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棉田管理 夺取秋季大豐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815
颗粒名称: 加强棉田管理 夺取秋季大豐收
其他题名: 吳桥县人民委員会付县长刘国樑的发言
分类号: D624.21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这篇发言介绍了吴桥县人民委员会为夺取棉花秋季大丰收所采取的措施和经验。他们通过抓面积、抓苗、抓桃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棉田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他们也强调了统一思想和建立专业战线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天津市 人民代表大会 刘国樑

内容

主席团及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宋副市长的报吿,幷保証在我县認眞貫徹执行,現借此机会,将我县保証棉花丰产問題做如下發言:
  我县今年种棉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0.3%,計划保証亩产皮棉80斤,爭取100斤,总产保証4240万斤,爭取5300万斤,比去年增产将近一倍。
  为了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夺取棉花大丰收,我县在棉花生产上从去秋备耕开始,就广泛的总結了58年的經驗、敎訓,从而保証了今年的棉花播种早,質量好。絕大部分棉田达到了霜前播种霜后出苗,比往年提前一个节气;有50%以上的棉田推行了高壠作业和大小背,为棉田密植創造了通風透光的条件。这些都集中的表現了今年棉苗出的早、全、旺,为全年丰收奠定了基础。棉苗一出土,就注意了不間断的精細管理。目前已基本上达到了四普(中耕、治虫、追肥、整枝),实現了四无(无杂草板結、无弱苗、无虫害、无瘋杈),当前棉苗良好,茎粗叶茂枝多紧湊,現蕾、开花結鈴早而且多,这是今年的特点。53万亩棉田中,已有18万亩每株长出果枝6至8个,現蕾10个左右,多数开花,开始結鈴,部分的結鈴一,二个,有的丰产方結三·四个大桃;有20万亩棉由每株已生四至五个果枝,現蕾六至七个,开始开花;15万亩的鹽城边远薄地也长出二•三个果枝,已經現蕾。总之,全县絕大部分棉田一片碧綠,呈現了丰收景象。
  (二)
  为了实現棉花丰产,我們狠抓了以下几点:即抓面(积)、抓苗、抓桃,一切为了一亩不弃,塊塊全苗,棵棵滿桃。三管齐下。
  关于“抓面”問題,在播种剛剛結束,就千方百計保护現有棉田面积,先后忌結推广了防城治城和防治病虫的經驗,掌握了勤鋤、倒鋤、深鋤,鋤后敝伐,充分晒地,无病虫則防,有病虫則治,不叫病虫抬头等,采取了綜合性治城治虫的措施,目前53万亩棉田已全部保留下来。
  关于“抓苗”問題,棉花丰收苗是基础,从棉苗出土开始;全县組燉了广大干部群众,遇霜烟燻、雨頂松土、逐塊逐壠检查,随查随补,早者补种晚者移苗,四月下旬和五月上、中旬,先启掀起了四次保苗查苗补苗高潮。在今年河渠兩岸泛堿严重等不利条件下,除个別城地外,絕大部分保住了棉苗。一般每亩保住,了3000至5000株左右。
  关于“抓桃”問題,这是棉田管理的中心环节,时間长,內容多,增产潜力大,幷且达到早結桃、多結桃、結大桃、結好桃、又'涉及到各个方面,針对着棉花生产規律和基础情况,我們紧紧抓住了鋤、肥、治、整四个措施。勤鋤細鋤可保温抗堿,保墒抗旱,促进根系發育,我县棉田、已普鋤了三至四遍,結合中耕进行培土达15万余亩,以灌漑排水抗旱防涝。棉花随着現蕾开花結鈴,需肥增多,供应不及时即会引起蕾鈴脫落。根据今年底肥不足的情况,苗期后段管理重点了追肥大突击。幷作到粗肥加工,集中深施,一棵一勺,棵棵見肥,弱苗偏施,現追肥20余万亩,在今年的特定气候条件下,虫害严重,屡治屡生。因此,全妄較普遍的使用了巨毒性农藥“1059”。对已發生的28万余亩蚣虫,已連續除治二、三遍。基本解除了棉蚜威胁。目前全县根据虫情預报,幷抓住棉鈴虫孵化期的有利时机,按照去年經驗,采用1059与CCT混合剂,綜合除治鈴期虫害。这一战役已經开始,已經除治的几万亩,均消灭在80%以上。整枝,这是防止徒长减少养分消耗平衡有机养分供应的重要措施。全县提出“褲腿不伤皮,瘋杈不过寸,”今年的整枝普遍及时精細,先后全县从六月下旬即已开始。目前已普遍行动,現整枝棉田达十万余亩。
  領导問題:
  第一,統一思想,解决重粮輕棉的偏見,是保証棉花丰收的关鍵之一。过去經驗一再証明,沒有一个統一的思想意志,任何事情是不能取胜的。如果具备了一个統一的夺取丰收的思想意志,千万个困难都能被克服,向自然的斗爭也就胜利在握。过去一段段加强棉花細致管理的过程,也是步步不断統一思想的过程。开始,除某些保守思想,而外,干部群众比較普遍的思想是决心管好粮食作物(是的),而对棉花却劲头不大,把肥料、劳力,一再滿足粮食作物的需要,即是老产棉区也是如此。这种偏極,思想,确实是搞好棉花丰收的大敌。据此,县委和县人委先后連續召开了現場促进会,把这些思想問題列为首要位置进行辯論,最近在前郭召开的苗期管理現場促进会,就是一个导火綫,会后,各乡都分別召开了現場会和棉花专业会,一直到农村支部和生产小队,到处摆道理、搞辯論,算粮食、棉花收入帳,算社員生产、生活开支帳,算支持国家建設帳,从而提高了覚悟,明确了利害关系,检查了光顧吃不顧穿、光顧生活不顧再生产、只顧自己不顧国家的做法是不对的。从領导到群众爭取粮棉全面丰收的指导思想已經树立,棉田管理运动已推向高潮。
