幅度下降。
  1988年在泗村店乡筹建中外合资企业天津福远家禽有限公司。为配合这一大型企业的肉鸡生产,武清县与天津禽蛋服务公司联合成立天津市大海食品开发公司。1989年该公司组织农民试养肉鸡20万只,翌年饲养量达40万只,成为县内肉鸡生产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7.天鹰椒
  1979年始引种,后在大王古庄、高村、河西务、大孟庄、城关、崔黄口等公社种植。1981年全县种植面积800亩,出口108.8吨,产值20.9万元。1984年出口量130.9吨,产值27.6万元。1985年因国家控亏,种植量减少,加之部分外流,出口量下降,1986年仅出口3.6吨。1988年收购值83.9万元,1990年达到119.7万元。
  8.蜡制品
  1975年建杨村五街蜡厂,始生产出口蜡烛,现有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000吨。主要产品为照明蜡烛。1976年建东马圈工艺蜡厂,建筑面积842平方米,除生产工艺蜡外,近年又制作了仿古工艺蜡,为外贸出口拓宽了市场,产品主要出口美国、联邦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和加拿大等地,蜡制品年最高收购值达400.8万元。
  9.草柳制品柳编生产,历史悠久。1972年有6个生产点,30余名编工。1985年发展到12个乡的43个村、2400名编工,主要分布在大王古庄、城关、白古屯、豆张庄、黄花店、大碱厂、河北屯等地。1986年有草柳地4000亩,在大王古庄、豆张庄等乡设立专门收购站,形成了柳编出口生产基地。
  草柳制品主要有:草梗制品、麦杆制品、苇制品、蒲草制品、玉米皮制品、龙须草制品、柳编制品等,经精工编织成面包篮、水果盘、礼品篮、购货篮、糖果篮、餐具盘、干果格盘、酒瓶篮、废纸篓、花盆套、多层吊盘、自行车挂篮、童篮、狗床、猫笼、门帘、屏风等,工艺精巧,美观实用,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行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3月5日至4月20日,县技术员曹秉强随市专业公司赴美考察,并即兴进行技术表演,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誉,回国后又创新品种20多个。1988年柳编收购值457.9万元,1990年为486.9万元。
  10.绒绢花
  包括绒花和绢花。清康熙年间,境内小姚庄和拾棉庄开始手工制作绢花。光绪年间,民间艺人渐多,大部分在北京花市大街做花谋生。品种有插头花、帽子花、宫廷花等。
  民国时期,本县10余户人家在北京开办了花作坊,扩大了经营规模,绒绢花作为精致手工艺品,已畅销京津两地。1942年制作绒绢花者达120户、230人,年产6万朵。解放初,此项手工业又成为生产救灾的重要行业之一。
  1956年在拾棉庄建起境内第一个绢花厂。1966年发展到4个,1967年因故停业。70年代,根据外贸出口的需要,绢花行业开始恢复生产。1982年春,拾棉庄村出现30多个制花专业户。翌年初发展到15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6%,成为制作绢花的专业村。绢花品种由过去的几十个增加到100多个,新增的有胸花、装饰花、纱花、塑料花、婚礼花、喜字花、龙凤花、戏装花等,有的还配上金珠、银珠等各种装饰。做工精巧、畅销不衰,最高年产量达300万支。
  梅厂乡绢花厂,建于1972年,占地18.6亩,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从业180人,制作的绒绢制品达1300多种,产品出口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33个国家和香港等地。1990年出口88.4万打,产值557.4万元。
  1985年前后,在大沙河、崔黄口、大良、后巷、大黄堡等乡、镇先后建起了31个绒绢花生产点。是年,全县从业人员达3410人,年产值962.8万元。
  11.地毯
  织毯由京津两地传入,解放后发展很快,成为地毯生产重点县。地毯生产居天津同行业之首,以生产天津“风船”牌男工栽绒地毯为主。“风船”牌地毯以其庄重典雅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被许多国家誉为“世界王牌”。1965年荣获莱比锡万国博览会金奖。另外还生产女工胶背地毯、腈纶地毯和编织地毯等。1990年发展到158个生产厂点,从业2万多人,重点生产厂家19个,即武清县第一地毯厂、武清县第二地毯厂、武清县天津丝毯厂、崔黄口镇联营地毯厂、北蔡村津锦地毯厂、北蔡村创新地毯有限公司、后巷地毯厂、后巷胶背地毯厂、后巷化纤胶背地毯厂、河西务彩虹地毯厂、河北屯胶背地毯厂、甄营胶背地毯厂、王庆坨镇一街地毯厂、王唐庄振兴地毯厂、大黄堡乡地毯厂、大黄堡乡大杨庄胶背地毯厂、周家务地毯厂、上马台乡艺林地毯厂、大良乡地毯厂。地毯生产技术力量雄厚,从原毛梳纺到毛纱印染,从放样成图到创样出新,从织、平、片到洗、投、修,从整装到出口已自成体系。1990年出口各式地毯达100多万平方米,产值3亿元,占出口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①武清县第一地毯厂
