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小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511
颗粒名称: 碼頭小景
分类号: I267.4;U659.2
页数: 5
页码: 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参观了塘沽新港,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只和货物,感受到国际友谊的重要性,以及码头工人们为经济建设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天津市 塘沽新港 码头

内容

我到塘沽新港的那天,一號碼頭上停泊着三隻大船。一隻來自人民民主國家,兩隻來自資本主義國家。三隻大船的旁邊,圍繞着拖輪、駁船、起重船,還有舢舨。岸上的裝卸機來回奔跑,火車的汽笛應聲呼叫,搬運工人在忙碌着。二號碼頭上的兩部自動裝煤機,剛剛送走了萬噸煤船,在迎候着下一船隻。
  負責碼頭工作的周省民同志,陪我參觀了各個倉庫和露天貨場。在第六倉庫的東頭,萬能裝卸機把巨大的機器和成箱的機件,一部一部地推出倉外,裝上火車運走了。剛剛下船的肥田粉,從地面一直堆到了倉頂,正由這座倉庫的西頭向東延伸着。周省民同志介紹說:「這些機器、肥田粉,都是從我們兄弟國家波蘭運來的。」他特別把「兄弟」二字的聲音加重,然後又深有所感地說着:「這才是眞正的兄弟友誼。從蘇聯、人民民主國家來的貨物,沒有一件奢侈品,總是汽車呀!拖拉機呀!再就是鋼鐵器材、肥田粉、科學儀器。都是我們眼前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上所急用的。」周省民對於國際友誼的體會是深刻的。他工作在海濱,却直接服務於內地的人民。他知道內地人民的需要,工作相當認眞。他說山東省的農民,正在盼望着肥田粉,前兩天,還給合作總社打電報,說:「趕快送肥田粉來吧!再晚了就趕不上用啦!」可是內地人民不知道,正當他們打電報的時候,兄弟國家波蘭的船隻却在這裏卸貨了。爲了不誤農時,準時地把肥田粉送給農民,周省民和他的伙伴們,還在裝卸工人中發動了快裝快卸運動。工人們已突破了每班卸裝千噸貨的計劃定額。儘管如此,周省民的心情還是相當緊張的。他深怕耽誤了農民的需要,他在自言自語地說着:「耽誤了農民的需要,固然是合作社的責任。可是,農民的損失那就再也無法彌補了。」於是他轉回頭對我說:「明天就叫肥田粉上火車,後天就可以送到山東了。」他說着,笑了。
  露天貨場上的汽車、拖拉機,一輛挨着一輛,排成了縱橫相錯的大隊。保管工人用蓆子蓋住了拖拉機的機身。然後輕輕寫上了「哥特」二字。原來這些汽車、拖拉機,是由捷克斯洛伐克運來,並且是用光榮的哥特瓦爾徳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哥特瓦爾德總統號」輪船送來的。人們寫上「哥特」二字,是表示我國人民對兄弟國家的友誼援助的深切感激。
  我們繞道倉庫的後面,遠遠看見縱橫交織着高大的木架,大批建築工人在爬上爬下。緊靠那個巨大建築的旁邊,軋路機在碾平着一個寬闊的廣場。周省民同志說:「遠處正在建築的,是兩座更大的倉庫。因爲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計。於是,原來修蓋的倉庫不夠用了。爲了給新來的貨物騰地盤,我們費了好大勁呵。政務院財經委員會還給我們規定了『十大措施』,其中有一條是來貨必須十天提取。就這樣,原有倉庫還是不夠用。這才決定建築兩座更大的倉庫。」說起旁邊的廣場,周省民更是興致勃勃,他說:「那也是露天貨場,有四萬平方公尺大。也比原來的露天貨場好得多。在這個露天貨場上,已經鋪了很厚的一層石子,要把它軋成像柏油馬路一樣結實,一樣平整。因爲現在來的貨物,總是機器呀機器,泥土貨場是支撐不住的。」他這簡單而樸實的素描,正好說明這個新型海港的繁榮景象和它在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和意義。

知识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我们的塘沽新港》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係作者访问塘沽新港二个半月之后所写的游记.其中各章都独立成篇,有的曾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过,但全书仍能体现出我们的祖国第一个新建的海港的全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里
责任者
周省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塘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