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神家园(代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99
颗粒名称: 回归精神家园(代后记)
页数: 2
页码: 408-409

内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即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开始文学创作和文艺创作辅导工作,当年热情奔放,斗志昂扬,充满幻想。书过天,写过地,颂过山,赞过海,曾走进巴黎圣母院的巍峨殿堂,漫步过风景如画的伏尔加河畔……然而三十年风雨兼程,无数个不眠的夜晚,追寻到的题材,却稍纵即逝,行囊空空。今天我的精神回到故乡,感到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亲切,细嚼爷爷讲的故事,回首爸爸的背影,品味婶子大妈的唠叨……都是宝贵的创作题材。此时,只有此时,我才感受到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家乡的文化,武清的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写家乡、写武清,在这个精神家园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武清村落发展史》就是随手拈来的一个。
  从古到今,每一个村落都不是孤零零存在的,村落之间既有地理的联系,又有历史的渊源,并与历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密不可分;与环境气候地理变迁相关联。当然,写起来有难度。我只能下苦功,使笨劲,为获得全面的、真实的历史资料,我采用了地理历史学家用过的一些方法。
  如,文献考证法。各村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首先依赖于历史文献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历史文献包括正史、实录、档案、方志、类书、文集、笔记、游记、碑文、墓志、家谱等。种类很多,卷轶浩繁。然而,武清村落的资料却寥若晨星。特别是在元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有关武清的资料尤其珍稀。只有沙里淘金才能把它淘出来。
  又如,采用文物考古法。村落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考古学的成就证明,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武清地区就出现了原始聚落。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三四千年,此前几千年农业生产及民众居住状况如何考察?只能用考古学的方法去探讨和揭秘。新石器时代考古,对于揭示史前时期武清村落的原始面貌,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此外在许多碑文、墓志等文物中,也有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值得重视。例如,自1973年以来,对战国时期泉州故城遗址、大宫城遗址、兰城遗址的地下文物的挖掘和整理,是研究全区村落发展史的最新成果。对此,我如数家珍般地引证、介绍。
  迈开双脚到各村去考察,是获取不见于文献记载的珍贵资料的有效途径,也是核实与验证文献记载正确与否的可靠方法。这是我写这本书时最常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一是访问调查,即向当地人特别是老年人询问,可获得许多口碑资料;二是实地考察,对野外考察的地区或沿途的村落规模、形态、所处环境、村容镇貌等,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些口碑资料或观察资料,文献中是没有的,因而尤为可贵。虽然口碑资料因代代相传,难免掺有“杂质”,但经过认真地分析和鉴别,便可成为信史。
  我还使用了地图法、统计法、比较法、典型个案法等。由于方法对头,效果明显。加之兴致所至,乐此不疲,几易其稿,耗时三年。今天,捧给读者,请评头品足。
  在编著过程中很荣幸地得到有关专家、领导、文友的支持和帮助。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副院长曹子西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天津历史博物馆教授韩嘉谷先生予以指导;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历史研究所所长罗澍伟先生为本书作跋;武清区委书记王树培同志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协、文联、文化馆、《天津日报·武清资讯》的有关同志及诸多文友提供资料,百花文艺出版社责任编辑楚松林、孙静悉心圈点,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讹错之处,敬祈广大读者赐教。
  2007年重阳节 于乐耕草堂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品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