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9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
分类号: K928.5
页数: 8
页码: 25-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远古至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其中包括了旧石器时代原始聚落的曙光、新时器时代武清原始聚落的出现、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武清村落蠡测等。
关键词: 古代 武清区 村落

内容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原始聚落的曙光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人类生存的历史大约已有170多万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武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
  经考古发掘表明,早在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北京人”生存的时代,在人类经济文化史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处于原始社会初期阶段。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远祖既没有衣服,也没有房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过着群居生活,被称为“原始群”。
  “北京人”在洞穴里居住时间大约50万年,主要靠采集和狩猎生活。采集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等充饥。捕猎的动物有肿骨鹿、斑马、羚羊、野猪等。《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事,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特别是虎、豹、熊、野猪、狼、毒蛇等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依靠集体力量还可捕捉到剑齿虎、犀牛等凶猛的野兽。“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木棒。在他们居住的洞穴里,发现的石器和石片约10万件。根据形体和用途可分砍伐器、刮削器、尖状器。砍伐器主要用来砍伐树木、制作挖掘工具。刮削器主要用来刮削兽皮、切削兽肉和修理工具等。尽管这些工具十分简陋,但“北京人”利用这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才发展了生产,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从“北京人”的洞穴中发现很厚的灰烬层,还有不少烧过的石头和骨头,说明他们已经发明使用了火。火,可以照明和取暖,也可烧熟食物。恩格斯说:“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类同动物界分开。”
  在“北京人”栖居的洞穴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的洞穴,其中也有原始人栖身,考古学家称其为“新洞人”。新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以前,他们以动物为主要食物。科学家根据灰烬层的测定,“新洞人”较之“北京人”进化了,他们的食物是以熟食为主。
  继“新洞人”之后,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京畿地区的人类祖先到山顶上的洞穴居住,科学家称其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经能够缝制衣服,还能磨制穿孔的兽牙和石珠等装饰品。“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逐步发展起来。各种制作的装饰品出现,说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懂得打扮美化自己。他们还利用洞穴的空间结构,体现自己的意识,将生活居住区与墓葬区分开来,生活区在山洞上部,墓葬区在山洞下部和底部。从中依稀看到了人类原始聚落的曙光。
  第二节 新时器时代武清原始聚落的出现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在同自然界斗争中,逐渐积累经验,日益丰富智慧,学会了驯养动物,从事了原始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对生活需求的增多,人们已不必依赖天然洞穴栖身。他们从山顶洞穴走出来,到山麓、河谷、平原及滨海地区选择适宜的地方生活、居住。这是北京人、山顶洞人由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向农耕为主的生活转变的过程。这一时期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至一万年间,史学家称新石器时代。
  越来越多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证明,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广泛出现。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出的文物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凿、石锛、石铲、石耜(sì)及各类陶器:陶猪头、陶羊头、陶鸡、陶狗,还有粟(谷子)、稻等粮食遗存。伴随着农耕生活的出现,人们已较普遍地建造半地穴式的房舍和原始聚落。这一时期,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聚落已非单纯是人们的居息之地,而逐步增加了管理和组织氏族成员活动的功能。
  武清发现新石器时期原始聚落遗址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天津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和武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对全县进行文物普查,首先发现两处:
  一、“王地遗址”,在白古屯乡小韩村西南,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2.1米,厚0.8米,采集遗物有石磨、石斧5件,石耜1件,石磨棒3件,石磨盘1件,以及夹砂和夹云母红陶片,动物的骨骼等。石斧皆长条形,横剖面是椭圆形,长短不一。石耜用页母岩磨制,长方形,一端磨成尖锋。
  二、“双庙新石器出土点”,梅厂镇双庙村南,距地表8.1米出土石耜一件,长方形,页岩磨制,桃形尖锋,长31厘米,宽18.5厘米。出土地层经科学勘测,距今6370年(±140年)。
