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528
颗粒名称: 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分类号: F127.9
页数: 7
页码: 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天津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天津开发区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并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天津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内容

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泰达”是天津开发区的英文缩写音译)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加强,“和谐泰达”建设成果显著。全区综合实力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新的重要作用。
  一、综合
  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经天津市统计局联审通过,2006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54.62亿元,可比增长3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5.94亿元,可比增长21.6%,二、三产业比例为83.9:16.1。全员劳动生产率26.45万元/人,可比增长16.3%。
  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8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完成税收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增值税完成88.54亿元,增长25.1%;消费税完成24.40亿元,增长1.1倍;营业税完成10.55亿元,增长9.3%;企业所得税完成33.02亿元,增长6.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33亿元,增长19.3%。财政支出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区域综合投资环境和竞争力不断优化。2006年天津开发区继续按照“有限目标、逐步逼近”策略,对改善投资环境的指标进行了量化分解和责任落实,完成了“改善投资环境10件实事”,促进了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强对西区和各小区的延伸服务。在商务部组织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我区综合指标连续九次名列第一。2006年,我区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国际商会、工商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产业促进政策日臻完善。2006年,天津开发区先后制定、修订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的规定》等促进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产业促进政策体系,为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
  改革事业进一步深化。2006年,天津开发区出台了《天津开发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区属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启动区域分配改革,出台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分配机制、提高职工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见》,建立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对外交流活动活跃。2006年,“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20周年”在天津开发区隆重举行。开发区先后举办了第十二届中法经济研讨会、2006年度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等高规格会议;举办了2006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第四届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200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天津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中国泰达生物论坛.2006等高层次大型展会,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开发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开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第二产业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48.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工业总产值3030.1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2952.23亿元,同比增长26.3%。
  重点企业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突出。2006年,天津开发区有6家企业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3家。另外,全区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194家,比上年增加28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96.1%;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40家,比上年增加9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79.8%。以摩托罗拉、三星系列企业等为龙头的电子企业群和以天津一汽丰田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强大作用。以锦湖轮胎、维斯塔斯等为代表的新投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不断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支柱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区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93.6%。以移动通讯、新型电子元器件、视像设备、汽车电子和微电子为主体的电子通讯产业完成产值186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4%,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54.7%。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产业完成产值709.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3.4%,对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2.1%。
  重点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移动电话产量超过1亿部,达到1.05亿部,比上年增长53.3%;轿车产量20.86万辆,增长58.9%;液晶显示器463.29万部,增长16.1%;大规模集成电路5.71亿块,增长4.7%;数码相机406.53万部,增长4.5倍。此外,新型电子元器件、减速机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对开发区工业产品的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6%。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增长迅速,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7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2982.17亿元,增长26.3%。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5.51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0.9,总资产贡献率18.5%,成本费用利润率6.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2.60万元/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4%。
  西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2006年,天津开发区西区随着锦湖轮胎、维斯塔斯、勤威工业、肯纳金属等企业的投产,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1亿元,同比增长2.6倍。
  三小区工业取得新进展。天津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化学工业区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微电子工业区实现产值543.25亿元,增长26.9%;逸仙科学工业园实现产值64.55亿元,增长3.7%;化学工业区实现产值13.27亿元,增长4.0倍。
  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2006年,全区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6.03亿元,可比增长21.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66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施工面积331.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27万平方米。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7.31亿元,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60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9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1757万吨,同比增长23.2%,货物周转量21.72亿吨公里;旅客发送量339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其中津滨轻轨全年共运送旅客882.96万人次,增长30.5%。2006年末,全区共有客货营运车辆2680部,其中货运车辆2300部。邮电业保持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70万元,发送信函116万件,其中国际特快专递6.4万件。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38亿元,增长63.7%,其中完成数据业务量2.09亿元。固定电话长途电话通话时长0.83亿分钟,其中国际通话时长0.20亿分钟,IP电话通话时长0.23亿分钟。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9.1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9.0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03万户。
