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专家吴毓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50
颗粒名称: 戏曲研究专家吴毓华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9
页码: 208-21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吴毓华是一位中国戏曲研究专家,在他25岁时参加了梅兰芳的追悼大会后,开始从事戏曲研究工作。他认为戏曲研究应该转向戏曲的艺术本体,并尝试将戏曲研究与广阔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吴毓华在戏曲研究领域中选择了戏曲美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他还发表了大量的专业论文和文艺评论,总计超过250余万字。
关键词: 戏曲 研究专家 吴毓华

内容

1961年8月10日上午,首都剧场举行了隆重的梅兰芳追悼大会,悼念一代戏剧宗师的离去;就在这一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吴毓华,满怀憧憬地走进了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大门,被分配至中国戏曲学院(即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哲学教员的他,前来报到参加工作。当时他只有25岁,但是他也感觉到所获知消息的巨大震撼力——“整幢大楼里空无一人,都去为梅院长送行。后来在传达室,我才知道了这个消息。”50年后的吴毓华先生依旧为这样一个巧合而感慨万分,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戏曲研究开始自觉地向戏曲的艺术本体转向,把研究的视野投向戏曲活动过的无限广阔的天地,探寻戏曲在我们民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吴毓华,天津武清曹子里乡朱家码头村人,出生于1937年。迄今为止,他已经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传统文化大观》中的“古典戏曲”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道德卷》中“艺术伦理学”部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京剧——京城戏曲文化的整合》(中国书店2002年版)等著作,以及《说唐三传》的校点整理(宝文堂书店1987年版)。他先后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发表了专业论文、文艺评论120余篇,总计超过250余万字。
  1962年的时候,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吴毓华来说,戏曲研究还是一片陌生的领域。虽然他由衷地热爱戏曲艺术,可是一旦真正加入到戏曲研究的行列中以后,选择能够适合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研究方向,对于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戏曲研究所实事求是良好学风的影响下,在前辈学者的启迪指导下,吴毓华最终选择了戏曲美学作为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戏曲美学当时是一个相当冷僻的字眼,更是一个冷寂的学科,他希冀用植根于本土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美学思想,去概括、总结戏曲美学。正当吴毓华准备潜心钻研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吴毓华随单位被下放到位于静海的“五七干校”,他的学术研究活动猝然终止。吴毓华回忆说:那时,我只能在空闲时间默默地背诵诗词,再就是深夜的时候,在没有人的地方,尝试着进行剧本创作,让自己的思维不至于因为体力劳动而陷入停顿状态。1978年,吴毓华被调入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即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他终于能够重新继续已经中断了十多年的学术研究工作了,它的主要研究成果都出自这个时期。他先后担任过戏曲研究所戏曲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学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1997年吴毓华退休后,依旧笔耕不辍,埋头于戏曲美学的研究天地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着戏曲美学基本问题的答案。
  从1979年开始,吴毓华全力以赴地投入了《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的编著中,无论是从资料搜集,或是从编辑整理的角度看,这都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所有的素材,都必须在资料室珍藏的各种戏曲刻本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细心抄录,认真比较对照,然后再反复校对、核实;而对已经到手的资料再进行筛选、整理,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吴毓华说:当这本书出版后,我甚至编辑了一本“草书汇”。因为大量古典剧作刻本中的序跋都是由草书写就的,为了保证原始文献的准确性,吴毓华不得不去向书法家请教,额外增加的工作量只好麻烦家人分担了。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家、资料室、家这两点一线间度过的。最终成书的时候,吴毓华抄录素材的稿纸,经过整理后摞起来足有1.3米高。作为一位学力基础扎实的学者,吴毓华先生当然清楚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的难度,为什么他还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呢?吴毓华认为:“历代戏曲著作的序、跋(还包括一些总评、题词、弁言、小引、凡例等),是研究戏曲史、戏曲理论,特别是戏曲理论批评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是戏曲理论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批资料,数量很大,又分散在数以千计的戏曲著作中,以至除了某些著名的篇目为学者们引用外,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理,致使这批资料长时间成为戏曲研究资料中的一个空缺。有如地下的宝藏没有被发掘,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序言》)经过吴毓华的一番苦工,有如吉光片羽散落在不同历史时代戏曲刻本中宝贵的文献资料,呈现出诱人的理论光泽。
