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39
颗粒名称: 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7
页码: 172-178
摘要: 本文讲述了赵燕侠是一位京剧旦角演员,14岁时向诸茹香拜师学艺,后在京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并与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马连良等名家联袂演出。她的代表剧目包括《红娘》、《玉堂春》、《荀灌娘》等,她的表演风格在继承荀派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她多次与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关键词: 京剧 艺术家 赵燕侠

内容

赵燕侠,女,1928年出生,京剧旦角演员。祖籍武清曹子里乡大三庄村。
  自幼在父母督导下练功学艺,7岁随父赵筱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14岁在北京向诸茹香拜师学艺。后先后拜李凌枫、荀慧生、褚玉香、何佩华等名家为师学习青衣、花旦,学习了王、荀、梅派的艺术特点。15岁演出《十三妹》(与侯喜瑞合演)、《大英杰列》,开始在京剧舞台崭露头角,并与前辈名家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马连良等联袂演出《武家坡》、《二进宫》、《霸王别姬》、《坐楼杀惜》(与杨宝森合演)等剧目。
  1947年,19岁的赵燕侠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由她担任主演的《红娘》、《玉堂春》、《荀灌娘》等在继承荀派风格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燕鸣社”改名“燕鸣京剧团”,后于1961年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任副团长,多次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赵燕侠经常在《白蛇传》、《红梅阁》、《碧波仙子》等剧中唱大轴。1964年,赵燕侠主演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即《沙家浜》,成功塑造了阿庆嫂的艺术形象,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革命内容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文革中,由于她为人正直,遭受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剥夺演出权利达十年之久。
  1979年,北京京剧团恢复,赵燕侠任一团团长,并于198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着力培养青年演员,大胆进行艺术团体的改革。
  赵燕侠常演剧目有《辛安驿》、《白蛇传》、《玉堂春》、《红梅阁》、《碧波仙子》等。
  她戏路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做戏洒脱,唱腔悠扬婉转,节奏鲜明,她结合个人条件,大胆突破,念白清脆甜亮,咬字清晰,为业内外行家所称道。
  著述有《燕舞梨园》、《我的舞台生涯》或名《我的舞台艺术》等。
  偶遇恩师
  赵燕侠14岁那年,家住北平菜市口附近的西砖胡同,她每天下午跟父亲去珠市口开明戏院唱戏,步行路经虎仿桥时,总看见卖烤白薯的炉桶边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等日落西山烤白薯收摊时,卖主就把未售完而剩余下的几块白薯送给他吃。每当此时,他总是喜笑颜开,吃完白薯便自我陶醉地唱几句京剧,而且唱得有板有眼,韵味儿十足。为此引起赵燕侠的好奇和注意。一天,赵燕侠试探地问他:“老伯,您会唱京戏吗?”他点点头。又问:“我跟您学戏行吗?”老人愣了片刻后回答道:“孩子,我唱了一辈子戏,早先与梅兰芳同台当配角多年,也算是大红大紫过一阵子,如今老了落得这个地步,你还要学这一行?”赵燕侠天真而执著地告诉他:“我喜欢这个职业。”并问老伯尊姓大名,老人告诉她,自己名叫诸茹香,是唱旦角的。燕侠一听喜出望外,回家后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父母一听原来是久享盛名的诸先生,既同情又欣喜。第二天,经父亲与诸茹香恳商后,诸慨然应允收赵燕侠为徒,并约定“穷师收穷徒”,既不写“字据”也不宴宾朋,在赵燕侠家中吃顿便饭,就这样,诸茹香成了赵燕侠的第一位恩师(开蒙老师)。拜师后,诸先生爱徒如子,倾囊相教,赵燕侠尊师如父,勤学苦练,终使诸茹香老人一生精修苦研、日积月累,从而形成和积累的艺术成就与经验后继有人,也使赵燕侠醍醐灌顶,从而为后来出名成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燕侠是当今京剧界硕果仅存的、独自挑班唱戏15年,始终保持高票房收入的老一级演员(当时一级演员在中国京剧院两人,北京京剧团五人);又是当今舞台上唯一没有用过小话筒,不用字幕也能让观众听清楚唱念的京剧演员;更是京剧舞台上唯一自成一派的、只挂头牌,从不挂二牌的女演员。我想,在京剧日渐式微的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位曾经创造京剧真正辉煌历程的老人不无裨益。
  十五岁“挑帘红”
  1943年6月,15岁的赵燕侠在北京中和戏院第一次正式登台主演《十三妹》,演员无名,戏院怕赔钱,让她买二百张红票,二十个包厢,结果一炮而红。上海戏院老板当即送来约金,后又提出把赵燕侠“一次买断”,可至一鸣惊人。第二天主演《大英杰烈》上座七成,第三天主演《翠屏山》客满,后与金少山合演《霸王别姬》,与谭富英合演《桑园会》、《二进宫》,与杨宝森合演《武家坡》,与叶盛章合演《女起解》,与李少春合演《武松与潘金莲》。独自挑班“燕鸣京剧团”后,票房收入始终居高不下,在上世纪50年代,除去各种开销,她个人每场收入八百元。因为她的私营剧团收入超过国营剧团,从上海开始对她展开全国性的批判,指责她的《玉堂春》黄色、庸俗、下流。但是她反而创造了在上海一个剧场连演45场《玉堂春》,场场爆满的纪录。后从南昌开始禁演,封杀她。不久,刚刚从国外归来的画家吴冠中看到批判文章,便到剧场看个究竟,结果反成了赵老的戏迷,“只要有赵燕侠的戏,场场都看”。后来陈毅元帅看了赵燕侠的戏,到后台称赞她完全可以自成一派。周恩来总理看了赵老的《玉堂春》说:“这不就是中国的《复活》吗!”从此赵燕侠成了中南海舞会的主要演员,理由是赵燕侠的唱念听得清楚,有功夫。
