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单弦拉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409
专题名称: 天津市单弦拉戏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164.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单弦拉戏(附巧变丝弦) 单弦拉戏,在曲艺场上演奏,为时不长,不过三五年而已。仅是在“拾样杂耍”中点缀一新花样。记得当时有一笑然居士(佚其名)由京来津,演于燕乐升平,表演用京胡,只有一根弦儿,横卧于场面桌腿与其本人膝盖旁。左手持小藤棍,按着工尺字,右手持京胡之弓子,拉弦生声。旁有一拉京胡的乐师为之伴奏。笑然居士拉单弦之京胡,学演京剧生、旦、净行唱腔,有音而无字。先奏武场锣鼓声,后即学唱,如《二进宫》、《托兆碰碑》、《空城计》等短段的唱儿,妙在维肖,听者喜其别致,辄报以采声。 据闻此人系京剧一操琴人,郁郁不得志,闲居时戏演奏单弦拉戏,孰想竟以此为业,收入甚佳。他在京曾撂地演奏,旋来津在燕乐、聚华、福仙、北洋诸茶社赶场,内外行皆揄扬其技。在三八年时红火一时,即离津去。 此外,尚有一种“巧变丝弦”,亦曾属曲目之一。旧日曾有瞽目艺人卢成科,以此作为独立之场,而演奏于书场,并得以发迹。卢熟谙乐理,运用自如,闲以留声机唱片学习,自以三弦弹奏各种调子,极有摹仿力。解放后卢参加天津市曲艺团,偶然一演。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