  1957年10月1日,县救灾办公室同城关镇组织全县各地120余名老技工,自带木机梁5架,赁城关镇小角南路西民房24间,成立“城关农联地毯加工社”,为天津地毯三厂加工半成品马鞍垫。1958年归公社管理,1963年又转为县办集体企业。因被加工任务左右,又受缺少工序、原料供应不足的限制,到1965年,城关地毯厂仅57人、固定资产12246元。为改变被动局面,城关厂经1969年投资2000元、1975年贷款15万元两次扩建后,形成全工序生产线。1975年厂首次独立生产的男工地毯,直接通过天津畜产进出口分公司销往国外。年产4700平方米,产值91.33万元,获利13.27万元。1976年地震震毁房101间,15米水塔倒塌,设备严重破坏,亡1人,伤6人,直接损失近10万元。后迁城关北大街投资22万元重建。1978年全厂职工222名,固定资产40.3万元。翌年改名为武清县第一地毯厂。1981年投资15万元再次扩建,1982年自配色线由100种增到950种,采用PSM洗染剂提高染线质量,地毯正品率达96%。生产出150道波斯毯,250道丝毛合织毯。自行设计的“秋的旋律”、“太空科学幻想”地毯,图案新颖誉满中外;12幅聊斋人物、4幅世界名画、1幅佛山风景、2幅刘炳森隶书真迹的工艺挂毯于1984年送到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馆展览。1985年全厂设图案室和洗染、合线、打线、平活、片活、投勾、成品、机械维修8个车间,有职工708名,固定资产132.4万元。在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的8个区县设置乡村加工点20个,个体加工50户,机梁216架,从业864人。1990年有职工691人,固定资产227.6万元,年产值1202.4万元,利润85.7万元。
  ②武清县第二地毯厂
  1957年9月,崔黄口区与周家务乡合作,贷款1500元,赁民房置机梁11架,工人50名,以崔黄口对外业务名义成立东狼窝和三百户营两处独立加工社,为天津地毯二厂加工半成品低档地毯。1958年初,由于地毯加工业务量增大,经与崔黄口供销社协商,决定把两处民办公助性质的加工社合并成地毯加工厂,改为隶属于崔黄口供销社领导的地毯加工厂,人员、设备一并迁到崔黄口地堂寺(现崔黄口供销社采购站),生产能力有所提高。机梁增至30架,职工发展到100余人,产量提高1倍。1958年下半年,改为社办工厂,更名为筐儿港公社地毯厂。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加工80道栽绒地毯2222平方米。1963年又更名为崔黄口地毯合作社,定为县办集体企业。1971年改名为武清县崔黄口地毯厂。
  1972年厂自筹2万元增置设备,发展10个社队加工点。到1978年有职工111人,固定资产12.53万元。翌年,改名为“武清县第二地毯厂”。1980年厂投资30万元再扩建。翌年10月,染线、洗毯车间投产后,首先实现了成品全工序生产线。1985年全厂职工291名,固定资产54.7万元。在境内和遵化县乡村设村办、个体加工点17个。1986年底,健全完善了质量管理制度,发展高档产品。1988年先后生产了120道、150道高档地毯,是年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1990年全厂职工204名,固定资产129万元,年产值668万元,利润400万元。外加工厂点13个,机梁300余架,从业720人,人均月收入200元以上。另外还有许多个体加工户。
  ③天津丝毯厂
  1975年在大碱厂乡建厂,有房屋、木机梁等简单设备,固定资产2.8万元,年生产能力400平方英尺,产品图案新颖,富丽典雅,工艺精湛,加工3×5英尺以下130道低档丝毯,原料产品靠天津工艺品公司包供包销,年底生产丝毯80平方英尺,产值2000元。至1977年底,因质差,累计积累丝毯800平方英尺。1979年,贷款13万元增设合丝、上经机和人工手摇打包机、染丝机等生产设备,产品由130道上升到150、180、200、230、260、300道6个档次,11个花色品种。年产丝毯3025平方英尺,创产值20.12万元,盈利5.3万元。1980年开始发展乡村加工点。1981年加工点12处,机梁200多架,从业800多人。是年建分厂1处,全厂职工305名,机梁72架,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5854平方英尺。1982年产丝毯11437平方英尺,产值128.75万元,盈利21万元。1983年丝毯滞销,天津工艺品出口分公司把产品包销改按市场需求收购,同时停止原料供应。由此,天津范围的其他各厂相继转产,唯剩县内1家。1984年原料价上调15%,产品售价下跌25%,生产任务不足。为此厂内压缩管理人员,重新修定原料消耗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同时利用下脚料丝径绒,加工成不同规格、道数的径头丝头丝毯,进入青岛、北京、天津自销。因势变通,全年生产丝毯1500平方英尺,盈利4.9万元。
  1985年全厂有职工151名,固定资产18.6万元,是年产丝毯4585平方英尺,毛衣11500件,产值65.3万元,利润7.4万元。1987年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试制成功丝盘毛毯,颇受外商欢迎。翌年,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县一级企业,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部“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90年有职工254名,固定资产89万元,创产值560万元,获利润55.1万元。
  ④后巷胶背地毯厂
  建于1985年5月。现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6万元,从业750人,年生产能力10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胶背地毯。1990年出口地毯12.7万平方米,产值1400万元。
  ⑤河西务彩虹地毯厂一