  值得吴毓华欣慰的是,《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现在已经成为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手边一本很受重视的工具书。而通过两年多的钻研和思索,吴毓华对于戏曲美学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戏曲序跋实际是戏曲理论批评家争鸣的园地,是反映各个时期社会思潮、文艺思潮的一个重要侧面……沿着这些序跋写作的时间顺序,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不同理论倾向,摸索出我国戏曲美学思想的主干和一些最基本的发展脉络。”《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尤其重视从艺术运动的内在规律,客观地再现古典剧论的发展过程,通过其中极具学术价值的篇目的选择,不难感受到编著者力求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戏曲理论批评阶段性发展特色的苦心。吴毓华说:“我认为从事学术研究,首先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发现问题所在。另外,戏曲美学当时是研究中的盲点,缺乏足够的供研究者检索、使用的原始文献资料。如果我不去做这件工作,就无法使研究工作继续下去。”正是由于对戏曲艺术思想和古典哲学思想之间本质联系的透彻认识和深切理解,吴毓华的目光又投向了戏曲理论批评产生的广阔背景。
  吴毓华与隗芾两位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既是从古典哲学和文艺理论批评角度对《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的补充,又是对戏曲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古典剧论因为晚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古典诗论、乐论、文论乃至画论、书论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得到了传统艺术理论的滋养,古典剧论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作为研究者应该怎样面对这种情况呢?吴毓华又一次作出了费力不讨好的选择。“这种情况要求,理解和弄清古典戏曲美学的范畴和命题,必须首先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角度进行,弄清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特征,才可能正确理解戏曲美学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这些审美范畴和思想被引进戏曲中时,其内涵已经产生的变化,研究它们在戏曲审美方式所包含的特定意义,从而考察它们及其所构成的戏曲审美体系的独特之点。”(《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序言》)该书以戏曲本体论、戏曲社会学和戏曲心理学作为古典戏曲美学的基本构成,选录的典籍文献资料上迄远古,下至“五四”,以戏曲美学思想的发展为主干,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儒、道、吏、杂家的哲学思想到历朝历代的乐论、文论、诗论、画论、书论等无不包含其中。借助编著者的逻辑思维,历代宛若明珠般的美学论述,被完整有序地编织串联起来,意象、意境、神、形、虚、实等审美范畴如何出现,在古典剧论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道、理、神、气等审美范畴怎样从哲学向审美延伸,进而影响到古典戏曲美学中审美原则的确立,都显示出清晰的发展轨迹。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总结,吴毓华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古典戏曲美学的基本原则是美与善的统一;戏曲艺术的基本审美境界是情境合一;古典戏曲美学以意象论为基本的创作论;古典戏曲重技艺、贵神奇的审美追求。尽管有学者曾经有过近似的论述,但是由于吴毓华的论点,有如此充分和坚实的论据支持,他的观点就显示出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思辨色彩。
  所谓“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踏实、认真的研究态度,坚持把学术研究的基础建筑在可信的文献资料之上的严谨学术作风,是吴毓华在古代戏曲美学资料的浩瀚烟海中的赏析和遨游,有了如此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坚实的学术功力,当吴毓华出版理论专著《古代戏曲美学史》的时候,并没有让人感到诧异。《古代戏曲美学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八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戏曲史论丛书”中的一种推出的,这是一部“研究古代戏曲中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研究古人对戏曲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的规律性”的戏曲研究开拓之作,此前戏曲美学的专史尚未有过其创作难度不问可知。在无先例、无范本的情况下,吴毓华又一次开始了艰难的学术跋涉。从事理论研究,首先需要把研究成果建立在大量详实准确的资料基础之上;而在学识研究中,一般认为“论从史出”,既然是《古代戏曲美学史》,就必然要求作者鲜明地反映出自己经得起学界同仁和读者推敲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古代戏曲美学,以儒家美学思想为核心,从道德走向审美,实现人人合一和天人合一。