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服务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2247
颗粒名称: 贸易服务与管理
分类号: F727
页数: 3
页码: 166-168
摘要: 这篇文章涵盖了2005年天津开发区的多个方面。其中,重点介绍了开发区在投资环境改善、企业服务、加工贸易、公平贸易、中小企业扶持、外事工作、保税物流中心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举措。文章描述了开发区完善大通关环境、建立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公平贸易等措施。
关键词: 投资环境 企业服务 加工贸易

内容

〔综述〕 2005年,开发区完善大通关环境,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从制度上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提升为企业运营服务的质量,实现重点企业服务的个性化。完善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对内、对外贸易的发展。拓展公平贸易,培育完善的区域市场环境,与国内外协会、商会、贸易组织、贸促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创造贸易机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54.38亿美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244.02亿美元,增长19.1%。
  (王计生魏萍)
  〔营造大通关协调机制〕 协调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国税局、地税局、报关行等部门,建立制度化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关系,建立例行的“服务企业接待日”制度,配合海关,督促“三高一大”企业进行自查,纠正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配合区内制造业和加工业,发挥保税库功能,为外资企业提供“零库存”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配合各相关业务部门,规范企业行为,让企业认识到“守法便利”这一原则;规范和整顿报关行、货代中介公司,引导区内A类企业选用A类报关行。
  (王计生 魏萍 吕勇)
  〔“大客户管理”服务〕 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开发区大客户管理关系,促进产值、销售额与利润增长挂钩,与投入新业务挂钩,使政策促进符合双方利益,支持大客户在开发区生产和经营。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及时办理;暂时缺乏相关政策的,通过研究提出解决意见。以专人沟通、专事跟踪、专立卷宗的方式建立起互动促进机制。在天津市—摩托罗拉合作委员会会议及开发区—摩托罗拉2005年工作会议上,“大客户管理”服务已开始发挥作用。
  (王计生 魏萍 吕勇)
  〔外事工作〕 2005年,办理出国(境)任务批件471份,比去年同期下降14.8%,审批出境人员1310名,比去年同期下降14.9%。开发区因公出国团组主要为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商务招商团和天津三星公司、矢崎汽车配件公司等日韩资企业的技术培训团组。初审因公赴台团组38个、89人次,主要为通用半导体公司赴台进行有关技术培训人员。对外发出邀请函4783份,共邀请5086名外籍人员来华,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4.6%和2%。来华短期商务访问的外籍人员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所占比例达到50%,并呈逐步上升趋势。这些人来华主要目的是为开发区的摩托罗拉公司、PPG、丹纳赫西特传感工业控制(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或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技术支持。全年为30名驻区工作的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办理《外国专家证》,为53名外国专家办理《外国专家证》延期手续。开发区共有80名经济类外国专家,经济专家占全市比例在50%以上,92名文教专家,文教专家主要集中在国际学校、滨海小学、滨海中学。制定《开发区涉外荣誉称号管理方案》、《天津开发区对外结好工作方案》、《天津开发区涉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外国专家管理系统》模块。
  (王计生魏萍孟婕)
  〔加工贸易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开通〕 12月8日,作为开发区当年改善投资环境十件实事之一的加工贸易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开通运行,完善加工贸易管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该系统自2月启动,组成由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海关、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管局塘沽中心支局、天津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开发区海关、开发区贸发局、开发区国税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推动小组,历经联网模式确定、业务需求框架及实施方案确定、预算编制、硬件采购、系统软件编制、调试、内部联测、试运行等各个阶段,完成指标要求。该系统(一期)实现的功能有:三方联网,报批无纸化;双向传输,动态数据共享;便利通关无纸化,提高通关效率;加工贸易数据综合统计,分析研究有依据;政策发布、信息反馈新方式;预留端口,为多部门综合管理打基础。开发区5家试运行企业网上处理业务132笔,备案总金额572,104,097美元。
  (王计生 魏萍 吕勇)
