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295
颗粒名称: 工商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2
页码: 181-182
摘要: 本文简述了某年度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内资企业注册登记、外商投资项目批准和增资项目办理等方面。同时还提到了针对商品价格监督、食品安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的专项活动。文章还涉及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企业年检、市场管理以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措施。同时,内资科获得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关键词: 内资企业 外商投资 注册登记

内容

〔综述〕 全年登记注册内资企业1198家。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223家,办理增资项目244家。通过对区内商户全面巡查登记,建立数据库,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作为监管重点,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加强建立商品进货检查验收制、销售质量承诺制、交易市场准入制、不合格食品退出制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等五项制度。依法开展“六查六看”,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针对众多知名企业和产品聚集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走访,增强企业的商标意识;开展“打假维权”工作,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对经批准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企业进行年检,本年度应检企业166家,实检130家。
  (李华)
  〔企业注册登记〕 全年登记注册内资企业1198家,注册资本37.67亿元,其中私营有限公司1012家,注册资本28.57亿元,吸引外阜投资12.95亿元。截至2005年末,开发区内资企业9185家,注册资本420.89亿元,其中私营有限公司7033家,注册资本215.16亿元。4月,从“一审一核”制度到“当场办理、当天发照”举措,再到“一人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尝试工商登记注册管理制度的创新,为企业登记实现“注册官”制积累实践经验。8月,完成对青岛、上海企业登记注册工作中试行“注册官”制的调研考察,初步完成开发区工商分局在企业登记注册管理中试行注册官制度的实施办法方案的制定。10月,参与建立滨海新区企业注册登记工作联席会制度,负责草拟《联席会会议议事规则》和《滨海新区企业注册登记工作联席会规则》。
  (陈昭文)
  〔经济协作〕 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全国首届“2005中外商标博览会”、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暨投资洽谈会、兰交会、乌洽会,对江、浙地区民营经济进行考察。区内企业在天津市首届投资洽谈会上完成7亿元引资指标。投资促进中心参加市政府组织的赴福建、北京招商活动,并与当地机构建立沟通渠道。
  (于欣)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宣传并执行天津市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有关业务操作规范,指导登记工作。邀请市局有关领导到开发区指导、调研,并向领导详细汇报近年来开发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和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得到领导的肯定。年中由分管局长带队赴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先进的江、浙地区考察,了解和学习江浙地区发展和促进民营经济的经验。
  (陈昭文)
  〔企业年检〕 2005年,开展上年度企业年检工作。2004年度,开发区内资各类应检企业8092户(不含去年未检未吊企业),截止2004年5月26日,实检7040户,年检率87%,与上年持平。除申请注销、迁出企业外,未检企业1052户。个体工商户应验745户,实验504户,验照率67.7%,未验236户。2005年共吊销未检内资企业873户。2004年度外资企业应检企业1889家,参检企业1228家,年检率65%。
  2004年的未检企业吊销处罚工作,在履行法律程序的同时,体现教育为主、服务企业、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在吊销前将未拟吊销企业名单与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逐一核对,其中未纳入税务机关“非正常户”管理的企业暂时未吊,本着尽量挽救的原则再给一次机会。本年共吊销企业837户,其中有限公司634户,企业法人93户,独资、合伙企业16户,个体工商户130户。对涉嫌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等登记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对违法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立即改正。当年共查处此类案件20件,结案15件。
  (郝春生)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 履行流通环节监管职能,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专项行动21次,出动执法检查车辆100余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96余次,受理投诉举报200余次,立案查处涉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18起,罚没款总额16.85万元,没收物品价值4850元。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对含有“苏丹红”食品及其原料的专项检查、“扫黄”“打非”行动、流通领域商品专项执法检查、蜂蜜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行动、打击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动、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夏季专项行动、糖精和含糖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对含孔雀石绿的有毒水产品专项检查、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熟肉制品专项检查、液态奶专项检查、“为了明天—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等专项检查活动。
  (邢克龙)
  〔商标、广告、合同监督〕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加大对区内商标广告市场的监管,组织对区内广告经营单位的走访宣传,并于10月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4月,开展系列商标法宣传月活动,散发《商标法》等宣传材料,开展社会宣传,走访企业,通过媒体介绍商标法知识和商标管理信息等内容。以合同管理工作为平台,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评选工作,通过初审、公示、复审、公示等过程,从62家报名参加活动的企业中评选出30家合格企业;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9件,抵押物价值4744.77万元,主债权2997.47万元;推广标准合同文本15000余份;办理合同行政调解2起。
  (黄礼胜)
  〔市场管理〕 履行生活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职能,开展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巡查登记工作,登记生活区和工业区蓝领公寓临街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768户。按照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求,在泰达生活服务中心和各大超市推行索证索票制度,保障食品流通环节的源头安全。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开展市场登记证换证工作,共收回原市场登记证14个。
  泰达生活服务中心和泰达人才服务中心均获得“天津市文明市场”称号。泰达生活服务中心共设摊位93个,经营项目涉及蔬菜、水果、粮油、熟食、酱货、面食、水产等,全年共接待顾客36万人次,全年营业额1316万元。2005年,泰达人才服务中心共举办大型综合类招聘会6场,针对滨海地区企业对当地人员及劳务工的需求,举办“滨海人才劳务市场”28场;响应开发区阳光工程的号召,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定期举办公益性外来务工人员招聘专场7场。累计入场企业8000多家,入场人数超过13万人,提供岗位73953个,达成意向率23.8%。泰达人才服务中心积极拓展网络阵地,“泰达人才网”新开发企业会员420余个,企业会员总数达到1800多个,企业网上发布职位超过30000个,人才网有效简历近13万份,有效职位超过12万,访问量累计超过890万。
  (宋海洋)
  〔维护消费者权益〕 强化食品市场长效监管。督促区内大中型商场、超市建立并落实索票索证制度,加强食品经营者自律。在此基础上,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消费者协会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组织“3·15”系列宣传咨询活动;把消费指导和消费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以自办网页、媒体和宣传活动为平台,宣传有关消费知识和信息;组织2005年格式条款点评;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大赛”。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投诉210件,结案204件,结案率达97.1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56.78万元。
  (黄礼胜)
  〔内资科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5年10月,工商开发分局内资科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授予2004年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工商开发分局积极推行“一人核准,当场办结”,试行“注册官”制,为投资者进入市场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工商开发分局拓展服务领域,一是支持外资企业进入服务贸易领域,2005年,开发区共有30多家生产型外资企业完成了增加分销业务的商务部审批和工商登记;二是帮助企业解决海关进出口、厂房建设、企业资产重组等实际问题(如推动外资收购泰达药业);三是促成滨海新区企业注册登记工作联席会制度的建立。
  (陈昭文)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5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