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光緒廿四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416
颗粒名称: 1898年(光緒廿四年)
分类号: K256.7
页数: 8
页码: 六-十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光绪廿四年1898年义和团运动的大事记。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大事记

内容

1月24日(正、三)
  光緒皇帝命大臣延見康有为。康駁斥了荣祿一派的“祖宗之法不能变”的頑固思想,提出了变法的具体措施,同日,光緒皇帝命总署送康有为所著《日本政变考》、《俄彼得政变記》等书。
  1月29日(正,八)
  康有为再次上书,請求光緒皇帝迅速決定变法,並建議:一、正式宣布变法維新,詔定国是;二、准許人民上书,选拔人材;三、設制度局,訂立各种新章,下設法律、財政、学校以及农、工、商、鉄路、邮政、矿务、游会、陆軍、海軍十二局。
  3月6日(二、十四)
  淸政府与德国駐华公使海靖签訂了“胶澳租界条約”。德国攫取了胶州灣,修筑胶济鉄路,並取得鉄路附近之矿产开採等特权。
  3月27日(三·六)
  淸政府与帝俄於北京签訂“旅大租地条約”。5月7日,許景澄与俄外交部於彼得堡签訂“旅大租地续約”。根据这两个条約,帝俄获得长期独佔旅順口和大運灣的权利,在旅大駐軍行使行政权力並获推广中东鉄路支綫等特权,使东北成为其勢力范圍。
  4月11日(三·廿一)
  臧工仅、宋四等於江苏邳、宿两县交界之东庄寺、車輞等处,聚众数百人,携带洋枪器械,向附近村庄“借粮”,並拒抗淸軍,后遭鎭压,臧宋等轉移他处。
  4月27日(閏三·七)
  直隶大名府白連教趁府考之际,散发布告,进行活动。其布告全文如下:
  各省爱国者,西人无法无天之行为,已決於(旧曆)四月十五日集合,屠戮西人,焚毀其居。其不与我同心一致者,男盜女娼。閱此告示,而不为傳播者,亦如之。完了。(吳宣易譯“庚子义和团运动始末”頁8。)
  4月
  四川大足反洋教起义的重要首領余棟臣遭淸政府逮捕,监禁於荣昌县。其他起义首領張桂山等聞訊立即聚众数百人前往营救,“荣昌令楊宣揆聞之惧,藉公出,典史某代任居守,桂山胁以刃,立开獄門,劫之归。”余棟臣回到龙水鎭时受到数千人的欢迎,並設宴慰劳,余說:“事以至此,当再举,从死中以求生,”謀划起义。
  註:余棟臣,四川大足县龙水鎭人,年少肩煤营生,膂力过人,綽号余蛮子。1887年夏,龙水鎭天主堂将落成,8月8日被当地人民焚毁,后由县筹款修堂。1890年8月4日,教徒王槐之糾集百余人,逮捕毀堂仇教者,並杀伤蔣兴順一名,激起人民憤怒,余棟臣率众搗毀教堂;又有蔣姓数人聚众,与教徒斗爭。因教徒所得之銅鑼上有“蔣贊臣”字样,教徒誣控於县,知县捕拿贊臣。棟臣聞后,即与贊臣、唐翠屏、余海、李玉亭等联合,众推棟臣为首,聚众数千,立即将教堂焚毁。后来重庆知府“劝解”,贊臣独自归农,棟臣继续率众展开反洋教活动。是冬,淸政府派桂天培率兵来县鎭压,1893年,大足县知县於十万場包圍余糠臣起义軍,棟臣弟翠坪被捕牺牲,棟臣仍活动於龙水、邮亭一带。
  5月22日(四·三)
  山东巡撫張汝梅电奏,“直隶东明交界有新立义民会名目,傳单直、豫、苏各省,欲与洋教为难。”張命令山东地方官吏严密防范、鎭压。並函告直、豫、苏督撫,共同行动。
  6月9日(四、廿一)
  淸政府与英国签訂“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島。
