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在船舶修造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515
颗粒名称:
在船舶修造廠
分类号:
I267.4;U659.2
页数:
22
页码:
45-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塘沽新港船舶修造厂利用“技工快速训练法”训练出大量技术工人,为该地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天津市
塘沽新港
船舶修造厂
内容
塘沽新港有一個船舶修造廠。
在建設塘沽新港的過程中,船舶修造廠修復了各種船隻二百七十三艘次,又製造了自動抛石船。它保證了建港當中的船隻需要,對塘沽新港的貢獻是大的。
廠長辦公室的祕書林祥久,陪我参觀了船塢和各個車間。就廠子本身來看,修船廠只不過多一些鉚工和電焊工,它跟一般機器製造廠很少不同。
在修船廠的幾個車間,不少機器旁邊站着年靑的海軍戰士。他們操作着機器,像是在勞動,又像在學習。跟這些戰士一塊工作的,有很少幾個中年人,靑年人佔絕大多數,其中尤以女工爲多。特別是在輸機場,女孩子竟佔壓倒的優勢。看來,她們和他們的動作都還不夠熟練。可以斷定這是一些新來的徒弟。然而爲什麼有海軍戰士?爲什麼有這麼多靑年?
「海軍戰士是駐防在某處的人民海軍部隊送來的,是在我們這裹學習的。」林祥久祕書主動地回答着我的疑問。他說:「那些靑年男工和女工,是塘沽區人民政府勞動科要我們代爲訓練的。」這些回答,使我摸不着頭腦,我不能不請林祥久繼續說下去:「海軍部隊需要有他自己的修船人員,他們要當地修船廠代爲訓練,但那裏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舊辦法,三年學滿。因此訓練得很慢。以後海軍部隊聽說我們廠子裏創造了『技工快速訓練法』,能在半年內叫沒有技術的人學會技術,他們就一批又一批地往我們廠裏送開了。去年送來了第一批,現在你看見的是第二批。」林祥久停了一下,接着說:「替區政府訓練的那些人,都是本地職工家屬和軍工烈屬的子女,他(她)們原來沒有職業,要求政府給他們想辦法。區政府知道我們這裏有『技工快速訓練法』,就要我們代爲訓練。區政府的人還說:『替我們訓練吧!訓練期間的費用由我們負担。訓練成功以後,先儘你們挑用,你們用不了的再往其他工廠介紹。重要的是叫他們學會技術。』就這樣,區政府一下送來了一百零三個人,其中女的就佔五十三人。」
林祥久是個精明能幹的小伙子,看來不過二十歲,但他知道的事情很多。說起什麼來都頭頭是道。船廠的一切,好像就在他的手心裏。他對於「技工快速訓練法」,有着特別濃厚的情感和興趣。他説這個方法,能在半年內走完以往三年才能走完的學徒路程,這還只是對一般人說的,像人民海軍部隊來的那些同志——文化水平高,階級覺悟程度高,他們還用不了半年,只要四個月就差不多了。
「技工快速訓練法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它是怎樣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請林祥久進一步說明。但他十分客氣地說:「我知道的很皮毛,說不好。待一會,我領你去找馬廠長,這個辦法就是他弄出來的。」我們一起到了廠長辦公室。
廠長辦公室裏坐着兩個人。一個是這個廠子的廠長馬金城,另一個是靑島修船廠的副廠長于涌。他們也在談論「技工快速訓練法」的問題。于涌吿我說,他是最近轉業到工廠的。他和他廠的八位職工,是到塘沽新港修船廠來學習企業管理和其他方面的領導經驗的。
