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蒙村城的兴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34
颗粒名称: 第十节 蒙村城的兴衰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92-2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蒙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在元代时,蒙村是蒙古族人的聚居地,明朝嘉靖年间,赵文华胞弟赵文轩在此定居,建起了一座城堡式的庄园,当地人称之为蒙村城。城堡滨河,设有四门通往周边县城,东北角建有龙王庙,东南角建有冰雹庙和药王庙。城堡周围发展了粮食和货物交易市场,商贾云集,繁荣一时。但赵家败落后,城堡经历了两次大地震和清初运河两次决口的洪水袭击,逐渐倒塌荒废。当地人认为赵家建城堡破坏了蒙村的风水,不再提起蒙村有城的事,而赵家也因为其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而备受憎恨。
关键词: 蒙村城 兴衰 发展

内容

蒙村,原属双树乡,位于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村西临北运河东岸。辽、金时期出现聚落,元代为蒙古族人集中居住的村落,得名蒙村。明朝嘉靖年间(约1528年~1535年),村中建起一座城堡式的庄园,当地人习惯称蒙村城。
  蒙村缘何建城堡呢?这得从朝廷御史赵文华胞弟赵文轩迁此定居说起。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全国土地兼并严重。赵文华凭借他义父——大奸臣严嵩的权势,为弟弟赵文轩霸占蒙村附近良田百顷,于蒙村筑起城堡式的庄园。
  据口碑相传,城堡滨河,东西长300丈,南北宽150丈,开四门,西门通武清县城,北门通香河县城,东门通宝坻县城,南门通蔡村驿站。城堡东北角建龙王庙一座;东南角建冰雹庙、药王庙各一座。运河岸边设一个大摆渡口,被赵家霸占。由于城堡高大威严,能与武清县城、河西务城媲美,故人们称蒙村城。
  运河漕运的繁兴,带动了蒙村城的繁荣。以大摆渡口为中心,设粮食、货物交易市场。城内店铺林立,百物云屯,河中舟楫聚泊,日夜不绝。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赵家败落,相继又经两次大地震,城堡倾圮、房倒屋塌过半,商贾和百姓纷纷逃离。清初运河两次决口,水漫蒙村城,漕运被阻,城堡被洪水浸泡月余。水退后,变成一片废墟,赵氏后人逃回浙江老家。
  后来当地人不再提起蒙村有城的事,认为赵家建城堡破坏了蒙村的风水,恨不得它早日倒塌;赵御史的弟弟赵文轩横行乡里,周围十几个村都成了他家的佃户村。府、县衙署官员都惧他三分。相传,他家坟茔占地八亩,当地有“平了八亩坟,垫起八亩坑”之说,其意是他家搜刮地皮之深。据说,每年中秋节、春节,赵家都要杀猪宰羊,漕船运来“山货”、“广货”、“洋货”,大摆宴席,家族百余口人凑在一起,一连几天通宵达旦吃喝玩乐。村里一些穷苦百姓到他家借粮、讨饭,他家却放出恶狗伤人,百姓恨之入骨。
  天怨人怒,赵家祸不单行。朝廷大奸臣严嵩被告发,皇帝革了他的职,随后严嵩义子赵文华也获罪被革,其弟赵文轩受株连全家被抄。村里百姓出于对奸臣恶霸的憎恨,才不愿提起“蒙村城”的往事,久而久之,蒙村城被人们遗忘了。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文华
相关人物
赵文轩
相关人物
严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