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供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14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供热
分类号: TU995
页数: 4
页码: 106-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供热建设始于1985年,目前开发区拥有地热井、供热厂、国华能源公司、热源一厂、热源二厂和热源三厂等供热设施。其中地热井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用热,供热厂具有热交换站和热力管网,主要供应蒸汽和热水。国华能源公司是中外合资的热电联产型企业。经营方面,供热面积和蒸汽产量逐年增长,并取得盈利。
关键词: 供热建设 地热井 供热厂

内容

一、供热建设
  开发区供热事业始于1985年。是年末,在起步工业区首建临时锅炉房1座,负责初期临时供热任务。1986~1987年,先后建成锅炉房2座,以解决开发区企业投产所需热力。1987年7月21日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经营电力蒸汽及热水的生产与供应。1988年4月,能源公司解体,热力公司划出,经营热力。此后,开发区热力生产、供应由热力公司与热电公司共同负责。1989年11月,4×10吨每小时2座换热站与3000米外网投入运行,供热能力为每小时40吨蒸汽,供应居民采暖和生产用汽。1992年4月26日,地热井竣工,井深2070米,水温摄氏70度,每小时流量120吨,为开发区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用热。是年11月,4×10吨每小时热厂增建锅炉2台,每台每小时供热10吨蒸汽。1993年3月,热力分公司与热电公司合并,供热设施增加,拥有各型号蒸汽锅炉16台套,总装机能力为每小时供热134吨。有地热井2座,交换站13个;供热管线达10公里,遍布开发区。是年11月19日,29ML热水炉2台投入使用。1994年末,第一台35吨每小时蒸汽锅炉投入运行。是年10月,合资合作项目国华能源有限公司锅炉房始建,1996年5月,3台35吨每小时锅炉安装完成,总投资近2亿元。1995年6月,热力二厂(时称4号热源厂)二期扩建工程开工,3台35吨每小时蒸汽锅炉陆续安装、投产。1997年6月,总体验收通过。1998年11月,位于泰达大街以南、宏达路以东的新城区四联供热锅炉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装机容量每小时40吨,正式向滨海大厦输送蒸汽。1999年2月27日,国华公司循环冷却水供应B07热交换站(原11号站),采暖换热成功,此为在节能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2000年11月,国华公司锅炉房又增装2台每小时35吨蒸汽锅炉。12月26日,正式并网运行。
  至2000年末,开发区拥有热源厂4个,供热厂1个,所辖地热井4口,热交换站41个,供热管网总长230公里,其中主干网90公里,向193万平方米区域内居民、办公和企业生产供热,总能力达每小时475吨。
  二、供热设施
  (一)地热井
  坐落在工业区洪泽路以西,洞庭路二大街以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热电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于1992年4月26日竣工使用;是为开发区第一口地热井。该井辐射面积6.7万平方米,供北洋集装箱、中房宾馆、华达制衣、电信局等企业和服务业采暖和生活热水。地热井使用75千瓦潜水泵,采取变频调速设备、特制耐热工程塑料轴承和密封隔氧等措施,使出井水通过热水表、分水器、主分水器,分别供到两个热力站,经混水器、循环水泵、分水器后,进入管网,送至用户。热力站中附属设备装有储水缸2座,容积分别为2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水泵扬程162米,井深2070米,水温摄氏70度,每小时流量120吨。
  (二)供热厂
  1995年建立,坐落在开发区第七大街25号,为近200万平方米建筑供热设施。该厂拥有41座热交换站及覆盖全区的热力管网,其中,生活区热交换站17座(含2座地热井站),工业区24座(含2座地热井站)。站内装有清水离心泵340台;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150台,含螺旋板换热器、浮头换热器和管板组合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网分为蒸汽管网和热水管网,总长60公里。蒸汽热水管网以高架、低架、管沟及地下直埋方式铺设。每日可为各企业输送2000吨蒸汽。
  (三)国华能源公司
  坐落在开发区黄海路西与第七大街路北交汇处,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该公司是为开发区首家中外合资能源生产型企业,拥有员工135人,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系热电联产型企业,一期工程于1994年开工,1996年并投入运营。有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中温中压链条式锅炉3台,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35平方米双电场高压静电除尘器等设备。二期扩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正式并网投入运营。装有中温中压链条式锅炉2台,年产蒸汽能力100余万吨。
  (四)热源一厂
  坐落在开发区第七大街路北,东邻黄海路,西与洞庭路相望,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该厂始建于1987年,一期工程于1988年11月竣工投产,拥有链条式锅炉4台,年产蒸汽能力为35万吨。锅炉采用钠离子交换处理、大气式除氧、皮带机上煤及水力除渣等工艺,并配有自动水位调节、多路温度、压力、流量参数等集中监控系统。
  (五)热源二厂
  坐落在开发区西南部,西邻京山铁路,北靠高速公路,东临天津新港,南为开发区铁路专用线,总占地面积4.08万平方米。厂内锅炉房装有热水锅炉2台和蒸汽锅炉4台,是为天津市最大的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房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11月30日开工,1992年11月15日投产,安装热水锅炉2台和蒸汽锅炉1台;二期工程,于1996年3月25日开工,1996年11月25日投产。总投资近1亿元。为生活区及工业区提供采暖热水和生产用蒸汽。年产蒸汽能力为192万吨。
  (六)热源三厂
  坐落在新城区东北角88号地区,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拥有四联供热综合型锅炉房1座,可提供摄氏60度生活热水和70~115度采暖热水。锅炉房建设一期工程,于1998年4月10日开工,11月21日竣工。拥有每小时20吨饱和蒸汽的燃油、天然气两用炉2台及其附属设施,装机容量为每小时40吨。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主体厂房采用框架结构,设备选用国家标准牌全波纹、双炉胆、油气两用、全自动式锅炉。
  三、供热经营
  1990年,蒸汽产量达2.87万吨,供热面积8万平方米,收入241.99万元,亏损61万元。
  1991~1992年,区内第一口地热井建成,供热辐射面积增加6.7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由1991年18万平方米,到1992年增至20万平方米。蒸汽产量分别为7.11万吨和9.28万吨;收入由1192万元,上升到2092万元,两年盈利299万元。
  1993~1996年,蒸汽产量迅猛增长,逐年分别为23.78万吨、53万吨、62万吨和83.3万吨。1996年产量比1993年增长2.5倍;供热面积由58万平方米,拓展到107.1万平方米,增长85%。供热收入亦呈逐年增长态势,分别为3294.28万元、4112万元、6000万元和9125万元,1996年比1993年增长1.77倍。4年间共盈利3820万元。
  1997~2000年,蒸汽产量持续增长,分别为110.77万吨、115.57万吨、124.14万吨和142.69万吨,突破百万吨大关。供热面积由135.1万平方米,上升至193万平方米。供热收入突破亿元,逐年分别为10969万元、10490万元、12140万元和11548万元。4年间盈利7169万元。
  供热面积,由1990年8万平方米,至2000年193万平方米。10年间,年均递增率为37.48%。
  蒸汽产量,由1990年2.87万吨,至2000年142.69万吨。10年间,年均递增率为47.79%。
  经营收入,由1990年241.99万元,至2000年11548万元。10年间,年均递增率为47.18%。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记述了1984年天津开发区建区开始,下限至2000年。为保证记述事物的完整,一些事物的时限有所前伸和后延。记述层次结构,一般为篇、章、节、目和子目五层,篇首设无题序;入志图表,冬量紧靠正文。附录设置,除全志的总附录外,个别篇章之后亦适当设附录,与篇章正文相辅相成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地热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