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宗教促进村落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48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宗教促进村落的发展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108-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朝采取了宗教兼容并蓄的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并存和自由发展。其中,喇嘛教在元朝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也得到了传播。根据至元二十八年的统计,全国共有42318个寺庙区和213148名僧尼。
关键词: 宗教 村落发展 武清区

内容

元朝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允许各教同时并存,自由发展。其中喇嘛教居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得到传播。据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宣政院的统计,全国共有寺院42318区,僧尼213148人。
  元朝各代皇帝都信仰佛教,各自建有规模庞大的寺院,忽必烈建有大圣寿万安寺、成宗建大天寿万宁寺、武宗建大崇恩福元寺和大承华普庆寺。各州县建的寺庙如雨后春笋。武清元代庙宇数量超过了唐宋和辽金时期。
  据县志载,当年有旧县天齐庙、义济庙,城关镇里仁街三义庙,杨村报成寺、极乐院,黄庄街老米店村的观音堂,大良镇北赵庄的赵庄寺,高村乡牛镇的牛镇寺,河西务镇的宝胜寺、仙庄寺、龙王庙、瀛西园,大沙河村的关王庙,下伍旗的大安寺、崔黄口大宫城的三义庙、白古屯乡韩村寺、东马房的能仁寺、白古屯乡的白家屯寺、(塔)、东蒲洼街的南宫寺、顿邱寺、大良镇的霍寺;梅厂镇的双庙、豆张庄乡茨州村的茨州寺、双庙村的北大寺等,当年庙寺都占有很多土地、财产,需要雇人耕种及管理,久之管理人员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在庙寺前后左右便形成了村落。
  “元朝回回遍天下”。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沿运河经商,选择集镇定居。武清杨村、蔡村、河西务是回民集中居住的村镇。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