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2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养殖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1
页码: 279-289
摘要: 本章记述武清县养殖业发展情况,其中包括畜牧、水产。
关键词: 武清县 农业 养殖业

内容

第一节 畜牧
  一、品种
  1.马 以本地马(蒙马后裔)为主。1957至1978年间,先后引进伊犁马、顿河马,繁殖未成功;1959年引入少量苏高血纯种马和俄罗斯重挽马,60年代与蒙马杂交繁殖成苏蒙、俄蒙混血马,于70年代在县内推广。1965年以后,从四川等地引入西南马(本地称川马),因体小似驴,又比驴难养,故数量很少。1990年全县共有马3146匹,其中蒙血马1573匹;苏蒙杂交马566匹,集中分布在黄庄、曹子里、梅厂、后巷、双树、大孟庄、大沙河、白古屯、黄花店等乡;俄蒙杂交马126匹,主要分布在陈嘴、豆张庄、东马圈、杨村、东蒲洼、大碱厂、泗村店等乡;川马95匹,血缘不清马786匹。
  2.驴 以本地灰驴为主。1960至1977年间引入14头渤海种驴,与本地灰驴杂交,体形变大。1990年全县共有驴28611头,其中渤本杂交驴936头,主要分布于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曹子里、聂庄子、泗村店、下伍旗等乡(镇)。
  3.骡 分驴骡、马骡两种,1989年全县共8920头,各乡均有。
  4.牛 本地黄牛占总数的70%。1960年和1979年畜牧部门引进少量南阳种公牛和海福特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但推广量不大,只占总数的0.3%。1981年和1983年,一些集体和农户引进140头黑白花奶牛。1990年全县有牛19546头,其中有黑白花奶牛782头,主要分布在下朱庄、聂庄子、豆张庄、大良、后巷、汊沽港等乡。其余为本地黄牛、南阳、秦川、海福特及杂交牛。
  5.骆驼 1969年商业部门从宁夏购入50头,于80年代初被淘汰。
  6.猪 原养本地民猪,80年代基本绝迹。1954年以后,引进内江、巴克夏、约克夏,1967年引进芦台白种猪50头,1978年后又引进荣昌、新金、枫经猪、北京黑猪。1980年又引进长白种猪141头,属瘦肉型猪,1985年以长白为亲本的杂交猪占40%。1985年又引入少量杜洛克种猪,1988年又引入大约克夏种猪50头。1990年全县年饲养量36.4万头,其中长本杂交猪占70%,主要分布在豆张庄、黄庄、河西务、大良、双树、河北屯、王庆坨等乡、镇;杜本杂交猪占2%,分布在汊沽港、黄庄、曹子里、大孟庄等乡。
  7.羊 分绵羊和山羊两大类。绵羊主要品种是小尾寒羊(蒙古羊种),山羊多为本地种。1956、1957、1982年先后引进11只新疆细毛种公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发展十分缓慢。1977、1979和1980年先后从山东菏泽、天津南郊引入2378只青山羊,放到东马圈、大黄堡、上马台、聂庄子、梅厂、泗村店等乡内饲养;1983年从唐山引入奶山羊2500只,放到北蔡村、黄庄、大黄堡、上马台、曹子里、聂庄子、东马圈等乡饲养,因奶无销路,饲养量明显下降。1990年存栏羊18.8万头,绵羊8.7万头,主要分布在豆张庄、上马台、下伍旗、双树、东蒲洼、杨村、黄庄等乡(镇),其中有半细毛及改良羊1872头;山羊10.1万头,主要分布在梅厂、崔黄口、河北屯、北蔡村、大孟庄等乡(镇),其中有奶山羊760头。
  8.兔 1949年仅有本地白兔148只。1954年群众从外地购入青紫蓝兔饲养,到1959年,全县饲养量达12万只。1979至1981年,外贸部门先后引进安哥拉杂交长毛兔2282只和西德纯种长毛兔8只,投放到崔黄口、大沙河、陈嘴、大黄堡、北蔡村、河北屯、城关等地饲养繁殖,用于产毛。1983年,国际市场兔毛跌价,使饲养量下降,翌年价格好转,开始回升。1986年,又引入哈白兔饲养繁殖。1990年,全县有兔10.8万只,主要有青紫蓝、哈白、安哥拉,分布在城关、河北屯、东蒲洼、豆张庄、陈嘴、上马台、下伍旗、白古屯等乡、镇。
