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3205
颗粒名称: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7
页码: 205-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的文化发情况,其中包含北方经济时报社、泰达有线电视台、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等。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文化

内容

概述
  2006年,开发区拥有区级图书馆1个,文化设施23处,计3617.5平方米;社区文化团队23支,体育团队19支,社区级文体队员679人,文化、新闻出版机构130家。
  泰达有线电视平均每日播出自办节目28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40分钟;有线电视用户2.5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91万户。北方经济时报全年出版报纸147期,1604版。2006年末,泰达图书馆馆藏图书52万册,其中,电子出版物25万册,全年累计接待读者103万人次,借阅图书19.62万册次。泰达档案馆档案借阅利用0.13万人次,保存档案资料35万册。开展“魅力泰达”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区域文化氛围,区域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全民健身场所17个。老龄事业、民族和宗教、退伍军人安置等工作顺利推进。
  (罗岩)
  北方经济时报社
  〔简述〕 《北方经济时报》以宣传滨海新区,宣传开发区、保税区为宗旨。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加强滨海新区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及时宣传、推介滨海新区。加大对开发区、保税区中心工作宣传力度,涉及领域广,报道质量高,全面展示两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建设成果。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注重队伍建设,加快和谐报社建设,克服经营困难,推动报社稳步发展。
  (陈青松)
  〔新闻宣传重点〕 宣传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出国务院20号文件专题报道、温家宝总理考察滨海新区一周年深度报道、邓小平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20周年纪念特刊、“对接滨海—环渤海行”大型系列报道等有深度、有力度、有影响的报道。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报纸搭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民、企业与企业、市民与市民之间桥梁。宣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舆论氛围,倡导良好风气。2006年5月,发出“争做新区文明人倡议书”,营造谴责不文明行为、争做新区文明人的舆论态势。宣传两区工委组织开展的“三创”大讨论活动,弘扬“锐意创新、艰苦创业、争创一流”泰达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动力,明确奋斗目标。
  2006年,《北方经济时报》新闻报道得到市新闻出版局的肯定,该局在《天津出版物审读与管理》上刊发文章指出:“《北方经济时报》无论是动态报道还是回顾总结,均有声势、有规模,都在鼓实劲,给人们鼓舞和力量,给人以信心,这是弘扬主旋律的具体体现。”
  (陈青松)
  〔报社经营状况〕 2006年,滨海新区发行市场、广告市场竞争激烈。经全社员工努力,基本完成经营指标。2006年报纸订阅量、零售量比2005年有所增加,集团订户增量较快,首次与天津港、东丽区、津南区等单位在报纸发行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增强区内覆盖密度,扩大区外辐射范围。报社领导班子带领全社人员积极创收,推出专刊专版,刊登工商公告,增加收入,减轻压力,确保报社正常运转。
  (陈青松)
  〔内部建设〕 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报社党支部围绕报社工作任务和目标,探索创新党员管理新路子,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把支部活动与全面完成报社任务、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弘扬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报社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开展“三创”大讨论活动,明确发展方向,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促进报社更快发展,员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整个队伍得到锻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增强报社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
  (陈青松)
  〔报社获奖情况〕 2006年,市委宣传部、市记协组织新闻奖评选,报社有7件新闻作品获奖,获奖级别和数量都获历史性突破。刘莹清采写、吴宝良编辑的《滨海新区:“中国设计”新起点》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二等奖,冯伟编辑的版面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报纸版面奖二等奖,张泓采写、吴宝良编辑的《中小科企成长之困》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三等奖,胡晓春拍摄的《欧洲古典乐魅力现滨海》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新闻摄影奖三等奖,王贵民编辑的2005年3月7日第3版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报纸版面奖三等奖,陈丽伟采写编辑的《雪舞的时节深深的思念》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三等奖,樊本川创作、冯雅滨编辑的漫画《现代私塾》获2005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漫画作品奖三等奖。在“三创”大讨论活动中,报社记者部被评为先进集体,记者刘莹清被评为先进个人。
