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原始聚落的曙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9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原始聚落的曙光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历史悠久,早在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在洞穴里过着群居生活,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使用简陋的石器和木棒。他们发明使用了火,使人类首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在这一时期中,“北京人”、新洞人和山顶洞人相继出现,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发展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原始聚落 武清区

内容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人类生存的历史大约已有170多万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
  经考古发掘表明,早在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北京人”生存的时代,在人类经济文化史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处于原始社会初期阶段。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远祖既没有衣服,也没有房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过着群居生活,被称为“原始群”。
  “北京人”在洞穴里居住时间大约50万年,主要靠采集和狩猎生活。采集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等充饥。捕猎的动物有肿骨鹿、斑马、羚羊、野猪等。《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事,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特别是虎、豹、熊、野猪、狼、毒蛇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依靠集体力量还可捕捉到剑齿虎、犀牛等凶猛的野兽。“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木棒。在他们居住的洞穴里,发现的石器和石片约10万件。根据形体和用途可分砍伐器、刮削器、尖状器。砍伐器主要用来砍伐树木、制作挖掘工具。刮削器主要用来刮削兽皮、切削兽肉和修理工具等。尽管这些工具十分简陋,但“北京人”利用这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才发展了生产,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从“北京人”的洞穴中发现很厚的灰烬层,还有不少烧过的石头和骨头,说明他们已经发明使用了火。火,可以照明和取暖,也可烧熟食物。恩格斯说:“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类同动物界分开。”
  在“北京人”栖居的洞穴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的洞穴,其中也有原始人栖身,考古学家称其为“新洞人”。新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以前,他们以动物为主要食物。科学家根据灰烬层的测定,“新洞人”较之“北京人”进化了,他们的食物是以熟食为主。
  继“新洞人”之后,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京畿地区的人类祖先到山顶上的洞穴居住,科学家称其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经能够缝制衣服,还能磨制穿孔的兽牙和石珠等装饰品。“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逐步发展起来。各种制作的装饰品出现,说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懂得打扮美化自己。他们还利用洞穴的空间结构,体现自己的意识,将生活居住区与墓葬区分开来,生活区在山洞上部,墓葬区在山洞下部和底部。从中依稀看到了人类原始聚落的曙光。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