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三筑围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52
颗粒名称: 十五 三筑围城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
页码: 314-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王庆坨的历史上,曾经建造过三座土围城。第一座是在清朝咸丰年间为阻止太平军北进而建造的,周长约二十里;第二座是在日伪时期为阻止八路军游击队进攻而建造的,周长约十五里;第三座是在八路军解放后再次被国民党反动势力建造的,被解放军拆除。
关键词: 王庆坨 三筑围城

内容

一、清咸丰年间(1853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率部北伐,先锋部队抵达静海,迫近天津。清廷朝野震惊,急调僧格林沁部队驻扎于王庆坨。据父老言,大营即在村外西北方小范口大道一带。这期间围绕王庆坨建一土围城,周长约二十里,据地为营,阻止太平军北进。并在村南王二淀布哨,建一瞭望碉堡,名之为“望贼楼”(盖清政府贬呼太平军为“发贼”)。这个遗址,后变为土台一座。
  二、日伪时,为阻止八路军游击队的进攻,在1938年,反动村政权强调民力,筑起土围城,周长约十五里,垒土为墙,墙外挖沟,留有四门。墙内每隔半里左右,建小岗楼一座,岗楼之间,又垒掩体数个。由伪保安团(俗称“白脖”)守门,检查行人。夜间则派民役轮番看守(俗称站围子),每人背着土枪,每班半夜,民不堪其苦。四门之上,各建小望楼。当时伪镇长作威作福,并把自己名字冠于四门之首。东门为“福荫门”(用伪镇长曹荫湘之名),南门为“智慧门”(用伪镇长曹慧圃之名),西门为“忠信门”(用伪镇长张信天之名),北门为“彤云门”(用伪镇长张彤阶之名)。这伙人的土皇帝梦,不久即破灭了。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八路军解放王庆坨,即拆除了这座土围城。
  三、八路军解放王庆坨后,不久即作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势力控制了王庆坨。但其慑于八路军的威力,再次筑起土围城。老百姓重陷于水深火热之灾。1948年底,解放军再次解放王庆蛇,随即拆除了这座禁锢人民群众的土围城。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凤祥
相关人物
李开芳
相关人物
曹慧圃
相关人物
张信天
相关人物
张彤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王庆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