「我硏究了你們這裏的工人級差。」于副廠長轉向馬金城說:「你們這裏只有一個八級工,七級工、六級工和五級工都不多,佔數量最大的是三級工。這個情況,恰恰跟我們那裏相反。這就是說:我們那裏的技術條件並不壊。可是,我們沒有你們的工作效率高,也沒有你們的產品質量好。尤其値得注意的是:你們的三級工,僅只經過了六個月的學徒時間。而我們那裏,解放初期招收的學徒,到現在學了整整四年,至今還是個學徒,問題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對於這些問題,馬金城廠長沒有正面回答。但他講了他們廠子的工人,不久前去湖南省支援一項工程的情形。
「今年春天,」馬廠長意味深長、又頗費思索地說看:「我們廠子的電焊工人去湖南支援一項工程。去的人,就是你們所看見的三級工,而且又多是些年靑的女娃娃。同我們一起到達湖南的,還有其他地區的電焊工。湖南同志原希望我們去六級工和七級工。因此我們一到,湖南同志就提出問題說:『你們能工作嗎?』我們當然相信自己能工作。但在大批有經驗的工人面前,我們哪裏敢說大話?當時只說:『試試看吧!』在試驗當中,湖南同志說我們的三級工不比別人工作得壞,也不比別人工作得少。還說我們的年靑人好領導。工程結束以後,湖南同志還非把我們的女電焊工留下不行……。在工作中,我們還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個東北地區的電焊工,看來像個六級工,有一天他捉住我們一位女工的肩膀,問道:『小鬼,你當了幾年電焊工啦?』我們的『小鬼』一楞:『才半年呵!』
「『半年!』那個工人驚異了。他瞪着眼睛追問:『半年你能學會電焊?你是用什麼新辦法學的呀?』其實,我們哪裏有什麼新辦法,說來還不是平常。」
我仔細揣摸馬金城廠長的談話,越想越覺得這件「平常」事並不平常。——我們的國家,已進入五年經濟建設計劃的第一年,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又是貫穿五年計劃的內容之一。這就是說技術工人嚴重不足的情況並沒有完全改變,大批靑年迫切要求學習技術的慾望,也沒有得到充分地滿足,如果能把半年內走完以往三年才能走完的學徒路程——技工快速訓練法運用到全國各地的企業部門,那我們缺乏技術工人的情況就會很快改變,廣大靑年要求學習技術的心情也可得到部分地滿足。因爲這個緣故,我又三番五次地訪問了修船廠,並跟修船廠的黨、政、工、團各個有關方面的領導幹部和職工談了話。
原來,「技工快速訓練法」產生在大建港的初期。那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剛剛發佈重建塘沽新港決定的時候,新港工程局召開了施工會議。大家找尋工程中的關鍵問題。那時,人們誰都知道:重建塘沽新港的中心關鍵是挖泥。因爲只有從那一片淺灘的淤泥裏,挖出一條長達十五公里,深達零下六點五公尺,底寬六十公尺的主航道,萬噸輪船才能夠乗潮進港,也才能談到其他方面的建設工程。要挖通這樣一條主航道,就需要大批挖泥船。這些挖泥船,又必須在大動工以前的半年內,卽一九五一年十月到一九五二年三月的開春以前準備就緖。否則,就不可能在政務院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建港任務。
那時,塘沽新港所有的挖泥船,有的破破爛爛,有的還要到海裏去打撈。這樣,修船就成了當時關鍵中的關鍵。而修船廠的修船能力又十分單薄,全廠只有四、五百名職工,一次只能修理一條船。他們把當時急需修理的船隻做了一番統計,僅「大沽一號」一條船的電焊工程,就需要八百個工,而那時全廠統共才有七名電焊工。——按照這個數字推算,三個月也做不完那條船上的電焊工程。技術工人不足,成了當時最大的困難。
爲了解決技術工人不足的難題,修船廠曾向當時的「救濟失業委員會」提出要求。結果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只找來了一個技術並不熟練的工人。以後,他們派人到天津等地去找技術工人。但走到哪裏都碰見說:「我們還想到你們那裏去找技術工人哩!你們大建港,我們就不建設嗎?」他們找人碰了釘子,同時發現大批靑年在尋找職業。馬金城廠長回憶當時的情形說:「我們所需要的是技術工人,找不到;找我們來的人很多,沒技術。我們就處在這樣一個苦境裏。」
