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里長出“夜明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敢想敢干的人 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363
颗粒名称: 猪粪里長出“夜明珠”
分类号: I253
页数: 6
页码: 41-46
摘要: 本报道详细介绍了天津市第二食品加工厂的饲养工人如何成功从猪粪里提取出维生素B12的过程。这项技术的突破对于世界医药界的新成就和治疗放射性辐射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工人们在党的鼓励和支持下,克服了许多困难,不断进行试验和研究,最终成功提取出了维生素B12。这一突破得到了各界的赞扬和祝贺,并展示了勇于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力量。
关键词: 天津市 现代 通讯

内容

誰都知道沙里能淘金,都沒有想到如今粪里也能淘金。
  当你走进天津市第二食品加工厂的一間簡陋的厂房时,就会看見喂猪工人眞正从“粪里淘金”了,这时,你就会理解到解放了思想的人們,不仅能征服高山江河,而且能象魔术家一样,变粪土为黃金,化无用为有用……。
  “沒有到这里参覌前,我眞不相信猪粪里能搞出B12来,更不相信这是飼养的工人搞出来的。你們眞了不起,眞了不起。这一下,我的思想才眞正解放了。”
  从东北不远千里而来,到天津市第二食品加工厂参現的几位敎授,在参覌飼养工人从猪粪里提取維生素B12的过程之后,大为感慨地說。
  維生素B12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了不起?原来它是一种医疗恶性貧血的特效藥,是世界医藥界的新成就,只有几个国家能生产。近来,科学界还發現它有一种新用途:治疗受原子放射性輻射引起的病症。它的价格比黃金还貴。
  永不滿足的人們
  事情是从这里开始的。
  1958年的大躍进,象一股春風吹进了天津第二食品加工厂,吹拂着人們的心,全厂掀起了一个大閥技术革命、大搞綜合利用的热潮,老工人、小伙子、姑娘們,奔走各方,到处挖“宝”:有的从猪身上打开“百宝箱”——用猪五臟制藥,有的从煉油的廢水里提煉藥品,飼养車間韓永昌小組的工人們,从活猪身上找不到門路,便向猪粪进攻,要从猪粪里挖出“宝貝”来。
  經过一番艰苦的奋斗,韓永昌小組的工人們,試驗成功利用猪粪搞沼气發电,打响了猪粪利用的第一炮。可是韓永昌小組的工人幷沒有滿足于这点成就。党委提出的:“猪身挖百宝,粪里掏黃金,出厂皆成品,廢料不出門”的战斗口号,象磁石般吸引着每个人的心。他們又在思索着一个問題:卷样尽力为社会主义創造更多的財富呢?猪粪出沼气,剩下的粪渣汚水怎么更充分地利用起来呢?
  正当大家为新的綜合利用沒有門路而焦急的时候,組长、共产党員韓永昌訪問了天津市科学普及协会,向科学界人士打听挖“宝”的方法。当他听到一位工程师說从汚泥里可以提取維生素B12的消息时,引起了極大兴趣。他滿腔热情地向这位工程师打听:“什么叫維生素B12?猪粪里有沒有?”
  工程师吿訴他:提取B12是一門尖端技术,美国、英国是从猪肝、牛肝里提取出来的,天津康宁制藥厂是从汚泥里提取的,猪粪里有沒有,还不敢肯定。
  虽然,这只是一个蛛絲馬迹般的綫索,但在渴望向猪粪索取財富的工人看来,却是一个十分可貴的資料。有的說,汚泥有,猪粪跟汚泥相似,不能沒有;有的說,有,沒有根据,沒有,也沒有根据,一定要試驗一下。
  藥厂帮助化驗的結果出来了。猪粪里含有維生素B12成份比汚泥还多,这下可找到門儿了。
  “土包子”搞尖端
  但是,怎么插手呢?維生素B12是什么样子,誰也沒有見过,只知道需要大型的机器設备,技术十分复杂。因此,有人担心搞不成,有人說搞这玩意儿是“胡閙”。他們根据本市康宁藥厂提取过程的資料,連續作了五次試驗,結果都失敗了。为了解决操作上的技术問題,他們向一位厂外的工程师請敎。这位工程师听說屠宰厂工人要搞維生素B12,十分惊訝,也好心地劝說道:“这是一門尖端技术,非常复杂,你們还是搞点別的吧!我們的化驗設备这么齐全,技术力量比你們多,还不敢搞呢。”听了这番話,工人們不免有点胆怯:文盲帽子剛剛摘了不久,最高的文化水平不过初中二年的程度,一些夹杂着英文的化学名詞,令人头痛……。想到这里,情緖有些消沉,信心也有些不足了。还搞不搞呢?他們找党委書記去請示。