  9.貂 1973年开始饲养,用于产皮,有标准色、黑貂和彩貂(米黄、咖啡色、蓝色等)。1985年发展到4714只,分布在城关、北蔡村、大沙河、孔官屯、王庆坨、崔黄口、白古屯等地,1990年为2231只,分布在城关和崔黄口两镇。
  10.鸡 原以本地柴鸡为主。50年代初,农户零星购入九斤黄、澳洲黑、洛岛红、芦花等品种,60年代基本绝迹。1965年,引进肉蛋兼用的白洛克鸡,分布于城关、大孟庄等乡。当年发展10万只,1980年全县饲养量100万只。80年代初又引进了白来亨、星杂、海赛克斯、星波罗、京白Ⅱ、Ⅲ系等,大部分集中在集体和个体饲养场,占总饲养量的45%。1984年以后引入少量尼古拉、贝帝娜和青铜火鸡,只限于几个专业户饲养,存栏3百余只。1990年全县存栏鸡285.4万只,以京白Ⅱ、Ⅲ系为主的优种鸡达226万只,其次为星杂、海赛克斯。1990年引进依沙褐种鸡7000只。
  11.鸭 原有本地麻鸭和北京鸭两种。1957年存栏2.9万只。1980年粮儿窝养鸡场从天津李七庄引入3360只纯种北京肉鸭。1984年县食品公司从浙江、上海购入绍兴鸭种蛋41万个,孵化育雏5.6万只,投放到杨村、大沙河、后巷、大碱厂等乡22个村的专业户饲养;同年,从唐山引进3600只康贝尔鸭;1985年以后又引入高邮鸭;1988年以后引入美国樱桃谷鸭7000只,年繁殖肉鸭35万只,主要分布在大王古庄乡。1990年全县有鸭27.5万只,绍兴鸭、康贝尔鸭、高邮鸭、樱桃谷鸭共占80%以上。
  12.鹅 原为本地白鹅和狮头鹅两种,均为农户零星饲养。1990年存栏6.8万只,主要分布在河北屯、东蒲洼、大王古庄、东马圈等乡。
  13.鹌鹑 1983年聂庄子乡引入一批种鹑饲养,当年发展1万只,以后董河等村出现大批养鹑专业户,1985年全县饲养10万只,1987年最多达282.8万只,1990年全县163万只,分布各乡,均为专业户饲养。
  14.蜜蜂 解放前为中蜂,饲养量少。50年代末,引入意大利蜂,80年代以后出现养蜂专业户,1990年全县养蜂903箱,此外每年夏秋,大量浙江等地蜂农前来境内放蜂,提高了作物结实率。
  15.蚕 自古养殖家蚕,随棉花广泛种植而渐衰,1959年全县产茧1.2万斤,1966年产茧4.2万斤,70年代以后绝迹。
  二、饲养
  自本世纪以来,境内无天然草牧场,只有部分河堤、荒地、沟渠、坑塘及收获后的农田可供放牧。大牲畜均为棚圈饲养,猪羊以圈养为主,结合季节人工放牧或拴桩放牧。鸡、鸭、鹅为家庭散养。饲草,以谷草、高粱叶、玉米秸,豆、麦、花生秸杆,薯秧为主,杂以农副产品糠皮、麦麸等,精料以豆类、高粱、玉米为主。夏季以青鲜杂草为主,冬季开办五坊,利用糟渣喂猪。50年代以后,种植苜蓿,60年代引进水浮莲、水花生等青鲜饲料,70年代推广糖化、盐化、碱化发酵饲料喂猪。80年代鸡、猪、鹌鹑等开始按种类、性别、年龄(或日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大牲畜推广了青贮饲料、氨化麦秸喂牛,鸡粪喂猪等新技术。饲料加工,原来用铡刀铡草,60年代初猪饲料推广干磨或水磨方法,此后粉碎机(或打浆机)大量使用,经粉碎(或打浆)后用于喂猪、羊、鸡、兔及老龄大牲畜。80年代建有饲料加工厂,生产各类配合饲料。60年代以后建立养鸡场后,鸡由散养变为圈养或室内饲养,70年代末更普遍实行多层笼养,补充光照,调节室温,使用添加剂等。后推广到兔、貂、鹅、鹌鹑等方面。猪传统饲喂稀料,80年代以后出现了干料加饮水和湿料饲喂,以添加剂加湿料饲喂最佳。采用鸡粪发酵喂猪、氨化麦秸育肥牛,每年可节约大量精料。养鸡还推广了强制换羽,提高了产蛋率。1987年以来,推广蓟县“西吕庄养猪法(推广饲料添加剂,改脂肪型猪为瘦肉型猪,改喂稀食为干料,改玉米加粗料为配合饲料,改深坑大圈为封闭暖圈),”育肥期缩短到3.5至4个月,料肉比3.5∶1,瘦肉率百分之52.6至55。
  三、繁殖