「怎麼辦呢?」馬金城找到工會主席高玉寶。高玉寶找到靑年團書記陳德賢。他們三個人雖然都是工人出身,可是,他們只能愁眉苦臉地相互詢問着?誰也解決不了沒有技術工人的嚴重困難。
「看來,」高玉寶分析着到外面找工人的情形說:「依靠到外面找技術工人的希望是不大了。」
「的確希望不大了。」陳德賢無可奈何地重複着。但他加上了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想個最快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以內,自己訓練一批技術工人呢?」
「那就只好去問工人了。」馬金城毫無把握地同意了。他們決定分頭去找老工人,看看有沒有那種「最快的」訓練技術工人的方法。他們下到車間,看見到處都在醞釀着技術工人不足的問題。每一個人都爲這件事苦惱着。然而一談到自己訓練技術工人,人們就連連搖着頭說:「馬廠長,你也是工人出身呀?難道還不懂得培養一個技術工人要三、四年的工夫嗎?」
馬金城聽了一想:「我就沒有學夠三年呵!」——不過,他並沒有說出口來,只是暗自回答着。這次談話,他雖然沒有直接得到什麼,可也確乎打開了他的思路。
「什麼叫技術工人呢?」馬金城自問着。他從十四歲就開始了學徒生涯,可是他並不知道技術工人的定義。過去也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然而現在,當修船任務壓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就不得不從頭想起。他自問自答着:「技術工人?無非是有一定熟練的基本動作,再加上一定的技術常識吧!如果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學習,或者說,像我們在抗旧戰爭中領導農民打仗那樣的——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不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他想着,想起一連串的問題。「我十四歲在紡織廠當學徒。那時因爲資本家的需要,當我學了剛滿半年的時候,他們就把我當成一個熟練工人做工了。以後,學開汽車,參加革命……。我雖然沒有學過汽車修理,可是在延安那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也修理好過汽車。如果說紡織屬於輕工業,技術好學習,那麼修理汽車就不那樣容易了!」他回憶着這些,對於三、四年才能培養一個技術工人的傳統習俗開始懷疑。這時,他特別記起在冀中解放區工作時的往事。那時,他所在的部隊,繳獲了敵人的大批汽車,要他負責領導汽車隊的敎育工作。當他發現駕駛人員並不全會修理汽車的時候,他把七輛大卡車拆開,讓人們學習。可就在這一天,敵人向冀中解放區進攻了。上級找他要汽車,他却把汽車拆了個亂七八糟。首長們氣得暴跳如雷,大聲嚇駡着:
「誰叫你拆開的?誰叫你拆開的?誰叫……?眞是胡鬧。正當需要交通工具的時候,你却把交通工具破壞了。我限你三天裝起。要是到時交不出汽車,我就砍你的腦壳。」
首長說罷就氣虎虎地走了。馬金城滿頭冒着冷汗。「也是啊!正當需要交通工具的時候,自己誰也沒請示,就把汽車拆開了。砍腦壳事小,要是誤了軍運可怎麼辦哩?!」馬金城急了,他白天不敢休息,夜晚不敢睡覺,到第三天,他和那些並不懂汽車修理的人,把七輛大卡車全部裝好了。「那時候,沒有一個熟練工人,我自己也是頭一次系統地拆裝汽車,大家是在摸索中完成任務的。那時候能在工作中學習,現在爲什麼不能?」他更回憶起在人民大學學習的情形。他學了八個月企業管理。等於讀完了好幾門大學課程。「企業管理那麼複雜的功課,在蘇聯先進經驗指導下,能在八個月學完,爲什麼一個技術工人就非得三、四年的學習?……」從這一連串的回憶裏,他找到了答案:「三年學滿,鬼話,完全是騙人的鬼話。」他把他的想法吿訴了高玉寶和陳德賢。高玉寶說他也沒有學夠三年就「出師」了。陳德賢幾乎沒有經過正式的學徒生活,就當了一個汽車司機。他們斷定在學習的道路上,存在着那種「最快的方法」,而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成。