  建于1985年6月,现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85万元,从业600人,年生产能力1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胶背地毯。1990年出口地毯9.1万平方米,产值1305.5万元。
  ⑥王唐庄振兴地毯厂
  建于1973年,原名王唐庄地毯厂,1986年扩建。现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73万元,从业550人,有20多个加工点,年生产能力6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胶背地毯。1990年出口产值1300万元。
  ⑦津锦地毯厂
  建于1972年,属北蔡村乡乡办自营企业。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从业人员300人,机梁110架,专用设备5台,固定资产72万元,流动资金27.3万元。1985年,年产地毯7340平方米,产值363.7万元,利润30万元,上缴利税34.7万元。1990年产值950万元,利润77.6万元。
  ⑧北蔡村创新地毯有限公司
  建于1989年,由津锦地毯厂与德国艾米尔有限公司合资。占地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5万平方米,总投资52.5万美元,从业170人,年产西藏地毯3万平方米。1990年出口藏毯2.1万平方米,产值609万元。
  12.轻纺产品
  轻纺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产品有工作服、防寒服、衬衣、毛纺服装、大格绒工衣、绒布睡衣、毛纺和灯芯绒裤、羊毛衫和各种针棉织品。现有陈嘴乡春宝利制衣有限公司、大碱厂乡大发针织厂、王庆坨镇大范口运动衣厂、城关镇八里庄服装厂和春雷服装厂、大良乡良友服装厂等25个生产厂,从业6145人。1990年出口产值达15041.7万元。
  13.鞋类
  1986年出口皮鞋23.5万双,产值423万元,占全县皮鞋总产量的3.9%。近年,制鞋业发展很快,1990年有各类出口鞋生产厂22个,从业3172人,出口量444万双,产值6690.5万元。
  1986年5月,大碱厂乡皮鞋厂与天津市畜产进出口分公司、天津皮鞋厂、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联营,成立津武鞋业有限公司,并从意大利引进1条制鞋生产线。同期,由城关鞋厂、天津第二皮鞋厂、天津市畜产进出口分公司3家联营,成立新丽鞋业有限公司,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1条制鞋生产线。1990年2个公司创出口产值1869.3万元。
  第二节 出口贸易
  一、出口货源
  1972年通过商业局基层采购站,收购农副产品和工艺品等,组织出口货源。1974年扶持发展了一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1979年,支持建成了黄庄榻榻米厂、后巷地毯厂、旧县胶木插座厂、城关牧笛厂等10余个厂家,增加了出口货源。1984年先后兴建红小豆、芦笋、天鹰椒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新建了庞庄子服装厂、聂庄子衣箱厂、宝稼营纸箱厂等近百个为外贸出口服务的厂家。1985年全县有28个乡(镇)的110个村承担了外贸出口任务。1986年建成红小豆、柳编、芦笋、蔬菜4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出口生产企业150多个,从业1.6万人,形成地毯、轻纺、制鞋、工艺、劳保用品、化工、造纸7个企业群体。1990年外向型企业发展到307个,固定资产2.5亿元,从业近4万人,年出口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64个,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22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初步形成了地毯、针织、制鞋、服装、食品、轻工、工艺品、造纸、化工、皮革等10多个骨干行业,其中地毯、针织、食品、制鞋已成为出口创汇的4大支柱行业。
  二、出口渠道
  境内出口商品大部分通过市外贸各专业公司销往国外。1979年,仅与市粮油、土产、畜产等几家进出口公司有业务往来。1985年与市15家进出口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1990年与市18个专业进出口公司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并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河北、山东、深圳、珠海特区建立了直接联系,开辟了东北、西南边境贸易,陈嘴乡庞庄子春宝利制衣有限公司在委内瑞拉成立了综合贸易公司,形成了多口岸、多渠道出口的格局。产品行销日本、美国、苏联、香港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出口贸易额
  1972年出口产品产值60多万元。80年代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贸易额连年递增。1990年全县完成出口产品产值达7亿多元,其中,直接出口4.1亿元,间接出口2.9亿元。中外合资企业出口80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