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374
颗粒名称: 科研机构
分类号: G322.23
页数: 4
页码: 198-201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津市的多个研究中心,包括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天津市快速成形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和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些中心致力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技术 工程

内容

〔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简称“中心”)是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业生产技术、饲料添加剂和生物肥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高科技研发机构。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是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2005年,中心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立建筑面积约4000多平米的科研楼,包括实验室、人工气候室、种子加工生产线等配套设施。在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占地面积65亩的试验田,在天津宁河、海南三亚、黑龙江查哈阳建立了三个良种繁育基地。2005年,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中心与国内十多家从事杂交粳稻研究的科研单位联合成立协作组,通过与合作的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研究开发,实现资源、人才共享,使产、学、研一体化,共同推动优质高产水稻、种业、米业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心作为承办单位于9月11至13日在开发区成功组织和召开第二届“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论坛”。9月18至28日,中心选送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参加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并被摆放在主展厅。4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到水稻展台参观,给予高度评价。
  (科技局)
  〔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 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直属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从事以中药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机构。2005年,中心正式迁入开发区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并开展研发活动。中心落户开发区,将完善开发区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链,加快中新药业集团通过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中心投资近1000万元人民币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等先进的实验室仪器并吸收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医药院校的优秀科研人员加盟中新药业集团的研发队伍。2005年,中心继续承担国家、天津市和公司内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几十项,成为中新药业集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药产品和重大中药新品种的来源主体,成为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重要科研平台。
  2005年,中心负责筹建的中新药业自然人文陈列馆落成并对外开放,作为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展示馆,集科研、教学、标本收集、鉴定与制作于一体,成为天津开发区新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基地。
  (科技局)
  〔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 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开大学、天津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总注册资金一亿元人民币,是科技部专项资助的全国五个生物芯片研发基地之一,并专注于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及开发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和基因组学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组建以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研制完成7种微生物检测芯片,并形成“BactArray”系列产品,其中3个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产品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通量最高;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共同主持大型基因组破译项目“木瓜基因组计划”,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进入国际顶尖行列;凝聚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芯片四大研究平台。截至2005年底,累计获得38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项产品外观专利授权,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内发明专利62项和产品外观专利2项;在国际微生物学权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全部被SCI收录,总影响因子为54,中心的科研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局)
  〔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 200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组建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简称“中心”),中心于2005年12月获得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认定。中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产品研发、市场宣传、国内外交流合作、科研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以及土建工程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中心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开发JKD系列保鲜产品,其中包括保鲜库、保鲜膜、保鲜剂等,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中心关注中国食品科技产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搭建“科研成果——高新产品”的孵化平台,2005年,中心建立“中国食品科学网”,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最大程度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为进一步建立信息化、产业化平台打下基础。
  中心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和交流,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签署联合开发科研项目协议,邀请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宝洁公司、日本静冈大学的多位教授举行学术讲座,扩大中心在业内的影响。
  (科技局)
  〔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建立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干细胞技术、抗肿瘤生物治疗新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其挂靠单位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5年底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005年,中心研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当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有1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科研论文5篇;重点研发项目“重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铵酶工业化生产”,通过天津市技术监督局的检测认定,并进入中试生产阶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技术申报专利并进行新药临床前实验和新药申报准备工作;新型干细胞因子HAPO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申请国际专利,该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并开始进行中试研究;治疗败血症特效药物——活化人蛋白C (APC)研发项目在完善过程中。
  中心具备较强的干细胞工程技术研发实力,建立干细胞库技术平台、干细胞扩增分化技术平台、干细胞实验移植技术平台、抗体制备技术平台、基因工程产品中试技术平台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平台等关键技术平台,拥有完整的研究——开发——生产体系,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局)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简称“中心”)是经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批准成立的计算机病毒防治领域的权威机构,主要工作任务是充分调动国内防病毒力量,快速发现病毒疫情,快速发应,快速处置,防止计算机病毒对我国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造成重大破坏。
  2005年,中心圆满完成亚欧财长会议等国内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卫工作,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新闻媒体继续合作发布病毒预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中心接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国家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公安部副部长张新风,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等领导的考察和访问。中心承担多项国家信息安全重点项目,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由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国际反病毒大会(AVAR2005)于2005年11月17~18日在天津开发区万丽酒店成功召开,全球知名反病毒企业研发人员、信息安全专家和中国信息安全高层主管领导参加大会。中心借助其在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地位,吸引众多的知名信息安全企业入驻开发区,世界信息安全领域著名企业美国趋势科技公司、美国飞塔信息科技公司和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先后落户开发区,并建立了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紧急事件应急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与中心开展技术合作,实现开发区在信息安全领域零的突破。中心申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正在筹建过程中。中心于2005年9月被天津市人事局命名为首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科技局)
  〔天津市快速成形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快速成形技术工程中心(简称“中心”)是经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立的市级工程中心,前身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天津)。中心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种快速成形(RP)和快速制模(RT)设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提供快速成形、快速制模、快速测量、快速铸造以及工业设计等技术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已与一批著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所服务的用户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通信、机械交通、轻工家电、航天航空、医疗器械、塑料、模具等众多行业。2005年,中心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实现快速发展,获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承担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国家“921”载人航天计划项目“赋形缓冲减振座垫及其制造模具研制”。该项目于2005年6月完成,为“神舟”六号飞船的按时发射提供保障,并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三年多的预研,中心自主开发完成了由快速取模、三维非接触式光学测量、CAD/CAM、CAE动态仿真,虚拟设计验证和激光快速成形等技术构成的赋形产品研制工艺。该工艺是一项全数字化的新产品快速设计制造技术。中心为“神舟”六号飞船研制的“赋形缓冲减振座垫”再次承载着我国航天员翱翔太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天津市委市政府给中心发来贺信。中心为85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260项,缩短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根据抽样统计,平均每项新产品的试制成本约降低9万元。
  (科技局)
  〔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 天津市电动车辆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研究中心,中心集成和优化天津市在汽车、发动机、电池、电机等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具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关键零部件开发、试验评价和共性技术研究的能力。中心承担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4项,包括纯电动轿车的开发、4项混合动力汽车国家标准研究与制定、国家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天津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政策研究等;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两项,包括混合动力轿车研究开发和混合动力客车的研究开发。中心在电动汽车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开发的产品已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技术水平。2005年,中心研制开发了多个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车用液晶仪表、电动车用充电机、整车总线及控制系统、发动机气道试验台、汽车电动转向系统、车载记录仪等。中心研制开发的电动车整车产品为XL系列纯电动轿车、“幸福使者”纯电动轿车、QY系列纯电动中型客车、QY系列无人驾驶物流车、QY系列游览车等,其中用于中老年人使用的社区用车,用于军事基地、港口、大型研究机构的区域性用车——“幸福使者”纯电动轿车已经出口美国112辆,出口创汇80多万美元,实现纯电动轿车的产业化。
  (科技局)
  〔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5年3月18日,“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心基本建设全面展开,在筹建、基本建设与运营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中心于2005年4月30日与迁安联钢轧一联成钢铁有限公司签署了工程总造价为49777万元的1250mm热连轧机项目总承包合同。此项目的签订充分体现了中心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同时为中心的下一步发展和全面开展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中心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于2005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为5634.61万元,包括理化楼、综合研发楼、焊剂生产线等项目,预计将于2006年下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加快基本建设,特别是实验室的建设,按计划投入使用,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使中心尽快成为我国重型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输出的重要基地,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贡献。
  (科技局)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5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