「不管怎麼說,」馬金城斬釘截鐵地說着:「技術工人不夠的困難,反正要我們自己想法解決。我們絕不能設想等國家把人才送到我們手裏以後再修船。黨和國家派我們來,是要我們工作,而不是要我們睡覺的。」高玉寶和陳德賢同意馬金城的決心,他們決定招收徒工,開辦訓練班,用一面工作,一面學習的方法,在半年內把沒有技術的人訓練成三級工匠。於是他們分頭徵求職工的意見,向人們解說解決技術工人不夠的辦法。當初,職工人員都欣喜地期待着領導人員的「辦法」,緊張而又輕鬆地聽着他們的解說。可是,當他們聽說要在半年內,訓練出一批三級工匠時,就都吵嚷起來。有的說:「這可不是叫你們訓練打燒餅、炸油條的大師傅呀!」有的說:「要是吹糖人的話,別說半年,就是半分鐘也用不了!」還有的說:「冰凍三尺,決非一日之寒,培養人才也非一日之功呵!」
馬金城他們碰了釘子。他們相互檢討着:「究竟是這個辦法根本不行?還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他們各自敍述了各自的看法。從這次徵求意見當中,他們也越發認識了這件事非跟工人商量好不行。因爲將來的訓練班,是要依靠這些人當敎員的呵!他們分析硏究,發現有人强烈反對,也有人不聲不響,還有人主張「試一試」。特別記起了那個瞪着大眼睛,一直沒有說話的李淸。那個人,是電焊匠,不到三十歲,在老師傅中最年輕,技術也相當好……。
他們決定跟工人們個別談話。馬金城先到電焊車間去找李淸。
李淸一手拿着電焊器,一手按撫着要焊的東西,看來正在工作,可是實際上,他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自從解放以來,這裏創造新紀錄,那裏在爲國家立功,只是他們修船廠,因爲一時沒有任務,成天「閑得慌」。其實,修船廠的職工,哪一個人不天天尋思着爲國家立功的門路?好容易有了這麼個機會,誰肯輕輕放過呢?李淸打算「響應馬廠長號召」,帶頭敎徒弟。但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半年究竟敎好敎不好,而且害怕半年敎不好丟臉。他一抬頭,把那頂「護面具」往頭頂上一推,馬廠長正好站在他面前。
「李淸,」馬廠長和顏悅色地叫看他的名字,問道:「當初你當了幾年學徒?」
「三年!」李淸毫不遲疑地回答着。
「三年。」馬金城慢悠悠地重複着:「那麼第一年你學的什麼哩?」
「……」這一問,可把李淸弄胡塗了,他張嘴結舌,說不出話來。尋思了好半天,才說:「給老師傅們掂水,提夜壺,伺候師媽,抱孩子……」
「那麼第二年哩?」馬金城十分同情地追問着
「第二年?」李淸又尋思了好一會,說:「拉拉電綫,遞遞電焊條。」
「你再說第三年?」馬金城催促着。
「第三年的頭半年,人家還不正經敎。咱剛說摸摸電焊器,師傅就說:『去!掂壺水去!』把咱支使開了!」李淸說着,他那對大眼睛忽然亮了,他把手裏的傢伙往地下一扔,唿一下站起來說「那會啊!三年裏頭連半年正經學手藝的時候也沒有哩!」
「這就對了。」馬金城興奮起來,他握住李淸的手說:「現在不用說沒有那些提夜壺,抱孩子的瑣事,就連拉電綫,遞電條的工作,也放在工作當中去學習,徒弟一進來就學,我們老師傅就敎,你說半年行不行?」
「要這麼說,」李淸還在思考着:「就沒有個不行。」
李淸和馬金城商量着,準備就用這個細算賬的方法,分頭說服那些想不通的老師傅。李淸還向馬廠長保證說:「如果開大會的話,我帶頭,打頭砲。」馬金城一想起頭幾天的輿論,就說:「可不要那麼冒失,要看看羣衆情緖再說。」
