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辑》
唯一号: 020034020230017329
专题名称: 食糖
文件路径: 0200/03/object/PDF/0200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0123.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食糖,对于我国的糖业,太古洋行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者之中居于第一位。早在一八八二年太古洋行即集资二十万镑在香港设立太古糖坊(Taikoo Sugar Refinning Co.,Ltd),将爪哇所产粗糖精制成砂糖、方糖等各品种的食糖行销中国。原来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因在南洋一带占有种蔗产糖的殖民地,他们早将南洋糖业抓在手里。英商太古洋行即在爪哇掌握了甘蔗的种植,造出初级产品又在香港设厂加工精炼,在中国销售自然更占上风。 天津商埠最早运进洋糖的以英商怡和洋行、荷兰商恒丰洋行为大户。太古洋行既在香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糖又自己承担推销,在生产贩卖两个阶段的剥削都有大利,所以太古洋行一在天津销糖,便将其他洋行的食糖生意压下去,造成独霸市场的局势。当时在天津洋糖进口的洋行中,仅怡和洋行有力量和太古作竞争。他们竞销的结果,利润自然要减低。通过会商,两行达成协议,除利润较低的红糖、黑糖之外,砂糖、方糖只准怡和经销,白糖的运销则全归太古。这样两行可以任意抬高售价,受损失者只有中国消费者。另外太古糖坊出品的车糖,仍归太古独家经营。经过一个时期,怡和洋行又将方糖的经销权放弃,于是北方洋糖进口,全部落在太古洋行手中。除轮运外糖业成为太古洋行第二种大生意。自从太古车糖畅销,中国闽潮两帮的“头黄”、“二黄”白糖的销路受到严重的打击,从城市逐渐被逼至农村,终至遭到消灭的厄运。 太古洋行在中国推销食糖,有一个坚强的组织系统。以天津而论,他们有固定的代理店八家,在内地另有销售站六十四处。所有代销货的特约店,每月结算一次,一般的按货价百分之二提取佣金,如果超额,在佣金之外还另给好处,因此都争先恐后地宣传和竞销,同时买办郑翼之更指导各代销店和分销处无孔不入地向农村渗透,久之城市乡村和内地的食糖市场就逐步地变成洋糖世界。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天津文史资料的文章15余篇,其中包括天津英租界概况、天津美租界并入英租界的经过、我在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的纪事、帝国主义控制下天津海关的黑幕、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天津怡和洋行及其买办梁炎卿、天津太古洋行与买办郑翼之、天津英商安利洋行简述、垄断公证业务的英商保禄洋行、英商保安保险公司概述、从天津公学到耀华学校、白俄在天津、天津的赛马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