  1.规模解放初,全县有14个大牲畜种畜户,从事以牛、驴为主的配种业务。1954年县政府扶持私人种畜户,种公畜增到40头(匹)(牛11、驴20、马9)。年配种2780头,准胎2067头。1958年开展繁殖保畜运动,实行“五保奖(保配、保准、保安全、保治、保驹)”和“三惩罚(发情不配罚、管理不当流产罚、幼驹死亡罚)”,全县选优自留种公畜308头,能繁殖的母畜9595头,配种率80%,准胎率63%。1959至1961年,有种公畜519头,游乡开展配种业务,两年繁殖幼畜0.5万头。1962年以后,大部种畜下放社队(县只保留20头种畜),社队自繁自养,年配种0.7万头,繁殖幼畜0.3万头。1978年以后,牲畜为户有户饲,多以人工授精为主,1985年人工授精0.2万头,成活幼畜0.18万头(马193、骡363、驴992、牛262)。1989年县有种公畜16头,农户种公畜257头,年繁殖成活幼畜0.6万头(牛0.27、马0.02、骡0.03、驴0.27万头)。
  1949年繁殖猪1.4万只,羊1.3万只,为乡村就近自然交配。1956年对养公、母猪较好的户进行奖励,1957年母猪和仔猪分别比上年增加700头和0.7万头,1960年县政府严禁宰杀种公猪和能繁殖的母猪,1985年以后猪多采用人工授精,1989年全县种公猪413头,能繁殖的母猪2.16万头,年繁仔猪20万头。能繁殖的母羊8万只,年繁殖幼羊15万只。
  1949年孵化雏鸡12万只,为自然交配,人工孵化为主。1982年26个基层供销社建孵化室,同时建立52个种蛋基地村,年孵鸡雏120万只。1984年县建万只种鸡场,当年出雏10万只。1985年全县孵化鸡雏280万只。1989年县乡有种鸡8万只,年孵化360万只。
  2.技术1957年前,全部为直交配种,此后,人工授精技术逐步推广应用。1957年北蔡村张秀申等人开始羊的人工授精,设3个授精站。1958年大牲畜开始使用人工授精,准胎率70%,1959年推广“热配”、“早龄配”、“重复配”以提高准胎率。1965年国营配种站推广人工授精、母畜妊娠鉴定和准驹检查,使准驹率进一步提高为85%。1984年种鸡场实行鸡的人工授精,受精率达90%,各乡兽医站开展猪的人工授精。1985年开始用冷冻精液给牛人工授精,使种公畜数量减少,而利用率大大提高。
  家禽原为群交野配,1965年后建立养殖场,改为人控品种内、品种间交配,1984年后改为人工授精;孵化,自古为母鸡抱窝孵化,后出现人工加温炕孵,1977年始采用电力孵化器孵雏。
  3.种场(站)
  ①配种站 1958年县商业部门先后建14处配种站(梅厂、大黄堡、杨村、崔黄口、王庆坨、黄花店、东马圈、城关、大良、河西务及原安次县境内4处),1960年改归畜牧局管理,又增加南蔡村、上朱庄两处,将杨村、崔黄口两处下放公社经营。1961年7月,局属配种站7处(安次分出4处,撤消东马圈、南蔡村、河西务,人畜分入其它站),人员45名,种畜74头。1962年底,经撤并、下放公社后,尚存4处(大黄堡、下伍旗苗圃、韩指挥营苗圃、上朱庄),1979年合建为局属配种站,下设人工授精点8处(下伍旗、大良、大孟庄、城关、豆张庄、陈嘴、石各庄、下朱庄),1985年有干部职工11人。1986年11月改为家畜改良站,设在八孔闸,1990年全场13人。
  ②种鸡场 1983年4月筹建,1985年6月建成,设在县棉织厂东侧,建筑面积3567平方米,1990年全场46人,为全县提供优良种鸡。
  ③种鸭场 1986年底筹建,1987年2月建成,设在泗村店,占地2600平方米,投资56万元,1990年全场11人。
  ④大约克夏原种猪选育场 1986年10月建成,投资80万元,设在泗村店,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1990年全场12人。
  ⑤北京黑猪选育场 1986年5月建成,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1987平方米,地点在泗村店,1990年全场8人。
  四、疫病防治
  1.疫病
  ①马腺疫 解放初部分地区发生,1956、1957每年发病百例以上。
  ②炭疽病 1958至1970年,发生在河西务、崔黄口、陈嘴、双树、大沙河、黄庄等地;涉及马、驴、骡、牛、猪、羊,死亡率100%,1962年仅庄窝1村即死亡大小家畜129头,同时有13名群众感染发病,经抢救脱险。此病70年代被消除。