  后来,高村乡台头村出土石斧一件;城关镇东张营村出土石斧一件。经鉴定也属新石器时期遗物。以上几处遗址是迄今为止,武清区最古老的人类聚落遗址。证明这些地区水资源丰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合远古人类农耕和牧猎。
  从新石器时期人们使用的石器看,他们用石耜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用石斧、燧石打制的镞(zu)和刮削器狩猎,使用石磨磨面,陶器盛水、煮饭。他们按照氏族居住在一起,告别了穴居野外的岁月,形成了聚落。这一时期,人们穿的衣服,选用树皮、树叶或兽皮,用粗糙的骨针和草蔓的纤维缝制起来,围在腰间,像今天的裙子。
  考古还发现直径不足5厘米的石龙,氏族公社首领(巫师)赋予它无比的威力,用以规范和约束氏族成员的行为,使无序的生产、生活变得有序进行。这也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第三节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武清村落蠡测
  一、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京畿地区分布有古燕国、孤竹国、肃慎、山戎等部族。据出土器物表明,人类社会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因尚未发明文字,这一时期的历史,被称为传说历史。如黄帝与蚩尤大战,炎帝神农氏始创农业等。
  一般认为,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孟子》云:“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
  《汉书·食货志》亦云: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授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民年二十(岁)受田,六十归田。”“种谷必杂五种,已备灾害。田中不得有树,妨碍五谷。”环庐种桑,菜茹有畦。瓜果种植于疆场。鸡豚狗彘(zhì)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通过上述材料,似可想见这样一番情景:在城外辽阔的原野上,有一区一区方一里的土地,每块土地都按“井”字形划分为9份,每份面积均为百亩。四周的8份,由八家农户分种。是为私田,收获归己。中间的一份为公田,由8家农户合种。每户种10亩,共80亩,收获缴公。余下的20亩是种地农户造房居住的地方。所以,井田制下的农家聚落即村落,都坐落在“井田”的中央。商周时期,武清境内的村落当亦如此。
  在夏、商、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考古发现的石器中,有石刀、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简单情况。手工业种类繁多,主要有石器、陶器、金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等。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有鼎、鬲(lì)、尊、盘;陶器有:盆、碗、瓮、豆、壶、杯、盘等;漆器以豆居多,均为木胎,漆表有彩绘图案;玉石蚌器:玉鸟、玉蚕、玉片、石珠、红色玛瑙珠等,有的用线穿起来。此外,如蚌饰、刻花牙饰等,都显示了较高的制作技术和水平。
  经考古学家鉴定,今黄庄街城上村、高村乡兰城村有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采集到西周时代夹云母粗绳纹矮足鬲、夹砂褐陶绳纹盆残片、纺轮和蚌刀等。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燕国初期势弱,燕昭王励精图治,相传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燕国逐渐强盛。铁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不仅使更多的土地得以开垦,而且收获也更加丰厚。因此,苏秦说:燕国“粟支十载”,堪称富足。司马迁说燕昭王时,“燕国殷富,士卒乐铁轻战”也绝非过溢。督亢沟在今涿州东南、固安县西南,此地属于永定河流域,土地肥沃,饶有水利,素称“膏腴之地”。壮士荆轲为燕国太子丹刺秦王时,献给秦王的地图就是督亢沟地区的图。督亢沟地区是燕国的粮仓,早为秦王梦寐以求。
  战国中期,燕国强盛,修筑了绵延百多里的两条长城:一道为防止北胡进犯的称北长城,一道为抵御齐(国)、赵(国)入侵的南长城。据《武清县志》载:今豆张庄乡青坨村南部发现的长城遗址,即南长城。
  战国时期,武清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据《北京通史·一卷》载:泉州、雍奴其利有鱼、盐;其畜有牛、马、羊、豚;其谷有黍、稷、稻;其果有枣、栗。生产工具有犁、镢、锄、镰、锸、五齿耙、三齿镐,以及砍伐用的斧头等。耕牛的使用比起人力耕种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栽桑养蚕、栽种果树也比较普及。
  除农业之外,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金属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很广泛。货币已成为衡量财富和储存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当时燕国使用的货币主要是“明刀”、“尖首刀”※,这种货币在武清区均有发现。东蒲洼街的西梁庄,一次出土“明刀”10余斤,河北屯镇一次出土“明刀”百余枚。南蔡村镇韩营、东马圈镇刘庄、杨村街北郑庄均出土“明刀”“尖首刀”数百枚。据史料记载,内蒙、吉林、辽宁、河北省、河南郑州及山西永济、原平,直至朝鲜、日本等,都有燕国货币出土,说明燕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很远的地方。
  战国中、后期,随着燕国经济的发展,武清聚落蠡测※有百余个。其中较大的聚落有泉州(今黄庄街城上村)、大宫城(今崔黄口镇大宫城村)、兰城(今高村乡兰城村)。其中兰城出土文物引人注目:种类繁多的饕餮※纹、山形纹、双兽纹等半瓦当※,达十种之多;用磨光黑衣陶制作的尊和盘极为精致,盘内分别刻画或压印有龙纹图案;许多尊陶罐上印有戳记,有“二十五年陶口”、“二十一年将军口……行”、“二十七年兴口生仓”等,这类陶文字只在燕国能见到,表明兰城遗址和燕国地方政权关系密切。
  河北屯村遗址、城关镇东张营村遗址、杨村街北郑庄遗址、南蔡村镇韩营村遗址、大良镇后营村遗址、东蒲洼街西梁庄遗址等,俱是战国时期的较大聚落。

附注

注释: ※明刀、尖首刀: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铸币。尖首刀,首部尖锐,面文多为记号和符号;明刀,战国时期燕国铸币,至今保存最多的一种刀币。面文“明”字,或释“易”、“偃”(燕)。背文复杂,有单字、字组和合文。 ※蠡测:蠡(lí),“蠡测海”的略语,比喻以浅见揣度。 ※饕餮:饕(tāo)餮(tie)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 ※瓦当:古代称瓦背上的滴水,即筒瓦之头。其上多有纹饰和文字。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