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380
专题名称: 西河大鼓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14/001
起始页: 013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西河大鼓,本属冀西乡土之歌,一说源自冀中河间县,二说孰是,尚待攷证,总之是来自滹沱河畔,因该河系由山西境内流入,故名。其曲词取材多为民间流传故事及著名说部,所以所唱多“蔓子活”,如《杨家将》、《施公案》、《大宋八义》、《呼延庆打擂》、《三侠剑》等,也有短段儿,如《小姑贤》《绕口令》、《许仙游湖》、《洪月娥做梦》、《夸女婿》等。 西河大鼓传入天津很早,以郝氏一派独占优势,允称西河家传。其两三辈儿多业此曲。郝韫霞为郝家宠儿,各书场争相罗致,号召力强。再有焦家姐妹秀兰、秀云,为北京天桥艺人大金牙之女,秀兰擅于唱,秀云喜诙谐,京津两地不时往来。再有如韫桂荣、王韫芬、小韫芳、马增芬、朱学贞等女艺人,率皆驰骋舞台,各有千秋。但总不如王讽詠者,允称西河之冠。她在一九二八年于南市燕乐升平与刘宝全、小黑姑娘的京韵大鼓,万人迷的相声这几位“底角儿”(压大轴的)同台登台时,独能自挑大樑,码居大轴,继其后而独挡一面。她以“蔓子活”临阵无惧,早晚演出,早演全本《薛仁贵征东》,晚上连续演出全本《三国志》,两三个月,座未少衰。此外还有男艺人张连仲、田荫亭等,在东兴市场、河北鸟市、地道外、新大路,或撂地、或书场,均受人热烈捧场。可见当时西河大鼓在津市曲坛之盛。 写到此,尚有一事需要特为一提者,即马增芬,她在一九三六年前后所唱《绕口令》一曲,妇孺喜唱,街巷争传。“玲珑塔来塔玲珑……”的唱声,到处可以听到。西河大鼓之扎根天津,盛行一时,马增芬与有功焉。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