  党的鼓励,对他們是最大的支持。党委書記鼓励他們說:“科学不是神秘的,沼气發电,沒搞以前不也是認为复杂难搞嗎?但是,經过苦学苦鑽,結果成功了。搞尖端技术,只要刻苦鑽研,‘土包子'也一定会搞出新名堂。”幷且吿訴他們,要虛心地学習別人的經驗,有什么困难只管开口,党一定支持。
  猪圏当化驗室
  听了党委書記亲切的談話,工人們坚定了搞試驗的决心,他們說:“就是用手捧也把它捧出来。”他們派人到石家庄去学習經驗,党組織又派了医务室的大夫們来帮助他們硏究。遇到困难,車間支部就組織工人,技术人員一起开諸葛亮会解决。沒有厂房,他們就将飼料房改成厂房,拿猪圈当化驗室;沒有現代化的机器設备,就用煮猪食的大鍋代替大型蒸气鍋,把原料放在大鉄桶里,用人工攪拌代替攪拌机。他們就这样因陋就簡,用“土”办法白手成家,开始試制了。
  試制的头一个过程——粗制濃縮过程,就碰到一个大难关:要使一百斤粪水濃縮成十斤,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火大了,破坏了維生素;火小了,温度不够,濃縮不成。几次試驗都失敗了,看来好象困难不好解决了。但是,他們沒有灰心,人人都在想办法,吃飯、走路、甚至睡在床上,都在琢磨办法。一天晩上,飼养工人穆玉芝回到家里,拿起烙餅,咬了一口,就吃不下去了。他的兩只眼睛在盯着爐子上的烙餅,呆呆地岀神。他琢磨:餅鍋上烙餅冒热气,就是水份溜跑了,用这个办法濃縮粪水行嗎?……
  夜深人靜,他左思右想,怎么也睡不着覚。他又起来,披上衣服,生起火来,在鍋上面鋪一層爐灰,上面又放一碟水。他疑神細看那一絲一絲的水蒸气上升,翻来复去地試驗,一直折騰到下半夜,碟子里的水蒸發了一大半。啊!这正是自己日夜琢磨所要解决的問題。他一高兴,連忙赶到厂里,照这个办法和伙伴們硏究改进濃縮操作,突破了粗制过程的这道难关。一天,兩天,……过去了。試驗了一次又一次。有一天夜里,突然,工人們高兴地跳起来了,大嚷:“成功了,黑水变成紅水了”。原来,他們已經初次分解出了含有維生素B12的紅水。
  一切归功于党
  好事多磨。在他們攀登尖端科学的道路上,遇到重重的阻难,从紅色液体变成結晶体,又是多么不容易,他們反复試驗了二十多天,試驗一次,兩次,十次……失敗了,怎么也結不成晶。这时,党委書記每天不只一次地来到化驗室,不断地鼓励他們。有什么力量比党的力量更偉大呢?党的鼓励、期望,使他們感动得說不出話来。古語說的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韓永昌和医务人員林麟、下放干部高根成等几个人,憋足了干劲,日夜不停地守着化驗室,苦学苦鑽,一边翻資料,一边分析硏究,在哪里需要增一点藥品,减一点藥品,一点一滴地試驗,硏究,誰也不喊一声困难。最后,他們終于从五吨的粪水里提煉出了一顆米粒大小的紅色針状結晶体——維生素B12,困难終于在这些倔强的人們面前低头了。
  胜利的消息,随着鑼鼓鞭炮的声音傳遍了全厂,工人們紛紛称贊:“眞神呀!猪粪里长出‘夜明珠'”。原来对工人搞尖端技术搖头的工程师,也聞訊赶来祝賀,說:“工人的干劲眞不可估量”。到这里来参覌学習的人們,有敎授、工程师、制藥师……,他們从华北、西北、东北、华东各地,川流不息地来到这里,当人們怀着敬佩的心情,向这个小組的工人們道賀的时候,韓永昌小組的工人回答說:“这是党的領导和大家帮助的結果。”
  (1959年1月)

知识出处

敢想敢干的人 第二集

《敢想敢干的人 第二集》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第一本书、探索科学规律、摆弄锤子描绘出金凤凰、揭破化学秘密、女徒工创造奇迹、肖德训不断革命、林开明猪粪里长出夜明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开明
责任者
韓永昌
相关人物
穆玉芝
相关人物
林麟
相关人物
高根成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