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3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习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中国服饰、饮食、住宅、行路等方面的历史变化。其中,对于服饰的描述,从旧时的粗细棉布制的裤、袄、长袍、短衫等为主,到民国时期男子开始穿对襟布衫和政界商界等穿着中山装或西装,再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逐渐趋于多样化。
关键词: 武清县 风俗习惯 习俗

内容

一、服饰
  旧时以粗细棉布制的裤、袄、长袍、短衫等为主,毛料长袍、马褂少见;款式以大襟、长圆领为主,缀疙瘩袢兼有扣袢。民国时期,男子始穿对襟布衫,政界商界等有着中山装或西装者。
  解放初期,逐渐增加机织布衫、背心、绒衣、毛衣等,衣料以斜纹、卡其、哔叽、华达呢、平绒、条绒等为主。50年代末至60年代,以化纤衣料为大宗,后毛呢、丝麻、涤纶织物等高、中档产品逐渐取代了低档面料。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政治经济改革开放的形势,城乡青年始着西装,款式趋于多样化。
  旧式鞋袜:一般劳动人民习惯靸鞋,尖足的衲帮鞋,分直、对楦,冬季穿鞍鞋,面料以粗布为常见,比较讲究和富裕人家选用支贡呢、毛毡、缎料为面料。袜子一般自制布袜,少数人穿机织袜。解放后,逐步以塑料底、橡胶底、模压底等机制鞋和机制袜取代手工制作布底鞋袜。布鞋、球鞋、皮鞋、塑料鞋、合成革鞋等盛行。70年代以来,逐渐增加坡跟、半高跟、便鞋、马靴、筒靴、各种运动鞋和尼龙、锦纶丝袜。
  头饰帽冠:清时男人留辫子。民国时,除少数富家子弟、教师、学生留分头戴礼帽外,一般百姓均剃光头,戴瓜壳帽,秋冬季节戴毡帽。少年女子扎独根辫子垂后,婚后挽髻插簪子、戴耳环、戴平顶绒帽。中、老年人耕作时习惯罩头帕防尘。解放后,除少数老年男子剃光头,一般男子留分头、平头或背头,戴军便帽、呢子帽,少数中老年妇女挽髻,青少年女子扎双根辫子或剪齐耳短发,留卓娅式,罩方巾,戴八角帽。70年代末头型趋向烫发,有披肩发、青年发、钢丝发、荷叶头等,戴鸭舌帽、夏凉帽、礼帽及各种绒线帽,长短尼龙、纱、罗、绒线围巾、方巾等。80年代初青年男子留长发、女子剪短发者增多。
  二、饮食
  一日三餐,农闲季节局部地区也有一日两餐的。食粮以玉米、高粱、小麦为大宗;蔬菜以白菜、咸菜为主;饮用井水或河水。燃料以柴禾为主,逢年节改善生活;婚丧喜庆以“二八”席最为普遍,“四四”席最为讲究,荤素等级因贫富制宜。
  解放后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特别是1978年以后,主食、菜肴由粗变细,由劣变精,不断改善其营养价值,逐步趋向低脂肪高蛋白。饮水趋向深井、机井、过滤、除氟饮用。饮、餐具以搪瓷、铝合金、烧瓷、塑料制具为主。高压锅、电热锅、气压水瓶制品不断增多。泥瓦盆、碗、罐粗糙制品逐渐减少。柴灶逐渐改善为煤灶、炉灶。电热炉、石油液化气炉在县城和小集镇部分户也有安装。
  三、住宅
  旧社会穷苦人民住土坯房或简易的茅草屋,豪门富户住砖房,城关“仁寿域”药店为两层楼,杨村有诸葛大楼一座。
  农村富户多为四合院,有东西厢房、倒座,影壁门楼建筑多与上房相辅。寝室多以石灰粉刷或用纸糊墙壁、顶棚。筑火炕藉以炊火做饭、取暖。严寒季节扒炭火盆。一家人多同居,甚至几世同堂。居室按上下定长幼尊卑。室内装饰以条几、方桌、衣箱、方凳、长凳为常见,有的户还有皮箱、顶箱、立柜、被隔子、太师椅等。
  解放后,砖瓦沙石、钢筋水泥代替了土木材料。房屋高大,宽敞。1978年以来,不少劳动致富农民始建楼房和新式平房,外形美观。室内多备立柜、酒柜、写字台、木椅、电视机、收音机等。80年代后,彩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席梦思床、沙发、暖气炉等为富裕家庭之必备。高档电器、室内装饰、取暖淋浴设备不断完善。
  四、行路
  旧社会乡村多为弯曲的马车大道或人行小路,凹凸不平。主要交通要道,叠出较宽阔的土公路。公路两侧掘出小水沟,以储泄水。路径河沟多为土掩,汛期扒开。小河搭设简易桥或浮桥,河面较宽者,多有小木船接送,称“摆渡”。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多步行,也有骑驴、骑马、坐畜力车的。
  解放后土公路发展很快。1973年划归天津市后,陆续铺筑沙石路、柏油路。1985年后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自行车、人力车、马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畅通无阻。远行乘火车、飞机、轮船等。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