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琴师李景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016
颗粒名称: 老琴师李景山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3
页码: 71-73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景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弦师,从小对音乐产生兴趣。他曾与刘文斌合作,在村里和周边村镇演出,最终来到天津卫。经过磨砺,刘文斌的京东大鼓在天津走红,而李景山的伴奏技艺也得到磨炼。他习艺、作艺全凭自己的爱好、悟性和韧性,且能托腔保调,弹奏技巧尤有独到之处,还自创了“跪弦”绝活。他为人随和,可在伴奏上毫不含糊,甚至在演出中能为刘文斌保驾护航。李景山病故后,刘文斌也退出舞台不再演唱了。虽然其后代没有继承他的技艺,但他的影响仍然深远。
关键词: 京东 琴师 李景山

内容

京东大鼓被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文斌先生对这一曲种的贡献毋庸再述。但红花还得绿叶配,弦师李景山先生同样功不可没。
  李景山先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在直隶武清县大黄堡村,世代务农。大黄堡十年九涝,家里人口多,有哥哥景美、景清和四个姐妹。李景山因出天花致残,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差,身体很弱。自小听说过张瘸老的故事,又看到残疾人能以说书唱曲求生,“为人生在世上,凡事不得不学,……有一随身之宝,走遍天下为高……艺不压身……”,这些对他影响很大,深知要活下去就得有一技之长,决心练三弦。十五六岁上李景山借了一把破弦子来练,后来父亲给买了一把,成天苦练。手边没弦子就弹衣角,捻豆粒,整天琢磨。李景山先生是自学成才,小时候因个子矮够不着弦子的上把,便把弦子挂在窗户棱儿上练习。冬天,到村外高家坟地去练,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功夫。
  李景山听说宝坻黄花淀有个刘存有也就是后来的刘文斌能唱两口大鼓书,托人联系就接上茬了。两人合作,在村里唱,到周边村镇唱,又一起去闯北口。最后来到天津卫这个大码头,经过一番磨砺,刘文斌的京东大鼓在天津走红,频繁的演出更磨炼了李景山的伴奏技艺。他没有师父,也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习艺、作艺全凭自己的爱好、悟性和韧性。他大胆改进弹弦的指甲,将山羊骨头打磨成型,弹起来更清脆,悦耳动听。他的三弦弹奏得快、稳、准、活,且能托腔保调,弹奏技巧尤有独到之处,粘连扳扣无一不精,还自创了“跪弦”:右手拇指食指弹拨,中指无名指跪在弦上,用手指的皮肉蹭弦。他用三弦仿拉演唱也惟妙惟肖。尤其是李先生独创的跪弦弹奏“学舌”绝活,很多“粉丝”多次听到他在刘先生开唱前用三弦仿弹笙管笛箫锣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合奏以及动物家禽的鸣叫,很受听众欣赏,真是神乎其技,观众使劲叫好。李景山先生为人随和,可在伴奏上毫不含糊,用刘先生的话说:“傻样(李先生的外号)那手真叫行,碰上大段像大西厢、韩湘子上寿,一唱就是四五十分钟,手不软。”一次三弦的二弦断了,他硬给顶了下来,不洒汤不漏水,还落了好。
  给刘先生弹弦子不易。刘先生当年拜师为的是有个门户,没有跟师父一板一眼地学,他的唱也全凭自己在实践中琢磨、发挥,个性的东西很多,弦师摸不透不行。但是刘、李二位配合默契,十分融洽,真正是珠联璧合。刘先生的唱片都是李景山先生的弦。灌唱片时,李先生竟把两张椅子摞起来坐在上边弹。
  他在高处伴奏,刘先生在下边唱,音色效果非常好。刘先生晚年在茶楼演出,一场唱两个半小时很累,曾半开玩笑地对李先生说:我就盼你小子死了,你死了我就不唱了!言外之意其实是没有李景山他就唱不了。偶尔也用过别人,可一换弦师听众就见少,李景山一上,茶楼外头就排队。难怪常说“三分唱七分弹”,这就是伴奏的分量。
  新中国成立前,李景山先生虽有一身绝技,生活还是十分困难,有时弹弦拉擂琴,沿街卖糖添补生活,积劳成疾,哮喘病严重。1958年在鸟市演出,这天李先生没到,刘老很着急,让人去接他,此人由东北角坐电车到西南角下车后一路小跑,到了南大道白房子胡同益友里八号李先生家,和他老伴搀着他上了三轮车,才蹬了几步,喘病加重,只好下车回家。第二天刘先生请别人伴奏,唱了一天也累病了。转年李景山先生病故,这一年是1960年。刘老师在幼年时就与李景山搭伴演唱,几十年来没有分开过,因李景山先生病故,刘文斌也就退出舞台不再演唱了。真应了刘先生那句玩笑话了。
  李景山先生用一把三弦,将刘文斌的演唱托保、映衬到极致,成就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他的四子三女,都没继承他的技艺,重孙李美怡继承了其祖的音乐细胞,成为空政的歌唱演员。传人只有邢安,还回了武清务农。但现在所有京东大鼓的伴奏,无论弦师技艺高低,都还是按照他的规范,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知识出处

梨园名伶武清人

《梨园名伶武清人》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梨园名伶武清人》是继《英才风采》后,记录武清文化艺术精英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它辑录了一百多年在梨园界享负盛名的几十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他们不但书写了浓重的人生历程,极大提升了武清的文化形象,而且为我国文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国戏曲发展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闪光的名字。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景山
相关人物
刘文斌
相关人物
李景美
相关人物
李景清
相关人物
李美怡
相关人物
邢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大黄堡村
相关地名
宝坻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