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384
颗粒名称: 科技园区
分类号: F127.9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天津大学科技园、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泰达软件园、天津泰达华生生物园、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天津开泰企业孵化器的背景、任务和成就。
关键词: 技术创新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 科技园一期

内容

〔天大科技园〕 天津大学科技园(简称“科技园”)是天津开发区和天津大学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之一,同时也是天津市第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目标是建成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科技园一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7万平方米的产业区、3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和1万平方米的会议区,绿化率达到45%,二期工程软件大厦新增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科技园作为开发区孵化高科技项目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最重要的园区,在开发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05年,科技园以其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和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科技园已成为开发区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截至年底,科技园累计吸引60多个高科技项目,其中国家和省市级的研发机构12家,专业孵化器4个,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全年科技园内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近5亿元。科技园内企业共申请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项目40多个,其中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20余个,获得资金支持近1000万元。多项科技成果成功推向市场,如清源公司的纯电动轿车、国家纳米基地的纳米电容、纳米催化剂产品,南大通用的安全数据库等。2005年,开发区以科技园为载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建立“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力求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实现更大发展。
  (科技局)
  〔创业中心〕 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简称“中心”)作为国家级孵化器在开发区实施“科技兴区”战略中,承担着转化科研成果、扶植科技企业、培育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重任。2005年,中心在项目申报、企业孵化等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申报工作中,共协助中小科技企业注册项目25个,经初审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12项,其中获得天津市立项支持8项,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3项,累计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资助360万元。承接技术产权转让、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国有产(股)权转让等项目12单,涉及国有资产交易额近亿元人民币。利用天津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和其它渠道推介专利产业化和转让项目4项。加强与投资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企业各项主要情况。在配合招商引资方面,积极配合天津市科委和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做好接待工作,接待人数共3000余人。
  (科技局)
  〔泰达软件园〕 泰达软件园(简称“软件园”)是天津市软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天津大学科技园内,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具备培育大型骨干软件企业和孵化中、小软件企业的条件。
  2005年,软件园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研发及产业化等工作均取得较大突破。网络和通讯环境更加完善,网络带宽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有较大提升,能够为园内软件企业提供完善的网络通讯环境。联盟计算机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南大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卡巴斯基(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富新盈(天津)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入驻软件园,新增软件产业从业人员200多人。截至2005年底,已有20余家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入驻软件园,使开发区软件产业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数据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集成电路设计、IT及外包服务等几个主要领域形成聚集优势。
  (科技局)
  〔泰达华生生物园〕 天津泰达华生生物园(简称“生物园”)是多元投资机制的生物技术企业专业孵化园区,旨在充分结合海内外的技术、资金资源,为一流的生物技术人才创业搭建完整的孵化平台,从而打造国际水平的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生物园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标准的企业孵化服务,深度化的管理咨询服务及有效的投融资服务,拥有设施完备的公共实验室和达到GMP标准的中试车间,以及配套设施齐全的创业单元。入孵企业可以低成本共享上述实验室平台和中试基地,并开展生物制品、生物医药、生物新材料、生物疗法、新药开发、中药现代化、营养保健品、绿色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2005年,发起、策划、组织“中国泰达生物论坛·2005”,上千名海内外专家到会为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业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2005年,生物园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协助多家入园企业获得国家和天津市科技项目资助。
  (科技局)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简称“基地”)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的国家级孵化基地,于2005年5月13日获得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标志着基地在推进纳米技术研发、加快纳米技术产业化发展及纳米技术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方面更加规范化。
  2005年,基地不断加强公共实验平台、实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基地实验室的CNAL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实验室全部37项申报的认可项目基本完成能力验证及技术资料的编写工作。实验室加入了天津市大型仪器共用网,全年完成3000个样品的测试分析,主要大型设备开放时间达到2000小时以上,开机范围达到了90%。基地在项目的筛选、调研、论证、实施和管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果。对近百个高科技项目进行筛选、调研,对筛选出的30个项目进行论证,其中4个项目进入了专家评审阶段。2005年,申请国家有关部委科技项目15项,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与6个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申报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完成9个专业研发平台的建立。截至2005年底,基地投资和参股具有市场前景的6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筹备期和创业期,上述6家企业全部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全年完成产值近2000万元。
  (科技局)
  〔开泰企业孵化器〕 天津开泰企业孵化器(简称“开泰孵化器”)是开发区第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坚持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为宗旨,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示范作用。
  2005年,开泰孵化器新入驻企业6家,注册资金165.3万美元,累计吸引注册资金2854.7万元;截至2005年底,入孵企业达到14家,累计入孵企业19家,毕业企业2家,迁出3家,房屋使用率为9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服务机构1家。开泰孵化器内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为9742.4万元,净利润4378.8万元,上缴税金500万元,出口创汇549.6万元;申请专利12项,其中7项专利获得授权。开泰孵化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孵化功能,完善投融资服务、商务代理服务、法律服务、财务服务、环境服务等功能,为在孵企业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峻工后,孵化面积将达到3万平方米,届时入孵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并成为集科研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科技局)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5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