  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发展。2006年,开发区企业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8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443.30亿元,同比增长15.3%;商品销售总额444.44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102.12亿元,同比增长4.9%;汽车类商品销售额62.77亿元,同比增长11.2%;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额40.93亿元,同比增长40.4%。
  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天津开发区又有多家住宿、餐饮新设施开业。全年开发区各宾馆实际住宿人次数共计51.04万人次,同比增长51.0%,其中境外旅客17.23万人次,同比增长98.2%;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8.9%。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6.9%。
  金融业结构取得新突破。2006年,天津开发区相继引进了渤海银行滨海分行和天津市商业银行开发区分行两家一级分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纷纷在我区设立营业机构,开发区金融业结构得到显著提升。2006年末,全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53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4家,银行营业网点101个,各类保险机构11家。上市公司5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1家。
  金融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82.0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444.9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9.91亿元,外币存款余额5.54亿美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11.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9.9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00.33亿元,外币贷款余额3.95亿美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37.13亿元,现金支出556.0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8.94亿元。保险业稳步增长,全年各险种承保额1815.38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额1776.27亿元,人身险承保额39.11亿元,全年保费收入3.7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0.11亿元。全年保险赔款1.4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42亿元。各类证券成交额1941.70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1584.25亿元。
  会展业继续快速发展。2006年,全区共举办展会15次,比上年增加6次,展览总面积15.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29万平方米,累计吸引35.5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3万人次。
  四、投资促进
  天津开发区秉承“投资者是帝王”、“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的理念,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利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232家,办理增资项目252家,项目投资总额(含增资)51.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合同外资金额32.51亿美元,增长25.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00亿美元,增长24.5%。全年登记注册内资企业883家,注册资本36.71亿元,其中注册私营企业723家,注册资本17.89亿元。
  外资项目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全年新批外商及港澳台项目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8家,新批项目平均规模1373.54万美元;新批跨国公司项目95家;新批《财富》全球500强项目6家。奥的斯电梯、大陆汽车系统、川崎机器人、比亚迪电子、嘉吉食品等企业的引进,促进支柱产业群的进一步完善。此外,全年外商及港澳台项目增资总额达到19.34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金额12.43亿美元,平均增资规模767.40万美元。增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5家,包括飞思卡尔、三星通信、诺和诺德、罗姆半导体、三星光电子、津亚电子、电装电子、英保达等优势产业项目,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现代服务业招商顺利推进。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批药明康德、瑞博强芯、渣打银行运营中心、摩托罗拉全球会计服务中心等服务外包项目,引进了天津港财务公司等金融项目,引进了滨海中日能源等中介服务企业,为开发区现代服务业规模壮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2006年末,全区累计批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299家,项目投资额341.63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261.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0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794.6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46家,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23家。2006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共有来自境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129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罗拉、IBM、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保丽光、哈里伯顿、霍尼韦尔、联合技术、菲利普莫里斯、约翰·迪尔、欧文斯科宁,日本丰田汽车、丰田通商、雅马哈、矢崎、三洋电机、松下电器、电装、京瓷、出光兴产、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住友商事、佳能、三菱商事、三菱电机、三井物产、日商岩井、爱信、积水、日本邮船、大荣、川崎,韩国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国际、浦项制铁,德国大众、大陆,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特、施耐德、雅高、拉法基,英国葛兰素史克、BOC,荷兰阿克苏诺贝尔,丹麦诺和诺德、维斯塔斯,台湾鸿海、顶新、英业达等已经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2006年末,全区共有内资企业9892家,注册资本512.89亿元,其中私营公司7717家,注册资本总额248.45亿元,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达1152家。
  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在美国、日本、欧洲及北京、上海等设立了办事处,在香港设立联络机构。
  五、贸易促进
  贸易促进工作再上新水平。2006年,天津开发区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服务,不断促进贸易体系建设,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继续营造良好的大通关环境。不断完善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了对内、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力拓展公平贸易,努力培育完善的区域市场环境。
  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值31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305.52亿美元,增长25.2%。进口总值完成146.20亿美元,增长27.5%,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37.99亿美元,增长27.3%。出口总值完成171.45亿美元,增长22.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67.53亿美元,增长23.5%。加工贸易全年实现出口159.85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实现11.55亿美元。全区工业产品外销率44.6%。