  ③马鼻疽疫 50年代零星发生,1960年9乡36村病死50头,1963年大谋屯病死19头整蹄大牲畜。
  ④牛肺疫 1960年4乡发病47头,死亡8头,以后绝迹。
  ⑤牛气肿疫病 1957年苏羊坊发病3头,死亡2头。
  ⑥流感 1958至1962年各乡均有牛流感,发病率占75%,1974年有338村3千余头大牲畜发生流感,后得到控制。
  ⑦马媾疫 50年代,每年发病10头左右,后实行人工授精而绝迹。
  ⑧破伤风 50年代各年均有发生,马、驴、骡、猪年死亡10至20头,60年代后渐少。
  ⑨4号病 1967年始发生5头,以后零星发生,到70年代发病较多,1985年以后未发生,同年消灭了2号病,翌年3号病得到控制,由于防治及时,5号病从未发生。
  ⑩猪瘟 50年代发病死亡率为4%,1988年病死69头,翌年得到控制。
  ⑪猪痘 1956至1958年路南各乡共死1.1万头。
  ⑫猪副伤寒1958年12乡(城关最重)共死0.65万头,1989年路南、港北发病135头。
  ⑬口蹄疫 1978至1983年,每年发病300至500头。
  ⑭猪传染性肠胃炎 1985年76个村发病7百余头,死94头,后零星发生。
  ⑮螺旋体病 1978年4个村发病39头死8头。
  ⑯猪喘气病 1966年发病126头,死18头,后零星发生。50年代猪丹毒、猪肺疫发病死亡率1%。此外猪囊虫、弓形体、白痢、血痢均零星发生。
  ⑰羊鼻蝇蛆 1955至1962年王庆坨、汊沽港两乡每年发病40只左右,1982年下朱庄死亡50只,1985年泗村店发病200只,后被控制。
  ⑱羊痘 建国初每年发病40至50只,1958年发病143只、死32只。
  ⑲羊疥癣 1985年泗村店发病132只,系由内蒙购羊时带入。
  ⑳鸡新城疫 50年代发病死亡率20-40%,1978至1980年,发病率8.7%。
  ㉑禽霍乱 50年代发病死亡率20%,1978至1985年发病5.7万只,死亡2.9万只。
  ㉒鸡痘 1981年5个村发病1063只,以后零星发生。
  ㉓鸡喉气管炎 1983至1985年40个村发病6千余只,死859只。
  ㉔鸡副伤寒 1982年两村发病128只。
  ㉕球虫病 1983年5村发病2316只,死98只。
  ㉖马立克氏病 1986至1989年21个乡(镇)发病2.1万只,全部死亡。
  ㉗传染性法氏囊炎 1989年12个乡(镇)发病1.1万只,全部死亡。鸡白痢和枝原体病零星发生。
  2.防治
  ①检疫捕杀 检疫始于1964年。1967年始对铁路运输实行到站检疫,70年代初又加强了公路运输检疫,各公社兽医站定1至2人,路口设卡和深入大车店检疫。1980年始肉市、牲畜市、皮张检疫,1982年每乡设2至4名专职检疫人员,1985年发放证章,穿着中国兽检工装。1986年后,对食品站、冷冻厂、集市、屠宰厂、户实行宰前、宰后检疫,胴体盖章上市。检疫对象有鼻疽疫、4号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囊虫、口蹄疫、鸡新城疫、禽霍乱、马立克等。1967至1983年间,通过血液检验、补化反应、醇扩反应等方法共检出4号病大牲畜9百余头,均采取静脉注射来苏水,就地捕杀、深埋处理。1983年后,对检出的4号病畜改注弱毒疫苗打烙印,不再捕杀,是年对口蹄疫病猪也实行人工捕杀,脏肉用高温、盐酸处理后出售。1984年后,因发生狂犬病,狂犬咬人致死,而将全县家犬全部打死。1986至1989年共检出不合格猪肉两吨、病死禽畜1800余头(只),进行无害化处理,1989年对全县实行兽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核发卫生许可证649份。
