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69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海关
分类号: F752.5
页数: 5
页码: 426-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开发区海关情况,分别记述了机构、进出口监管、关税征收等情况。
关键词: 天津市 开发区 海关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87年7月1日,经海关总署批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成立,下设办公室、业务科(申报厅)、行政科。1989年1月25日,增设调查科。1991年7月27日,机构调整为人教科、行政科、调查科、保税科、货管科和办公室。1997年5月13日,增设查验科;是年8月,该科迁至开发区南海路136号天津开发区查验中心办公。2000年6月14日,撤销人教科、保税科,增设审批科和核销稽查科。是年11月撤销调查科。
  至2000年末,开发区海关内设机构为审批科、核销稽查科、货管科、行政科和办公室。在编71人。
  第二节 进出口监管
  一、审单
  1987年8月1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简称“开发区海关”)开始办理进口货物报关手续。是年9月1日,开始办理出口货物报关手续,进出口审单由业务科办理。至年末,办理进口货物报关手续406票,出口货物报关手续95票。对手续不齐备而属急用的非国家限制货物,凭保证函或保证金放行。1988年,开始建立审价系统,对各企业进口的各类商品逐项登记,建立价格资料储存制度。1989年,重点加强对国家限制性物资的审核。1990年,建立业务流程制约制度。1991年,简化通关手续,采用进出口分手册管理。1992年,对出口量大的10余家企业试行预申报制。1993年,实行分类归口报关,征税人员参与审单;实行信任放行,对信誉良好企业进口的急用货物先放行后补办手续,并对一些企业报关单据不全的凭保放行;出口货物可以凭月出口计划预先申报;对出口货物实行以箱代库。1994年,启用进出口货物放行通知单。1995年,开始实行进口货物直通式通关改革,开发H883理单子系统并投入试运行。1998年,空运转关货物与北京机场实现直通,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报关单据直接通过网络传输。1999年,开始实行保证金“实转”制度,5.0版本保税子系统开始运行,实行集中审单。2000年,各业务窗口科室均开设面向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快捷通关窗口。是年,开发区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总量达87.9万吨,其中进口56.2万吨,出口31.7万吨;总值429570万美元,进口额315251万美元,出口额114319万美元;全年接受报关单97377票,其中进口77585票,出口19522票。
  二、查验
  1987年,开发区海关业务科开始负责区内注册企业进出口货物查验工作,对在津塘两地办理报关手续的货物,一律转运区内并直接到厂内验放,查验货物258票。1988年8月1日起,对单证审核后的货物实行收(发)货单位“自查自验情况记录”报表制度。是年,实行“重点查验制度”,对重点企业加大开验比例。1989年,对区内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率定为55%以上。1991年,查验工作划归货管科负责。1992年,试行货主自装、派员监装及现场巡视的查验办法。是年,对区内注册、区外办公的企业,实行出区查验的便通措施。1993年,采取放开一般、抓住重点的原则,查验比率降至8%。1994年,保证金3级报批审批权限下放至3万元。1997年,首批13家A级企业享受优先办理通关等8项优惠待遇。2000年,查验重点转向空运货物。是年,查验进出口货物8977票,其中进口8016票,出口961票。
  三、保税业务
  1987年7月1日,开发区海关开始办理企业登记备案、货物减免税审批、后续监管等保税业务。是年,办理减免税审批597笔,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87笔,内联企业26笔,区内机构6笔,保税工厂180笔,进料加工98笔。免征税款4290万元,其中,关税3840万元,代征税450万元。办理企业登记备案14家。是年10月10日,对区内内联企业、管理机构进口的免税物资,实行“登记手册”管理;对在区内注册、区外加工业务的企业准予区外加工;对企业应出口的外销产品而售给国家免税商店的,按保税货物对待。1988年,全关工作重点转移到保税工作上来。是年3月1日起,对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固定资产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登记手册”管理。年内,对企事业单位登记备案实行三级审批制度。1989年,对区内79家外商投资企业、44家内联企业的档案进行整理和录入电脑管理。