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特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2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土特产品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
页码: 290-291
摘要: 本章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了天津市的特色种植、蔬菜、瓜果和肉蛋鱼品种。其中,红小豆、水稻、小麦、玉米、向日葵等粮食作物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索庄萝卜、李楼韭菜、三里屯菠菜、芦笋、无公害蔬菜等蔬菜品种丰富;西瓜、苹果、葡萄等瓜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样;肉鸡、瘦肉型猪、鹌鹑、罗非鱼、鲤鱼等肉蛋鱼产品人工养殖技术成熟,供应市场。
关键词: 武清县 农业 土特产品

内容

第一节 粮食 油料
  一、红小豆 种植历史悠久,每年种植6至8万亩,亩产近百公斤,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二、水稻 明万历年间已引水种植,解放后引进银坊、秋光、秦爱、越富、幸实、辽盐等良种,米粒椭圆,米质晶莹,香味醇浓,回味爽口。50年代中后期,在筐儿港以北进行洼改,种稻20万亩左右,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到此视察,港北稻名传中外。60年代以后,水源枯竭面积缩小;80年代推广水稻旱种,每年1至4千亩,亩产400公斤。
  三、小麦 明洪武年间即已广植,素为农村细粮。解放后品种技术不断更新,产量逐渐提高,80年代已成为农村主粮,1984年以后,引入农大146、142、津麦2等优质麦,耐肥抗倒,早熟抗病,含蛋白质15%,湿面筋含量35%,营养品质、烘烤品质达到国外上等水平。1989年优质麦通过鉴定,使食品加工专用粉不再依赖进口。每年种植50余万亩,亩产350公斤。
  四、玉米 种植历史百年以上,蝉联县内粮食作物总产之冠,原为农村主粮。建国后品种更新,产量大增,玉米深加工日益发展,已成为饲料和多种工业原料,县内制品有玉米淀粉、软糖、香酥果、玉米渣、玉米油和医用药品。每年种植60余万亩,亩产400公斤,原粮及其加工产品畅销各地。
  五、向日葵 种植百余年,近十年发展较快,以本地“三道眉”为主,每年种植9万亩,亩产百余公斤,除榨油外,经加工制成五香多味瓜籽,食之香脆不腻,行销于京津及邻县。
  第二节 蔬菜
  一、索庄萝卜 河西务镇索庄村种植青萝卜历史悠久,清时已闻名全县,民初已畅销于京津沪,素有“萝卜赛梨”之誉。富含维生素,有润喉、止咳、化痰促消化之功效。1985年,在全国农产品评比会上获第一名,始销往香港,每年播种千亩,亩产两吨。
  二、李楼韭菜 东蒲洼乡李楼村所产,盛名百年不衰,叶宽肉厚、断面三棱形,纤维少,味香浓,行销天津,播种500亩,亩产4吨,四季生产。
  三、三里屯菠菜 河西务镇北三里屯一带是集中产地,享誉京津上百年。叶大肉厚,形似牛舌,茎叶鲜嫩耐冬贮。每年播种数千亩,与农作物间作,主供冬季市场。
  四、芦笋(石刁柏) 种植历史仅十余年,为出口创汇作物。1990年获第14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五、无公害蔬菜 1985年在北小良建400亩生产基地,多施有机肥,用地下水浇灌,控制农药使用,经化验分析氯、镉、汞、铬、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维C、可溶糖、必须氨基酸含量高于国家背景值。采用名特优新稀品种、季节生产,周年供应,生产加工系列化,主要有黄瓜、豆角、西红柿、青椒、白菜、生菜、春菊、紫菜苔、绿菜花等。1987年全县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商品菜25万吨,供应天津市场。
  六、高档细菜 1985年大沙河乡建鑫河园艺场,引进专家和设备,靠技术密集从事特种菜生产,温室无土栽培,精装保鲜,专车定时送货,专为京津各大宾馆饭店供应细菜。
  第三节 瓜果
  一、西瓜 种植历史悠久。1983年南蔡村乡从中国农科院引入良种和技术,建良种繁育场和瓜菜研究会,播期品种系列化,供应时间长,色艳瓤甜(含糖9至12度),耐贮运。1985年在17个省市参加的“南蔡村西瓜品尝定货会”上,获一致好评,名传全国。西瓜销往京津及东北等地,种子销往全国。全县种植5万亩,亩产3至4千公斤。早中晚、夏播,排开种植,从6月初上市,可供到春节,且有无籽西瓜生产。
  二、苹果 清代已有栽培,近十年发展迅速,引入大批新品种,建成大片果园。品种有红星、富士、国光、世界一号等。小范口的红星,高庄个大,色味俱佳,交市果品公司冷库,主供春节市场。世界一号,单果重达1公斤。
  三、葡萄 清末民初只在少数家庭有栽培,80年代建园多处,品种熟期系列化。品种有玫瑰香、巨峰、龙眼、黑奥林等。主供京津及本地食用和中法合资酿造公司制酒。
  第四节 肉蛋鱼
  一、肉鸡 1965年开始肉鸡生产,品种白洛克,主供外贸出口。1985年发展到100万只,1989年达139万只。
  二、瘦肉型猪 1980年引入瘦肉型的长白种猪,1988年又引入优质大约克夏种公猪,投资220万元建成原种猪选育场,在提供优质种猪的同时,发展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淘汰了原有脂肪型猪,成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1989年向市场提供21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瘦肉率52.6-55%。
  三、鹌鹑 县内始于1983年养殖,生长快,成熟早,肉味美、细嫩而不腻、骨脆而酥。肉和卵可烹制多种菜肴。每年饲养2百万只,主供京津及山海关食品加工厂。
  四、罗非鱼 1984年以后始人工养殖,主产于大黄堡、上马台两乡,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在北京市场畅销不衰,1990年亚运会期间,供应各大饭店20余吨。
  五、鲤鱼 1980年以后始人工养殖,金鳞红尾、形美肉鲜,素为人们喜庆吉祥物,大小宾馆饭店筵宴必备之佳品,主产崔黄口及小于庄水库,每年供津门各大饭店50余吨。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