  第二,从县到生产小队,建立了妻业战綫,这是完成棉花生产任务的組織保証。从五八年的实踐中,我們深深体会到这样做的結果,不仅是能够有条不紊,在保証全面生产任务的同时,把棉花生产搞好,避免挤撞和顧此失彼,而且还促使了这条战綫上的干部达到又紅又专,便于在群众中培养更多的土专家。这一点在現时或将来对棉花生产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县在棉花生产上早在去秋备耕开始,专业战綫就已形成。从县委人委到农村支部和生产队,各級都有書記、县、乡长負責来管棉花。每次管理高潮都是由管理人員通过試驗田,提出主管意見,供領导硏究,形成决議,最后推广全面。
  第三,棉花管理是一項細緻費工的农活,在劳力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把棉花管的精細,使丰收更加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劳力支配的怎样。因此,我县始終狠抓工这个問題,强調所有县、乡、管区的干部,都到承包单位,大抓劳动管理。所以随着包工包产的落实,生产积極性的进一步調动,对棉花全县較普遍的推广了田間管理包到戶与作业小組承包相結合的方法。全县3543个包产小队,有2480个推行了上述方法,大齐93个小队,他們組、戶結合的方法:整枝、中耕由戶包搞到底;追肥,由組送粪、由戶追施等,这样大水急流由組挡,細水長流由戶包,活活落实,积極主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干部减少了派活記工的麻煩,有更多的时間参加生产和安排农活。
  第四,今后工作越作越細,这就要求我們把革命的干劲和科学分析密切結合起来。
  为了切实掌握棉花生长規律,按規律提出每个生育阶段的管理措施,县直接搞了兩个棉花試驗情报点,各乡管理領导干部和技术員,老农伙搞的高額丰产田、对比田,以及群众搞的大面丰产田,都設有档案,根据棉花生长,随时記載管理措施和变化情况,积累資料,加以科学分析,总結經驗敎訓,在每个管理的关鍵时期,通过現場会,进行技术敎練。先干部后群众,干部以深入生产再将技术普及群众。这样先进科学技术与老农經驗相結合,推广經驗与生产实踐相結合,点上的經驗敎訓与面上的因地制宜結合,大大防止了在推广先进技术經驗上的盲目机械和右傾保守兩种偏向。
  第五,过去事实証明,抓兩头带中間,全面开展棉花丰产竞賽运动,这是棉花生产上最有成效的战略战术。大搞棉花丰产田,不仅可以創造經驗,带动一般,其本身对保証总产量,也是有重大作用。目前全县已开展了一个千斤籽棉紅旗手、双百斤皮棉紅旗方、紅旗队、紅旗社的竞賽高潮,队队方方提条件,搞倡議,有的明竞,有的暗賽,根据生长和基础情况,有方搞方无方选亩,全县棉花丰产田,已由原来12万亩扩大为18万亩,与此同时,决不忽視一般田,和三类田的管理。当前管理中的追肥,正是对一般田特別是三类苗,进行了偏施肥,我們注意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体現“高額丰收,普遍增产”的精神,求得完成与超額完成棉花生产任务。
  (四)
  吳桥县虽然在棉花生产上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也有些方面是美中不足的。摆在我們面前的有兩个主要課題,要我們付出相当的努力去加以解决。不然,棉花丰收拿到手,还是不可靠的。一个是“重粮輕棉”仍解决的不够徹底,肥料也普遍不足;一个是河渠棋佈地下水位增高,急需干旱治城,雨多排涝,針对这些問題我們正准备在狠抓伏前桃的同时,掀起积补追肥,和挖修灌排工程兩大战役,以此为中心进一歩推动棉田管理。給伏桃备足肥料;为伏桃創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节节胜利,直到棉花最后大丰收。
  以上有不当之处,請批評指正。

知识出处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本书记录了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关于天津市1958年财政决算和195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吿、河北省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分组讨论名单、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日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国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