  1960年,赵燕侠剧团集体加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并列五大头牌和五大团长。从此他们互相捧着唱,轮流着给赵燕侠唱开场戏,赵老也给他们唱开场戏。首都观众不会忘记,赵老以北京京剧团的名义于1960年11月18日在天桥剧场第一次公演,德高望重的谭富英以《晋楚交兵》唱开场,赵燕侠以《辛安驿》演大轴,年仅32岁。
  “毛衣”事件
  提到赵老师,人们就会想到“毛衣事件”。“文革”中有人说江青送她毛衣,她竟然不穿,甚至摔在一边,嫌脏,真是罪大恶极,因此全国共讨之。“文革”后,人们说她不穿江青送的毛衣,不愧反江青的先锋。赵老说,“我没有反对过江青,我哪里有那么高的觉悟,敢反江青?不过我就是有点看不惯她的作风,想躲着她。”原来在1963年江青就开始把她请到中南海丰泽园家中吃饭,称她是多年来在全国物色到的最有创造力、能演现代戏的演员。从此让赵老经常陪她看戏、看电影。有时还会剥一块糖,亲手放到她嘴里。而赵老没有陪别人看戏的耐心。经常是以上厕所为由溜之大吉。不久,江青找来《沙家浜》的剧本,当时叫《地下联络站》让她演阿庆嫂。首演失败后江青很失望,就到上海去了。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请来上海沪剧团帮助他们排练获得成功。因事先没有通知江青,使江青恼羞成怒。有一天,刘主席认为她演的老板娘太正经,缺乏地下斗争经验。事后江青问赵老:“他(指少奇同志)跟你说什么了?”赵老如实回答:“主席说我演的阿庆嫂不像……”一句话没有说完,江青瞪大眼睛说:“什么主席,说清楚是你们主席,还是我们主席?”赵老当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后来江青传达毛主席指示,把这出戏由歌颂地下党斗争改成以歌颂武装斗争为主,赵老怎能知道这出戏的后面是两条路线,两个主席在斗争。直到刘少奇被打倒,赵老才恍然大悟。尽管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公开点名称赵燕侠是反革命黑帮,与“三旧”勾结起来迫害她的身心健康,必须要彻底打倒再踏上一只脚,叫赵燕侠永世不得翻身。从此对她武斗,抄家,使一家四口流浪街头,还把她的丈夫张钊关进监狱。当《沙家浜》要拍摄电影时,江青知道青年演员不行,立即把赵老解放,说她对样板戏有功,让她秘密辅导青年演员。辅导后又立即给她戴上了“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强迫劳改。直到毛主席要赵老拍摄电影《红娘》才使她离开干校。可是赵老至今仍说:“江青当时送我毛衣并无恶意,但是我比江青胖,怕给她的毛衣撑坏了,所以没有穿。”对江青排演的样板戏,赵老是最大受害者,但是她说:“平心而论,江青还是懂艺术的。”
  出“荀”入“赵”
  现在的京剧演员每演一出戏总是要遵循某一流派,而在赵老的艺术生涯中,她演的荀(慧生)派戏由多到少,由少到无,自己的独创剧目却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最后形成赵派,蔚然成风。周总理要她排演《白蛇传》,现成的作品到处都有,她不愿意吃别人的剩饭,立志排出自己的《白蛇传》,结果独树一帜,流传日广。她说:“荀派好,你学得再像也是模仿,也不是自己在演戏。临帖重要,但不能一辈子只临帖。”她就是这样“出荀入赵”,成为京剧女演员中唯一的流派创造者。
  “文革”后,她排演并主演了全国第一出新编京剧《闯王旗》。为改变剧团少演少赔、多演多赔的现象,她率先成立改革试点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扭亏为盈,减轻了国家负担。虽然得到文化部长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只因与现行体制相悖,伤及机关大锅饭的利益,最后被迫解散,以失败告终。饱经江青迫害的赵燕侠多么希望好好演戏,报答党和人民啊,可是她却被迫提前退休了,多少演出合同变成了废纸。她忘不了,她每到一地演出,首先看到的是观众在五天前就带着被褥连夜排队买票的情景,所以她希望在被迫退休前组织一场告别舞台的演出,某剧院领导说:“这么多人要退休,都搞告别演出,搞得过来吗?”眼看一个曾经每年上缴高额利润的京剧院,现在却靠国家上千万经费养活,过去演戏赚钱,赚大钱,现在却要花钱唱戏,动辄数百万。排演了那么多新戏,却没有一出能够流传下来,80多岁的赵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传承人,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1982年8月,陆定一同志为赵燕侠寄赠五言诗一首“梨园世家女,苦练艺超人。义侠十三妹,冤狱玉堂春。此身无媚骨,不屑伍奸嚣。塑造阿庆嫂,京剧天地心。”短短40个字,概括了赵燕侠的艺术生涯和刚毅品格。
  书法家刘海粟先生88岁那年为赵燕侠所题“赵燕侠骨,艺峰雪莲”八个大字,这是对赵燕侠艺术和人生最贴切最生动的写照。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燕侠
相关人物
赵筱楼
相关人物
李凌枫
相关人物
荀慧生
相关人物
褚玉香
相关人物
何佩华
相关人物
侯喜瑞
相关人物
金少山
相关人物
谭富英
相关人物
杨宝森
相关人物
马连良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梅兰芳
相关人物
诸茹香
相关人物
叶盛章
相关人物
李少春
相关人物
吴冠中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张君秋
相关人物
江青
相关人物
彭真
相关人物
张钊
相关人物
陆定一
相关人物
刘海粟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曹子里乡
相关地名
大三庄村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汉口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西山区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