  (陈青松)
  泰达有线电视台
  〔简述〕 2006年,以“艰苦创业、锐意创新,争创一流”精神为动力,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提升节目制作水准,实现网络整合,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打造三个平台(节目内容平台、服务平台、网络传输平台),创新两个机制(用工新机制、广告新机制),夯实两个基础(法制基础、自身建设基础),提升广电发展整体水平。全年实现广告收入150万元。开播第二频道,自办节目由4档增至10档。网络公司完成850万元网络建设任务和197.4万元单向机顶盒投资规模。落实管委会6120万元土地与房产和5000万元现金增资注册变更,泰达广电总资产规模达20187.29万元。
  (张岩)
  〔机构调整〕 开发区广播电视网络整合改制,原隶属于泰达电视台的网络部、播控部和用户服务部等3部门划拨泰达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8名工作人员被派到网络公司从事网络建设、安全播出、维护和用户服务工作。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有线电视台成为承担宣传任务和节目制作的播出机构,实现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和节目制作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增加广告和网络经营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张岩)
  〔采用用人新机制〕 经开发区管委会同意,编委办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9名聘用制工作人员,其工资福利来源于广告收入。新招聘人员年轻、学历高、专业对口,经过岗前培训和上岗实习,大多成为业务骨干,为泰达广电事业增添活力。
  (张岩)
  〔落实数字电视改造工程〕 作为开发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后续工程,自2006年5月23日始,按计划、有组织关闭开发区模拟电视信号。至年底,全区16437户居民用户以及305家集团用户实现数字电视转换,小区机顶盒发放率超过95%。
  (张岩)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准备〕 2006年9月始,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准备工作。制定《ISO9001认证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表》,成立认证工作领导组、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年内,完成组织动员、意识培训、现有体系评估和体系设计等工作。
  (张岩)
  〔成功推出新栏目〕 2006年6月19日,开播泰达有线电视台第二个自办频道——服务娱乐频道。全年播出热门电视剧16部;自制栏目《食在泰达》播出18期,总时长360分钟;《大片连着看》共播出14期计28部电影,总时长2400余分钟;《经典电影回顾》播出7部电影,总时长近600分钟。一频道新增自制栏目《滨海读报》,播出21期,总时长210分钟;《滨海大讲堂》播出5期,总时长150分钟。
  (张岩)
  〔承办魅力童星大赛〕 在两区工委组织的“魅力泰达”群众性文化活动中,电视台和团工委联合主办子项目“魅力童星”大赛并全程策划、拍摄海选、复赛、决赛。共播出《魅力原生态》45期、《魅力精彩秀》12期,总时长20余小时。是为首次主办全区大型活动,首次租借转播车进行全程录播,首次编导、录制娱乐综艺类节目,首次长时间连续播出自办节目。
  (张岩)
  〔拍摄专题片〕 2006年7月,摄制完成反映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电视专题片《大格局》。《大格局》以展现滨海新区建设发展历史进程、资源优势、交通网络、产业基础、技术和智力支撑等优越条件为主要内容,体现新区立足时代潮头、改变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发展趋势。有线电视台承担该片20000套中文版、1000套英文版、2000套中日韩三国语言版光盘的印制发行工作。邓小平为开发区题词20周年之际,拍摄全面反映开发区人在邓小平题词精神鼓舞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使开发区从一片盐碱荒滩变成现代化新城的宏伟画卷,是教育开发区新老职工艰苦创业,再立新功的好教材。在商务部举办的纪念邓小平题词20周年活动中,作为大会纪念品赠送给全国各开发区代表。
  (张岩)
  〔网络公司运营进入正轨〕 泰达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系开发区国有资产公司和投资公司共同投资注册,并投资入股天津市广电网络公司,承担区域广电网络建设、维护、服务、管理的专营企业。年内完成二次注册资本变更,公司总资产达12310.4万元;年底完成三次注册资产变更,总资产达1.73亿元。网络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方式运作,实现年收视费收入699万元,小区有线电视建设费收入271万元,其他收入330万元,总计1300万元。
  (张岩)
  〔获奖作品〕 《大格局》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片十优作品;《一个共产党员的爱——刘晓程》获天津市2005年度区县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短纪录片节目类评选一等奖;《盗贼胆太大白日敢砸车》获天津市2005年度区县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短消息节目类评选三等奖;《清源电动车出口美国》获天津市2005年度区县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节目类评选三等奖;《忠诚党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获天津市2005年度区县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类评选三等奖;《法在身边——还生活一片宁静》获天津市2005年度优秀播音主持作品奖评选三等奖;《论新闻的讲述性》获天津市2005年度天津市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主持论文评选三等奖。
