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張立貴付县長的發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807
颗粒名称: 宁津县張立貴付县長的發言
分类号: D624.21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津县县长张立贵在发言中介绍了该县农业生产情况,重点强调了小麦丰收的成果和经验。他提到,这是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经过苦干实干,战胜自然灾害,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结果。同时,他也指出了未来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天津市 人民代表大会 张立贵

内容

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宋景毅付市长关于天津市1?58年財政决算和1959年財政預算的报吿,幷保証貫徹执行。現在,我将宁津具农业生产情况向大会作一彙报。
  宁津县位居天津市东南部,全县有9个公社四十一万五千人,总耕地一百二十万亩,主产粮食和棉花。
  去冬以来,我們遵循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总結1958年大躍进經驗的基础上,貫徹了以整社为綱,以生产为中心,整个农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高潮一个接連着一个,运动开展得旣“轟轟烈烈”,又“踏踏实实”。因此,我县小麦获得了大丰收。今年全县共种冬小麦二十四万多亩,春小麦4万亩。冬麦平均亩产二百一十一斤,春麦一百另六斤,夏季总产量为五千五百八十八万斤。亩产千斤以上的丰产田、試驗田将比去年增加了三、四倍;亩产西百斤以上的丰产先进单位也大量出現。柴胡店公社王石庄队三十二亩高額丰产田,平均亩产达到七百斤;城关公社张县生产队十八亩試驗田,亩产也达到七百五十四斤。保店公社'冠軍方”兩万多亩小麦,土質很黏,过去历年是低产地区,一般年景亩产五十至六十斤,丰产年也只达到七十至八十斤,今年一躍达到三百二土三斤;比过去丰收年就增产四倍以上。其中有六千亩大面积丰产田,平均亩产获得了七百三十斤,有十二亩高額丰产田获得了亩产二千斤,創造了全县小麦高产紀录。小麦的丰收,使人們認識到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正确性,認識到农业生产可以連續大躍进,認識到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小麦的丰收对我县今后的各項工作發展,和推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小麦空前丰收,是在上級党和政府的正确領导下,全县人民經过苦干一冬,实干一春,战胜病、虫、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結果;是全面貫徹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的結果。从去秋种麦开始,为了确保夏季丰收,打响全年增产的头一炮,我們自始至終,紧紧地抓住了“种好、管好、收好”三大增产关鍵,層層建立小麦增产专門机構,組織专业队伍,加强了田間精耕管理。去秋种麦时全县动員了九万多名劳力,苦干鏖战一个多月,保証了百分之八十的麦田深翻地和施底肥,胜利地渡过了种植关。幼苗出土后,在“保麦胜利过五关、力爭一季頂一年”的口号下,全县組織了一支六万人的小麦管理专业队伍,掀起了以“四增”(增株、增穗、增粒、增重)、“三无”(无病、无虫、无倒伏)为中心的田間管理运动,加水、加肥、精心管理。据不完全統計,共累計澆水四十九万亩,累計追肥五十一万亩,幷及时防治病、虫灾害和小麦三期(返靑、拔节、抽穗)倒伏,順利渡过了越冬、返靑、拔节、抽穗、灌浆几道关口,确保了小麦丰收。
  目前,人們在庆祝和欢呼夏季丰收的同时,正在为了支持国家經济建設和支援缺粮的兄弟地区,全县又掀起了交粮、送粮热潮。截止六月廿日,全县已經送粮入庫的小麦有一千一百二十万斤,占任务(1千六百万斤)的百分之七十,全县九个公社,已有五个公社完成和超額完成了夏季征購任务。
  夏季的丰收,鼓舞了人們的生生产积極性,全县人民本着不断革命的精神,再鼓干劲,再接再厉,乘胜前进,立志夺取全年的更大丰收。經过我們分析,实現粮、棉、油料增产計划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今年的早秋作物种得早、种得好、管理精細,因此,幼苗生长情况大大超过往年。一般作物播种时間比在年提前了一个节气,谷子、玉米提前了半个多月。有四十多万亩土地深翻七寸以上,有七十多万亩土地进行了平整,其中有三十二万亩土地筑好了主、分支水道。有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平均施底肥六、七千斤。田間管理也比过去精細。早秋作物已普鋤了一遍,幷有百分之四十鋤到二、三遍。谷子、玉米追肥的占百分之二十。
