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020220020230000098
颗粒名称: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
分类号: F21
页数: 2
页码: 9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到2010年天津市经济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情况。其中包括发展目标、发展原则、提高发展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等。
关键词: 天津市 经济 规划纲要

内容

发展目标 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推进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以综合改革试验、完善区域功能为手段,在滨海新区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才聚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为载体实现城市化进程,把天津开发区建成充满活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示范区和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先进、最现代化的地区。
  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年平均增长18.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年平均增长17.7%;财政收入350亿元,年平均增长19.9%;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其中出口26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3.6%;就业人口45万人,年平均增长9.3%;投资总额350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额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00亿美元;引进内资40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5%;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200亿元;区内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耗水五年累计降低10%;新开发面积50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面积30平方千米。
  发展原则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照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要求,继续壮大现代制造业规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力争再形成几个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群;注重引进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区域功能,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提高发展质量 追求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破资源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业增加值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区域。
  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建设宜居生态城区的要求,科学、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以创业文化为基础,构建各个阶层、各类居民和各种团体各得其所的文化氛围;抓好安全生产,强化社会治安,关心弱势群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收入,营造安居乐业的区域环境。
  发展战略
  资源抢控战略 不断研究和探索招商工作新机制、新招法,抢控资本资源;利用滨海新区可能得到的国家对土地利用方面的倾斜支持政策,主动运作,抢控土地资源;加强与国家和天津市专业部门、区域性能源集团的合作,抢控能源(包括水资源);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备,抢控产业资源;开展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创新,抢控人才资源。
  创新支撑战略 创新产业升级路径,强化产业竞争力;创新政策引导体系,大幅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创新源头建设重点,积蓄未来产业竞争资源;创新政府服务方式,营造创新的制度化环境。
  功能提升战略 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产业聚集功能;提升经济辐射功能;提升文化凝聚功能。
  改革深化战略 做好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革新政府工作理念;转变政府行为模式;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区外区”开发建设体制。
  集约发展战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效益;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环境质量。
  社会和谐战略 以提高全体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体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设计和社会保障措施体系;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水平;强调综合治理,保障安全生产;保障投入,构筑平安泰达;深化“文明泰达”理念,推动社会文明。

知识出处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2001-2010》

本书记述天津开发区2001—2010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九通一平”、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等区域定位和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支柱产业。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