  (张岩)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简述〕 2006年,入藏中外文图书、报刊及音像资料244619册,电子图书165268册,累计文献馆藏量达52余万册;完成城建档案正式验收合格并接收进馆150项工程,总计5862卷;年度累计定购数据库16个,累计可用数据库资源29个,全部电子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馆外远程使用;馆藏档案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年末有27个全宗单位档案17040卷;寄存档案34万卷。与天津市少儿图书馆实现图书共享合作,使图书馆成为天津市少儿图书馆分馆之一;与全国40余家公共图书馆实现网上联合参考咨询,通过网络为全国各地用户提供实时在线咨询服务;对分馆建设及与天津市图书馆资源共享做了有益尝试。至年末,累计办理借书证5824个,接待阅览1144424人次。外借图书156600人次,316145册次,为社区分馆累计借阅图书1600余册。先后举办各种专题书展和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利用现有条件为广大读者开设英语角、免费电脑培训、免费电影、免费上网等活动,打造“小志愿者”少儿读者活动品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累计提供各类文献3万余篇,电子图书阅览近10万册次。开辟电子资源远程检索使用服务、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及科技查新服务等高端信息服务手段,成为全国开发区和天津市唯一可以提供此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档案馆。
  推动全区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电子文件处理中心”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8月,被文化部评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南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签署《教学实习基地协议》,承办“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实现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的社会职能。进行馆员队伍教育培训,先后组织、选派20余人赴新加坡、香港、北京、天津、深圳、科技部、南开大学等地区与单位学习培训,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编印具有本馆特色的VIS手册,加强网站建设。全年接待参观、调研人员4890人次,网站访问量累计达190余万人次。
  (李晓民 王维兰)
  〔电子文件处理中心项目〕 2006年末,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承担的国家档案局“天津开发区电子文件处理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成果验收,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并获国家档案局2006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李翠绵)
  〔获部级先进单位称号〕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开馆3年来,坚持搭建平台、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办馆宗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开展业务建设,为读者营造舒适、安静、休闲的阅读环境。重视分馆建设,送书到社区、部队。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支持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工作。培养儿童热爱图书馆,热爱图书,为区内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社会效益显著。2006年8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
  (李晓民)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
  为创新档案工作发展模式,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档案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2006年12月3日,由中国档案学会、市档案局和开发区主办,市档案学会、泰达图书馆档案馆承办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公共档案馆建设高层论坛”在开发区举行。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和山东、辽宁、河北、北京、广东、上海、重庆等省市档案部门负责人及天津档案系统150余人出席会议。
  (李晓民)
  〔信息服务及教学实习基地合作〕 2006年11月24日,泰达图书馆档案馆与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合作签字仪式在开发区举行。此次推出的科技查新服务,填补了中国开发区科技查新服务空白,“泰达图书馆”成为天津市唯一可提供科技查新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此项业务的开展,每年可为1000余家企业及科研单位提供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等近百个项目的高技术服务,为申请者做出客观评价依据。帮助降低查新成本、提高查新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利用现有资源和现代化设施,为南开大学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提供平台,成为南开大学教学与实践第二课堂。
  (侯雅楠)