  ②防疫注射 始于1953年,由兽医站人员下乡重点注射。1956年组织民间兽医划片注射,1959年建有十几人的防疫队伍与各社兽医深入乡村注射。1963年由县部署,公社兽医站组织村防疫员注射,1965年对猪实行注苗卡耳标记,无耳记不准收售,1974年对牲畜实行注苗发证,春秋两季防疫,全年补注。80年代形成县乡村三级防疫网,实行目标管理,承包责任制,由季节防疫发展到全年防疫。先后使用的疫苗有猪瘟结晶紫,鸡新城疫Ⅰ系、Ⅱ系,猪瘟兔化弱毒湿苗、冻干苗,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冻干苗,牛肺疫苗,大牲畜炭疽苗,破伤风苗,禽霍乱苗、猪(丹毒、肺疫)二联、三联(猪瘟、丹毒、肺疫)苗,马传贫弱毒苗,鸡痘苗,马立克苗,大牲畜3号、5号病苗,仔猪副伤寒苗,鸡喉气管炎苗等,以注射为主,滴鼻(鸡)为辅。1989年后,每年还进行5次普查,场地、圈舍消毒20余万平方米。注苗密度由50年代5-10%,发展到1989年的95%以上。鸡猪四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到0.02%和0.2%以下。
  ③病体治疗 解放前,民间兽医分散行医,只从事去势阉割和用少量单验方、中草药治疗常见病。1954年合作化运动中,开展大牲畜保槽,每头年交保槽费1.2元,治病时只收药费,不收诊费。60年代中后期,各公社兽医站相继建立,兽医队伍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药品、技术大大提高,一般常见病在本社治疗,疑难病转县兽医院治疗。1975至1976年陈嘴公社实行兽医合作医疗,即农户养猪、队养牲畜,每头交1.2至2元,兽医站实行四包(防疫、治疗、阉割、医药费)。1983年以后,兽医站实行定额承包,兽医人员主动下村入户送医、送药、送技术,并经营饲料和添加剂,兽医人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提高,使发病率下降,治愈率上升到95%以上。
  3.兽医队伍
  ①兽医院 1959年8月建在杨村镇河西,1961年迁址上朱庄,1985年杨村镇兽医站并入,共11人,为杨村、徐官屯、县直驻军进行兽医防疫、检疫、治疗,并对全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987年底筹建,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1095平方米,地点上朱庄,1988年8月建成,下设畜牧、兽医、检疫、化验等股室,共24人,对全县进行畜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等综合服务。
  ③乡、镇兽医站 1952年开始组建私人兽医联合诊所,翌年建成8处,从业24人。1958年药品设备作价入社改建成乡兽医站,1962年恢复私人诊所。1963年7月恢复乡兽医站,共16处、39人,1978年达30处、123人。1980年通过考试录用了部分集体职工,1985年33个乡(镇)都有了兽医站,1988年城关兽医站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89年全县33个兽医站共有干部职工208人。
  ④兽医培训
  专业兽医 50年代,县内有13名祖传民间兽医,1953年选派17名兽医,去津系统培训,1958年分3批每批7人去定县中兽医学校学习,结业后回站工作。1960年,县办初级兽医培训班,109人参加学习,1965年9名青年兽医去津系统培训,1966年40名乡村防疫员到县半耕半读学习1年,充实乡兽医站。1971年推荐35人到县学习畜牧中专,1975年以后,每年冬季分批轮训兽医人员,1982年对新顶替兽医进行培训,1988年有50人从广播学校中专毕业,1989年已有60%兽医达中专,20%达到大专水平。
  乡村防疫员 1955至1957年,举办5期冬季培训班,共培训987名防疫员,1958年根据天津专署“争取社社都有防疫员”的指示,又培训了兽医防疫员750人,到1960年共培训防疫员2200人。1964年又培训防疫员640人,以解决人员变动的问题。1966年以后,由各乡兽医站定期培训村防疫员,每年培训百人以上。1985年达到村村有防疫员,能独立防疫和治疗一般常见病,实现防疫治病不出村。1985年以后,每年办班10期,培训千余人次,各集体个体养殖场都有了自己的防疫员。
