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族融合胜过辽、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族融合胜过辽、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
页码: 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在中都地区设十路宣抚司,征诸路兵三万驻燕京近地,杨村设立招募民间工匠的衙署,选锐卒三千屯住燕京近郊,安徽、山东七万官兵进驻燕京,选诸路翼军富强才勇者万人充侍卫亲军。在元世祖至元元年到至元十八年间,仅迁入大都的各类人口达16万户,使大都地区人口形成“五方杂处”的局面。各民族和睦相处,进行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武清县增加蒙古民族集中居住的村落有大良镇的蒙村、蒙辛庄,大孟庄镇的蒙村店,白古屯乡的骚子营、骆驼圈,南蔡村镇的达子村。
关键词: 民族融合 武清区

内容

中统元年(1260年)五月,元世祖忽必烈在中都地区设十路宣抚司(亦称镇抚司)……征诸路兵三万驻燕京近地。武清县镇抚司衙署(镇抚衙)设在今武清城关。中统二年春,朝廷在杨村设立招募民间工匠的衙署,为兴建大都城招募各类工匠。同年,朝廷选锐卒三千屯住燕京近郊。又命安徽、山东七万官兵进驻燕京。同年十一月,世祖又将各万户汉军及武卫军屯驻燕京近郊。至元二年(1265年)十二月,世祖下令选诸路翼军富强才勇者万人,充侍卫亲军。其中,内选女真军三千,高丽军三千,阿海部三千,益都路一千。据《北京通史》载,元世祖至元元年到至元十八年间,仅迁入大都的各类人口,达16万户,这在北京城市人口迁入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大都内的民族有契丹、女真、渤海,大批的蒙古贵族也来京畿定居,后来色目人又大批涌入,包括康里人、钦察人(吉普赛人)、俄罗斯人、阿速人、土库曼人、伊朗人等,汉人称他们为回回人;另外唐兀人、维吾尔人来大都的也不少,使大都地区人口形成“五方杂处”的局面。各民族和睦相处,进行文化交流,增进友谊。至元中后期的泰定四年(1327年),大都城市与州县户口总计达43.7万余户,208.2万余人,其中大都城市21.2万户,95.2万人。这一时期,大都地区增加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村落。
  武清县增加蒙古民族集中居住的村落有:大良镇的蒙村、蒙辛庄;大孟庄镇的蒙村店居住的都是蒙古人;白古屯乡的骚子营(今稍子营)、骆驼圈;南蔡村镇的达子村(今达村)居住的是鞑靼人。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忽必烈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