過了幾天,馬金城他們召開了老師傅座談會。向人們敍述半年訓練出三級工匠的根據。他說這並不是憑空想出來,而是在過去的現實生活中就存在着。馬金城問大家有什麼意見。當時,有人說同意,有人說還得考慮考慮。就在這時,人羣裏忽然站起一個人:
「半年,學是能學成。不過,我這個部門不行。我們是機器呀!弄不好就咬你個手指頭。」馬金城抬頭一看,說話的人是輪機場的老師傅。
「半年?」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氣虎虎地站起來了。他叫劉恩元,是模型場的老師傅。這人向來不在大庭廣衆之間說話。因此,他的發言特別引人注意。「別的車間也許能行,我這個部門反正不行。我們是做模型呵!這種活,旣要懂得翻砂的道理,又要懂得機器的構造;旣要會看圖樣,又要會使用傢伙。製造模型,眞是要文有文才,要武有武術的人才能行哩!」劉老師傅停了一下,又繼續說下去:「工廠裏學徒,從來都是其他工種學三年,模型工匠學四年。不管你們怎麼說,我這個部少了四年不行。」他又停下來,像是故意吸引別入的注意:「要是我們這個部門訓練不成呀!那就等於全廠不行。你們想想看吧!模型製不出來,翻砂的不能翻砂,車工們不能車圓,飽工們沒有活幹……,修船,修個屁去吧!」
劉恩元的話,使座談會的空氣緊張起來。人們都在强調着自己那個部門的特殊困難。把這些特殊困難綜合在一起,恰好說明;要想依靠自己訓練技工,解決困難,是根本不可能的。
「機工不簡單,」這是李淸說話了。「模型工也不簡單,我這電焊工呢?——當然也不簡單。不說大夥也會明白吧!電焊——這是非常細緻的工作,焊工們要善於根據鋼的直徑選擇電極,要懂得怎樣調整電壓,要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常識,還要有……。可是,咱們想想看,咱們的手藝是怎樣學來的?明裏,大家都說學了三年徒,實際上,三年裏頭你學過幾天呢?如果咱們不保守,學徒一進來就誠心誠意地敎,我看半年絕對能夠訓練成功的。」李淸的話引起一片爭吵。有人叫着李淸的名字:「李淸,叫你這樣說,我們都是頑固、落後的保守主義分子啦?」有人乾脆說:「你行,你就敎吧!反正我不行。」事前李淸本來很有把握,這時他也不免慌張起來。但是他說:
「別忙!咱們慢慢算算看。」他把馬廠長問過他的話,一句不漏地問着那些反對他的老師傅。當他問到「第三年」的時候,一個個啞口無言,目瞪口呆,誰也不說話了。過了好長時間,人們才喊喊喳喳低語着:「要這麼說就能行。」然而大多數人抱着「考慮考慮」,或者「再想想看」的消極態度。只有那個模型場的劉恩元,固執地搖着腦袋說:「誰行我這個部門也不行。」馬金城他們一看,反對的和贊成的都是少數,採取觀望態度的人佔絕大多數,就說:「會議就開到這裏,各位老師傅回去再醞釀醞釀,看看到底行不行。」修船廠沸騰了。到處都在嚷嚷,到處都在爭論。每一個人都在回憶着過去的學徒生活,每一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着訓練徒工的問題。那時,馬金城廠長兼任着黨的支部書記。他和工會主席、靑年團書記一起,硏究了這幾次輿論動員的情況。他們認爲過去的動員起了一定作用,幾個領導人也從思想上堅定了自己訓練技工的認識。然而他們總覺得還不對勁。好像有個什麼東西擋着前進的道路。幾個人硏究來、硏究去,始終也說不出這個障礙是什麼東西。他們決定召開黨員積極分子會議,聽聽來自下層的輿論,看看究竟關鍵在哪裏。
黨員們說,經過上面的幾次動員,「三年學滿」的理論已經站不住脚了,細算賬的方法,已經戳破了學徒的祕密,大家已經看得明明白白了。現在的癥結不是半年行不行,問題是有些人看不見前途,他們怕還像舊社會那樣的「徒弟大了吃師傅」。醞釀訓練技工問題時,就有人說:「我們學徒時挨打挨駡,受的窩囊氣不在舊社會的兒媳婦以下,好容易才偸來了這麼點手藝,一下子都賣出去,將來憑什麼吃飯哩?!……」