至年末,区内保税工厂达13家,保税仓库2家。1990年,规定凡符合“四专”(专车间、专库、专帐、专人管理)条件的出口型企业都可建立保税工厂。1991年5月,对区内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卡片管理。是年,开发区海关组织专人帮助区内91家出口型企业按照海关对保税工厂的要求,建立健全账册,建立保税工厂,使开发区内在海关备案的131家已投产的加工型企业,全部享受海关保税优惠待遇。年内,还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对抵押贷款、凭保函批准工模具出区使用以及串换、调剂原材料等问题继续采取变通措施;对企业因特殊原因暂不能出口的货物内销,允许先销售,后补许可证;允许企业超投资额进口的货物,先放行后补办增资手续。1992年,开始实行区内企业出区加工集中预批管理办法。1993年,对新兴的房地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档案。1994年,进口设备价值超过10万美元,履行三级报批制度,并采取专用报批表,建立专项档案;企业不按期注入资金,不予办理货物审批手续;向海关申请办理国产免税车,须提供企业法人代表委托书;加工贸易合同展期,收取风险押金;对大部分产品内销的保税工厂进行清理。1995年,对天津摩托罗拉公司等大企业缩短核销周期,由季度核销改为每月核销一次。1996年,在全天津关区率先实行加工贸易台账制度;对部分企业实行季度内分批报核。1997年,经总署批准的3家首批实行海关派员驻厂监管的企业,享受备案加工贸易合同免设台账的优惠。1998年,计算机中期核注程序开始运行,实现对保税货物从前期审批到后续核销的全程式监管。1999年,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区内企业开始实行分类管理,82家A级企业实施A类管理,其中免设保证金台账的有21家。2000年,备案企业63家,投资额33228万美元,审批免税额162817万元,审批合同3453份,合同值达901456万美元。
  第三节 关税征收
  1987年12月18日,开发区海关开始使用计算机征税并办理税款入库手续。为保证出入关产品的验收,提高报关、纳税的效率,1989年初,开始筹备建立样品室。至1990年10月,共收集区内67家企业的成品600余种,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800余种,拍摄产品和设备照片140余张。1994年,以天津摩托罗拉公司BP机厂为试点,实行集中报关、汇总纳税的措施,报关环节实行征免税分流。1999年,征税现场坚持“先税后放”,杜绝欠税。2000年,开发区海关征收税款382358万元,其中关税132458万元,代征税249900万元。
  第四节 查缉走私
  1987年,查处各类走私违法案件9起,案值338万元,补税525万元,罚没15万余元。1988年,指派专人负责情报收集工作,开始建立自身的查私情报体系。1991年,制订业务科与调查科案件移交联系配合办法。1995年,开展以打击集装箱转关运输“飞料”走私及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违法走私的专项治理工作。是年,查获大要案5起,其比率前所未有。1996年,共查获走私违规案件16起,案值4003万元,罚没收入1275万元,为建关9年来之最。1998年,查获走私违规案件案值5800万元,达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11月,调查科取消,原有查私业务归属天津海关调查二处负责。
  第五节 海关统计
  1989年3月,进口商品统计编号由报关员自行填置。1990年9月,开始对统计报表进行调整,建立与保税业务相配套的新报表。1993年,开始实行企业10位编码制度,企业按海关规定刻制经营单位10位编码章。内部实行双人复核制和交叉复核的办法。2000年,开始统一按照总署业务统计要求进行统计。
  第六节 管理模式创新
  一、科技化管理
  1988年3月,海关H883通关管理系统开始运行。起始阶段,系统功能仅限于打印税单。1989年,通关系统开始全面启用,网络范围尚限制在天津关区内。1996~1997年间,全国海关H883系统开始联网。
  1997年,天津海关办公自动化系统选择开发区海关作为试点。该系统历经数次增删更改,成为具有业务支持、黄页查询、法规查询、网上办文、技术支持、信息发布等多功能的专业化办公系统。开发区海关在该网络系统上设有部门主页。
  二、服务企业
  (一)政策咨询
  1987年建关之初,开发区海关关长、副关长一行到开发区进出口总公司就进出口货物的政策性问题及企业本身问题进行对话。1989年1月7日,就开发区企业进出境货物监管问题召开恳谈会。是年4月20日,在区内召开“贯彻国务院通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宣讲会。1990年1月18日,召开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经理座谈会,提出外商投资企业有关几个问题的解决意见,会议当场解答部分外资企业经理提出的业务问题。次日,《天津日报》报道了会议情况。4月13日,召开开发区内拟建立保税工厂的厂家企业经理座谈会,阐明海关扶植企业的工作思路和保税工厂应具备的条件。8月8~