这种审美思想的核心范畴,便是提倡‘中和之美’,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或者说以中和之美为戏曲的审美标准与冲突中和之美的矛盾,贯穿于古代戏曲美学发展历程的始终,”(《古代戏曲美学史·古代戏曲美学的终结》)以“中和之美”这一古代戏曲审美思想的核心范畴为基点,吴毓华对古代戏曲美学思想体系的草创、初兴、架构和完成进行了宏观描述;对元、明、清三代戏曲美学发展的思想特点、时代特色、审美特征作出了取舍得当的介绍和评述;对重要的戏曲美学思潮和学说着重予以论述和评价;其研究视野扩展到戏曲的结构美学、音乐美学、表演美学、创作美学、人物美学等诸多领域,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代戏曲美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可以说《古代戏曲美学史》的完成,正是得力于吴毓华长期致力于第一手研究资料的搜集、重视对文献资料融会贯通的结果。如果没有吴毓华身后的逻辑思维基本功力,也很难实现对这些原初材料的重新认识、解释,并对从中总结、归纳出的带有规律性、普遍性问题作出理论阐述,也可以说,《古代戏曲美学史》是吴毓华在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和《古代戏曲美学资料集》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观点和理论见解的全面深化和条理化、系统化。
  在理论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吴毓华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他总是希望尽量使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在《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道德卷》中,担当了编委工作,承担“艺术伦理学”部分的编撰任务,虽然对他的研究方向而言,这又是一次挑战,可是凭借着扎实的学术素养和踏实的学风,以及多年来对研究资料积累和把握的能力,吴毓华还是按时完成了写作任务。这是一次对“艺术伦理学”这门学科规范化、系统化的架构。吴毓华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无论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担当授课老师,还是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进行教学工作,他都把踏实认真的学风和自己的学术见解及思索带进了课堂,由于他的讲课经常结合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讲授内容脉络清晰、详略得当,结合实际,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退休后由于糖尿病的严重困扰,身体状况已经很难再允许他每天从事较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可是2002年,吴毓华还是耐心地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共同完成了《京剧——京城戏曲文化的整合》一书。
  在这本书中,吴毓华对京剧的美学气质和特色的形成,从文化整合的全新视角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严格的社会分层是京城社会的重要特征,京城文化也因之由宫廷贵族、士大夫阶层和普通市民三个层次的三种文化构成。这种文化构成,使京城文化具有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民间俗文化的强烈对比和反差,具有大雅和大俗的强烈对比和反差。正是这三种文化的凝聚和整合,塑造了京城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面貌,也塑造了京剧艺术,”(《京剧——京城戏曲文化的整合》)对京剧的形成以及京剧美学品味和审美特色的形成,吴毓华概括为宫廷文化对京剧的影响;精英文化对京剧的淘洗;平民文化对京剧的促进的合力作用,正是在京城文化宏大的背景下,三种文化才得以交互碰撞、交融、包容,铸就了京剧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文化整合的观念并不是吴毓华的创造,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迪克特女士就曾经说过:“整体并非仅是其所有的部分的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的排列和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实体的结果。黑色火药并非仅是硫、炭、硝的总和,即使对这三种元素各自在自然界中所取的一切形式都具有知识也无法证明黑色火药的性质。新的潜能是在作为结果的混合物中才有的,却不曾在各种元素中出现。”但是,像吴毓华这样,从京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京剧,思考京剧形成在艺术形态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的学者并不多见。以此为切入点,吴毓华对京剧发展的三次高峰期的出现,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宗师的崛起,进行了旁征博引言之有据的分析和论证。《京剧——京城戏曲文化的整合》虽然只是一本介绍与普及京剧知识,面向一般青年读者的读物,但是,由于吴毓华对三种文化精到的比较、分析,对三种文化相互之间本质的区别,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排斥的描绘及阐述,三种文化在京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怎样发挥其各自的影响,在锻造京剧美学品格进程中如何发挥并完成文化整合作用的论述和论证,使本书具有了相当的学术价值,也从一个以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京华气韵和京都历史对京剧形成的深远影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和解释。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吴毓华学术研究活动的轨迹,使我们对学者应该所具有的修养和风范有了具体而真切的形象认识。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毓华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程长庚
相关人物
谭鑫培
相关人物
本迪克特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961年8月10日...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曹子里乡
相关地名
朱家码头村
相关地名
静海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