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戏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407
专题名称: 天津市戏迷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162.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戏迷,与单口相声相似,不过它主要以唱为主。演者虚构故事,巧作安排,贯串插科打诨,一面听其学唱,一面穿插滑稽。虽多牵强附会,总之不外乎理而不歪、谑而不虐这一主旨。演者故作因爱唱成为癫痴之人,随时随地,即景引唱,形容一天无所事事,生活一切动作、处世待人接物,皆是戏文,若京剧中所演出的《八十八扯》、《戏迷传》、《拾黄金》然。 这一项目,创始较晚,参加曲艺行列而演出者,在京津两地,仅有二艺人,始有华子元,后有张浩然。华尝在京,为津市燕乐升平约来,码居中场,内外行盛赞其艺。后因节目不多,演出范围狭窄,又属一个人表演,演来无多少制胜之处,因之演未数月,即返京去。逾二三年后,又来津一次,节目仍无增益,由于听者都已听熟,渐感索然乏味,其声誉已不如以往,只好悄然离津,后闻其在京潦倒,已不操斯艺矣。一九三一年时,中原游艺场杂耍部又来一张浩然演此节目。因张系津人,又在京剧界多年,且有日未见华子元之节目,觉得耳目一新。张原名紫宸,每见其表演学唱时,辄用手捏嗓,唱来韵味宽厚,学谭(鑫培)、余(叔岩)之腔调,还有几分似处。故爱好皮黄者,喜与之近,作到了以广招徕。惟张之插科打诨稍差,不如华之趣味盎然。 此外,尚有一种反串京剧,也是一种卖弄谑头引人入胜的曲种,如常宝堃就曾串演过《法门寺》等剧,李想容、孟小宝、华畹云等人也常演之,主要剧目有《坐宫》、《武家坡》、《吊金龟》、《大劈棺》等。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