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466
专题名称: 京津桥
其他名称: 原名:旱桥
文件路径: 0202/01/object/PDF/020210020230000122/001
起始页: 0092.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京津桥:这是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洋灰混凝土桥。京津桥原名旱桥,位于河北区黃緯路北口,为京津公路跨越新开河进入市內的重要桥樑。該桥原为木便桥,长41孔,計102.4米,桥面淨宽6.4米。解放前早已朽損不堪,不能通行貨車,仅能維持行人、三輪車通行,所有运輸車輛均需繞道新开河下游法政桥,多走2.5公里路程。而法政桥与旱桥之間幷无正式道路,行車非常不便,特別是雨季泥獰难行,再加上法政桥桥面很窄,仅可容一車通过,因而,經常发生列队停車等候过桥现象,使京津交通受到极大阻碍。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交通上这一重大問題,在天津解放后不久,于1949年6月2日动工开始修建新桥——京津桥。京津桥共分11孔,两边各4孔中距8.4米,中間3孔中距11米,全长100.2米,宽12米。桥面采用3孔連續樑正体浇筑,桥身采用实心墩台,中間桥墩4座,高8.8米。

知识出处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天津城市建设新志》

本书主要介绍了天津的自然概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天津房屋建筑的历史概况和建筑行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还涵盖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房屋建筑与管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房屋建筑任务以及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头两年,天津建筑业出现了全面持续大跃进的新局面。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天津市政建设方面的内容,包括道路与桥梁建设、给水事业、下水道工程、绿化天津、战胜洪水以及改造海河等。最后,文章还提到了天津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发展,包括解放前后天津电车事业的变化、公共汽车的巨大发展以及一般公用事业如路灯、渡口和殡葬事业的发展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