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陶瓷的大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815
颗粒名称: 钟爱陶瓷的大卫
分类号: K828.9
页数: 2
页码: 570-5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卫·哈里森在美标(天津)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和对其工作态度的描述。大卫是美标的生产经理,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追求A级标准。他在陶瓷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技能,曾被多家陶瓷公司聘为技术顾问。大卫非常重视工人的培训工作,并亲力亲为,示范指导。他希望中国的每个家庭都使用美标的产品,相信美标的卫生洁具会带给中国人更舒适的生活。
关键词: 大卫·哈里森 美标(天津)有限公司 生产经理

内容

初识大卫·哈里森是在美标(天津)有限公司举办的公司成立三周年的庆典上。当时的大卫神采飞扬,手拿一把西餐刀在切公司订做的生日大蛋糕。我忙问:“这个‘老外’是谁?”‘他是美标的生产经理——一个英国绅士。”美标员工介绍说。
  后来,我在美标公司轰鸣的生产车间里看到了大卫。他在给各生产部门的经理开现场会,分析生产情况,对个别开裂的陶瓷产品加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每天下午都要召开的关于产品质量的分析会。据了解,凡是达不到A级标准的产品一律销毁,决不做降价处理。大卫说:“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美标产品全部为A级品。”
  在美标,产品只有一个标准:A级。对产品质量,大卫总是精益求精。他有一双十分犀利的眼睛,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收在他的眼里。哪个工人操作不规范,哪个工人在工作中有所疏忽,大卫都会指出来,并亲自示范,手把手教给工人,直到他弄懂为止。
  大卫在陶瓷这个行业已经37年了,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陶瓷专家。陶瓷行业与他终生有约,有着不解之缘。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在英国一家历史悠久的陶瓷工厂工作,生产卫生洁具。从脱坯、涂釉到喷漆以及烧窑,他都干过。以后随着英国陶瓷业的发展,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逐步成长为陶瓷行业中的佼佼者,曾被多家陶瓷公司聘为技术顾问,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陶瓷厂。
  1995年,他到上海美标公司工作。那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他用“吃惊”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中国人这么多,中国美食如此丰富,这些都是他事先所无法想像的。中国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全新的。
  他喜爱中国的文化,酷爱中国明清出品的陶瓷工艺品。他常常在休假的时候逛博物馆,仔细观赏,越看越有意思。他被这些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所深深吸引,他说:“中国明朝陶器的制作水平在世界上是高水准的。”如今,能够在世界陶瓷的故乡工作,大卫感到意义非凡。
  1998年3月,大卫被派到天津公司做技术指导。当时天津公司生产的卫浴产品的A级品率是美标在亚洲地区的分厂中最低的一个,产量质量有待提高。大卫心里起急,每天深入车间,了解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原因,加以解决。他十分重视生产线上工人的培训工作,亲自示范,反复讲解,让每个工人都理解正确的工作方法。大卫的身先士卒,赢得了生产线上员工们的尊重,他们苦练基本功,工作十分认真。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998年10月份,天津厂的A级品率一跃为亚洲地区最高的厂家之一。其业绩可喜可贺,大卫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看到了工作成果,大卫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但他仍很谦虚地说:“这一切都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取得的。”
  他觉得自己在美标工作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在陶瓷业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里的工人,让他们学会它掌握它,个个成为陶瓷行业的行家里手,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卫浴洁具。
  大卫是美标集团的终身雇员,他的工作地点是在世界各地的美标厂。然而从个人感情上说,他更喜欢在中国工作,因为他喜欢中国工人的勤劳、善良与质朴。他说:“自己曾在巴西、越南等国家的工厂工作过,相比较而言,中国工人最勤劳,特别能吃苦。”
  采访到最后,大卫希望中国的每个家庭都使用美标的产品。他坚信美标生产的具有世界品质的卫生洁具会使中国人的生活更舒适。
  ——选自1998年12月28日《泰达时报》 略有改动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莹清
责任者
大卫·哈里森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