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平真君七年,缘何省泉州入雍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1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太平真君七年,缘何省泉州入雍奴
分类号: K239.21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魏政权是由鲜卑拓跋部落所建立,统治者在稳定社会、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北魏中期,村落得以恢复,人口有所增加,但目前对于武清境内北魏时期村落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存的发现还比较有限,推测当时武清的村落不会超过百个。
关键词: 北魏政权 雍奴 武清区

内容

北魏政权是祖居今内蒙古草原上的鲜卑族拓跋部落所建立。公元368年,鲜卑拓跋硅氏登上王位,建国号称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定都平城(大同)。后平定幽州,东灭北燕,西灭北凉,统一中国北方。公元420年,南方刘宋王朝建立,南、北朝时代开始。南朝依次为:宋、齐、梁、陈;北朝则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魏初年,由于长期战乱,北方人口损减严重,天兴元年(398年),北魏“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署)百工巧匠十余万口,以充京师”。幽州地区也不例外,“燕土久乱,民户凋敝”。太祖天赐元年(404年),朝廷下诏:“凡各县不满百户者罢之”。于是出现了合并郡县的现象。在这个背景下,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右北平郡(郡治无终县)并入渔阳郡;泉州县不满百户,并入雍奴县。雍奴县城在今白古屯乡邱古庄。在合并郡县的同时,北魏统治者从辽东等地六个郡迁民三万户到幽州;又从山东省西南部迁民五千家、从济南迁民六千家入河北。这对充实燕、代(大同)地区人口,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鲜卑拓跋氏统治者在镇压各地农民反抗的同时,也采取了抚恤黎民,稳定社会,减轻赋税,休养民力的措施,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具体规定是: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种地之余,种桑树五十棵,枣树五棵,榆树三棵。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以建房屋。各级官吏,分给公田,(州)刺史十五顷,(郡)太守十五顷。皇帝下诏: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凡庶民不饲养牲畜者,祭祀祖宗时不得供肉;不耕种田者,祭祀祖宗时不得供食;不种树者,死后不得用棺;不养蚕者衣服不得穿锦帛……这些措施限制了地主豪强肆意兼并土地,使广大农民不分男女贫富,皆有土地耕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北魏中期,村落得以恢复,人口有所增加。据《魏书·地理志》载:幽州3郡,有39580户,140936口人。平均每个县约一万人,仍不足东汉时期的四分之一。
  武清境内,确属北魏时期的村落,缺乏可考的依据。北魏中后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多多少少给后人留下了有关村落的某些信息。从田野考古发掘中,发现北魏时期的村落遗址也极少。除在兰城遗址发现四座北朝时期的墓葬外,齐庄遗址遗物较为丰富。其他如泗村店、白古屯、邱古庄、高村、城关、东马圈等地也发现北魏时期为数不多的文化遗存。推测北魏时期武清的村落不会超过百个。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