  重点企业对全区出口带动作用强。2006年,全区实现产品出口的企业有604家,比上年增加29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93家,比上年增加23家,出口总额164.6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96.1%;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1家,比上年增加5家,共实现出口额144.58亿美元,占全区的84.3%。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与天津开发区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173个,比上年增加15个,其中出口产品涉及的国家和地区167个,比上年增加13个。美国继续保持我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地位,全年对美国出口实现48.17亿美元,增长2.7%,占全区出口总额的28.1%。全年对欧盟出口实现4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占全区出口总额的23.3%。对东盟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出口27.62亿美元,增长92.6%,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6.1%。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中,香港占7.7%,韩国占6.4%,日本占6.3%。
  重点出口产品保持快速增长。移动电话、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锂离子电池、彩色电视机、数码相机等主要产品出口金额均实现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全年出口137.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0.4%。机电产品出口161.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4.1%。
  对外经贸合作积极推进。天津开发区广泛与国内外协会、商会、贸易组织、贸促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交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截至2006年,天津开发区已与韩国首尔通商振兴院、澳中协会、香港贸发局、美国商会天津分会、韩国商会天津分会、澳洲商会、荷兰商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天津开发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项目完成投资158.30亿元,增长46.6%。全区开工房屋面积250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96万平方米。2006年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17.11亿元。历年累计房屋开工面积175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123万平方米。
  工业项目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年,在一汽丰田第三工厂、三星通信产能扩建、锦湖轮胎、乐金渤海化学、维斯塔斯、勤威工业、卡博特化工等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天津开发区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67.28亿元,增长33.6%,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76.0%,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超千万元的项目有137个,比上年增加23个,超过亿元的项目33个,比上年增加11个。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继续完善。2006年,天津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4.21亿元。历年累计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57.21亿元。岳龙水引水工程正式通水,建设完成五号热源厂二期及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完成东区新城区道路建设,现代导轨电车项目试通车,完成镇海桥、京山线桥、洞庭路改造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区域交通环境不断完善。
  西区建设快速推进。天津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和海燕、国翔两个职工公寓建成投运,正式开通了西区至东区和市中心的公交线路,西区配套服务和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
  城市承载功能继续完善。2006年,天津开发区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建成第二中小学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泰达时尚广场、泰达综合医院、司法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06年,天津开发区自来水售水量4408.19万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售水量126.49万立方米;售电量23.86亿千瓦时;天然气售气量8244.80万立方米;销售热力250.67万吨。新增道路32.3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50.12万平方米,新增给水管网25.74公里,新增排水管网64.13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90吨/小时。2006年末,全区累计形成道路长度359.36公里,道路面积753.6万平方米,给水管网435.84公里,排水管网961.38公里,供水能力33万吨/日,供热能力1446.3吨/小时,供电能力891兆伏安,供燃气200.8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雨水总排放能力133.74立方米/秒,污水总排放能力为16.65立方米/秒。累计开发土地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32平方公里,生活区10平方公里。
  七、科技和信息化
  2006年,天津开发区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天津市科技会议精神,坚持科技兴区战略,围绕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力推动了全区科技事业的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环境全面优化。2006年,天津开发区修订了科技促进政策,新增了系列鼓励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措施,成立了滨海天使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了贷款担保特别风险专项资金,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融资平台。全年投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2.11亿元,为创新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历年累计投入科技发展金和科技风险金达到17.26亿元。专利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全年专利申请量500件,其中发明专利195件。截至2006年,全区企业共拥有专利1770件,其中发明专利629件,内资企业拥有专利1290件。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2006年,天津开发区努力推进各类孵化场地的建设和发展,纳米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纳米技术工程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奠基启动,加强了天大科技园的管理,泰达风险投资公司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基地建成,唐人孵化器开始接纳科技创业项目入驻,区域孵化培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新建了4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6个博士后创新试验基地。截至2006年,开发区共有2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企业技术中心和4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4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9个科技创业孵化基地,6家风险投资公司。
  科技研发转化取得丰富成果。2006年,天津开发区建成了中科百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清源电动车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天津市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得到20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补助。当年认定各类高新技术企业77家,软件企业7家,截至2006年,开发区累计有高新技术企业206家,软件企业43家。2006年,全区有78个项目列入国家和天津市科技计划,共得到国家经费支持7400万元,开发区为65个国家和天津市重点科技项目提供配套资金2507.3万元。全年技术交易总额1.20亿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6份,科技成果鉴定登记9项。
  信息化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06年,天津开发区企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始向全国推广,电子政务迅速发展,政府政务网站和各专业网站在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区域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天津开发区政府门户网、企业在线、投资网、人才热线等政府服务网站全年累计访问量达1515万人次,国际手机采购网、贸促网等电子商务网站全年点击量524万人次;呼叫中心全年共接听电话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成为各职能部门服务企业和居民的重要联系渠道。信息基础设施形成新的区位竞争优势,众多知名企业将核心服务器托管在开发区。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光纤长度3.63万芯·公里,比上年增加19.0%,通信管道3585孔·公里,比上年增加3.6%,城域互联网出口带宽51G,城域网主干速率达43G,宽带用户数达到2.28万户。
  八、社会事业
