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武清县历代建置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武清县历代建置沿革
分类号: K928.2
页数: 2
页码: 9-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历史悠久,最早在新石器时期出现,距今约8000年左右。在古国和侯国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阶段,先后属于冀州、燕国等。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最终成为现今的天津市武清区。
关键词: 武清县 建置沿革

内容

在远古时期,北京曾称“幽都”或“幽州”,武清便隶属于“幽都”或“幽州”所指代的地域范围。大禹治水,天下分九州,武清属冀州,商、周两朝相沿。
  春秋战国时期,武清属燕国。燕国为北方强国,战国时期,燕国为“七雄”之一。燕昭王开拓北疆,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国所灭。
  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沿袭燕国设置的五郡,武清(泉州、雍奴二县)属右北平郡所辖。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全国设置十三州,武清(泉州、雍奴二县)属幽州渔阳郡。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武清(泉州、雍奴二县)属范阳郡。
  两晋(公元265年~420年),武清(泉州、雍奴二县)属渔阳郡。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武清(省泉州县入雍奴县)属渔阳郡。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开皇年间,武清(雍奴县)属幽州总管府;大业三年,改属涿郡。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武德初年,改郡为州,武清(雍奴县)属幽州总管府;贞观年间,全国划分十个道,雍奴县隶属河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雍奴县更名武清县,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后唐,武清县属卢龙节度使管辖;后晋天福初年,武清隶属幽州。天福三年,武清县被契丹部族占领。契丹族把幽州作为陪都,称南京。开泰元年,武清县属南京道析津府。
  辽保大二年(1122年),燕京被金军占领,辽亡。武清属金,仍属析津府。
  金天会元年(1123年),金兵退走,武清归宋,属燕山府。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打败宋军,改燕京为中都。武清再次入金。
  金贞佑二年(1214年),武清隶属中都路大兴府。
  元朝,太祖时(1206年~1228年),武清属燕京路大兴府;至元间(1264年~1295年),改燕京为中都路,又改为大都路,武清县属漷(huǒ)州。
  明朝(1368年~1644年),武清县隶属顺天府通州。
  清朝(1644年~1911年),沿袭明制,武清仍属顺天府通州;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天津州。八月又归顺天府通州;雍正八年(1730年),武清县东南一百四十余村划归天津县。
  民国(1912年~1949年),1912年武清县属京兆特区所辖。1928年蒋介石迁都南京,武清县改属河北省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武清县属河北省天津专署所辖。1973年武清县从河北省析出,隶属天津市。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改为天津市武清区。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