  〔接待中外客人逾4万人次〕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的建筑造型独特,地理位置优越,馆藏资源丰富、阅览环境舒适,硬件设施现代化,实行以人为本的开放与服务,成为开发区信息、文化服务中心和休闲、观光好去处,吸引中外客人前来参观、考察、交流、访问。至2006年末,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客人4万余人次。
  (李晓民)
  文体活动
  〔泰达少儿艺术培训中心成立〕 美国AXL国际乐器有限公司总裁捐赠世界级乐器,支持幼教中心三园一院走专业艺术教育之路。经协商,幼教中心与美国AXL国际乐器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泰达少儿艺术培训中心”,泰达一幼为钢琴教学培训基地,泰达二幼为爵士鼓教学培训基地,泰达三幼为形体芭蕾培训基地。幼教中心邀请上海爵士鼓协会会长在二幼举办爵士鼓说明会,对爵士鼓学习有兴趣的孩子与家长参加会议。培训班由天津交响乐团爵士鼓专业鼓手授课。经过培训,选拔幼儿参加全国爵士鼓演奏比赛,并参加全国爵士鼓演奏技能考级。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泰达老人杯摄影艺术展〕 2006年12月26日,由市老年摄影艺术研究会、开发区老年人协会、开发区保税区摄影协会、泰达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泰达老人杯—天津市第七届老年摄影艺术展”在泰达图书馆开幕,展出作品400余件。来自两区各界的老年朋友300余人出席影展开幕式。此次摄影艺术展内容广泛,题材丰富,主题鲜明,风格多样。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国际学校双语高中举办文化艺术节〕 2006年12月22日,国际学校双语高中首届文化艺术节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艺术展主要有古筝、萨克斯、手风琴等乐器演奏,舞蹈、独唱、合唱及相声、快板演出。此次艺术节从策划到组织、从节目排练到服装道具,全程由学生安排实施,教师只作为助手帮助协调。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天津科大材料学院举办手工艺品大赛〕 天津科大材料学院与化学工程学院举办“南大科达杯”环保手工艺品大赛。此次活动面向泰达校区全体学生宿舍,鼓励同学厉行节约,保护环境,发挥聪明才智,将生活中的“垃圾”重复利用。30余个宿舍、40多件自创主题作品参赛。参赛选手将旧报纸、易拉罐、礼品包装纸、丝带等废旧物品制作成手工艺品、美术作品、生活用品。11月15日,进入作品展示阶段,评选出前10名宿舍进入决赛。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一中第八届校园艺术节〕 2006年9月,开发区第一中学举办第八届校园艺术节 “发现”校园歌手大赛。至11月17日进入总决赛。比赛分为六、七年级,八、九年级和高中三个赛区,报名人数逾500人,分别产生分赛区10强,最后进入总决赛。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外来工举办“三月三”风筝会”〕 4月31日,天江公寓举办外来工“三月三风筝会”,来自各公寓的近百名青工代表参加。参赛风筝由外来工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尾部系有各色布标,宣传“争做文明泰达人”。风筝会系开发区“欢乐31,社区总动员”活动组成部分。活动旨在增强公寓社区凝聚力,给外来工提供交流、沟通平台,活跃业余生活,构建和谐区域。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举办中小学生诗歌朗诵赛〕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际,开发区举办“党在我心中”中小学诗歌朗诵会。2006年4月22日,比赛在图书馆举行,来自国际学校、泰达一小、泰达一中、万博公学35名学生参加,决出小学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中学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8名。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滨海学校开展文艺活动〕 2006年5月,滨海学校学生参加“2006年度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比赛”,舞蹈队、合唱队成绩突出;小合唱《雪绒花》、《驾着马车上市场》获二等奖;英文短剧《Showand tell》获二等奖。2006年12月1日,举办艺术节,分动态、静态部分。动态包括舞蹈、武术专场,器乐类专场,声乐专场和语言类专场,静态包括书法展、手工展、绘画展、摄影展。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音乐演出〕 在两区工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泰达爱乐乐团表演室内音乐会。爱乐乐团与商会联合为驻区企业中外员工举办泰达新年音乐会。天津交响乐团在天大科技园科技会堂举办3场交响乐音乐会,3000余名大中小学生观看演出。
  (罗岩)
  〔《工会通讯》扩版〕 2006年7月,《工会通讯》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成为半月铜版彩印四开报纸,发行量逾万份。同年策划的“工会论坛原创作品专版”、“两区第三届全民运动会专版”及“父亲节”、“母亲节”、“唐山大地震30年祭”、“纪念小平‘开发区大有希望’题词20周年”、“庆国庆贺中秋”、“感动我一生”等主题征文活动,在广大读者中产生较大反响。
  (梁晓文)
  〔第三届全民运动会〕 2006年9月23日,由两区工委、管委会主办,两区工会联合会、开发区体育总会承办的两区第三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暨田径比赛在泰达体育场举行。第三届全民运动会是两区“科学发展年”活动规划子项之一,其主题是:蓬勃精神,科学创新,魅力生活,勇攀高峰。比赛自2006年4月开始,200余家企业近万人次参加。设职工组、学生组男女短跑、长跑、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29个,还设有4×50米接力特别项目和11人拔河、10人“8”字跳绳、5人袋鼠跳、5人消防等大众体育项目。教卫社区、滨海快速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北海粮油公司、一汽丰田公司、金威啤酒公司、汤浅公司、SEW公司代表队获得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前八名。教卫社区、开发区管委会、滨海快速公司、北海粮油公司、天津港集装箱公司、泰达控股公司、泰达一中、滨海能源公司等单位分列团体总分一至八名。
