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祖國的門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510
颗粒名称:
祖國的門戶
分类号:
I267.4;U659.2
页数:
7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渤海湾的塘沽新港,曾被殖民者占领,遭受侵略者掠夺和破坏。但在人民手中,它被重建为一个能停泊万吨轮船的深水海港,成为首都的门户和经济的重要港口。
关键词:
天津市
塘沽新港
游记
内容
這裏是渤海灣。是離內地最近的一段海岸。它在大沽口的左邊。
這裏早先什麼都沒有——沒有樹木,沒有人煙,兇惡的海水,把野花、小草都驅逐得遠遠的。
這裏早先是光禿禿的一片碱灘。人們叫它「不毛之地」。
這裏每天有兩次海潮。潮水一漲,一、兩人深的大水滾滾翻騰.,潮水一落,十幾里地的淤泥隔開了海洋和陸地,別說行人不能走,就是禽獸都不能來。以往的若干年間,海潮就這樣年復一年地、日復一日地、一天兩次沖刷着這塊祖國的土地。
這裏早先是創子手們的屠場,任人宰割的殖民地。不讓中國人自由的中國土地。
可是現在——
人們趕跑了强盜,征服了自然,控制了海水,戰勝了淤泥,這荒僻的海灘上,出現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海港——塘沽新港。隨着這個新型海港的誕生,這裏的一切都變了。它變得老年人不能認識這個地方,孩子們無法理解過去的荒涼。
建設塘沽新港的人們,總是那麼親暱地把塘沽新港叫做「首都的門戶」,或者喚做「祖國的大門」。因爲這裏相距北京只有一百六十多公里,是海洋離京城最近的地方。從海上到我國首都來的外國朋友,首先在這裹登陸。由國外輸入我國北方的貨物,要在這裏靠岸。我國向外輸出的物資,很多也在這裏上船。在經濟上的價値和意義是很大的。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港口是用我們本國的人力物力修成的,進出這個大門的鑰匙,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近百年來,帝國主義者一直操縱着中國的海關。漫長的海岸綫上,找不到一個港口是我們自己修築的。大沽口這個地方,更有它特殊不幸的遭遇。遠在一八六〇年間,帝國主義國家的「英法聯軍」,就從這個地方突破了我國北方的海岸。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第一顆砲彈就落在這裏。由這次戰爭所訂定的「辛丑條約」,還把「削平」大沽砲台,允許外國軍隊駐紮塘沽,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從那時起,我國便失去了在大沽口建設國防的權利。大沽口事實上成了任人宰割的殖民地,當然也不可能建設自己的商港了。因爲大沽口沒有了自己的防禦力量,所以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武裝,便不費吹灰之力地從這裏登陸了。日本法西斯很淸楚大沽口這個地方的重要,當它在華北立脚未穩的時候,便開始了塘沽新港的建築工程。從那時起,它們曾經投入了大約二十八萬萬斤小米的財富。這些財富,不用說完全是從我國人民手中掠奪來的。圍繞着這個港口,它們計劃往西修一條同塘鐵路(由大同到塘沽),用來掠奪大同的煤;往南挖一條石津運河(由石家庄到天津),搶掠陽泉、井陘的煤和河北省的大量棉產。它們計劃每年從這裹進出二千七百萬噸物資,以支持它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爲了這個卑鄙的目的,日本法西斯强盜又從華北各地抓來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它們强迫這些善良的人民從事無償勞動。旣不給人們吃飽,又不給人們穿暖。於是大批善良的人們餓死了,凍死了,累死了。爲了軍事上的祕密,日本法西斯强盜還把工作完了的人們殺死。它們在這裏究竟殺死了多少人?現在已經無法查淸。塘沽新港的老工人都記得:那時的死人總是一汽車一汽車地往外拉。現在遇到陰風天氣,還可以聞到死屍的臭氣。從塘沽步入新港的那條馬路兩旁,一下大雨就可以看見漂上來的壘壘白骨……。
然而日本帝國主義者的狂妄野心並沒有實現。它要建設的塘沽新港也沒有建成。它僅只完成了勉强能夠停泊三千噸級輪船的建築,航道又淺又窄,碼頭前面的水深只有零下六公尺,規模是不大的。
日本法西斯投降以後,國民黨匪幫到了這裏。它們吹噓說,要把塘沽新港作爲「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四大建築工程之一」。幾年之間,它們明裹說是投入了六萬萬斤小米,實際上大部財富都裝進了它們的私囊。在此期間,它們連已有工程的維護保養工作也沒有做好。那時候,它們也動員了很多挖泥船挖泥,說是要保持已有航道的水深,可是挖出來的泥總不如淤進去的多。宜到解放,航道淤成了淺灘,碼頭前面的船隻停泊地幾乎淤成了平地。別說海船不能行走,就是木船、舢舨也往往擱淺。國民黨匪幫還把美國兵帶到了這裏。美國兵在這裏一無法無天,橫行霸道,對中國人蠻橫地恐嚇看說:「這裏不是你們的領土。」就這樣,大沽口這地方蒙受了整整九十年的恥辱和蹂蹒。
一九四九年初,中國人民趕走了國民黨匪幫,又驅逐了帝國主義勢力。大沽口才回到中國人民自己的手裏。人們成立了自己的「塘沽新港工程局」,打撈和修復了國民黨匪幫撤退時和日本帝國主義投降時所擊沉的船隻,整頓了職工組織,訓練、培養了幹部。在這一切準備就緖以後,才於一九五一年八月開始了塘沽新港的重建工程。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規定,到一九五二年底爲第一期工程,在此期間,要做到使載重萬噸的巨大輪船,能夠乘潮進港靠岸。建設塘沽新港的人們,執行了政府的命令,他們提前兩月——在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七日做完了塘沽新港的第一期工程。從此,我國北方有了能夠停泊萬噸巨輪的深水海港。塘沽新港雖是在舊有基礎上改建、擴建而成的,但在港灣建設當中,它是我們成立以來的頭生子,又是用我們本國人力物力修成的第一個港口。因此,它和偉大的根治淮河工程、成渝鐵路工程、天蘭鐵路工程一樣,是我們當代偉大建築工程中的巨大建築之一。
由中國人民自己修建起來的塘沽新港,比日本帝國主義修建的塘沽新港好得多,也大得多。塘沽新港的水區面積很大,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工港可以和它相比。只在建港當中,從航道裏挖出來的淤泥,就相當於開鑿一條從天津到北京的運河的土方工程。防波堤的長度,也是我國其他港口所不能相比的。緊靠海邊的鐵軌,可以和我國七條主要鐵路幹綫相聯。出新港船閘,溯海河西行,到天津,又可以和河北平原上的五條內河溝通。這裏還有一個相應的船舶修造廠,担負着修理船舶的任務。隨着這些巨大建築物的產生,這裏還岀現了幾千幢房屋和倉庫,是爲了迎送進出口物資及港務管理人員住宿用的。
然而,塘沽新港的整個工程並沒有結束。現在僅只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今後將在一邊使用,一邊建設中繼續前進。
知识出处
《我们的塘沽新港》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係作者访问塘沽新港二个半月之后所写的游记.其中各章都独立成篇,有的曾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过,但全书仍能体现出我们的祖国第一个新建的海港的全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塘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