  6月11日(四·廿三)
  光緒皇帝詔定国是,决定变法,从这一天起到9月21日(八月初八)的1O3天中,光緒帝頒布了数十道变法命令,其中包括一、除旧:廢除八股;将各省书院寺庙改为学堂;裁減綠营;裁撤一些衙門、冗員等。二、布新:办学堂;設銀行、农、矿总局;允許私人办兵工厂;奖励著作发明;設立官譯局;准自由开办报館、学会;編国家預算;办次会、商会;任何人可以上书言事,等等。
  6月15日(四·廿七)
  慈禧胁迫光緒帝将贊助变法的协办大学士戶部尚书翁同龢驅逐圆藉。
  6月16日(四·廿八)
  光緒帝命令康有为在总理衙門行走,許其专摺奏事。
  6月19日(五·一)
  淸廷論各省陆軍改练洋操,所选教习,北方勇队由新建陆軍之学成营哨分往教练;南方則由江南自强軍中挑选。
  6月23日(五·五)
  四川省南充县人民燒毀天主教堂两座。
  7月1日(五·十三)
  余棟臣及蔣贊臣、唐翠屏等在荣昌荷包場郑家灣教堂遠捕了天主教神甫华方济。法国駐重庆总領事当即向四川总督提出抗議,四川地方当局企图与余棟臣議和許以“犒金五百”釋放該神甫,余棟臣拒絕並率众入城,是夜焚毁教堂,並逮捕黃神父。随后以蒋贊臣率唐翠屏等西上;棟臣率部东下,分兩路进軍以“扶淸灭洋”为口号傳檄远近,发动了第二次反洋教大起义。发布揭帖,全文如下:
  “窃以二百年食毛踐土,凡我朝廷之臣子熟无忠孝之心。十六字舜受尧傳,曾讀闕里之詩书,敢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者,海舶通商,耶穌傳教,夺小民农桑衣食之計,廢大圣君臣父子之倫,以洋烟毒中土,以淫巧蕩人心。自道光以迄於今,其焰愈張,其勢愈暴,由是奸淫我妇女,煽惑我人民,侮慢我朝廷,把持我官府,佔据我都会,巧取我銀錢;小儿視如瓜果,国債重於邱山;焚我春宮,灭我属国,既佔上海,又割台灣,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橫,未有甚於今日者!我朝文宗,駕幸热河,苟非犬羊之逼,岂抱鼎沸之痛?試問我朝臣子,执非不同戴天之仇耶!本义民虽不讀儒书,亦略知大义,素安本分,未敢为非。乃作威之教民先肆虐於蔣氏,官府不察是非,不辨曲直,事本出乎众怒,罪乃归於一人;李代桃僵,鴻罹魚网,目之为盜,临之以兵;纵海外之虎狼,戕国家之赤子。本义民行不孚於夷而孚於友,寃不明於官而白於民,由是邻封各县,万众鳴寃,共赴荣昌,求官釋放。楊公察其无辜,脫囚归里,而奸夷贿官,又加以圍城越獄之罪,指为巨盜,将动大兵。本义民藏身无地,負屈呼天,爰起义兵,誓雪国恥。凡我大教諸色人等,秋毫不扰;部下倘有不遵,立正軍法。至於各州府县,官是朝廷之官,兵是朝廷之兵,役是朝廷之役,如能見容,一切不敢犯。本义民但誅洋人,非叛国家,倘若視为仇雠,反戈相向,則兵丁官役皆畏洋人,並非我朝臣子,於国家法在必誅,於义民理难容宥。其奉教之家,果能痛改前非,捐金贖罪,亦許自新。更有奇材異能英流名士肯从吾游者?必能重聘隆礼,言听計从,帷幄运筹,共集大事。惟本义民今日之举,以剪国仇,以維圣教,以除民害,以雪沉寃。报国捐軀,有兵无餉,义旗所指,伏愿各处紳粮(地主),仁粟义浆,量力資助;居則聚一日之积,行則备一夕之卫。本义民兵不苦饑,事必有成,則日本軍費二百兆之赔偿,本年‘昭信,股票六十千万之派款,朝廷厚爱吾民,一切免矣。是望普海內外,覩时势之艰难,查义民之寃惨;脫目前之水火,逐異域之大羊;修我戈矛,各怀同澤之忠,取彼兇殘,用洩敷天之恨!”(見1955。4近代史資料,頁29)
  7月1日(五·十三)