  〔扶持中小企业〕 在为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采取设立专卷、“紧盯紧贴”战术,全程跟踪,提供“贴身”服务的同时,加大为开发区中小企业服务力度,推出8项服务举措,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一是继续坚持走访企业制度。企业运营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走访企业,随时协调解决企业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建立联系制度。开通与企业联系热线电话,对问题进行跟踪和回访,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如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为其上门送政策等。四是完善产业链,培养中小企业提高为大企业配套能力,推进支柱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五是整合企业资源,为小企业提供便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六是营造大通关环境,提高通关速度。协调各有关通关部门,改革改进通关措施,完善通关环节,优化通关环境。七是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培训企业业务员,如邀请检验检疫局人员为企业有关人员讲解商检新政策等。八是一视同仁,不论企业大小,属于哪类性质的企业,凡需帮助解决困难的,都尽力为其协调和解决。
  (王计生 魏萍)
  〔促进公平贸易〕 2005年,明确公平贸易服务职能,由开发区贸发局负责全区进出口公平贸易服务工作。主要职责是:根据商务主管部门要求,配合做好开发区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贸易壁垒调查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对开发区产业申请发起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给予协助,跟踪分析我国已经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对开发区产业的救济效果;掌握开发区企业出口产品被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情况,加强国外相关措施对本地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协同进出口商会、协会,做好开发区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动员和相关支持工作;调查、收集开发区企业在出口贸易过程中遭遇国外不公正待遇的情况和信息;加强对开发区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和趋势的监控、分析;加强对开发区企业公平贸易工作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
  根据开发区公平贸易形势和特点,建立公平贸易的“一个系统”和“三个机制”。“一个系统”是指“开发区公平贸易服务后援支持系统”,即由开发区聘请的政府专家、行(企)业顾问和法律人士等组成的顾问团。商务部相关司局工作人员、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专职人员、相关企业负责人、国内业界有影响力的律师机构等均是此系统的成员,组成开发区公平贸易服务的后援支持核心。“三个机制”即“分析预警机制、应诉支持机制及宣传培训机制”。分析预警机制,一方面,通过合作的国内(外)律师(中介)机构、进出口商会及商务部门获取涉及出口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与开发区产业相关的预警信息,通过网站公告、电子邮件及电子化区域客户公共关系管理系统等方式通知区内企业,及时组织召开预警分析座谈会;另一方面根据开发区产品出口额比重、上下游配套程度、就业影响程度以及贸易摩擦敏感程度等产业具体情况,确定开发区重点监控产品列表,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对产品出口数量与价格做主动监控,定期分析,争取做到未雨绸缪。应诉支持机制,即动员、支持开发区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通过后援支持系统,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援助,通过顾问班子组织预警分析会,做诉前准备,向相关企业提供律师事务所、律师信息库,为企业选择代理律师提供咨询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宣传培训机制,即向区内企业宣传公平贸易知识,提高企业风险意识,提高企业应对案件的法律水平和应诉技巧等等。通过使用后援支持系统资源,邀请行业协会、有应诉经验的律师机构与企业见面,进行座谈交流和培训。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训计划,邀请政府专家对企业进行宣传培训。
  (王计生 魏萍 吕勇)
  〔企业服务中心成立〕 11月24日,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为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区内企业运营日常事务工作;协助海关、商检等部门监管区内企业进出口货物;负责区保税物流中心筹建、招商、管理;负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组织协调区内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企业服务中心内设企业运营服务部、查验监管部、物流发展部、贸易拓展部。
  (王计生魏萍)
  〔保税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供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进出口及转口贸易等多种物流服务功能,畅通加工贸易结转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零库存和“JIT”的生产方式。保税物流中心位于开发区第七大街以北,渤海路以西,京山铁路线以东,以铁路线围成的“灯泡型”区域内,规划面积90万平方米。2月,成功引进世界知名的物流地产商——美国普洛斯公司进驻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10月25日,已完成场地平整、道路建设、围网、卡口、1600平方米查验仓库、1000平方米海关临时办公楼等项目工程,基本具备验收条件。
  (王计生魏萍刘 翔)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 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叙了2005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貌。内容有:特载、大事记、文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民团体、政法、城区规划与建设、综合经济管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高熇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