「對,對,對!」馬金城像是得到了什麼啓發,他打斷人們的話,說:「我們眞是太性急了。工人的反映,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我們沒有進行前途敎育,二是還沒有打破傳統性的保守主義。過去這一個時期,僅是就問題解決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摧毀保守主義的思想陣地。比方說,過去的塘沽新港,只能停靠三千噸級的船隻,修船廠只有四、五百職工;我們這次重建塘沽新港,要擴大到能夠同時停泊數艘一萬噸級的輸船。修船廠要擴充多麼大,現在還無法估計。不管怎麼樣,將來的塘沽新港,是我國人民多年以來所夢想的『北方大港』,我們的修船廠,也要擴大成北方最大的修船廠。我們的職工只能越來越不夠用,決不會再有閑着沒活幹的現象。」馬金城停了一下,把話題轉到動員工作上:「這些活生生的事實,我們都沒來得及講。只是動員呀動員,就忘了把最重要的事情吿訴工人。如果把新港的前途講給他們聽,我想他們就自然而然的不再耽心徒弟大了吃師傅了……」
「工人怕失業,」馬金城的話一停,工會主席高玉寶就搶着說:「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外,我們還必須認識,這是一件艱巨的工作。過去,老師傅們過着比當媳婦還難受的生活。現在,你一下叫他們把技術拿出來,當然不是容易的事。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從十幾歲上就當學徒。上工以前,要磕頭拜師。第一次見師傅的面,就請一桌菜。然後,找下保人,立上字據,白紙上寫着「師傅打死不管償命,投河跳井與掌櫃無關」的黑字。學徒,那就等於把身子實給人家了。我的二弟,學徒期間被打斷了腿,爬回家來不幾天就死了。我自己遭到的毒打,更是不計其數。我沒有學夠三年就偸跑了……」高玉寶的回憶,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悲痛。也使人更淸楚地懂得了:要叫老師傅們把技術拿出來,的確不容易。高玉寶接着說:「在舊社會裏,徒弟和師傅的關係,眞如同婆婆跟兒媳婦的關係:學徒期間,挨打挨駡;當了師傅,又殘酷的壓迫學徒。現在我們要叫老師傅們把技術拿出來,應該說是一件十分艱巨的工作。誰要看輕了這一點,誰就一定要碰壁。但是,這絕不是說不能做到的。以我來看,我們放開胆子,讓老師傅都來敍述敍述他們當徒弟時的苦處,當他們敍述完了以後,我們再反過來問他:『從前你過着當媳婦的生活,現在是不是還想當婆婆呀?毛主席說我們工人階級要解放全人類,我國的媳婦們都解放了,你這老工人,爲什麼還想當婆婆,壓迫自己的徒弟?』這樣一說,我看問題就不大了。我們也應該認識:工人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
黨員會上決定展開政治宣傳,號召老師博把技術貢獻給祖國。提倡誰敎的徒弟多誰光榮,誰敎的徒弟快誰光榮。還決定由高玉寶做廣播講演,從敍述他的學徒生活,來啓發工人們的階級自覺……。
講解、講解……,動員、動員……。
幾天過後,他們又召開了黨員積極分子會議。他一個一個的問着黨員們:「你想通了沒有?要叫你敎徒弟的話,你採取什麼態度?……」黨員們各自回答了的問題,大家都說願意帶頭敎徒弟,願意把技術貢獻給黨。黨員們又跟馬金城一起,把非黨的老師傅們一個一個數了一遍。算來算去,只有固執地不肯敎徒弟。馬金城說:「如果只是他一個人不敎,我們就跳過他這一關,問問模型場的其他老師傅,誰敎我們就歡迎誰。」
他們決定把動員工作更深入一步,抛開劉恩元。黨員們說現在大體成功了,可以準備招收學徒,佈置開學了。爲了照顧老師傅們的自尊心,把訓練學徒的工作做好,黨員們建議在開訓的那一天,由廠方出面,請請老師傅們的客;同時製訂敎員聘請書,在宴會上發給大家。使人不但感到光榮,而且感到莊嚴隆重,以便從思想上重視起這個工作。
馬金城接受了黨員的提議,一個樸素的酒宴開始了。在確定客人名單的時候,人們問馬廠長:
「請劉老師傅不請?」儘管劉老師傅思想不通,但他在廠子的工齡最長,年紀最大,技術又好,職工都尊敬他。因此馬廠長考慮了片刻,就說:「當然還是請上他好。」
被請的客人們,抱看各種不同的心情赴宴了。李淸因爲在動員會上起過「帶頭作用」,他滿臉笑容,跟人們歡暢地交談着。劉恩元默默地坐在一個角落裏,他不說話,也不給人打招呼,兩手不斷地摸着下巴上的鬍子,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這時,馬金城忽然想起一件事,但他記不淸是在人民大學學習時,還是在聽哪一個首長的報吿中,人們講到解放初期發動老工人的問題,他也記不淸是在一個什麼運動中,有一個老工人成了前進的阻力。人們左說右勸,老人固執地說不行。後來,軍代表親自出馬,把老工人請到自己的辦公室裏,那位老人往沙發上一坐,滿眼的熱涙就連珠似的流下來了:
「軍代表,」老人異常激動地站起來說:「我做了半輩子工,親眼看着這些建築物從平地
上長大起來,可是我從來也沒有到過這個辦公室呀!也從來沒有往這玩藝兒身上坐過呀!」老人指指房間,又指指沙發,他的話聲又顫抖,又沙啞,你很難說他是在哭,還是在笑。「打從共產黨一來,人們都說我們工人階級解放了,提高了,可是我這老腦筋總轉不過彎來,總覺得解放不解放一個樣,反正咱是靠手藝吃飯。因此,總不能跟你們一心一意。現在我可明白了,軍代表,你說吧,以後有什麼事我都打頭陣……。」
馬金城想到這裏,就本能地舉起酒杯。他站起來,恭恭敬敬地走到劉恩元面前:
「圍老師傅,來,咱們乾一杯!」
劉老師傅一直在瞇糊着眼睛,人們不知道他是在生氣,還是在想什麼問題。馬廠長的突然到來,使他措手不及,他急急忙忙地站起來:
「乾杯!」他一口氣喝完,用手擦一下溼了的嘴巴。他把酒杯一放,舉起胳膊,伸出一隻因爲長年勞動顯得特別粗大的手,他顯得分外激動,高聲說着:「馬廠長,別的老師傅能在半年內敎好徒弟,我也保證六個月內給你把徒弟敎成!」
「祝劉老師傅成功!」坐在旁邊的人,聽到劉老師傅的話,就一起湊過來祝賀。他們鼓掌,他們給劉老師傅敬酒。他們說:「爲劉老師傅成功,再乾一杯!」
「劉老師傅能在半年內敎好模型工,我就在四個月內把電焊工訓練成功!」又是李淸端着酒杯來了……。
宴會變成了敎徒弟的競賽會。各位老師傅都很自然的提出了自己的保證。
訓練藝徒的工作開始了。
修船廠成立了技工訓練委員會,製訂了師徒合同獎勵辦法,敎員上課補貼方法,以及敎學方式,招生辦法等。
訓練工作是從三方面開始的。一方面是實際操作,每一個老師傅帶領一個或幾個徒弟;另方面是理論知識的訓練,由工程師、技術員上課講授;第三方面是基本動作的敎練,就像新戰士剛入伍時,學習立正、稍息那樣的。比方說,學鉗工的跟學鉗工的站在一起,每人拿一塊鐵、一個手錘,由鉗工技術最好的老師傅張鴻奎帶領,在他統一的號令下揄手錘。這中間,包括腿怎樣站立,手怎樣拿工具,身子怎麼擺動等。這種基本動作的訓練很重要,對於一個技術工人的成長有着決定意義。
經過了以上三方面的訓練,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徒弟們就學會了使用工具,能做一些簡單活計了。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直接参加了修船工作。像電焊學徒王寶東,在學習的頭兩個月,就焊接了「吸揚式」挖泥船上的排泥管子一萬多尺。模型工是最難學的,但在兩個月中,徒工王萬明就能繪製草圖了。到了第四個月,一般都能半獨立地工作了。像電焊工,就學會了平焊、立焊、仰焊、豎焊等全部電焊手藝。這時,人們再也不懷疑六個月能不能訓練成功了。老師傅們得到了訓練徒工的獎勵,徒弟全都投入了建港工作,給工作增添了主力,所有要在開港前修妥的船隻,也都準時地修好了。因此人們一致興奮地說:祁建華創造了速成識字法,蘇聯老大哥給我們帶來了高速切削法,我們六個月能讓沒有技術的人學會技術,就叫個「技工快速訓練法」吧!
