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滑稽大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383
专题名称: 天津市滑稽大鼓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13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滑稽大鼓,创始于清末北京子弟票友张允芳。张擅演京韵大鼓,但技艺不逮刘(宝全)、白(云鹏),乃另行创演一种唱法,虽起唱落腔仍不脱京韵大鼓窠臼,但所演曲目,竭力不演刘、白二人唱词,自编自演,独树一帜。其内容多系描绘京都地方风俗习惯,妙在寓意讽刺。曲中人物,亦多为地方常见之人物,刻意摹划,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且演来出语滑稽,动作发噱,以小俏神情,使人见而捧腹。每次演出,听者欣赏其表演,复琢磨其唱词,初则忍俊不置,继而哄堂大笑。这就使他所演唱的这一种脱胎于京韵大鼓而另成为一支新的流派,被称为滑稽大鼓。 惜乎后之谈滑稽大鼓者,鲜有人知张允芳其人之名,倒是其徒老倭瓜(名崔子明,其本人不承认为张之弟子,待证实)、大茄子(姓杜)、架冬瓜(姓叶)、山药蛋(姓富)、程疯子等,曾以艺显。老倭瓜、大茄子二人尝在燕乐升平演唱,唱法同一,插科打诨,各具其妙。架冬瓜、山药蛋在天津演出不多,架冬瓜多留于北京,山药蛋则远游外埠,曾于解放初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归国后不知何往,后传其已逝世矣。津市在三十年代左右有女艺人小老倭瓜,原系权乐坤书馆之歌妓,眼略左斜,学老倭瓜有几分似处,以《刘二姐拴娃娃》一曲甚佳。后改专业,但未几即适人而去。 滑稽大鼓唱法,乐器只用三弦及四胡伴奏。唱到有趣的地方,操三弦者时为之助演,有如一活动道具,有时唱和,有时“使像儿”,尤以老倭瓜、大茄子二人与弦师合作,相得益彰。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