  10日,首届“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经理培训班”在北方宾馆开办。11月23日,对拟发展为保税工厂(仓库)的13家企业的主管经理、财务、核销、保管人员进行培训,并审核企业账册。1991年5月,第二期“外商投资企业经理培训班”开班,讲解加工贸易、关税优惠政策、货运监管等多方面内容,开发区区内企业近百名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1992年2月,召开扩大试行分手册管理座谈会。3月,开发区商会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经理培训班,宣讲海关现行优惠措施以及合资、合作企业配车标准。6月,召开报关员大会,会同天津海关货管处、关税处人员宣讲政策、提出要求。8月,举办第三期外商投资企业经理培训班和会计、仓库保管员培训班。自1993年起,开发区海关与开发区管委会配合,每年举办至少一次大型、主要面向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宣讲会,遂形成制度,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如遇有重大政策调整,及时举办政策宣讲会。
  (二)通关制度改革
  1987~1995年,在开发区注册企业进口的货物报关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口岸直接通关;一种是转关运输至开发区办理通关手续。两种方式由企业任选。出口货物一律到口岸通关。
  1996~1999年,海关工作方针是以“促进为主”。开发区海关对进口货物实行直提式通关,即在开发区海关申报,查验中心查验、放行,口岸直接提货,要求所有开发区注册企业必须在开发区海关通关。出口采取企业自选口岸通关或开发区海关直提式通关模式。
  1999年后,海关工作方针调整为“依法行政,为国把关”。开发区海关通关模式由进口实施转关运输方式转至开发区海关通关和口岸直接通关企业自选,出口一律在口岸通关。
  (三)企业风险分类管理
  至2000年,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3110家企业,包括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110亿美元,创建开展加工贸易的生产型企业。其中在海关注册的企业有1657家,绝大部分为加工贸易企业,包括原来驻厂监管企业3家,保税工厂103家,一般中小型企业近百家。
  1999年4月始,开发区海关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进行前期调研。6月,开发区海关开始按照海关总署、天津海关关于对企业实行风险分类管理的统一安排,对区内企业进行分类。6月9日,开发区海关会同开发区贸发局召开对外宣讲会,就“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及“企业分类管理”等问题,向企业进行宣讲,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有关规定。11月初,最终完成首次评定,被评定A类企业82家,此类企业可享受优先报关、优先查验、担保放行等优惠条件,其中21家企业可以享受加工贸易免设保证金台账的优惠(内部称“AA类企业”)。被评定C类企业2家,此类企业作为重点审核、重点查验的对象,加工贸易要交纳全额保证金。其余企业评定为B类,适用一般性海关监管措施。至2000年,经过年度评定调整,A类企业调整为83家,其中免设台账的企业增加至28家,C类企业减至1家。没有不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的D类企业。
  (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较多,开发区海关对此类企业经常进口的货物,在进口之前实行预归类及商品货号现场备案制,即海关按企业提供的商品目录进行预归类。合同备案采用分档平均价格的方式,同品种、多规格合并同类项,实行加权平均的方法,通关时海关承认其平均价格。对此类企业进口货物全部实行计算机自动审单,现场交单采用F通道,直接在放行环节进行接单,放行处理。对凭保(保金、保函)进口货物,实行现场审批、直接申报、登记核查,海关为此类企业进出口货物设立专用窗口,设专人负责办理通关手续,做到随到随办,同时负责对外咨询及解答相关疑难问题。对企业急用货物,实行监管前移,先放后报,集中报关,即经企业申请,海关凭其提供的转关运输申报单、空运提单和发票先行办理验放手续,同时做好外型查验记录及货物放行登记,后由企业向海关办理正式报关手续。对此类企业进出口货物一般不予查验,海关只保留查验权,且查验方式本着以抽查和外型核对为主的原则。对有特殊要求的生产设备及原材料(恒温、防尘、防震、防静电),允许企业自备特种专用车辆运输货物。对货物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海关可在非监管场所实施查验。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