「技工快速訓練法」就這樣產生了。它給國家培養了人才,滿足了建港當中對於工具船的需要。到現在,技工快速訓練班已經舉辦了六期,訓練了四百零一個徒弟。第一、二兩期學徒,現在都成了師傅。第一期畢業的女電焊工趙明媚,給天津大學到這裏實習的學生當了實際操作的敎員。女銑床工呂學貞,成了五、六期學徒的技術理論敎員。電焊學徒王寶東,去年調廣州工作,他在那裏也開辦了八十多個工人的「技工快速訓練班」,給廣州的築港工程解決了沒有技術工人的困難。「技工快速訓練」以前的老工人,現在幾乎全都成了領班、工長、車間主任,或者工廠行政的管理人員。這些老工人現在說:「要是沒有技工快速訓練注這玩藝呀,我們都還在那裏撅着屁股幹活哩!修船任務也許拖到現在還完成不了呢。」
在這期間,「技工快速訓練法」本身也得到了充實和發展。第一期他們只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靑年,並且是男的多,女的少。到第六期,他們認爲叫初中學生來當學徒是一種浪費,、事實證明,只要有一般小學程度就行了。女靑年同樣可以在六個月內學成。開始他們雖說「男女兼收」,但事實上不願多收女工,以後的幾期中,他們大胆的吸收女工,並使女工比例超過了男工。第一期的前半期,因爲任務需要,對徒工的訓練只做了技術提高,沒有政治課。中途發現徒弟們帶來不少農民意識和小知識分子的悪習,甚至於看不起工人階級。這才在以後的幾期中,增加了政治課的內容,使徒工們的成長就更全面了一些。在技工訓練的初期,爲了造成敎徒弟的光榮氣氛,强調反對了老師傅們的保守思想,大力提倡對徒弟的高度關懐。但以後發現徒弟們高傲自大,他們看不起老師傅,說老師傅只有實際,沒有理論,甚而給老師傅們出難題。他們也看不起工程技術人員,說技術人員光會說不會幹。似乎世界上只有他們是旣能說又會幹,旣有理論知識,又有實際經驗的全才。針對這一情況,在後幾期的訓練中,跟强調愛護學徒的同時,在徒工中强調尊敬老師傅,這才補充了過去的不足。
在建設塘沽新港的初期,其他部門缺乏技術工人的情況也很嚴重。他們把修船廠的「技工快速訓練法」擴展到了其他部門。比如當時缺少描圖員,他們就成立訓練描圖員的快速訓練班;缺乏會計員,就成立會計人員快速訓練班;缺乏統計員,就成立統計人員快速訓練班……。這些快速訓練班,同技工快速訓練法一樣,都獲得了相應的成績。在船舶修造廠,「技工快速訓練法」更成了領導幹部完成各項任務的重要方法。在完成修理挖泥船的任務以後,上級交下另一個任務,時間很緊,必須大力突擊才能完成。那個任務需要大批掄大錘的工人,因爲一時沒有那麼多揄大錘的,廠子的領導人就找到那個输大錘最好的孫德勝,說:「孫師傅,現在咱們需要揄大錘的工人,你能不能在半月內給訓練一批?要是半月內訓好了,獎你三十萬元。」孫德勝有了「技工快速訓練法」的經驗,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並準時地把徒工訓練成功了。現在,修船廠正用「技工快速訓練法」的精神,做着「快速修船法」的動員和試驗。廠裏的領導人說:「有了以往快速訓練徒工的經驗,快速修船一定會成功的!」
知识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係作者访问塘沽新港二个半月之后所写的游记.其中各章都独立成篇,有的曾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过,但全书仍能体现出我们的祖国第一个新建的海港的全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里
责任者
林祥久
相关人物
于涌
相关人物
李淸
相关人物
孙德胜
相关人物
吕学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塘沽新港船舶修造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塘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