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306
颗粒名称: 税务
分类号: F812.42
页数: 2
页码: 183-184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税局和地税局的工作成绩和措施。国税局全年税收收入达1093752万元,消费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增幅明显。地税局推行增收措施和加强税务稽查工作。税务部门还进行了税收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站建设和远程电子申报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另外,税务部门调整了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优化征收管理流程。
关键词: 税收收入 消费税 涉外企业所得税

内容

〔综述〕 国税局全年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1093752万元,同比增长29.1%。国税税收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国税税收收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主要税种增幅迅猛,其中消费税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73.3%;涉外企业所得税次之,同比增长26.5%。二是主要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增长占主导地位,一汽丰田公司对消费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该公司消费税同比增加74384万元,占该税种整体增加额的99.9%;摩托罗拉公司涉外所得税增长额为37238万元,占该税种整体增加额的67.7%。
  地税局全年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241264万元,较上年增长19.67%,增收39658万元。3月,根据天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的统一安排,“天津市地方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变更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税务局”。
  (杨晶 林海)
  〔税收征收管理〕 地税局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创新征管举措,制定“抓两头、管中间”的增收措施。“抓两头”是指强化对税收收入较高和较低的两类企业的管理。一是重点加强对年纳税百万元以上重点税源的管控,即发挥税收管理员制度优势,让税收管理员下到企业,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运转和收益情况,使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寻找信息。通过实践,重点税源户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每月重点税源户的分析报告成为收入分析预测的基础性资料,也为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提供信息保证。二是强化无税户管理,即通过利用数据分析系统对企业用票、经营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存在如用票量与申报税额相差较大等异常情况的企业进行分析,确定重点检查范围,由稽查部门实施检查。“管中间”是指强化对中间企业的日常管理。一是完善征期申报管理,在采取措施提高申报率的同时,加大催报催缴工作力度,实现申报率与入库率的同步增长,月催报率达到100%,申报率明显提高;二是拓展征管业务科所的日常审批内容,相关业务科室通过对各类数据资料的严格审核,掌握有价值的组织收入信息,对组织收入工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林海)
  〔税收信息化建设〕 地税局发挥网络服务优势,将电子网络作为辅助征管、提升服务的手段。一是加强网站建设,使网页内容贴近纳税人。在实行立体办税框架基础上,完善结构、充实服务内容,推出短信平台、税款计算器等新内容。通过对网站内容的更新,纳税人已接受这一沟通方式,与地税局实现网上互动。网站已逐步替代电话,成为纳税人了解政策、提出建议的新平台。网站访问量已突破39万次,答复纳税人问题、受理纳税人建议3000余条,向纳税人免费发送税收短信1万余条。二是加大因特网远程电子申报纳税系统的宣传、培训力度,完善相关功能。远程电子申报系统已成为开发区地税局注册企业主要的申报途径,实现远程报税企业8434户,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1%。远程电子申报在服务纳税人的同时也减轻了申报期征收大厅的压力,缓解了征纳双方矛盾。三是加强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利用津税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为各项工作提供数据保障,自主开发了以津税系统为依托的BO软件,为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林海)
  〔税务稽查〕 地税局发挥稽查约谈制度的优势,对企业采取辅导与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稽查工作制度。稽查部门定期对发现的代表性问题进行总结,为企业的日常管理、辅导和培训积累素材;加强日常稽查和重点稽查工作,加大对房地产业、建筑行业等敏感行业的稽查力度。提高选案及审理质量,保证查实税款足额解缴入库。全年通过稽查科、所组织收入共计890万元。正常安排检查共计184户,查补税款790.3万元,加收滞纳金63.5万元。完成举报案件检查共计15户,查补税款38万元。完成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协查案件12件,完成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协查案件3件。稽查约谈共计347户企业,自查补税3783.9万元。
  (林海)
  〔规范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按照《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所属国家税务局规范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的意见》,国税局进行调整,取消征收科、管理科、稽查一科、稽查二科,成立有关科所。调整后的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计划统计科、税政管理科、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第一税务所、第二税务所、第三税务所、第四税务所及信息中心,与国税系统的各管理部门形成一致。建立分工明确的岗位职责体系,将税收征管职能划分为征收职能、管理职能和部分稽查职能,理顺征收与管理环节的业务衔接关系,形成征收、管理既分工又联系的整体。进行税收业务流程重组,将征管业务划分为税款征收、税源监控、税收法制和税务稽查四部分内容,规范征管机构及其人员的征管程序和征管行为。
  (杨晶)
  〔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国税局对所属的107户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细化管理,掌握企业的经济指标,分析主要税种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预测税收收入变化的趋势,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有效开展。执行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落实商贸企业辅导期的有关规定,按照要求对100余户处于辅导期的商贸企业采取与法人约谈、核实地址、预交税款、先比对后抵扣等措施,强化日常管理。完成上年度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整理新的税收法规政策,对办税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及软件操作的培训,开业的1101户外资企业全部参加汇算清缴,其中盈利企业为479户,内资企业有2430户参加汇缴,其中盈利企业为448户。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19户企业完成审核工作,批准企业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政策;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依法征税,审核应补所得税101万元。推进反避税工作,完成了3户企业的案头分析工作。加强对售付汇工作的管理,为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信息,完善“售付汇税务凭证管理系统”,配合市局国际税处完成企业推广使用该软件的工作。强化发票和税控器具控管税源的基础性作用,核实稽核系统发票比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对涉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通知相关企业,接收审核各类信息,分别反馈审核结果,通过发票协查,转出进项税及补缴税款共计207万元。加强对商贸企业使用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抵扣税款的检查工作,共发现31户商贸企业存在利用虚假海关票抵扣税款的问题,涉及虚假海关完税证294份,抵扣税款3744万元。
  (杨晶)
  〔出口退(免)税审核审批工作〕 国税局落实国家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与市国税局有关部门衔接,为企业解决手工退税、进入物流园区货物退税、迁入加工区企业的政策衔接以及加工区内企业工业用蒸汽的退税等问题,明确政策掌握的标准;细化分解工作,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加快审核审批进度。全年接收出口企业申报490户,审核审批上报出口额120亿美元,退税额22亿元,免抵税额40亿元,经市国税局批复全年实际已退税额22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2.09%,已经调库免抵额33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9.67%,通过退税审核,全年补缴入库税款7174万元。
  (杨晶)
  〔执法与服务并重〕 国税局加强“窗口”建设,规范服务内容和操作标准,落实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和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简化办税程序。加强对税务干部的技能培训,培养“一专多能”人员,保证不间断服务,并根据报税高峰期的情况,随时调整窗口受理事项,对企业集中报税进行疏导,缓解纳税申报环节的问题,为纳税人申报纳税提供畅通快捷的服务。全年采集率、比对率均达到100%,累积接收纳税申报8.5万户次,“一窗式”比对2.9万户次,抄税2.9万户次,抄报销项税票111万份;累计认证2万户次,认证进项税票98万份;货物运输发票抵扣清单电子信息采集涉及6318户次的4.2万条信息。
  (杨晶)
  〔推广综合征管软件前期准备工作〕 国税局为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衔接,达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标,按照市国税局的统一部署,推进网络改造工作,利用现有条件,将原有机房进行封闭改造,引入传输网线,添置机器设备,为数据信息采集搭建录入环境;从9月份起,抽调专人对纳税企业的静态数据进行采集,共接收7000余户企业填报的税务登记信息采集表,完成税务机关负责的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信息采集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信息采集表、纳税人发票票种核定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职工名册采集,为数据的录入做准备。
  (杨晶)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5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