  (吴鹏)
  文艺创作
  〔开发区作者获市第15届文化杯奖〕 11月29日,由天津市文化局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天津市第15届文化杯散文评奖颁奖大会在东丽宾馆举行。开发区保税区文学爱好者中有8人捧杯。梁晓文的作品《聆听丽江》获一等奖;韩骏的作品《花椒树》、王俊传的作品《看海》、郭庆辉的作品《永远的祝福》、丁维忠的作品《有颗星叫父亲》、穆桂萍的作品《苦辣酸甜话读书》、王玉英的作品《和我一样幸福》、孙利的《静夜思友》获三等奖。
  (梁晓文)
  〔外来工作品集《感悟泰达》出版〕 2006年4月28日,开发区举办外来务工人员作品集《感悟泰达》首发式暨新书推介会。该作品集通过全国出版发行总局审批出版,首批共印4500册,面向全国发行。全书分成“日月回眸”、“人在旅途”、“爱在他乡”、“遥望故园”4个板块,收录外来务工人员优秀作品86篇,收录访谈性、社区建设理论性文章8篇。文章总量92篇、近两万字。作品集还收录反映外来青工在泰达生活、参加社区活动图片及区情、区貌图片90余幅。开发区高级顾问叶迪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开发区一中“石头舞”获奖〕 在2006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活动中,开发区第一中学舞蹈“石头舞”从35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第一名。“石头舞”多次参加2006年天津市百团文艺展演优秀节目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好评。经专家推荐,获得参加全国中学生舞蹈总决赛的资格。“石头舞”由一中音乐艺术教师创编,其设计新颖,气势庞大,群舞效果好。该校教师改编的舞蹈《俏花旦》亦获市学校文艺展演一等奖。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天津开发区保税区诗社创作活跃〕 2006年6月9日,天津开发区保税区诗社正式成立。诗人林莽、天津文史馆馆员张牧石、开发区保税区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柏秋被聘为诗社顾问。作家、诗人谭成健、冯景元、胡元祥、邓琼被聘为特邀顾问。陈丽伟当选诗社社长。高柳、李铁军当选副社长。两区12名市作协会员及5名优秀作者当选为常务理事。诗社是开发区保税区文联下属一级社团,由两区诗歌创作者、研究者组成的艺术团体。2006年,诗社组织首届滨海诗会、北戴河诗会、春季采风、秋季采风等活动,为会员举办由当代著名诗人、作家主讲的现代诗歌讲座、古典诗词讲座。举办“纪念邓小平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2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获各界好评。
  (陈丽伟)
  〔陈丽伟获“中国首届泰山诗歌节”金奖〕 2006年10月27日至30日,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年泰山文化国际大会暨首届泰山诗歌节”在泰山举行。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山东省人大、政府领导出席诗歌节。来自海内外的诗人代表近200人参加诗歌节各项活动。《北方经济时报》编辑陈丽伟获金奖。“2006年泰山文化国际大会暨首届泰山诗歌节”主题为“人文泰山,国泰民安”,旨在弘扬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诗歌文化的融会合作。
  (地方志编修办公室)
  文化市场与新闻出版
  〔简述〕 坚持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加大对文化市场整顿力度。分别开展“文化执法季”、“反盗版百日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整顿力度,注重与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开展联合行动,对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的突出问题分别进行专项集中整治。与市稽查大队联合出击,提高办案水平。至年末,开发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共有音像零售单位6家、娱乐场所18家、营业性演出场所9家、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24家、出版物零售场所23家、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企业10家,共计经营单位122家。2006年,开发区对全区经营单位年检,新审批成立音像零售单位2家,新闻打印复印企业1家,新闻出版物零售企业2家,娱乐场所18家,演出场所9家。全年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文化场所65家,受理举报1件,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网吧4家,与工商部门联合查处黑网吧6家,联合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38张,与工商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联合执法7次,2家音像零售单位因盗版率较高上交许可证,退出音像行业。在所管辖区域内无恶性事件发生。
  (杨清瀚)
  〔文化市场〕 开发区共有娱乐场所18家,宾馆配套服务9家,与餐饮一体6家,上千平方米的KTV练歌房2家,从业人员200余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4家。营业性演出场所9家,其中,2个场所在大型体育场馆内,用于接待大型文艺性演出。泰达足球场接待多场著名演艺界人士来津演出。其他演出场所分布在酒店、酒吧内,其场地较小,节目更新快,夜间招徕顾客中,外籍人士约占三分之一。音像零售店6家,从业人员16人。其中在超市内1家,在商场内1家,进货渠道正规,正版率高。友谊名都音像店被天津市文化局授予“音像示范店”称号。
  (杨清瀚)
  〔新闻出版业〕 2006年,共有包装装潢、印刷和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7家,从业人员441人,资产总额2895万元,出版物印刷企业。出版物零售单位23家,从业人员85人,资产总额约926万元,整体规模偏小。无新华书店。
  (杨清瀚)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