  五、生产经营
  古代畜牧为官民分营,官营用于军事交通,民营用于耕作动力和副食副业生产。1949年全县有大牲畜3.7万头、小禽畜55.8万头(只),均为户有户养,畜牧业产值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大牲畜4.4万头为集体所有,小禽畜以户养为主,集体给予支持,小禽畜发展较快,部分社队达到户均1头猪。
  1958年公社化后,强调“一大二公”,取消农户养猪,使生猪饲养量比1952年下降2万头。翌年一些社队办千头猪场,全县共建圈1.3万间,投入养猪劳力2500人,经济效益甚微。1965年县委号召大力发展养猪,提倡队繁户养,猪饲养量达29万头。1966至1976年间,割“资本主义尾巴”,养殖业发展缓慢,1970年全县猪只饲养量为13万头。1978年以后,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以后大牲畜逐步变为户养,猪、羊、鸡等小禽畜也出现大批养殖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村,使养殖业突破家庭副业小圈子,向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发展。1980年收入千元以上的专业户34个,下伍旗乡邵庄徐凤明年交肥猪14头,曹子里乡陆掘河李永福养羊82只。是年全县畜牧业产值174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1983年全县养殖专业户、重点户1.2万户,其畜牧产值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17%。1984年出现由农户自愿结合的养殖联合体15个(猪9、鸡鸭6),养殖专业村50个(万只鸡17村,千头猪32村,百头肉牛1村)。1985年养殖专业户1.4万户、专业村184个、联合体32个。1989年集体猪场64个,年饲养3.1万头,年出栏30头猪以上的农户565个,年饲养3.5万头,占社会饲养量的20%,占调市商品猪的60%;国营集体蛋鸡场33个,养蛋鸡28.6万只,专业大户730个,养蛋鸡72.4万只,占社会产蛋量的50%。养肉牛专业户71个,饲养961头,养羊户1042个,饲养4.6万只,养鹌鹑1022户,饲养140.2万只,养鸭360户,饲养2.5万只。翌年,全县出栏猪、羊、鸡、兔皆在20万头(只)左右,出栏鸭13.5万、鹅2.9万、牛1.2万头(只),产禽蛋3.08亿公斤。
  第二节 水产(渔)
  一、资源
  明、清时,境内水域广布,大小河流10余条,积水泊淀近百处,水族繁衍,先民得利。清代水产有鲤、鲂、鲫、〓、鲇、鯚、鲭、石鲢、鲢子、鳑头、螺、蟹、虾、蚌、菱、鸡头(芡)、蒲、芦苇等。至解放初,尚存大小洼淀53处,总面积84.2万亩,王庆坨、泗村店等坑洼盛产鱼虾,其它各处有水即有鱼。此时水产仍以鲤、鲫、黄颡、鳑鲏、鲶、鳖、麦穗、青鳉、〓鲦、黄鳅、棒花、鲑、圆尾斗、黄鳝、泥鳅、翘嘴、红鳍鲌、逆鱼、刺鳅为主。
  60年代后,进行洼淀改造,仅存大黄堡为滞洪、渔苇区。各处农田积水短期内即可排出,水域大减。1959年从湖北引进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苗150万尾,青鱼因饵料不足,未能存留。
  70年代后,北京市污水经排污河穿越县境,其它各河变为季节性河流,水质受到污染,影响天然鱼类的正常生长。1974年引进梭鱼试养未成功。1978年后,由捕养并重,逐步转向池塘养殖,坑塘利用率和养殖水面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坑塘1018个,共2万余亩。翌年,从山东引入日本白鲫未成功。后从天津引进荷元鲤、从山东聊城引入聊鲤。1984年从天津引入尼罗罗非鱼,翌年推广到梅厂、上马台、大黄堡等乡养殖。