  初步形成综合教育体系。2006年,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开发区第二中小学建成并开始招生,社区学院筹备成立。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所,其中大学5所,民办学校2所;在校学生2.68万人,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外籍学生818人;教师1645人,其中外籍教师104人;幼儿园7所,入学儿童1252人。2006年,开发区居民及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8.3%。
  区域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年,天津开发区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包括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在内的区域卫生综合服务体系。2006年末,全区共有国办医疗卫生机构6个,社会办医机构14个、企业保健站45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87人,病床750张。全年诊疗32.57万人次。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渐丰富。2006年,泰达有线电视平均每日播出自办节目28小时,其中自制节目1小时40分钟,有线电视用户2.5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91万户。北方经济时报全年出版报纸147期,1604版。2006年末,泰达图书馆馆藏图书52万册,其中电子出版物25万册,全年累计接待读者103万人次,借阅图书19.62万册次。2006年,泰达档案馆档案借阅利用0.13万人次,保存档案资料35万册。开展了“魅力泰达”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区域文化氛围,区域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全民健身场所17个。老龄事业、民族和宗教、退伍军人安置等工作顺利推进。
  社区功能不断完善。2006年,天津开发区完成了全区居民基本情况调查,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深化了“六进社区”工作,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2006年末,全区共成立了15个社区,7个社区居委会,建立13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和45支社区志愿团体,全年组织志愿活动1200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6.03万小时。
  九、人口及劳动
  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常住人口11.63万人,增长10.8%。户籍人口3.21万人,比上年增加0.56万人,增长21.1%。全年人口出生率为2.3‰,人口死亡率为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
  2006年末,全区共有从业人员31.57万人,增长9.5%。其中东区从业人员17.65万人,增长17.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22.17万人,增长10.1%。全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2.65亿元,增长22.9%,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8.22亿元,增长20.7%。全区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2616元,增长11.7%。
  人力资源保障能力继续提升。2006年,天津开发区全年引进高级人才41名,其中院士4名。2006年末,全区累计引进高级人才421名,院士20名,现有在站博士后61名。全区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口8.26万人。全区拥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个,其中民营机构4个。2006年,天津开发区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33场,共吸引8100多家企业、13万人次参加。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增就业岗位1.74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443名,其中“4050”人员561名。全年培训技工5358人,其中中级工以上1120人。2006年末,全区共有青年职业见习基地22个。
  劳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天津开发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开始启动并顺利推进,当年有18家企业举行了工资集体协商,涉及职工9399人。2006年,全区劳动争议仲裁立案702件,时效内结案率98%。全区劳动争议涉及职工1014人,涉及企业552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培训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全年受理工伤认定1150人,完成工伤认定1066人。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增投保单位646家,全区累计投保单位数达到3470家,全年养老保险征缴20.58万人,失业保险征缴20.02万人,医疗保险征缴20.58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子女医疗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征缴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额为11.56亿元,医疗保险缴费额为4.37亿元。全年发放医疗保险1.50亿元,发放养老保险0.73亿元,共向339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养老金。
  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区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06年,天津开发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为246天,达标率为70.3%,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2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006年,开发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为98.8%,区域水质保持平稳。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95.7%,烟气在线监测率达100%。清洁能源使用率为54.8%。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批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工作由规划准备进入到全面建设阶段。依托泰达循环经济促进中心,组建了泰达第二期废物最小化俱乐部,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活动,开展了各种环境培训、交流活动,初步形成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共同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万吨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一期建成出水,新水源一厂扩建工程完工,西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化工区污水处理厂正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区内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顺利,2006年末,全区累计有59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区域绿化工作顺利推进。2006年,天津开发区新增绿地面积107.00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全区绿化面积921.66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06.7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8.2%,绿化覆盖率31.1%,人均绿地面积79.26平方米。
  十一、法制建设和政府管理
  区域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2006年,天津开发区继续坚持“依法治区”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宗旨,继续加强区域法制建设,完善区域法制环境。2006年末,天津开发区共有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89项。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06年,天津开发区启动“五五”普法,强化依法治区和公民道德意识。经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武警、消防、交警等部门共同努力,开发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平安泰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法律事务6632件,挽回经济损失364.7万元。充分发挥信访、法律援助一体化体制,处理突发性应急涉法事件44起。2006年末,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8家,有工会会员单位4076个,工会会员人数达到15.69万人。
  政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06年,天津开发区深入广泛开展了“锐意创新、艰苦创业、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形成了“外聚资源、内生动力”的良好局面。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制定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中心管理规定》,行政许可效率显著提高。全力推动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出台了《关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意见》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内部事项审批暂行规定》,机关办事效率得到改进。推进财政改革和管理创新,部门预算改革得到深化,绩效财政管理效果良好,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07》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综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