  其次,所有人民公社,均进行了普遍整頓,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敎育运动,全县广大人民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敎育,从而,統一了全党全民对人民公社的認識。通过整社,幷普遍深入地貫澈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总方針,改进了公社体制,实行了分級管理、分級核算的制度,建立与建全了集体的个人的責任制,認眞执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則。特別是当前的田間管理包到戶,大大調劫了社員的劳动积極性。总之,通过整頓人民公社已經在政治上、經济上、組纖上巩固下来,人民公社的生命力日益加强,这就为一九五九年的全年繼續躍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再次,夏季丰收,給整个农村工作創造了一个有利局势。因此,我們認为,实現今年农业生产躍进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当然,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一些困难。例如肥料不足,不仅数量少,而且質量低;各种虫害已經發生,幷且蔓延迅速,旱、涝、雹等自然灾害又可能發生等等。这就需要我們加倍努力,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就目前情况講,还应該切实地作好以下几項工作:
  一、發动全县人民开展一个以养猪积肥为中心的夏季农业生产运动,保証所有农作物吃飽、吃好,实現丰收。夏收夏种結束后,立即在全县开展一个群众性的积肥造肥运动,大干六十天,积肥五十亿斤。为了实現这个要求,必須加强領导,从县到生产队,要層層建立养猪积肥机構,确定专人負責領导。夏收夏种后,在劳力安排上,要以百分之五十的劳力投入养猪积肥突击运动。突击期以后,以百分之二十的劳力轉向常年积肥工作。在积肥中,要强調加强基本建設,推广野外設圈、地头挖坑,要求每十亩地挖一个能容納一百車肥的积肥坑,以减輕往返运送和劳力不足的压力。幷通过改进积肥技术,提高肥料質量。
  大力發展养猪是多积肥、积好肥、發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一項措施。我們計划在現有猪只的基础上,到秋季發展到十五万头,年底發展到二十五万头。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現这一計划,还必須貫徹集体喂养和社員个人喂养幷重的方針,帮助社員解决仔猪、飼养、資金等困难。坚决貫徹中央指示,将自留地落实到戶,幷帮助生产队建立粗飼料加工厂,解决粗飼料問題,对仔猪問題,要貫徹自养、自繁的方針,大力繁殖仔猪,要求每十戶平均喂养一口母猪。同时,要敎育社員改进經营管理,防止猪只疾病。在發展养猪中,要注意解决社員吃肉問題,算淸过去肥料帳款,以启發其养猪积極性,迅速在全县掀起一个人人养猪,人人积肥的高潮。
  二、加强田間管理,战胜一切自然灾害,根据各种作物生长情况,在全县开展一个“兩足”(肥足、水足),“三无”(无病、无虫、无草),“三防”(防旱、防涝、防洪)为中心的田間管理运动,保証农作物吃飽、喝足,无病虫害,促进健壮生长。要求一般早熟作物每亩追肥三千斤,晚熟作物追肥四千斤,幷注意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效。还要及时对农业物进行澆水,警惕旱灾,幷作到随澆随鋤,要求普遍鋤到四、五次,以便松土、保墒、消灭杂草。敎育社員警惕一切病虫危害,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六月底前普遍进行治虫一次,七月上旬迸行第二次围剿,要求将棉蚜、紅蜘蛛、鑽心虫消灭在点虫阶段,蝗虫消灭在三龄以前。在推行农作物田間管理运动中,要和当地群众中已有的經驗密切結合起来,进一步推广“領导、技术員、老农”三結合的經驗,重要的技术要注意吸收老农意見,由,大家商量决定。同时,对低洼易涝地区,要提前作好田前工程,增設排洩溝道,防止瀝涝为害。幷要作好防汎准备,加强防范、战胜洪水、保衞生产,实現丰收。
  三、在貫徹广种多收的同时,大搞丰产田运动。今年全县春播作物丰产田十八万亩,占播种面积百分之二十一,夏播丰产田預計也能占百分二十左右。幷且多数的是連片的,大面积的丰产方。这些丰产田由于综合利用了农业八字宪法,幼苗生长很好,这是今年秋季辛收的有利保証。因此,加强丰产田的栽培管理,对实現今年全县总产量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实現丰产田的增产計划,在丰产田管理中,要發动基層干部和群众,認眞总結和运用已有,的高額增产經驗,釆取“領导干部、技术員、老农”三結合的方法,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訂立技术管理措施,把农业“八字宪法”落实到地塊。在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加强成本核算,算收入、算支出,使丰产田眞正比大田作物增产。
  ,四、加强具体領导,充分發动群众,把农业生产做得旣,“轟轟烈烈”,又“踏踏实实”。为此,必須繼續貫徹社会主义的总路綫,坚持政治挂帅,貫徹群众路綫的工作方法,开展丰产竞賽运动,繼續發揚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实現今年农业生产更大躍进的光荣任务。
  在市委和市人委的,正确領导下,我县广大干部、群众决心高举躍进紅旗,在完成和超額完成1959年农业生产躍进斗爭中,力爭上游,力爭第一。

知识出处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

本书记录了天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文件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关于天津市1958年财政决算和195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吿、河北省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分组讨论名单、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日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立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