  境内有低洼荒废宜渔面积3万亩,自1986年后,县里制定优惠政策,乡村集资与县外单位(廊坊管道局、天津西郊小孙庄)联合开挖、接受外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与结合修京津唐高速公路用土,每年开挖鱼池近千亩。1987年大黄堡和上马台两乡挖成4000亩商品鱼基地池,县内修建小于庄和黄庄水库两座,合计水面3900亩。到1990年仅大黄堡乡就挖鱼池4000亩、苇田改造2万亩,进行围苇养鱼,其余4万亩仍为野生捕捞水域。崔黄口、高村、城关用市贷款挖池1000亩,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挖池500亩,孔官屯农户集资挖300亩,北王平集体投资挖110亩,除路南水源缺乏地区外,各乡新挖鱼池共达1.4万亩。排污河是县内主要地上水源,1986年以后逐渐摸索出巧用污水养鱼的方法,即冬蓄春养,养前“试水”。现养殖品种仍以鲢、鳙、草、鲤、罗非鱼为主,1987、1988两年先后引入40万尾德国镜鲤和州河鲤,试养成功,并已推开。荷元鲤基本被淘汰。处于试养阶段的有1986年在大黄堡渔苇区投放蟹苗,1988、1989年引入幼鳖、牛蛙分别在北蔡村和前屯两处试养。
  二、养殖
  1.粗养始于1956年。在北运河两侧积水坑塘,投放野生鲫、鲤鱼苗,任其自由取食天然食物,无须特殊照管,春放秋捕,224亩水面总产26吨。1959年1159亩,1961至1964年连年雨涝,鱼随水走,天然鱼随处可捕,放养量下降,1962年仅养5亩。1965年后水源缺乏,放养面积逐年加大,1970年放养3150亩,总产仅50吨。
  2.精养1971年县内人工孵化鱼苗获成功后,放养水面达3900亩,在县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加大放养密度,投肥投饵,调节水质,亩产总产均有提高,是年总产530吨,其中距城堡和下朱庄村获亩产800斤,《河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予以介绍,并在省、地农展馆展出。1979年后,由国家投资,开始商品鱼基地建设,先后开挖鱼塘的村有北寺、后庄、大桃园、东丝窝、大程庄、泗村店、旧县、杨疙瘩、大顿邱、王杜庄、大黄堡乡各村、王三庄、崔黄口、黄庄、卞官屯、孔官屯、大宫城、西安子、曹子里、白古屯、南蔡村等。1989年全县养鱼面积2.34万亩,其中精养池0.8万亩,通过大密度投放鱼苗、投肥、投饵、全价饲料、人工增氧、防病,产量逐年提高。崔黄口的鲤鱼高产塘,亩产400公斤,其中有30亩,亩产782公斤;黄庄乡小营养鱼联合体,有30亩水面,一年两茬或二年三茬,亩产825公斤,亩收益700元,且调节了鲜鱼上市季节。1986年全县有增氧机13台,颗饵机5台,1990年分别增到74台和26台。1989年后,为适应饲料涨价,成鱼降价的新形势,改主养鲤鱼为主养鲢、鳙、草鱼,并在防病上下功夫,扭亏为盈。同时鱼禽结合,巧用污水,开发新型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3.网箱养鱼1987年在小于庄水库试验成功后,翌年扩大到2亩,每亩投资20万元,共52箱,主养鲤鱼,投苗规格每尾50克,每箱0.4万尾,通过精细管理,6个月后,总产6.5万公斤,亩产3.25万公斤。
  4.鱼种繁殖 1969年境内首次在农场一队用荷花缸改制成孵化器,人工孵化鱼种80万尾。1971年下朱庄、下伍旗、距城堡3个大队相继建立孵化场,共产水花119万尾,并在杨店、安标垡、刘庄、黄辛庄、艾家庄设立水花培育点,获鱼种97万尾,1973年孵化点又增加双树和小押虎寨,县国营鱼种场也随之建立。1974年后,因水源不足乡村鱼种点渐少,1985年仅下朱庄和县鱼种场两处,年产鱼种80万尾。
  1986年后,鱼种繁育出现了新局面。1990年人工孵化点8处,年孵化水花0.2亿尾,水花培育点近百处,分布在全县20余个乡(镇),年产鱼种0.15亿尾;每年春季还从湖南、广东引进水花1亿尾,年底可育成大规格鱼种。在商品鱼基地,百亩以上大水面40余处,形成自繁、自育、自养体系,年产鱼种0.12亿尾,占全县60%。
  县鱼种场1973年建在农场,鱼种池75亩,1980年划归市农管局。1981年在泗村店新建种鱼场,挖鱼种池33亩,1983年水面增到143亩,年孵化能力700万尾,干部职工15人。1986年后,实行按合同承包,每年上交0.5万元,超额部分按比例分成。