  淸政府与英使竇納乐签訂“租訂威海卫专条”,把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与英国。
  7月15日(五·廿七)
  广西梧州、鬱林“土会”数万人起义,佔据容县、陆川、兴业、北流一带,並包圍鬱林、籐县、岑溪、博白等县,与淸軍相战兼旬,旋敗。
  8月4日(六、十七)
  張汝梅电奏,河南夏邑人童振青於河南虞城京塚寺聚众三四百,人約江南大刀会,定期在山东、河南交界之朱家集豎旗起义,攻打洋教。事情洩漏,遭淸軍鎭压,童振青被捕。
  8月26日(七·十)
  光緒皇帝严旨斥責兩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譚鈡麟因循玩懈,不行新法。同時准梁启超設立編譯学堂於上海,所編譯之书籍报紙一律免稅。
  9月20日(八·五)
  維新变法遭到頑固派的反对,他們計謀藉天津閱兵之际,发动政变,派譚嗣同於18日到天津联絡,袁世凱在閱兵时杀荣祿等后党。袁世凱於20日向荣祿告密。是夜,慈禧囚禁光緒帝。
  9月21日(八·六)
  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康、梁在英,日等等公使的帮助下,逃往日本等地。24日,譚嗣同、林旭、楊銳、刘光第、張阴桓、徐致靖、楊深秀等被捕。
  9月28日(八·十三)
  譚嗣同、林旭、刘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广仁死难,史称“戊戌六君子”。
  9月30日(八·十五)
  义和团約定在浙江瑞安上港馬屿祭旗起事,以致“城为之閉,紛紛戒严”。
  10月3日(八·十八)
  赵王多、閻书勤、姚文起等人在冠县蒋家庄馬場聚集三千余人,树“助淸灭洋”大旗起义。遭淸軍鎭压,失敗。
  10月
  直隶广平义和拳首領姚洛奇於威县、冠县一带联合各地拳民展开反洋教斗爭。淸廷认为“隐患甚鉅”,命張汝梅“密飭地方文武加意彈压,随时防范”。
  10月
  余棟臣起义軍的一支,在唐翠屏率領下,於10月至江津、游溪。不久,另一首領何师一率众入十都、太平、石蟆等場,遭到当地地主武裝鎭压,何师一被捕。
  11月
  湖北省人民紛紛的响应余棟臣反洋教起义。利川县人民焚毁教堂,长乐县人民在向策安領导下,杀死教士一人,並焚毀教堂,該县渔阳关另一支以李淸臣为首的反洋教武装,起而声援,旬日之間,众至二三百人,旗上大书“灭洋”字样,起义軍至湖南石門县子良坪,将当地教堂焚毀,洋教士方娄思潛逃澧州;同时,起义軍攻入县城、将县令、典吏俘虏,后李淸臣率众轉战於长阳、长乐等地,遭張之洞鎭压失敗。
  11月
  湖南省安乡县农民在潘永怀領导下发动武裝暴动,杀死团丁兵役多名,群众夺回被捕的王梦生,並将县署焚毁。
  12月
  江苏邳州孟继善、刘振鋒於拗鹿山“聚众豎旗起事”,並派人至山东等地活动。12月21日被鎭压,起义失敗。
  12月
  余棟臣起义軍的一支在何希然率領下經內江至白馬庙活动,於万家場遭地主武裝鎭压,何希然被捕。
  12月
  余棟臣起义后,合川县西部人民响应,毀坏当地教堂。

知识出处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義和团运动大事记(五)》

本书主要介绍了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历史背景、留下的文献资料、戊戌变法的影响以及相关历史事实的介绍。同时强调了义和团运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