  三、捕捞
  1.工具传统渔具有拉网、底网、撒网、丝挂网、赶网、缯网、张网、包网、罩、钓钩、风钩、箔、捞海、跳网、围网、船等,除拉网外,皆属小型渔具。1970年下达水产资源保护条例以后,罩、箔、风钩等渔具先后被禁止使用。
  2.捕获量1940年全县共捕获2000吨。50年代连年沥涝,治鱼成为低洼地区农民的主要副业,年捕获1-3千吨。1962年后,水域减少,资源衰退,每年仅数百吨,1982年仅50吨。1984年后又恢复到数百吨,1990年为1996吨。
  四、鱼病防治
  1.种类 自人工养鱼推广后,始发现鱼病,且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有赤皮病、疔疮病、打印病、鳞丘病、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鳃霉病、锚头鳋、鱼虱、弯体病、气泡病、中毒、小三毛金藻等,尤以肠炎和小三毛金藻为害最重。
  2.防治 80年代以后,采取防治结合,有效控制了各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981年对新挖鱼池在使用前以生石灰、漂白粉清塘消毒,在池中设置食台。1985年王三庄用硫酸铜溶液泼入鱼池治竖鳞病,大黄堡用泼撒泥浆治小三毛金藻,效果均达80%,1986年后,采用疫苗浸洗鱼种防治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赤皮)、JS-I杀菌消毒药饵治肠炎或投喂中草药(苣荬菜、铁苋菜、水蓼、葎草、蔓陀罗),可使营养治病一举双得。对锚头鳋采用酒糟治疗,小三毛金藻则可用施尿素解决。对泛塘的预防,是坚持巡塘,注意四看(天气、吃食、鱼态、水色)、控制施肥投饵、人工或机械增氧,保持水质清新。由于加强鱼病防治,未发生重大事故。
  五、水产经营
  民国时期,从事捕鱼约有0.3万户,且多为副业,王庆坨为最盛之区。1940年捕获400万斤,总值24万元,多运往京津。解放初,作物歉收,积涝多鱼。1949年原六区于家庄村189户治鱼,年捕鱼10万斤,收入1万余元。八里庄村111户捕鱼,两个月纯收入1300元。1954年全县渔业劳力0.9万人,产值11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1959年出现集体经营的鱼塘和以村队集体治鱼的方式,捕养并重,是年总产3304吨。1966至1978年,渔业局限于集体养殖,对社员个人从事野生捕捞加以限制,年均总产450吨左右,产值26万元。1982年后,鼓励个人发展水产养殖,1983年有1212户承包鱼塘,全县总产值47万元。1985年全县渔业联合体107个,承包10亩以上的专业户18个,产值占全县渔业产值194万元的90%。
  1986年后,每年新增鱼塘近千亩,1989年国营鱼场小于庄水库2000亩,鱼种场120亩,总产145吨。全县养殖水面23377亩,总产4203吨,捕捞总产1773吨。大黄堡乡养殖水面5200亩、围苇养鱼2万亩,总产585吨。是年对全县20个专业户调查,户养殖水面3.5至90亩,户均收入4500元,亩投资400元左右,每亩纯利258元。每个渔业劳力日均收入10元左右。乡级渔场10个,村办渔场30个。集体办场,资金充足,有利扩大再生产,崔黄口渔场实行大统小包,按比例奖罚。联合体生产,人员稳定,但资金不足,易产生分光吃净倾向,须加以引导。养殖结构从单一鱼种,发展为多鱼种混养;从单一鱼类向鱼、禽、畜多层次混养、良性循环、综合养殖、生态养殖方面发展。1988年建成的商品鱼基地,年投鱼苗150万尾,塘边养鸡1万只、鸭0.5万只、猪0.1万头,实现鸡粪喂猪、猪粪喂鱼、塘泥肥田的良性循环。1989年秋,成立渔政科,5名专职人员穿着中国渔政工装,宣传渔业法,保护水产资源,从未发生偷捕案件。1990年全县养殖水面26861亩,养殖加捕捞总产共6741吨。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